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八年轮回 第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八年轮回 第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路线:东面转东南山脊

攀登者:赵忠军、奇迹、箩筐、杨帆

攀登时间:2012年9月9日~12日

最终:攀登至海拔5080米

1985年8月5日,美国人Keith Brown单人由婆缪峰东南山脊新路线登顶,用了28个绳距,高度记载为5700米,下降时从无法攀登的东壁下降,花费了三天时间。这就是我们所知的全部。现在我们知道的是:东面大墙有无数可以攀登的线路。已知的东南线路至少到5080米难度比想像中的小,乐趣比想像中的大,有理想的可以一天冲顶往返的营地……

风卷着冰雹密密麻麻地砸向并不开阔的视野里,稍远些的就像落在一片白灰色没有边界的混沌里,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一道道掠过的影子。近些的落在山脊岩石上的汇成了奔腾跳跃的冰雹的瀑布,我有些茫然了,刚才还打算SOLO的一个60度的光滑大石板,现在显得如此举步维艰,而头上不远处一条向上右转的裂缝横切线路如此清晰,向上,向上,再不到10个PITCH就拿下了,爬!哆嗦着我又开始领攀了,这里是婆缪东南山脊,GPS里的海拔高度是5080米。

这是我第二次婆缪峰攀登。八年前,伍鹏、王茁、王滨、蒙欣和我共五人凑成的婆缪登山队,在2004年十一长假期间对婆缪进行了第一次攀登,在今天,你还可以去旗云网站看看那部影片:天气动物。了解我们当初如何对婆缪每天降雪量进行精心记录的敬业爱岗。那年的我们上到大约4750米的位置;那年的大雪留下我们的攀登队铜牌和VODKA;那年的大雪留下了伍鹏和王茁的一堆塞子、锥子和绳子;那年的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听到看到和婆缪有关消息就会两眼放光,满脑子瞎想的习惯—大约这就是叫做情结的东西。还有,在那年的两个月后,也是雪把王茁和卢三哥永远留在不远处的骆驼峰……

我们的队伍

成功总是留给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的!好吧,我明白了,我没有登顶,我释怀了。这次,我们这支KAILAS(凯乐石)婆缪登山队的一开始就充满着快意恩仇和江湖风波。计划之初,我和一批人计划去扎金甲博,然后,变成了我和完全不同的另一群人打算去扎金甲博,再然后天气让我和这些人又转战婆缪,要进山了,发现没办登山许可证,又出山办证,拿证进山,最好的阳光明媚的天气就这么挥霍在路上和火锅边。说说我的伙伴:奇迹,成都哥们,2005年已经和人一起沿着刘喜男和邱江开辟的自由扶梯线路在雾中到了一个似顶非顶的地方,这次来就是想看看当初到底到了哪。高海拔大岩壁攀登经历就是上次婆缪和这次婆缪;箩筐,柳州哥们儿,身体强壮,只在开线的时候用过几年塞子,第一次在婆缪见雪,高海拔大岩壁攀登经历只有这次婆缪;杨帆,人称二帆,个人资料见其微博以及江湖传说,在我们进山的前一天从布达拉峰友军处离队加入我军,高海拔大岩壁攀登经历为这次布达拉和婆缪。我自己的?好吧,凯乐石攀登队员,高海拔大岩壁攀登经历:2001年的玉龙雪山120米岩壁算不算?不算的话,那就上次婆缪和这次婆缪,好像还有双桥沟小仰天窝的10天。

雨中上攀

天亮的时候,雨霁雾散。四个人分好装备出发了,我们原计划三个人的队伍,只带了两条8.5的半绳和大小20个塞子,我领攀,他们三个背包推上升器,我们的计划是从东面横切到东南攀上东南刃脊再攻顶峰。穿过200米海拔的杜鹃林,我们必须在婆缪正东面大墙正下方由右向左上横切大约300米的大光面,晚上的雨,让所有的岩面都已湿透,雨水在岩面还形成了几股湍流,被岩石和冰雪研磨得光滑无比的岩面在雨后更显得凶险,试了下摩擦,我还是决定穿着徒步鞋,保持身体的干燥对后面的攀登还是很重要的,大光板的攀登和传统上的攀登完全不同,我甚至到今天也没法给这段线路评个难度,没有点可是是坡,晴天和雨天、雪天难度完全不一样,只觉得爬得有些心寒。

岩面线路简单地说没有支点,完全靠摩擦和平衡来移动,经常是20米以上才能找到一个敲岩锥的小缝,其实中途根本就没有太多能放保护的地方。在六段的攀登中,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两段完全是带着绳子一口气爬完,基本动作大概就是四肢贴地平衡,手指甚至是指甲轻轻抠着那些岩面小小的起伏,上脚,手反按着,再平衡,尽可能踩到凸起的地方,尽可能找到不那么湿的岩面,尽可能找到可能敲岩锥的缝,尽可能避开流淌的水流,尽可能不要踩到有沙子的岩……在这段45~80度的大光板上,我们都知道脱落就意味着失败,就算不会摔下几百米的大坡,也会因为人员受伤而终止攀登。领攀和保护承受着同样的心理压力。但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内心才是你最好的保护点。

横切的尽头是一大片陡峭的碎石坡,一根发黑的动力绳出现在眼前,不消说,八年前伍鹏和王茁留下的,旁边的岩石下那堆当年留下的物件,扁带已经发黑,塞子已经起绣卡死,在那个瞬间,一种奇异的感觉从头传到脚底,八年,什么是物是人非,什么是光阴荏苒,什么是青春不再。在那一刻,我想打个电话给王大,我想打个电话给风,告诉他们点什么,我想哭一场,我想我想,可是我能做的就是默默的点上一支烟,和带走几个物件做念想。

四个人都到岩壁跟前了,换上攀岩鞋继续领攀。顺序是这样,我用一根绳爬,建好保护站,杨帆带另一根绳子跟攀,我再接着爬一段,箩筐奇迹推上升器一直到第二段的保护站,不要说我们慢不要说我们没有计划,我们只是快速登山中的稳重型,也是稳重登山里的轻骑兵。尽管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只带了一把锤子(总要来回倒锤子敲和取岩锥)。反正我们的队伍一路向前。

“我觉得我们干上这个山脊,我们就该胜了,按说山脊应该不会太难了。”我说。

“是撒,那年我们爬上西南山脊后,后面很简单,我觉得SOLO都可以。”奇迹附和着。

“那以前就没有资料?”箩筐问。

“我就知道有人SOLO过,撑死也不过11吧。我们爬了不就知道难度了,来吧,搞!”我开始爬上了那条巨大的裂缝。

像是约好的,雨同时下了起来,不能退,我试了试,花岗岩的点和面就算是湿了也比想像中的摩擦要好,线路以各种大小的裂缝居多,还有些夹角,但是大块堆积的落石和隐藏在线路上的浮石是最大的隐患,我并没有过多的纠缠放塞子,效率决定你的安全程度。攀登中并不寒冷,我飞快甚至是有些忘乎所以地爬着,5.9+难度的攀登是愉快的,一段接着一段,雨渐渐大了起来,在第二段的保护站开始有些积雪了,对讲机里转来一个坏消息,落石把一根绳子10米的位置砸了一个口子,我告诉他们先别急着截断,四个人的下降太需要两根一样长的绳子了。在第十个PITCH我遇到了这次攀登中最难的部分,一个半身位高度的仰角,没有脚点,能抓住的都是会动的石头,在忍住没喊TAKE后,反撑手,按起身体,再抓高处的点,过了。晚上杨帆告诉我他背着包差不多时拉绳子跪着才上来的,看着筋疲力尽背着包推着上升器的弟兄们我觉得自己有些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