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稿”之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稿”之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稿子发得不少,但采写能力未见得提高,一些记者编辑不知不觉陷入一种怪异的工作状态――这来自一种成为风气且愈演愈烈的“惯例”:被采访地方和单位备下标准的本报讯“通稿”,不需要到达新闻现场,不需要采访任何人,甚至不需要动笔,署上名刊发就是了。没有知识产权之争,也不必顾虑报道失实,不亦乐乎。

这个“惯例”确有其原因。重大事项的新闻,在很多时候必须统一文本,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统一口径。还有,报道任务下达往往是今天布置明后天见报,就是火箭速度也腾不出采写时间。情急之下,只能是电子文本飞来飞去,剪来剪去。这似乎也未可深责。然而,视这种“惯例”为自然,甚至认为工作就应该是这种状态,不如此没法工作,愕然!

新闻是采集而来,稿子是撰写而出,这不言而喻。不论时生什么样的变化,采和写依然是我们最显著的职业特点。我们有责任提个醒:惯以“通稿”为生,只靠抄抄剪剪,成不了一个合格的记者,也拿不出像样的作品。

没有经过认真采访和思考很难写出好报道。既没有到过新闻现场,更没有见过被采访对象,凭着一打材料,拿起笔来就写,不会有真实感,更不会有独到见解。除极特殊情况,一般来说还是应该遵循“不到现场不写稿”的原则。看材料当然是采写环节极重要的环节,基本数据也无妨一抄,但材料只能是一种辅助,而不能是依靠。主题的提炼、角度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应该来自自己的判断、思考,而非整段拼接摘录。应该是调度材料的高手,这没有问题,但写作必须是以我为主,材料不过是为创作服务的素材,处理材料也应该是重新捏塑的总成过程。从这个意义说,最好的写作应该有舍我其谁的驾驭之感。不管是多熟悉的题材,也不论有多么充裕的材料,稿子还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不倾注感情的写作也无法打动人。感染力、亲和力……这些诉诸精神世界的复杂而细微的感觉,往往要通过创作活动得到体现。亲历登顶珠峰,才能感受什么叫险境和死亡,也才能酿出悲壮的情怀;跟随王顺友走一趟乡邮古道,也才能更深切地体会什么叫荒凉、寂寞,才能够出之以“艰辛”的文字。枯坐窗前,苦熬文字,自己写得兴味索然,读者看得味同嚼蜡。不能苛求像过去那样,与被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但至少要走近他们,走进新闻现场,有一点点感受和感动,至少应该把人物事迹和新闻信息,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来,而不至流于一行行矫揉造作的排句和不着边际的感叹。

缺少个性的文字是乏味的文字。“通稿”之通乃是尽人皆知的新闻和相同相似的表述。年轻的报人不乏横溢的才华,也不乏鲜明的个性,但遭遇了“通稿”惯例,习惯了靠人喂食,尝到了不写稿也能发稿的甜头,渐渐失去了风格和个性。也许要提出这样的疑问:文字还推敲吗?句子还锤炼吗?成稿之后自己还能耐住性子读一遍吗?如果存疑,那么究竟是你在写稿,还是稿子在写你?

快速发展时代,扩张成为一种普遍心态,拼数量、拼块头、拼知名度;反映到办报上来,就是多发稿,发长稿,起码也能名字频频见报。有人倒是很愿意送上廉价的赞美,说什么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但这绝对当不得真。倘照单全收,更是误了自己。作品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究竟有多少学识本领,反映出究竟花费了多少心血功夫。记住:最不好蒙的是同行,最不好忽悠的是读者;同理,最不好骗的是自己,不信,把自己的大作与别人对照一下,如果连标点符号都不差,不是有点尴尬吗?或许,自己可不屑去对照,万一,同事、上级这样做会怎么看呢?当然,“惯例”是大行其道,原因可能很多,并非都是名缰利锁。但这样职业陋习发展下去,不利于年轻人成长成才,不利于提高报纸舆论引导水平。

夜班看稿,产生了这样一些想法,仅供同行参酌。

(作者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