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肺炎支原体是处于病毒和细菌间的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主要的特征为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哮喘和肺炎等,通常是引起小儿呼吸道系统感染的病原体[1]。该病的临床表现为肺部音、呼吸困难、发烧、咳痰以及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本研究将2011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 疗效显著,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1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5岁,平均(5.16±2.81)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13岁,平均(6.21±1.41)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口服退热、化痰和止咳药物治疗。治疗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250mg×2ml×2支/盒(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48), 用500ml 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5mg/(kg・d),1次/d,退烧后口服阿奇霉素片剂,250mg×6片/盒(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0020270),1次/d;同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mg×2ml×5支/盒(瑞典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批准文号H20040625),将其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经过雾化器给药,0.5mg/次,2次/d。对照组只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5mg/(kg・d),1次/d,退烧后口服阿奇霉素片剂。治疗1w后比较两组疗效。

1.3疗效标准 ①痊愈:当治疗1w内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片阴影和肺部音也消失;②有效:当1w内患儿症状明显改善,胸片阴影减少,肺部音有所消散;③无效:当治疗1w内症状、胸片阴影以及肺部音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 其间差异的比较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痊愈30例(75.0%),有效7例(17.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痊愈20例(50.0%)有效10例(25.0%)无效10例(25.0%)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86,P

2.2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40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36±0.71)d,咳嗽消失时间(6.53±1.44)d,音消失时间(7.12±1.24)d;对照组:40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42±0.36)d,咳嗽消失时间(9.22±1.37)d,音消失时间(9.34±1.41)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多亚急性起病,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发热一般无定型,咳嗽症状较重,多为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改变多为下叶单侧病变[2,3]。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可明显缩短病程,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能发挥作用,故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为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新大环内酯类药物。

文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阿奇霉素属于新大环内酯类药物,可结合病毒的核糖体而阻碍蛋白合成,起到杀菌作用[4]。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抗体合成以及过敏活性介质如组胺的释放,降低黏液分泌,缓解黏膜水肿,对呼吸道有修复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症状[5]。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作用迅速,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唐涛.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34.

[2]周宏春.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7-8.

[3]秦微,黄婉仪,冯远征,等.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7):68-70.

[4]于忠霞.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133-134.

[5]许晓哲.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140-141.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