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丰产条件与技术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丰产条件与技术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从国家宏观政策及生态条件入手,分析了黄淮海地区小麦持续增产的因素与措施。并针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产实际,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以指导当地冬小麦生产。

关键词 冬小麦;丰产条件;栽培技术;黄淮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044-02

黄淮海区域,北纬32°00′~40°30′,东经113°至东海岸线,位于我国中心偏东,又称华北平原,其面积约32万km2。海拔在50 m以下,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常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 300万hm2左右,占全国冬小麦面积的56%左右;总产量约为7 37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67%以上。其单产和总产均已超过世界小麦主产区,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是我国冬小麦的“黄金区”。

近10年,我国小麦连续增产,总产量从2003年的8 650万t提高到2013年的1.16亿t;单位面积产量从4.0 t/hm2提高到5.1 t/hm2,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1 t/hm2,增产幅度达27.5%;而这10年中玉米增产为14%、水稻增产为8%。在我国粮食10年增产中,黄淮海地区的小麦丰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丰产的政策与生态条件

1.1 冬小麦丰产的政策因素

国家从2003年起实施了新的农业税收政策,减免了千年的农业税;逐步加大对粮食的扶持政策力度,中央财政提前拨付农业“四补贴”及高产创建资金达到1 701亿元,支持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等;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并逐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近几年,中央动用财政专项17亿元,用于全部小麦“一喷三防”资金补助。这些政策释放了强烈信号,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几年,各级政府在稳定、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促进了黄淮海地区小麦大面积的丰产丰收。

近10年来黄淮海地区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大科技投入,针对各地的经济、生态、资源等条件,不断发展“细化分类,精细管理,科学指导”的工作方法,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积极落实关键技术,促进平衡增产。

1.2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区生态条件

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低于俄罗斯、美国、印度、加拿大等国家,而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却超过了这些国家。单位面积产量已达到世界小麦高产地区西欧法国、荷兰、英国等一些国家水平。

黄淮海地区是小麦生长的适宜区域。在温度方面,冬小麦是耐寒耐旱的旱作物,但苗期生长最低气温不能低于 -22~-20 ℃;早春穗分化要求较长的低温时间,利于小麦大穗和多粒的形成;生长后期(5―6月)忌高温,要求气温不能高于25~30 ℃。黄淮海平原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在-14 ℃以上,冬小麦能安全越冬,可种植弱冬性小麦和春性小麦品种。春季一般气温稳定,有利于小麦幼穗分化和大穗的形成。后期光合作用强、一般气温在19 ℃左右,昼夜温差比较大,有利于小麦灌浆结实,有利于增加粒重[1]。

在水分方面,小麦起源于半干旱地区,因而适应于冬春有一定降水的半干旱草原气候,但产量不高。小麦忌过湿的条件,尤忌湿热,因而在长江以南地区,其适应性逐渐变差。据研究,产量4 500~9 000 kg/hm2的耗水量为250~500 mm。黄淮海平原北部,小麦生育季节降水量只有200 mm左右,水分亏缺甚为严重,严重地影响小麦的生长,国家农业部提出了“麦随水走”的口号,要利用无污染的河水或地下水灌溉,夺取小麦高产。黄淮海南部一般水资源较为丰富,因而小麦生产能力较北部高。

在土壤方面,黄淮海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沟渠配套,有利于灌溉与机械化作业;土层深厚,大部分为潮土,pH值为中性偏碱,适宜小麦生长发育[2-3]。土壤质地多为砂性壤土,宜于耕作。南部砂姜黑土耕性差,尽管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一般为0.8%~1.2%),但并不是小麦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只要施肥管理得当,完全可以夺得大面积高产。

黄淮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突出,豫东平原、皖北平原、苏北平原、鲁西南平原东西连成一片,是我国冬小麦面积最大、生态适应性最好的地区,生产潜力大,小麦机械化程度高,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冬小麦的优势产业黄金区域。

2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丰产的主要措施

2.1 小麦育种创新促进了单位面积产量跨越式发展

促进小麦连续增产,小麦育种创新发挥了主导作用。目前,黄淮海地区小麦育种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良种已培育成功,推动着黄淮海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多次飞跃。据统计,黄淮海地区小麦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5%。良种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贡献率在40%以上。

2003―2013年,黄淮海地区小麦育种取得一个个重大突破,共获得1个国家最高奖、3个国家进步一等级奖和9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级奖。中科院李振生院士,用偃麦草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成功选育出小偃6号,这一品种成为黄淮海地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0.2亿hm2,200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河南省农科院培育出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品种郑麦9023,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 300万hm2,成为黄淮海冬小麦第一品种。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的济麦17、济麦19、济麦20、济麦22,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的济麦22累计推广面积已达800万hm2,成为该地区近期国家最具推广潜力的品种。

目前,小麦育种的选育及应用,由南向北已显示出较高的增产效应,江苏的淮麦、徐麦系列,安徽的皖麦系列,山东的济麦、烟麦系列,河南的豫麦、周麦系列,河北的冀麦系列,山西的晋麦系列,陕西的陕农系列,以及中国农科院中麦系列等,都对该地区小麦10年持续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2.2 高产创建综合发挥了小麦丰产能力的引领作用

2008年,农业部启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即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好形式[4]。从初期的几十亩小面积试验到如今的连片几十万亩大片示范,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已覆盖全国2 000余个农业县区,逾12 000个万亩示范片,总面积超过666.7万hm2。

2013年,黄淮海地区的2 349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产量7.90 t/hm2。其中山东省高产创建平均达到9.00 t/hm2,河南省达到8.78 t/hm2,安徽省达到8.69 t/hm2。山东省陵县1万hm2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产量达到9.60 t/hm2,创山东省大面积高产记录。河南周口市推广小麦品种周麦22,实现千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产量11.46 t/hm2。河南修武县推广小麦品种周麦27,实现百亩丰产方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突破12.00 t/hm2,成为黄淮海地区高产记录。

随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土地进一步集中,连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高产创建的主力军,高产创建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升,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以上。预计2014年高产创建将进一步发展,推动着整个区域向高产更高产跨越。

2.3 抓中低产田改造及防灾减灾

2.3.1 抓中低产田改造夯实小麦丰产基础。黄淮海南区的北纬33°以北区域,中低产面积大,单产发展潜力很大,该地区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阶段性干旱。苏北、皖北、豫南等地,还有超过333万hm2低产土种即砂姜黑土,其保水保肥能力差。整个黄淮海区域要加大土壤改良力度,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千方百计保护好水资源,兴修水利,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实行土地集中规模种植,推广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

2.3.2 抓防灾减灾提高小麦生产抗性能力。该地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交替频发,目前已建成了“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点”的科学防灾减灾体系。在旱作方面,推广节水栽培,选用抗旱品种;在涝害方面,采取有效的排涝措施,减少涝害的影响,并积极使用其他补救措施降低损失。防治病虫害方面,对于重大病虫害,在全国建立监测预警点,绘制条锈病传播路线图,为实现黄淮海地区小麦高产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抓病虫害统防统治

2.4.1 全面推广秋播药剂拌种。为降低病虫害的基数,播前进行药剂拌种。山东、河南等地,为降低病害的发生范围,要求春夏季 “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秋播必须拌种。条锈病易随风扩散危害,为防止该病害从西北、西南向黄淮、华北麦区传播,必须抓好湖北省条锈病防治,以避免小麦大面积发生。近10年来,黄淮海地区开展小麦病虫统防统治,有效防止条锈病扩散蔓延。

2.4.2 中后期重点推广“一喷三防”。小麦中后期易出现吸浆虫、蚜虫、麦蜘蛛、赤霉病、白粉病等,生产中要准确监测,根据情况进行“一喷三防”,即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达到一次施药防病治虫抗早衰的目的,从而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小麦抽穗扬花期易发生赤霉病,此期统一喷防,使发病率低于5%。

3 黄淮海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与播前准备

小麦品种区域性强,要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并做到区域布局,规模化种植。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选育而成,对抗性的要求不同,从南向北小麦品种有弱春性、半冬性和冬性,沿淮地区一般选择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种,黄河流域一般选择半冬性和冬性品种。在肥水条件好的丰产田,选择丰产潜力大的品种;旱薄地区选用抗旱耐瘠的品种等。要备足种量,一般多备10%的种量。播前要选种、晒种,药剂拌种[5]。

3.2 培育壮苗

主要推广机械化精少量条播技术,一次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复式作业。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处理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前茬收获后,要抢时间整地,适宜作业的土壤含水量一般在15%~25%,旋耕深浅一致,间隔3~4年深松1次,千方百计提高整地质量。

一般冬性、半冬性、弱春性品种播种适期分别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14~16、12~14 ℃。同时根据土壤类型、墒情和小麦安全越冬期合理进行调整。

3.3 加强田间管理

3.3.1 及时浇水,构建丰产群体。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下转第47页)

(上接第45页)

3~5 ℃时,浇小麦越冬水。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低压喷灌、滴灌等。小麦起身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浇水,一般三类苗、二类苗、一类苗分别宜在返青拔节期、起身期、拔节期浇水。小麦冬春进行镇压,可控上促下,提温保墒,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麦苗生长过旺、秸秆还田量大的地块,镇压次数适当增加。

3.3.2 科学用肥,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要根据地力基础和产量目标确定肥料用量,大面积产量在6.0~7.5 t/hm2时,应施纯N 180~210 kg/hm2、P2O5 90~120 kg/hm2、K2O 45~75 kg/hm2;一般基施50%,起身期或拔节期施用剩余的50%。目标产量9 t/hm2的田块,施纯N 240~270 kg/hm2、P2O5 120~150 kg/hm2、K2O 115~135 kg/hm2;1/3底施,2/3用在拔节期或拔节、抽穗期2次追施。追肥提倡机械条施、深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免耕播种时,在种子下方3~5 cm处施40%以上的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600~750 kg/hm2作种肥,生长过程中,根据苗情进行追肥。

3.3.3 及时收获,避免损失。收获时间应掌握在小麦蜡熟末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小麦的收割,做好各种准备;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安排好机械,准备好运输车辆、晒场、防雨布及库房等,有条件的地方要购买烘干设备。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成熟一方收割一方。晴天收割待露水干后进行,可减少产量损失;遇连阴雨天气,一定要抢着收获,收获的籽粒要及时晾干或烘干,避免发芽而降低品质,确保丰产丰收。

4 参考文献

[1] 吴寅,贺德先,周宏美,等.秋冬春连续干旱对冬小麦生育前期根系发育与生理活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4):13-15,21.

[2] 农业部推介的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J].农村新技术,2013(11):26.

[3] 胡利平,张华兰,安晶,等.气候变化对天水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6394-6397.

[4] 王克敏,王璞,兰树旺,等.黄淮海地区优质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3(4):22-25.

[5] 刘建栋,于强,傅抱璞.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数值模拟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2):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