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苦难,是她的“大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苦难,是她的“大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久前,一本励志佳作在全国各大书市热卖,它的书名叫《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此书出版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甚至有读者将这本书与高尔基的《我的大学》相媲美。该书的作者就是赵美萍。

赵美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从小丧父,因家境贫寒只读到小学毕业,砸过石头,端过盘子,做过缝纫工、当过技术员,还从事过广告公司业务……最后,她以小学文凭,大胆应聘《知音》杂志社的编辑、记者,并被破例录取,成了当今“打工一族”的奋斗楷模。

秋风里一片“漂泊的萍”

1970年大年初一的晚上,赵美萍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县江防乡永福村。她的出生使婚后8年未育的父母欣喜若狂,父亲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美萍”。也许就因了这“萍”字,她的人生从此与漂泊有关。

1978年的7月18日,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父亲因病在接受治疗时不幸被护士打错针药,未及留下一言半语便撒手而去。赵美萍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被掩埋在屋后的荒山里,最后只剩下高高隆起的土堆。父亲在里面安然沉睡,她在外面泣血痛哭。那一年,赵美萍只有8岁。

一年后,当地有个地痞时时上门骚扰母亲,母亲不得已带着她和妹妹一路逃亡来到了安徽。1981年,母亲嫁给了芜湖市马塘乡荆山石矿一个采石工人为妻。从此,赵美萍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漂泊。继父家境的窘迫让赵美萍始料不及。每月只有80多元的收入,房子是碎石垒的,唯一让她满足的是有大米吃。当年,她很顺利地插班上了马塘乡平山口小学五年级读书。期末考试,赵美萍出人意料地考上了芜湖市重点中学25中学。是全村数十年来唯一考上重点中学的女孩子!

8月底的一天,母亲和继父又为她和妹妹的学费问题争吵起来,继父朝母亲吼着:“我真后悔娶了你,两个‘拖油瓶’拖死我了……”听着继父的吼骂,赵美萍心如死灰:“不读书了!上山砸石头卖钱让妹妹读!”晚上,她伤心地拿起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放到家门口的河边,泪水滴在水里。

赵美萍倔强地拿起18磅的大铁锤,成了山上最小的采石女,那年她还不满14岁。赵美萍砸的是“碗口石”。八毛五分钱一吨。她不停地砸。一天可砸4吨多。为了砸得更多,常常要在炮声还未停息时,顶着坠落的石块冲上去跟别人抢石头,时常被石头砸伤。就是靠这每天两三块钱收入,供妹妹到了初中毕业。

这一砸,就是5年。她的双掌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脸被晒得黑黑的。也正是那锻炼狱般的日子造就了赵美萍顽强不屈的个性,在以后的人生中,这段苦难经历使她受益无穷。然而灾难总是不期而至。17岁那年元旦前夕,一辆飞驰的拖拉机从赵美萍身上压了过去,她的右脚粉碎性骨折。继父和姑妈轮流用板车拉她去10多里外的市医院治伤。在卧床不起的那段时期里她读了大量的书,没钱买书,只有借。村里有个高中生,见赵美萍爱读书,他便借了很多中外名著和各种杂志给她读,这些书丰富了她枯燥繁重的砸石时光。

有一次她用攒下的3块钱买了《宋词三百首》和《工笔画技法》两本书,没想到母亲大怒,扯过她手里的书就塞进了灶膛。她第一次顶撞了母亲,母亲扬手打了她一个耳光,那个耳光彻底击碎了她对父母的依赖。

1989年8月26日的下午,19岁的赵美萍背着14本日记奔赴上海,如秋风中的一片浮萍,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漂泊。

路上两行坚实的脚印

赵美萍到上海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每月80元工资,她很知足。第一个月就给家里寄去70元,剩下10元买书和日用品。她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干得用心极了,生怕老板不满意炒她的“鱿鱼”。

然而结果是赵美萍炒了老板“鱿鱼”。她实在看不惯老板把馊了的面条和发臭的鸡头变着法子卖给民工吃,便不顾挽留去了中日合资的熊田时装公司。刚到时装公司,对服装一窍不通的她没少挨师傅的责骂,那些上海师傅对她们这些外来妹充满鄙视。到厂里的第七天,师傅让她做一件小短裤,赵美萍不小心把裤子的前后裆缝错了。一个师傅嘲讽:“你穿裤子分不分前后?外地人就是笨。”另一个师傅拎起赵美萍的“作品”,大声叫喊着,大家看啊,“我发现了新大陆,赵美萍新作问世,大家快来参观啊!”

赵美萍的脸刷地了,受辱的感觉烧灼着她的心胸。她想哭,也想反唇相讥,可她忍住了,默默拆了裤片,重新缝纫。心里有个执著的声音在轰鸣:“总有一天,我可以做师傅的师傅!”就在心神不定间,飞快的缝纫针扎进赵美萍的左手食指,针头断在指甲里,血滴在了布片上,师傅大喊:“你眼睛瞎了?弄脏了布料你要赔!”在医务室取针头时,泪水终于随着钻心的疼痛倾泻而出。

一次,厂里接到一批急单,500套儿童套装必须在3天内完成。赵美萍主动向车间主任要求接下这批急单,然后迅速启动小组流水线赶工。前两天,她带领小组的姐妹们每天一直干到夜里11点才下班。到了第三天晚上,还有100多件的半成品没有完成,而第二天上午必须按时交货,并通过航空运往日本。只有拼了!为了小组的荣誉她们拼命干活。夜里,整个车间只有她们这个组还灯火通明,机声隆隆。有几个姐妹实在熬不住,便趴在缝纫机上眯一会儿。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从窗口照在了她们的脸上时,全部任务顺利完成。

厂里的总管石川先生也被这个小组员工的敬业所感动。他说在厂里这么久,第一次发现她们这个小组的员工如此敬业,这是很多上海员工都不愿意做或做不到的。赵美萍也因此跳出了“蓝领”,当上了工厂技术员,成了300多人的时装公司里的一名打工白领。

1994年。赵美萍开始尝试向期刊投稿。她一次次将写好的诗歌都寄给了《萌芽》杂志,全都退了回来。终于有一天,她的一首处女作小诗《嫦娥》经《萌芽》的沈刚编辑推荐在《上海侨报》上发表了,她得到了生平的第一笔稿酬:5元钱。

接下来,她的作品便一发不可收。一个月后,她在书报摊上看到了新一期的《现代家庭》,头条便是她写的《妈妈,别哭》,足足有3个版。赵美萍从此陆续发表故事、小说等。1994年夏天,《上海故事》和《劳动报》联合举办“打工在上海”征文,赵美萍一篇题为《花娇》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她第一次的征文获奖。不久后,《花娇》便刊登在了《上海故事》杂志上。赵美萍几乎成了打工一族的代言人,在上海老八仙桥饭店领奖那天,当时上海电视台《文化风景线》的主持人和晶现场采访了她,和晶问:“你是高中毕业出来打工的吗?”“不是,我只读到小学毕业。”赵美萍很坦然地说。现场很多作家、记者先是愕然,既而为赵美萍热烈鼓掌。

在此后的3年间,赵美萍写了大量的纪实故事,发表在《知音》、《恋爱・婚姻・家庭》、《人生与伴侣》等杂志上。在单位里,赵美萍每年被评为优秀 员工。1996年,赵美萍还被评为宝山区“优秀外来务工青年”。大家都很羡慕赵美萍取得的成绩,可到第7年时,她却放弃了得到的一切,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然而,此时她已不再是一片“漂泊的萍”,而是在人生的征途中前行,脚下是两行坚实的脚印。

风雨中鼓满生命航帆

进入广告公司后,赵美萍先从业务员做起。她对老总沈刚说:“让我锻炼锻炼吧,也好让你了解我的能力。”话说得很自信,心里其实很不安。到公司的第20天,她拉到了第一个广告客户,是公司所有业务员中在最短时间内拉到业务的,虽然标的只有5万,但老总还是十分欣赏,当月就将原定的3个月之内的800元底薪加到1600元。总经理沈刚赏识赵美萍。

1998年是赵美萍人生大转折的一年。年初,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从《知音》杂志社传来:鉴于她给《知音》撰写发表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章,该社特意邀请她参加海外笔会。在“知音新、马、泰海外旅游笔会”作者群中,她是身份最为特殊的一个。此后,中央电视台《半边天》的编导沙碧红找到赵美萍,要为她拍一个打工生活专题片。

与此同时,赵美萍看到1998年第四期《知音》杂志,上面有一则招聘编辑、记者的启事,她仿佛又听到了机会之手轻轻的叩门声。

赵美萍将自己发表过的10多万字作品复印后邮寄给了《知音》杂志社,她没敢写简历,怕不行。这之后便是一天天的等待,半个月后,她终于等来了《知音》杂志社总编室主任的电话,问她的简历。赵美萍实实在在地说:“我的学历只读到小学!”以小学学历应聘名刊编辑、记者,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吧。几天后,她又接到《知音》总编室打来的电话:“4月14日前来本社面试。”仿佛听到花开的声音,赵美萍的心快乐得真想面对空旷的天宇放声歌唱。

4月14日上午9点,赵美萍和其他10多名被筛选出来的应聘者,坐在《知音》大厦的会议厅里接受面试。在杂志社的会议室,第一场考口试,每位应聘者做自我介绍,人人侃侃而谈。前面应聘者的自我介绍令她信心备受打击,他们中有的甚至是作家、硕士研究生等。轮到赵美萍了,她站起来,诚实地介绍自己:“我听了别人的自述,有点自卑,因为我只读到小学毕业……”“文凭是别人的财富。我的财富,是我经历的苦难。如果没有这些苦难,我恐怕没有这么强烈地改变现实的勇气。”在5分钟的发言中,她将自幼砸石养家糊口、到上海打工、自学写作等经历娓娓道来,最后说:“虽然我没有进过大学深造,但我的经历就是一笔旁人无法能及的财富。我请求《知音》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证明自己的潜能。”说完了,她发现主考官们的眼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而赵美萍已经没有了紧张。

口试完毕,当她离开考场的时候,一位叫罗志松的某报社主任记者(现为《知音》编辑部主任编辑)走过来说:“小赵,听了你的自我介绍,我都自愧不如了。如果这次招聘只有我俩竞争,我一定把这机会让给你!”平平淡淡的一句话,让她感到激动而温馨。

在与全国数千名应聘者的竞争中,赵美萍以优秀的作品、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赢得了杂志社领导的赏识,她终于成为了《知音》的编辑记者,这让她再一次鼓满了生命的航帆。

寒冬里迎来腊梅花开

到了《知音》才知道,面临的挑战比原来想像的要严峻得多。《知音》编辑至少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研究生也不少。她以前只管写作,不会编辑,也没有作者,这能行吗?赵美萍想起了“笨鸟先飞”这句老话。她知道:“只要认真去做,没有做不到的事。”赵美萍找来《知音》10多年来的合订本,一篇篇阅读。一开始,她连一篇文章中的引言是什么都不知道,小标题更别说怎么做了。当时,个人又没有电脑,编每一篇稿子,除了在原稿上涂涂改改外,还必须把改好后的文章工工整整地抄一遍再送审。

每个月,她至少交5篇稿子,要抄写3万多字。有时反复修改,就必须反复抄写。在每月编稿期间,赵美萍从没在午夜12点之前睡过觉。可最让赵美萍焦急的并非是抄写稿件,而是没有一个稳定的提供稿件的作者。为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作者队伍,她坚持每月都出差。她每到一地,就从当地报纸上找写特稿的记者的名字。然后打电话到报社找这些记者-这样,她很快就在全国有了自己的作者队伍。

迄今为止,在知音杂志社工作的10年多时间里,赵美萍每年的编稿量都是名列《知音》20多名编辑中的前6名,累计编辑发表稿件200多篇,100多万字。2003年,赵美萍还获得了武汉市十大优秀务工青年称号,并成为武汉市城镇居民。赵美萍还在武汉民主路的知音三环花园买下了一套130平方米的住房,从此,“漂泊的萍”终于有了落根之处。在她的书房墙上,挂着一幅特别的竹片雕刻,上面刻着她最喜欢的四个字:“天道酬勤!”这是赵美萍人生的座右铭。

2005年,赵美萍将她的个人奋斗经历写成了长篇自传《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首印3万册。同时,她陆续被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重庆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邀请做客,讲述她在社会这所大学里的成长故事。很多打工者和大学生被她的人生故事所打动,纷纷涌向书店或上网查找购买这本励志书。在一次广州的读者见面会上,一个读者一下子购买了20本《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请赵美萍签名,他说要回去送给他的打工兄妹们。仅仅一年多时间,这本书就全部售罄。

对赵美萍来说,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她前半生奋斗经历的一次总结,更是如一枝烛火,照亮了很多一度沉溺于灰暗人生的心灵。她收到无数打工者、高考落榜生和大学生们给她写来的信件、打来的电话、发来的邮件,有向她倾诉苦闷的,有向她咨询人生出路的,甚至还有高墙内的服刑人员向她求教……她越发感到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也越发明白,如果没有当初的苦难,也就没有她后来改变现实的勇气。所以,对每一个暂时身处逆境的求教者,她都认真地告诉他们一个颠扑不破的人生哲理――苦难,就是一所人生的大学。如果没有这所大学的培育,她也不会获得今天的成功。

更让赵美萍没想到的是,这本书还让她获得了一段奇缘。2005年底,一位美籍华人甄先生通过国内的亲友得知赵美萍的人生经历后,十分钦佩她的坚韧与执著,甄先生深夜从大洋彼岸给知音杂志社打来电话(因为此时的国内正是白天),直言不讳地提出要与赵美萍结识。之后,他们互通过了60多封邮件。在邮件中,赵美萍得知,对方也与她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一一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好学上进,勤奋苦读,甄先生是湖北恩施人,曾是华中理工大学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曾在国家外贸部工作过,之后去了美国攻读硕士研究生,入了美国籍,如今是一家国际外贸公司的老总。相似的经历,执著的个性,使得他们在邮件中渐渐彼此吸引。2006年春节,两人在武汉相见,之后确立了恋爱关系。

2007年9月,经过近两年的相互了解,他们低调地结了婚。甄先生原想为从未披上过婚纱的赵美萍举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让她做一回幸福的新娘,但她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一切从简。她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做来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用心去体会的。与其花费那么大的代价换来一场华而不实的婚礼,不如将这些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也许,只有经历过贫苦的人,才会懂得如此节俭。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赵美萍和先生正在美国休斯顿家中。得知这一消息,她和先生第一时间去我国驻休斯顿领事馆捐了1.2万美元。她的先生同时还让他的北京公司向中国红十字会捐了5万元人民币。而赵美萍又个人向单位捐了1万元人民币,她还一再要求单位不要在捐款单上写她的名字。

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能悟人生:只有经历苦难的人,才明白苦难的真正意义。

如今,赵美萍过上了两栖生活――一半时间在国内,一半时间在美国。即便在国外过着悠闲无忧的日子,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工作,每月按时向主编交稿。因为国内和美国有时差,她就下半夜和上午睡觉,下午和晚上工作,这样就能跟上国内编辑部的工作节奏了。有很多了解她生活现状的朋友都对她说:“你如今苦尽甘来,再也不用为生活操心了,为什么不能辞职安心做太太,享受美好生活,还要如此操劳做什么?”

但她却说:“工作着其实也是一种享受,只要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如果当时知音杂志社没有录用我,哪里会有我的今天呢?再说。工作有时候也是一份心灵的依附,否则会更加空虚……”

目前,赵美萍正在修改《我的苦难,我的大学》,因为有出版社准备再版这本书。同时,也有影视公司有意将她的个人经历改编成纪实励志电视剧。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又会看到赵美萍新一波的“苦难力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