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戒尺与掌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古代的私塾先生在教书时,手里都会拿着一把戒尺。当学生犯错误时,这把戒尺就会狠狠地打在他的手心上。
这是一种惩罚。
而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戒尺代表的惩罚伴随着私塾的消失与我们渐行渐远。掌声逐渐代替了戒尺,人们越来越重视表扬、奖励和赏识,惩罚背负着伤害孩子心灵的罪名被人们渐渐淡忘。
我们是否思考过,只有充斥着掌声的表扬,而没有戒尺落下的“啪啪”声,这样的童年健康吗?这样的教育成功吗?
针对这一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了他的看法――在褒奖的同时,不应忽视惩罚的积极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孙云晓的看法自有其科学性――戒尺与掌声并存才是正确的教育。且先不论我是否赞成他的观点,不妨先谈谈有戒尺、有惩罚的教育。
盛夏时节,菜农会把葱连根拔起,扎成把,挂在绳上受烈日暴晒。这样貌似“逼死”葱的做法实则救活了葱。三伏天,土里的高温易把葱烤死,拔出晾晒,葱叶虽死,而葱白却存活下来。待栽回土里吸水吸肥,葱复可焕发生机。
其实,育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葱就象征着孩子们,菜农就是教育者。过多的掌声,过多的表扬,正如三伏天土里的高温,一层一层,将葱裹得紧紧的,包得密密的,直至将孩子宠坏,溺在了褒奖里。而唯有拔出晾晒,这样的惩罚,表面上损坏了一小部分,实际上保住了最重要的核心――孩子成长的健康,在社会中顽强生存的意志。
反观当下,人们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唯恐一点惩戒伤了孩子的心。老师们抱怨学生成了“瓷娃娃”,只能夸不能批,略加惩戒,轻则家长大闹,重则学生从楼顶一跃而下。
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溺爱。忽视惩罚,一味夸奖,并不是教育的正确方法,这样的教育与“含在口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掉”的溺爱毫无区别。
因此,于我而言,孙云晓的看法是正确的。戒尺与掌声,二者相辅相成,双管齐下,让孩子在掌声中自信,在戒尺下改过,才能培养出出色的孩子。
每个人生来就有虚荣心,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把握这个虚荣心的度。杰克・伦敦曾说过:“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做钻石,而在别人眼里看来不过只是钻石的同素异形体――碳。”过度的掌声,就容易将孩子捧上天,认为自己十全十美,是别人眼中的钻石,虚荣心日渐膨胀,说不得,动不得,容不得他人半点批评,像刺猬一般处处扎人;而适度的惩罚,虽然对孩子的自尊心有一定的挑战,但可以让孩子准确地审度自己,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华美的钻石,从而不断改过,成长至成熟。
雄鹰将幼鹰从悬崖上抛下,河狸撕咬驱赶小河狸,这是动物界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惩戒虽残酷,却使孩子们学会生存。对于人类,这或许只配称兽类之举,父母总会有种种无奈的解释和不忍惩罚孩子的理由,于是就有了永远长不大的老小孩。
这也许是人类的幸福,但又何尝不是人类的悲哀呢?且不再复述李天一那“坑爹”的种种恶劣行为,可这一切的原因从李双江那句“舍不得打,手举起来还没打,自己的眼泪就落下了”;从梦鸽近乎疯狂的奔走和上诉就可以看出,不舍惩罚,不忍惩戒,像李双江夫妇般宠溺着孩子,一味给予表扬,孩子的未来虽不一定像李天一那样,但也一定不容乐观。
有句话说得好,“任何一颗心灵的成熟,都必须有寂寞的漂泊和孤独的奋战。”对孩子的惩戒,是对他们心灵的挑战。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戒尺会让人产生痛感,不如掌声那般让人舒心,但却让人日渐成熟,学会生存。
戒尺下的惩罚,掌声中的鼓励,二者结合,正如孙云晓所说,才是健全的、负责的教育。
简 评 >>>>>>
此文章写法自然,议论充分,现实针对性强。肯定“戒尺”的同时不否定“掌声”,观点有辩证性。文中比喻信手拈来,将教育孩子比作菜农晒葱,从钻石与碳的对比来形容人的虚荣,形象贴切。最后,作者将教育的作用归结为心灵的成长而非外在的功用,也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