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62-0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浮力的大小怎样计量;2.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的产生;2.通过交流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影响浮力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教学难点】影响浮力的因素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教学器材】教师用:氢气球、柱状水桶、乒乓球、烧杯、天平、溢水杯、红色塑料球、演示弹簧测力计、石块、去掉瓶底的可乐瓶;

学生用:水槽、柱状水桶、矿泉水瓶、弹簧测力计、重物、小桶、溢水杯、烧杯。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了解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而且懂得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但是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跟什么因素有关、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为什么会产生浮力等问题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入手了解浮力,体验浮力的存在,并通过体验感受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然后通过演示、视频的方式完成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认识。整节课设计使学生对浮力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

【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式:引导―探究与参与―合作相结合。

(二)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教学手段:以实验为依托,实现设疑与释疑,探究、体验、构建与方法的有效整合。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五节:浮力

一、 浮力的概念:

1.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浮力的大小

(一)漂浮条件F浮=G物

(二)称重法 F浮=G-F拉

(三)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m排g=ρ液V排g

(四)浮力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40分钟全面认识“浮力”这个物理量。授课的方式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展示、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采用问题设置法引起认知上的矛盾点,激发学习兴趣,得出正确的观点后继续以追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采用体验浮力、感受浮力、猜想浮力的影响因素、设计探究实验等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事物的特点。所以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但是学生对于浮力的概念的理解应用还不到位,仍然需要继续练习。

【点评】

【从认识论角度看知识构建】

1.注重情景的创设。每一个知识层次恰如其分的利用实验创设情景,通过问题驱动,将学习者引入到“愤悱”的认知矛盾状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建构,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构主义思想,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从系统论角度看设计思路】

从系统论看教学设计的思路。本节课课堂结构的展开按四个知识层次,即“认识浮力――感受浮力――探究浮力――浮力产生”的递进设计,从每一层次的处理,又按照“问题提出――实验探究――应用”顺序进行,既有对浮力知识的拓展,又有深层次的挖掘,实验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密度合理。

【从方法论角度看方法渗透】

1.教学策略。以问题为主线,以实验探究为依托,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实现设疑与释疑,探究、体验、构建与方法的有效整合。

2.学法指导。一是教育学生养成利用身边的材料,养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惯,如利用空的矿泉水瓶和盛水的水桶,体验手的感觉;二是让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总结物理规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探究的全程思维。如浮力产生、测定,以及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G排和G液的关系,推广到漂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G排和G液的关系,并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浮力的大小G排和G液的关系。

【从实践论角度看学习效果】

(一)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目标制订全面、具体、适宜。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难易适度。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将物理知识、操作技能、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相融合,有机地渗透于学习的情景中,激励学生自主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有成功感,让学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的落实

重点:利用实验让学生探究浮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突出教学重点。

难点:利用实验教学,澄清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突破了阿基米德原理难点。

(三)看传承与创新的效果

1.凸显“三主”原则,突出知识主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与知识的建构,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内容、实验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思维在探究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开放的状态(从方案的设计、器材的选取等环节可说明这一点),且生与生、师与生的设疑与质疑,相互交流,体现了教师组织、引导、帮助及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 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由兴趣――动机――欲望――获取,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对话关系,互相合作交流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倡导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既有“引导――探究”、“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又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有机融合。

【商榷之处】

1.从教学设计看,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生活动基本按教师设计的思路开展,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仍然受到教师的束缚,学习的权利没有完全放开。学生在本节课中想学习什么知识,想探究哪些内容,课堂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

2.从教学过程看,本课缺少评价、交流与小结的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没有充分交流,缺乏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3.从教学内容看,教师对影响浮力的多种因素处理的欠妥,没能真实的暴露学生的认识误区和实验的澄清,笔者从多年教学经验看,学生往往会认为(1)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4)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5)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6)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7)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温度有关,等等,所以,澄清其中的误区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实际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点评教师:河北省武安市实验中学 李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