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活阅读两相济 文思泉涌活水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活阅读两相济 文思泉涌活水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习作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语言干瘪,追根究底是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课外阅读面窄、不注意材料的积累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平常的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材料。

一、细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教学生写作,首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验生活,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应指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丰富写作素材。心理学家认为,观察是思维的直觉,没有思维的观察是肤浅的,不是真正的观察。观察不仅是看,还要动用耳、手、鼻、口等感官多方面去感知和判断,获得真实、全面、深刻的印象。为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应该帮助、指导学生寻找生活的“源头”,鼓励学生多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多看、多听、多思。如在指导习作“家乡美景”时,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和家长一起去爬家乡的小山,去家乡小河边领略独特的景色。

二、加强课内外阅读,丰富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强调广泛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学习成千上万成功的写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阅读积累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走进教材,就近取材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论是从选材立意、思想情感,还是从表现技巧上看,都是中学生学写作文的范本。所以,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读后作批注,背诵精彩语段然后仿写。充分运用课文,跟着课文学写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比如写人的《背影》一文,笔者让学生背诵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段落。作者能抓住父亲爬月台的外貌、动作、语言这些细节描写来表现父亲,同时用自己的情感反应来烘托父亲在家境颓唐的情景下对儿子无私的爱,也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将父子情深有力地表现出来。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表现父爱、母爱的文章并不仅仅是得了病父母心急如焚地送我们上医院,也不仅仅是父母不辞辛苦挣钱供我们上学,而是可通过一个感人的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地表现父母对我们的爱,这样更感人。

再如学习写景的《春》一文,笔者让学生学习本文多角度观察、多层次描写的手法,走进春天,描绘自己眼中的五彩春季。通过练笔,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了学生捕捉美、感知美的习惯,学会有材而写,有感而发,下笔如有神,才思如泉涌,源源不断,清新自然。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教材的学习,加强阅读教学与写作的联系,让阅读不断为写作注入活水,增加活力。

2.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教材中的例子质量虽然高,但数量有限。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要多读古人写的诗词歌赋,多读今人写的优美诗文,多读中外的精美小说,多读报刊杂志上的时文。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要进行必要的整理:可按内容分成理想的、惜时的、勤奋的、读书的等,并注明书名、作者、名言、感悟等,记下精彩的句子和段落,记下名言警句,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做成读书卡。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便成了一本很好的“作文选”。它将为学生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总之,多读书,能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写文章便有“源头活水”,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积极参加活动,创造素材

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创造素材,是学生积累素材的另一种途径。教师应有目的地多引导学生参加活动。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元旦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安全逃生演练及传统节日开展的具有风俗特色的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断观察、思考,积累素材。语文课开展的诗歌朗诵或故事演讲比赛,写字课开展的书法比赛,语文活动课开展的成语比赛、知识竞赛等,学生不仅要将在各种活动中所获得的素材储藏在自己的脑海中,更要落实在书面上,如摘抄、剪贴、写日记、做读书笔记等。

如学校举办了秋季运动会,笔者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写作素材,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学生抓住了运动会热闹非凡的场面来写;有的学生抓住了比赛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来写,赞扬了同学们在运动会中表现出来的集体荣誉感;有的学生谈了对个别同学不遵守比赛秩序,拉拉队随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看法,发出了要和谐、文明的倡议;有的学生则对整个比赛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写出了比赛的紧张激烈……学生们的表现太棒了,写出的作文每一篇都是那么精彩。笔者被学生的创作能力震撼了,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不是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而是他们太缺乏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了。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写作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这些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积累了大量素材,学生才能从丰富多彩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材料,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综上所述,生活中不是没有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慧眼,留心处处皆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重视积累,抓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作文素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就会微笑着积累,快乐地写作,作文教学就会走出自身的低谷,登上新的高度,看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