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德 来源于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几年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难发现,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改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滞后、说教式的旧貌,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去感受、体验、提升,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新课程要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呈现的主要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之所以称为无痕的活动,是指这种回归生活的活动,可以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说,达到一种“雪泥鸿爪细无痕”的境界。
教育应该存在于生活之中,教育应与生活浑然一体。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处理生活问题,在正视各种冲突与选择的过程中,构建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使道德教育的成功起始于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笔者几年中作了以下探索:
一、教学内容充满儿童生活
儿童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品德教育只有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把蕴藏于儿童生活中的道德事件和问题作素材,让课程内容充满儿童文化,从中引发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培养出真正内化为属于学生自己的品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关注儿童外在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内在的生活世界(儿童的心理世界),创造生活化的、儿童喜爱的教学内容。
1.关注儿童外在的生活世界
《我们一起迎新年》这一单元,教材编排的大部分内容背景是北方城乡过大年贴窗花、吃饺子的习俗。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孩子们了解北方过大年的有关习俗外,还应该联系近距离的生活世界,引导他们回忆过年时候搓汤圆、做年糕、燃烟花、放鞭炮等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生活场景,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起他们对生活、对亲人、对和平的热爱。
2.关注儿童内在的心理世界
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是小学生》关注的就是儿童内在的心理世界。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儿童来讲是一个大的转折点。“你好,新学校”这一单元,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通过“美丽的校园”、“老师,您好”、“学校里的一天”、“我是小学生”这四个主题循序渐进地让儿童的心理得到应有的储备,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
充分利用新课程教材“充满儿童气息,充满生活气息”的优势,加上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这样的品德学习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等待开花和结果。
二、教学方式贴近儿童生活
“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鹅卵石却已是臻于完美。”品德教育只有在一种和谐的、自然的、生活的、温情的、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情感和意志领域,才能真正内化为儿童自己的品德观念,外化为良好的品德行为,让儿童在生活化、生命化的课堂里得以成长、得以舒展。
1.师生关系的转变
《品德与生活》是儿童的课程,儿童是德育课程的主体。教师应该摒弃“道德法官”的意识,蹲下来看孩子,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成为孩子们伙伴、朋友,创造生活化的课堂,创造平等对话的课堂,让儿童“实话实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社区――我的大“家”》,孩子们在欣赏了文中插图后,纷纷对城市的小区之整洁、广场之大、公园之美发出赞叹。我趁势引导:我们的小山村也很美,让我们夸夸自己的家乡吧!课堂上热闹开了――“绿色的小山坡很美丽”“清清的小池塘很美丽”“路边的野花很美丽”……“可就是一堆堆的垃圾不美丽呀!”一个不同的声音说出了心里话。“对呀!垃圾就是不美丽。”孩子异口同声。“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丽?”我适时地提出了一个探究的主题。一番对话之后,在小小的心灵中已经埋下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种子,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德育的目标在师生的平等对话和互动互补中如期而至。
2.教学形式的转变
再也不必是“插秧式”的正襟危坐,再也不必拘泥于狭小的空间,我们已经把课堂融于游戏、扮演、竞赛、观察、探索、访问、实践等各种活动中,把道理寓于满足儿童好动天性的感性方式中。唯有如此,道德的感召力才会真正得以发挥。
《五星红旗升起来的地方》一课,我通过“看国旗”“画国旗”“做国旗”“夸国旗”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由衷地感受国旗的庄严美丽。
《我爱秋天》一课,通过“秋天的图画”“秋天的童谣”“秋天的诗歌”“我是秋天的花园”“我是秋天的果园”“我是秋天的小百灵”等形式去感受秋天、歌颂秋天。
三、教学目的引导儿童生活
杜威先生曾经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品德培养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促进他们生活的不断充盈,德行的不断发展。帮助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1.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
如果你生活在一群孩子当中,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有爱“打小报告”的习惯。譬如做眼保健操的时候,他们居然会告诉你:“老师,谁谁谁没做眼操”,让你忍俊不禁――“你自己也没做眼操,要做了,怎么还睁着眼睛?”这就是儿童的特点。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以一种别人生活的模仿者、旁观者、评论者的状态生活的。应该适时地激发儿童的主体精神,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以主体的身份成为他自己生活的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实践者和创造者,实现由课堂教学的“价值世界”向儿童生活的“事实世界”过渡,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
2.遵循儿童的品德行为规律
二年级下学期《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主题,在教学中,通过书中的小女孩聚精会神地观察金鱼的情景,引发学生谈养兔、养蚕时的感受,激发起同学们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并且引导他们到课外去实践、去和动物交朋友。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大家做得很好。可是过了些时候,有个别的男生却依旧上树掏鸟窝,此时教师只能冷静地分析、不厌其烦地转化,儿童的行为才能得以纠正和改变。
新德育课程是孩子的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看,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课程化的德育,即以课程为载体的德育教育;二是德育化的课程,即把德育融入于课程中。这两者在这一课程中不是“两层皮”,而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决不能忽视。但是,课程所承载的容量是很少的,甚至是片面的,微不足道的,只有孩子的真实生活才是课程的本源。如果把课程当作是一眼泉,那生活就是泉中之水。我们强调泉的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泉中之水”的关键性。试想,没有水的“泉”还能成为“泉”吗?因此,新德育课程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例”,而内涵需要我们老师去充实。我们必须要树立“我们都是课程的建设者”的理念,用实践,特别是适合于孩子的实践活动为文本提供充足的内容。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德育课程带给孩子们的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陈腐的教条,不是换汤不换药的虚假,而是一种内涵,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性的张扬。
在《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实践中,我们要树立起“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目标日臻圆满。新课程由于重视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发展,改变了过去那种“空心人”的形象。在新课程的课堂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情意交融感人肺腑的场面,儿童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真心相交,倾情相诉,这都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个时候会使人感到人的心灵是如此的可爱!课堂生活又是如此的美好!课程的学习就是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二小学)
责编 / 董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