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基础训练的几点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基础训练的几点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合理、和谐的统一。 结合自己教学与听课的一些感受,针对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扎实、真实、朴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训练,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读——要真实些

首先,读要充分、要有整体性。要实实在在地读整篇课文,不怕占时间。很多时候,我们课堂教学总由于多方面因素,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很多情况下,只是让学生快速的默读一篇课文之后,就要求学生谈读书心得,读后感想。可想而知,这样的本领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因此,只有充分重视读的整体性,保证时间阅读,才能读到心里。 同时,在朗读要求上,不仅要让学生读正确读连贯读懂,还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想法和共鸣。或读出问题来(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

一次听课,一位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尔后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想法,但学生都说不大上来,原来是刚才老师在提问题时学生都没听清楚。这位老师发现这一点,并不着急学生勉强去谈,而是重新重复一次问题,再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去读文章,这一次读后的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其次,读要有层次。我们都知道,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多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读,一直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它的地位一直没有被动摇过。但我们应看到,如果一味让学生为了读而读,即使花再多的时间,阅读的效率显然不明显。究其原因,这样的读,少了一种情绪的投入或少了一种智慧。那么如何让学生投入情绪的阅读呢?关键在于读要有所指导。没有指导性的阅读,就少有质的递进。

总之,读要读得实在,读得有层次。不能流于形式,为了读而读,更不能深入浅出,急功近利。

二、谈——要提升一些

这里的“谈”指的是课堂对话,课堂对

话不应是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它应是一种教学对话,是一种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必须精心预设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老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对话的两个主体,而老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和组织者,他掌握着课堂对话的走向。因此如何正确设计课堂对话,以及把握动态生成对话,将直接影响课堂对话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正确把握课堂对话,提升对话质量,应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对话的营造。

课堂对话是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单方面的独角戏绝对是不可取的。如何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让学生敢于与老师对话?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课堂上树立师生平等的关系,教师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只有完全屏弃“师道尊严”的旧制传统教育思想,在课堂上少一点权威,多一些尊重,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对话。

(二)对话的设计。

课堂对话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预设中生成,在创造中对话,在对话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既要精心预设可能对话场景,同时还应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信息,临时建构课堂对话,进行有效的组织、参与、引导,从而优化课堂学习活动。

(三)提供对话支持与评价。

很多时候,个别学生的表达能力十分有限,表达顺序凌乱,引词用句空洞苍白。很多情况下表现出只能意会不善言传的情况。因此,这也直接倒致课堂对话不能有效顺利的进行。而有些老师看到学生回答不出,或表达不清楚,就不十分满意,误以为他上课没认真听并加以批评,或直接叫他坐下。其实,这个时候,老师最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对话支持与帮助。

信任是最好的赞美。首先,老师一定要给困难学生一定的对话空间与时间,并且信任他的对话能力,适时给于对话上的帮助。其次,要做好对话评价。课堂对话应该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如何让这个互动更加融洽,积极的进行下去呢?这就需老师的评价支持。对不同的对话者,都应适当的肯定与鼓励身上的闪光之处。

适时的赞美能有效激励学生潜在与外界交流对话的欲望,能更好推进学生投入课堂对话当中,从而形成更加积极、良性的课堂对话情境。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对话支持与评价,让学生在自信与欣赏中对话。

三、练——要扎实些

语言文字基础训练是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应是基础训练的重点。这里,笔者重点要谈的是高段阅读课上识字写字与课内练笔训练的问题。

1、重视高段阅读中的识字与写字训练。

曾经听过很多高段阅读公开课,老师引领学生品读感悟文本,入情入境,颇有深度,情到深处,师生共读,交流互动,甚至潸然泪下。可渐渐地,我们发现高段阅读课堂上不再有生字词语教学这一环节。一篇长长的课文,学生初读之后,老师便引领学生去体会,去感悟,把生字词语等基础训练内容撩在一边。可我们应该看到,有些学生甚至连生字词还没有读准,读通,如何能去更深入的品读文本呢?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识字与写字方面明确提出:“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即使高段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可我们的阅读课堂也不能完全忽略甚至摒弃对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因此,重视高段识字写字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任务。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进行训练,并且要把训练落实到位,扎实有效的培养最基本的语文能力。

2、课堂练笔不该淡化。

就文取材的课内小练笔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这些练笔以课文内容为写作的范例或写作背景,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但我们也发现,如今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对话、评价、诵读、感悟,练笔似乎早已成为被遗忘的弃儿。

例如:《将相和》一课末了,我曾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谈谈,你最喜欢本文中出现的那个人物?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回答,可我并不着急让他们说,反而让他们拿出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过不了一会儿,平时口齿伶俐的孩子们接二连三得碰到问题,原来久未动笔,很多词汇会说不会写,还有一些口语好表达的句子,但写下来就是不流畅。从这一事例也可看出,加强课堂练笔,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犹其重要。

其实,扎实得进行课内练笔好处很多。上《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一课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你是那位与梳羊角小姑娘有着三次接触的阿姨,那天在大街上第四次与小姑娘相遇,你最想对她说什么?”问题一出,学生同样很有兴趣,我要求他们把它写下来。很多孩子思维活跃,想像丰富。有的说会真诚得向她道歉,表明自己前几次错怪她,请求她原谅;有的则说一定要问清楚小姑娘姓什名谁,哪个学校几年级学生,好写表扬信……从学生的练笔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孩子们的想像极为丰富,在充分理解文章之后,能有如此流畅独到的感想实属不易。因此,对于课堂练笔我们绝不可小视,更不可忽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课特点,注意语言因素与情感因素的有机结合,以求得语言文字基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