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树立健康人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树立健康人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拜金主义、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遇挫处理能力和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健康人格缺失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健康人格的树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人格是指一个人表现于外部的给人以印象性的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此角色相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等。而健康人格则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人格的健康与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认知,健康的人格可以促使人们做出适合人生的选择,其关系着人类自身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家认为,健康人格的形成不仅仅与先天因素有一点关系,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和塑造。而高校作为知识的形成和传播的社会场所,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自我素质的提升和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故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离不开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缺失的现状

(一)拜金主义的产生

拜金主义通常本着金钱至上的原则,崇尚拜金主义的人们通常戏称“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甚至一切行为衡量的标准都是金钱。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最先起源于资本主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在我国也开始逐渐出现,甚至出现在了大学校园中。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这使得市场经济在社会中越来越盛行,并且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渗透了市场经济的这一价值取向。大学生受到市场经济盛行的影响,他们的人格也逐渐开始倾向于商品化、市场化,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可以无视良心,甚至出现了人格的丧失,彻彻底底的奉行金钱至上,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拜金主义,这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缺失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新兴技术与文化的综合体现,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一种是通过文化角度来看,另外一种则是通过网络角度来看,前者应该从文化特性出发,强调的是网络内不同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而后者则是从网络技术角度出发,突出体现了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的变迁。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同样它也不可避免的有利有弊,而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弊端对大学生健康人格树立所造成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各种的道德规范约束着我们,但是,在开放的网络中,这些道德规范得到了彻底的摆脱。在网上,大学生们可以匿名交往,你不知道对方是谁,同样,对方也不知道你是谁,在网上完全是考验自己的自律能力,而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从而学会了在网上放纵自己,各种不道德的事情类似于诽谤他人、传播不健康内容等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三)较差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能够促进人与人的互动,同样人际交往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大学生在人格形成时期受到家庭因素,家庭成员的影响,父母教育的一些不当方式会使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消极的影响,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心理障碍,因此,使得他们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不能够被别人接受,最终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这种情况的产生又是大学生健康人格树立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四)遇挫处理能力差

现今的大学生,不同于六七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在成长道路中没有遇到过很多的挫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开始走向小康社会,人均收入也大大增加,导致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在父母的过度关心,甚至溺爱中长大,由于他们以往所存在的环境过度安逸,使得他们对危机的处理能力大大降低,他们常常把未来看得过度美好,对现今甚至以后可能遇到的挫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的遇挫处理能力。

(五)缺乏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人心,社会逐渐体现其多元化的特征,社会利益矛盾也日益增多,这使得大学生们缺乏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的能力,对于一些中国传统的美德存在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使得个人的价值观不能很好的把握,名利意识日益加重,对政治时局和社会生活开始漠视,逐渐的开始奉行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甚至蔑视奉献社会这一伟大的人生理想。

二健康人格的树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对于现在高校中学生们所存在的健康人格的缺失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高校甚至是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人格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大学生未来的成功与否,因此,很多高校开始对大学生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从思想政治教育上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1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追求正确的理想

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最不能缺少的便是良好的自我修养,并且始终追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一个人的正确理想和目标可以化成其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它能够很好激发个人才智,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而大学期间,则是让人们走向社会,设计未来的关键时期,对于树立怎样的理想,确定怎样的目标影响着大学生以后能够拥有怎样的人生,得到怎样的人生成果,并与此同时决定着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使得大学生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帮助大学生们找到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并且鼓励大学生付诸于行动。

2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丰富知识、充实自我

丰富的知识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同样可以提升自我修养,进而树立健康的人格,大学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开拓思维,获取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开拓自身的视野,只有拥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正确地自我定位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正确看待自我

人们经常会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人生道路上正确的自我定位能够促使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做到不因成功而骄傲,不因失败而气馁,而大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正确的了解自我,并且同时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能够经常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积极采纳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客观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2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客观地对待自我

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客观正确的认识自我前提下,应该客观的对待自己,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们在正确看待自己长处和短处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并且从外在仪表到内在心理,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的学识等各个方面来全方位的提升自己,促使大学生们在树立健康人格的过程中能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个人魅力,从而反作用于健康人格的树立。

(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自律意识作为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所在,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很好的促进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够使得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坚持不懈的保持自律。许多事情都贵在坚持,坚持了就一定能成功。所谓自律,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道德教育,进而提升道德素质的重要形式,它直接关系到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自律通常存在于没有人知道并且有着许多的道德行为的可能选择的情况中,始终如一的按照道德行为规范做事,并不是出于别人或者是社会对你的勉强,而是从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出发。

自律作为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它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恰恰是通过自律完成的。大学生们自律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力促进作用,这使得大学生们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自律水平,从而使得自律的范围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们自觉自愿的用思想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练就健康高尚的人格品质。

(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中之重。人生存在着很多的变数,到处都存在着悲欢离合,处处都体现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们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而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促使大学生们更好的对待困难和挫折,用积极进取的思想来对待生活,能够始终如一的做到心胸开阔,摆脱消极懈怠的错误思想,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增强生活中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不断发现自身的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创造属于自己光辉灿烂的明天。

总之,大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人格健康与否关系着我过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否。高校时期,处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的特殊时期,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因此,高校应该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为祖国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海彬.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张玉芬.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贺立民.加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于倩.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