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命?摇?摇?摇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摇?摇?摇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生命?摇?摇?摇生命》。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生命 生命。引导学生发现课题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过渡:重复使用一个词,作为文章的题目,这是很特别的,也很少见的。为什么要重复提到呢?这是谁在思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生命?摇?摇?摇生命》。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逐段朗读,相机指导。

(1)指名读文。

第一小节独立成段,要抓住段末问号,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思索的语气。

②第二小节要指导学生读出这只飞蛾的可恶。

(2)相机正音:骚扰(sāo?摇?摇?摇rǎo)?摇?摇?摇动弹(dòng?摇?摇?摇tɑn)

(3)比较字形:震撼——遗憾?摇?摇?摇糟蹋——倒塌

(4)练写生词:糟蹋

2. 浏览课文,交流发现。

(1)课一开始,我们就发现课题很特别。其实课文里还有不少特别的地方。再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你能发现几处?

预设1:课文一开头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预设2:文章中多处使用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预设3:文章列举了3个事例来谈生命是什么。

3. 自拟小标题,把握脉络。

小结:生命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没有明确回答。看来要把生命真正读到我们心里,还需要去细细品读这3个事例,破译蕴藏在文字背后的生命密码。

【设计意图: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理解感悟文本的基础,是“保底工程”。第一课时更要做到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在这个环节,教师舍得花时间,通过“指名分小节逐段朗读”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熟知程度。】

三、研读赏析,感悟生命

1. 走近“飞蛾”感悟求生。

(1)默读第二小节,思考:你从飞蛾身上发现了哪些生命的密码?

(2)抓重点词语体悟交流。

感悟飞蛾生命的脆弱。

“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①飞蛾的生命非常脆弱。(板书:脆弱)

②在强大的人类面前,飞蛾显得十分渺小、柔弱、不堪一击。

感悟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①你从文中还解读出了怎样的生命密码?

(飞蛾虽然弱小,却不放弃抗争,它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

②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挣扎、极力鼓动、生命的力量、跃动等)

③指导朗读。

A. 抓住重点词,读出飞蛾求生欲望的强烈。

B. 抓住感叹号,读出作者的惊叹。

C. 师生合作读。

师:就是这样一只渺小的飞蛾,此刻被杏林子抓在了手中(生接读)——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只要杏林子不放手,飞蛾的挣扎就是徒劳的(生接读)——(与上同)。

师:只要杏林子的手稍一用力,飞蛾就会失去生命(生接读)———(与上同)。

(3)研读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①此时此刻,杏林子会想什么?

②再读描写飞蛾求生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珍惜。(板书:珍惜)

(4)指导学生背诵积累语句(指名试背——师生共同总结背诵方法——生激情背诵)。

【设计意图:以“你从飞蛾身上破译了哪些生命的密码”为主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品悟、朗读、背诵等方式的学习,去探究生命,感悟生命,从司空见惯现象中发现生命的密码。】

2. 走近“杏林子”感受坚强。

(1)出示图片,认识杏林子。

(2)引导学生针对人物质疑;教师补充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预设1:她得了什么病?

(杏林子十二岁就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

预设2:她为什么坐在轮椅上?

(杏林子的腿不能动,头也不能转,手不能抬,脚不能走,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在她患病的五十年的时间里,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3. 创设情境,表达心声:

(1)现在,你能理解飞蛾为什么让作者震惊了吗?她由飞蛾想到了同样面临生命困境的自己。动物尚且珍惜生命,何况自己呢。

(2)出示图片(杏林子那双变形的手)。

师深情诉说:杏林子就是用这双残缺的手,创作了四十多本著作,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她还当选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此时你想对杏林子阿姨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背景,才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这一环节,教师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示了杏林子的人生,让学生走进杏林子的内心世界,体会杏林子的生命内涵。】

四、联系实际,畅谈感悟

1. 播放自然灾害图片。

2. 讲述四川汶川地震中彭国华的逃生故事。

小结:是啊,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在死亡面前所展现出的对生命的珍惜热爱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总会让人肃然起敬的!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真正体会到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住对自己的生命要格外珍惜,对别的生命要心存敬畏。】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