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教幼儿学习乐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教幼儿学习乐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于幼儿学习乐器,要在了解和抓住幼儿心理的基础上采取正确而合理的方法,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教师、家长之间要主动配合,经常沟通二者对孩子学习音乐的看法,交流孩子在家或在校的表现,讨论对孩子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幼儿;乐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74-02

乐器的学习,不但能陶冶人的心灵,而且能锻炼人的毅力,开发人的智力。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接受器乐的教育。国家教委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中已明确的将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由于受自身知识面及接受能力的限制,许多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幼儿接受器乐教育很难。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我认为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良好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所以,培养幼儿对器乐的兴趣和热情是摆在指导教师面前的第一问题。

刚接触器乐,教师不能就教幼儿演奏方法,而是必须先让幼儿对器乐建立良好的印象。如教师给幼儿示范演奏乐曲的精彩片段、演奏幼儿熟悉的歌曲、讲一下音乐家的故事等。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使乐器对他们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产生兴趣,只不过是第一步,还要使学生保持住兴趣,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教师、家长的赏识、鼓励。教幼儿学琴切记粗暴的大声训斥,由于幼儿接受能力比高年级的学生差,所以在学琴中难免有反应不过来或接受不了教师的讲解的时候,此时教师应坚持正面引导,循循善诱,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和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表扬。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再加一把劲”、“有进步”、“真聪明”等,对幼儿演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用手势进行暗示,等演奏结束后指出,而不要让他们停下来加以指责。

其次,寓练习曲于乐曲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幼儿练琴常常不愿练习简单枯燥的的练习曲,对儿歌、小乐曲等往往充满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如果选择一些既有助于练琴技艺的提高又为少年幼儿所熟悉喜爱的歌曲,便可大大增强他们学琴的兴趣,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以曲代功”。

二、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法

一是示范法。模仿是孩子学习知识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是模仿。在教学中,教师恰当而准确地示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启示,产生一种新奇感。于是便会跃跃欲试,纷纷参与。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机、电视机、多媒体等,使幼儿如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大师的演奏,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是合作法。合作法是利用双向和多边的关系,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幼儿的学习,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在音乐学习中,它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配合能力,又能促进学生节奏、音准的提高及乐曲的理解能力。合作法在乐器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方式:(1)生生之间(小组学习)。教师授课尽量安排水平相当的幼儿同时学习。它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如比较几人的优缺点及进步幅度等,以提醒差生赶上来,优生努力向前,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对于单声部的曲子,可以进行齐奏。对于多声部的曲子,教师可以给分开声部同时演奏,然后课后让他们共同练习,相互熏陶,共同进步。(2)师生之间、生于其他之间。由于教师的水平明显高于学生,一些伴奏带及大师演奏带也非常优美动听,教师可适当安排学生跟奏,通过师与生或生与音响等的合作,改善学生对乐曲的处理,使他们的演奏尽量向陪奏者接近,在无形中便会提高幼儿演奏水平。

三是形象教学法。掌握一门乐器的技巧,仅仅是一种表演手段,而对音乐内涵的而理解,成功地塑造音乐形象,这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对幼儿进行教学,因他们的接受力和思维单一,所以一定要克服枯燥的讲解和乏味的说教,要寓说教于形象之中,形象教学法要采取的手段主要有:(1)展开游戏。对幼儿来说,乐器只是一件会发声的玩具。幼儿的任务即是游戏。教师即可利用幼儿的这种天性来达到学习目的,例如在幼儿在演奏音阶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小朋友上楼梯拿苹果的游戏,如果音阶奏不准了,就可以说是小朋友上楼梯摔倒了,再重来;如果音阶奏准了,就可以说小朋友走到了楼梯上拿到了苹果,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较直观地掌握音准。(2)恰当比喻。比喻是将教学中的难点与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熟悉事物联系起来,化难为易,使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如在教学生前十六音阶后附点八分音阶时,教师可以比喻成汽车的喇叭声“滴滴——”,教前附点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阶时,教师可以比喻成小朋友碰伤了腿走路时一瘸一拐的样子。(3)情境感染。即通过教师叙述一段乐曲的音乐故事情节或让幼儿身处一定的环境以达到情境的感染。它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乐曲的内容、意境,并在演奏中呈现出来。如在演奏乐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教师可以向学生叙述本曲描绘的是夏天的晚上,妈妈在院子里给孩子们讲故事,天上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不时有几朵云遮住月亮。让幼儿理解那种宁静、安详的气氛,幼儿便会自然而然地将乐曲演奏得舒缓而深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法、形象塑造法等以达到最佳教学途径。

三、教师、家长之间要良好配合

人与人是有个别差异的,别的孩子能学钢琴,能拉小提琴,自己的孩子就不一定行。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孩子能力不同,发展潜力、发展方向也不一样。所以,家长在决定让孩子学某一种乐器前,需要很好地观察,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倾向,了解孩子在平时是否有这方面“兴奋点”和“天分”;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和需求,家长也不要急于为孩子买一架昂贵的钢琴或一把漂亮的小提琴回家,可带孩子去业余艺校、老师家学习,或借亲朋友好友的乐器暂时让孩子学习用,以观察孩子的兴趣是否集中、持久、强烈。

教师、学生,家长是直接决定学习效果的矛盾统一体,幼儿是内因,教师和家长是促使孩子学习的主要外在动因,所以,教师、家长之间要主动配合,经常沟通二者对孩子学习音乐的看法,交流孩子在家或在校的表现,讨论对孩子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教师还要指导家长如何辅导孩子,把孩子的一些优缺点及时通知家长,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并协助辅导。家长往往对孩子最为了解,孩子学习练习过程中,如果有家长的鼓励、赞扬及耐心解说,就会使孩子信心倍增。另外,家长也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教师的形象,使孩子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尊敬感。

总之,对于幼儿学习乐器,要在了解和抓住幼儿心理的基础上采取正确而合理的方法,效果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