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什么是这张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的研发流程一般分三部分:一是造型,一是工程,一是3D数模。此外,横向还有几个步骤。
先定义要设计什么
以江淮SC9平台为例,在动手和动笔前,首先要定义好你要设计什么,它包含哪些元素,一般会进行3周到1个月的市场调研,主要调研市场上流行车型的设计趋势。同时跟用户做些互动,看目标用户对这类车型的期望。然后把这些总结成关键词或者关键元素,再把这些关键元素交给设计师,让他们按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元素变成型面和线条。
接下来是欧亚结合,这是欧洲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欧亚怎么结合?欧洲的比例加亚洲的细则。
从比例来说,意大利是黄金比例的发源地,其中有几个特别比例:一是两轮之间轴距的比例,最好是前轮心和后轮心之间有三个轮子的距离;二是整高比例,从车底到顶头不超过两个半高度;三是三分之一黄金比例,如发动机舱和整车比例关系;中窗和整高比例关系;驾驶舱和总成比例关系等。这方面外国设计师把握得较好,已融入设计血液里。
定完比例和方向后,会有一个半月头脑风暴阶段。这时是放散型的,设计师收完任务书,不同国籍、不同经验的人会有不同理解。比如sportive(运动感),他们会根据理解不断地画草图,每天要画四五十张,并且连续画。
然后我们内部进行评审。墙上贴满了草图,在无数张草图中挑选10来个方向,让设计师做草图优化。中标的设计师继续跟项目,没被选上的设计师参加其他项目海选。做江淮SC9时,草图楼上整层500多平方米的墙都贴不下,还把楼下工程面积用上,场面非常壮观。
经过两到三轮内部评审,综合成一个方向,就是数百选十,十选五,五选三内评,出最终效果图方案,再由江淮公司管理层评审。我们在江淮内部方案的中标率非常高,一般在95%以上。因为上述评审流程,输出基本都是精品。
评审做完二维模型后,就是三维模型。这是现代设计非常关键的手段。可以说,最近20年,如果没有三维模型,同步工程根本不可能实现。
我在英国做汽车设计时,同步工程还不是特别流行,当时流行的是结点门工程。设计部门做完设计,交给工程部门,工程部门分解看有效还是无效,无效就再回到设计部门修改,把这些事情做完,才能到下一步。因此在这个阶段这些反复等待的时间要被浪费掉。
所谓同步工程,指很多部门并行做一个事。也就是说,你不需要把流程都走完,三维模型设计师和工程师同步工作,设计师完成设计前,工程师就有大量输入,以保证最后做出来的模型具备可行性,中间可节省很多时间。原来汽车开发周期一般为40个月,同步工程成熟后,汽车开发周期降为32个月到36个月之间。
造型竞争力要看一两年
做完三维模型后,我们会有长达7个多月的实物模型周期。这个周期从大型面一直到最后细节制作。就汽车设计而言,画图仅是意向性,最终要在模型上来实现,所以模型用时是做二维设计的4到5倍。
如果实物模型与效果图不一致,怎么调整?它可不像效果图,只要一笔就能搞定。打个比方,要调侧围特征,起码需要调3到4个面,包括车身面、侧围面、轮罩面等,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周期很长。要跟着模型师一起,在车上爬上爬下,从前后左右不同角度去看型面是否达到最完美状态。
这个过程中,工程要不断给予支持,这些东西可不可行,需要做很多工作。
整个造型阶段外饰需要70人,内饰是100人,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他们会支持造型师们完成工作。最终效果,也就是最终模型阶段的输出状态,我们最起码要保证90%以上工程可行,才可以解冻,才可以拿去评审,否则再好看也没用。
我们有很强的工程部门,他们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去执行造型意图,让最终结果与效果图和设计创意尽量保持一致,这是非常难的事。为什么?工程就像建楼,先建地基,项目越接近后期,工程分析深度越深,分析量越大。
在整车开发里,20年前是工程处于主导地位,设计处于附属地位,20年后则刚好相反,设计是主导地位,工程是附属地位。因为技术竞争力要放在10年到20年这个阶段里去看而且不直观,而造型竞争力要看一两年。
你第一眼看它,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放弃。在喜欢的前提下,才有冲动和欲望去了解这款车到底有什么技术。
设计圈流行一句话,每个设计师都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客户,怎么能把100米外的人吸引到4S店里去看这款车的参数。百米外看什么?看颜色,亮和暗的颜色对比;看窗形与车身的颜色对比,很多车A柱包黑有很强的吸引力,远看就能感觉到车型。
再走近50米,这时看整车比例,前悬、后悬、轴距、整高。就像身材一样,从线条,从背后看美女的感觉。之后30米外,接近4S店时,看型面和特征性。看完这些觉得不错,离这款车10米,进4S店,这时看光影细节和前后围图案。再往近走,5米才看细节、灯和格栅的设计特征。
再拉近,拉到1~2米时,才能看见内饰。从触感、从味道、从颜色对比、从型面设计,才有把人吸引进去的欲望。一切都OK后,他才会去看参数:什么发动机,什么价格,整车多长多高等。之前这一切如果没有,参数做得再漂亮,技术再好也没用。
内饰是人进去后才关注的地方。我记得乔治亚罗曾开过一次玩笑,他说,做汽车设计,外饰一定要像情人,内饰要像老婆。
外饰带出去要让人羡慕,从大老远就看见这车,直到从眼前走过去,要具备这种吸引眼球的效果。内饰不一样,内饰需要把你照顾得非常好,每个东西的位置,每个功能键的操作,它的使用方法,它的触感,需要给用户非常好的体验效果,要像老婆或者老公一样关心。
当然,作为一个中资企业,一个中国来的企业,肯定不能远离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设计师也都辩论过,在汽车设计上,到底是中国人把中国设计发挥得更好,还是外国人?
我个人认为,外国人有他的特点。他完全不懂中华文化,不知道那些线条代表的意义,其实大部分用户也不明白。他们捕捉的是非常纯粹的视觉效果,他去故宫看设计特征,把这个线条概念化,提炼成汽车设计语言。直观地把它移到车型上,表达得特别简单,实际效果也好。
而中国设计师,往往因为太懂中国文化,要把深度转化为型面,但有很多转化不可行,或者不可为。为什么?这些中华元素跟设计几乎没有联系。他把一些意念性的东西,比如颜色和寓意,把那种金碧辉煌,那种瑞祥变成设计手段和线条语言,表现在汽车设计上。这需要跟用户讲一大堆故事,这是经常发生的情况。
就像脸谱,如果中国设计师设计,他可能会把脸谱首先代表什么角色,角色怎么定义,它有什么性格等这些用到设计上,而用户根本看不出来。所以,我个人认为,以意大利为主的欧洲设计师转化方式比较纯粹,比较直接。
我们的最新作品江淮SC9展车,被邀请进都灵博物馆展出,这应该是中国汽车概念车设计里获得过的最高荣誉。后来我还受邀参加2015年都灵车展,但实在排不出时间,只好放弃。
我们正在做一个很酷的概念车,会用一些新概念。我们会在网上跟媒体、跟用户互动,把所有设计流程开源地放在网上。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确有它的好处。我跟Daniele说,你设计车,怎么知道中国用户喜欢什么,你撑死只知道意大利和欧洲人喜欢什么。
我还说,你每年去中国五六次也不够,你不会说中文,没法跟大家聊天,你去4S店,撑死了就喝杯咖啡,看一眼,也没法跟人家聊。他说,的确很难,的确有这么一个问题。
中国和欧洲有比较大的区别,欧洲喜欢简练简洁,而亚洲,以中国和日本为例,喜欢浓妆艳抹,需要更多隔栅,更多细节,更多包袱。就像穿衣服,他们喜欢简单,我们喜欢花样。他们就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做格栅要镀铬,黑色不挺好看吗?
我把他们轰到移动互联网端,让他们去参加各个论坛、微信圈和微博圈,还招聘一些中国设计师做他们的助手,把那些想听的、想看的、想问的放到论坛上,看大家怎么回答。这些人是客户,也是你设计的车的上帝,你要把上帝的上帝服务好。
这种情况差不多持续了一年,设计师的观念转变了很多。
原来他们会说,这不就是你路迪的想法吗,或者江淮领导层的想法,其实用户不是这样。现在他们跟用户直接对话,知道这是用户的真实声音,会从内心去感受。毕竟每个设计师都要很自觉地服务用户,除非你做超跑,做豪华SUV,你要引领潮流。
所以我们开源贡献资料,让市场来做决策,看用户跟设计师选择的方案是否一致,以此来调整产品设计品位和风格。
迄今江淮最成功的产品是瑞风S3,今年年初月销量3万多辆,瑞风产品从以前月销5000辆、6000辆一下子翻6倍。说实话,我们没想到成绩会这么好,也很难理解为什么突然成功。
我们就在互动平台上问大家,为什么喜欢瑞风S3?是喜欢侧围,里面的内饰,还是它的质量?群里有不少人是瑞风S3车主,他们说,喜欢瑞风S3这张脸。
为什么是这张脸?其实我们并不觉得它完美,因为设计有些过量。但他们认为,瑞风S3跟其他品牌视觉差别很大,其他自主品牌,往往上面一个小格栅,下面一个机器口,有些差别,但都差不太多,而瑞风S3就不一样,让人过目不忘。
我们理解为,市场上有太多阶层,产品差异化小,也没什么忠诚度,当有产品跟其他产品形成较大对比时,消费者就决定买。当然价格也非常重要。
因此,在我们看来,所谓理解用户,就是解决痛点。解决一两个最大痛点就行,并不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把这一两个痛点解决到极致,争取做到最好,就有人购买。否则,你平均分再高,也没什么用。市场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
这种方法被我们定义为核心DNA,我叫它过量设计。当然过量设计有个度,把过量设计做到位,让用户购买,感觉到产品特点,拉开跟其他产品的差异化,是江淮第三代产品的DNA。这种特点会在瑞风S2上体现,越往后的车型会体现得越到位,也越深入。
我们的目标也很简单,要做中国最好的品牌,要设计出中国最好的产品。在国际上,要作为中国设计的一个代表者,同时把顾客服务好,给顾客最完美、最开心、最幸福的体验。(ABR记者葛帮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