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实体,事业单位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从现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上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预算管理手段,原有管理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编制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监控机制,则显得十分适宜。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编制,需要考虑全员性、全程性、企业化等特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监控机制则包括预算控制体系、预算控制内容和预算考核及评价等。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监控机制

事业单位是社会组织实体的一种,其具备一定的基本特征,比如设立组织以公共利益为宗旨,组织形态具有独特性,单位活动领域相对稳定,工作成果主要是难以量化的精神产品及知识产品,事业消费福利化等。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进预算管理手段的必要性

核定收支以及定额或定项补助,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方法,其要求事业单位把包含财政补助收入及各项非财政补助收入等全部收入和支出进行统一编制预算,并报经主管部门核定。其中,定额补助即从事业单位收支情况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相关补助数额;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即要求事业单位预算在报经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核定后,严格予以执行,事业单位自身寻求收支平衡,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对超支部分不予追加经费,结余部分则留归事业单位继续使用。

上述内容表明,我国对事业单位预算采取统一管理方法,这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强失业单位收支管理,最大程度上掌控事业单位收支总体规模,使得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得以有效约束,事业单位资金周转也随之更为顺畅和有效。但不可回避的是,事业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的模式也有较难解决的难题,即统一预算管理的办法虽能遏制超额使用事业单位各项收入的情况,但却不能为各项预算及预算外资金提供更为合理、高效的使用途径,更不能使单位资金在总额确定的情况下发挥出最有效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而事实上,对事业单位来讲,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及各项非财政补助收入在内的各项收入都是有限的。此种情况下,如何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生成最大的效用,便成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核心所在。具体到操作实务,事业单位须首要解决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即把事业单位传统的分钱式预算管理方法向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资金式预算管理方法转变。这意味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还应涉及预算执行的控制,以及预算执行效果的合理评价,由此,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手段则出现得十分适宜,且能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灵活使用有限资金的工作。

二、编制我国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

本质上分析,事业单位预算即对现有有限的资金量,实行一系列措施,使之得以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效能。借鉴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可采取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方式,以零基预算的方法,把单位内部各个部门每月资金支出情况详加预算,报经单位预算编制总部审核确认合理通过后予以汇总,产生出该部门当月的资金总预算,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预算过程,实现其对单位内部各项支出实行相应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十分适用,其具备全员性、全程性、企业化等特点,全员性即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各个人员,构建起单位资金使用责任制度;全程性即合理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并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监控,以及时发现并节约问题,适时调整预算方案,更好地发挥预算作用、有效控制资金流向;企业化即参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以事业单位中长期工作目标为指导,采取更优的行动和措施,设计更加的预算编制方案。

预算编制一旦确定下来,事业单位便应将其与各个不同预计可使用的资金量加以对比,根据比较结果,若与可使用的资金量并不相符,则须按照单位整体工作目标,调整各个部门工作程序,以确保该部门资金预算与单位整体要求相符。在该自上而下的过程中,各个部门预算编制完成后,均应由单位内部总体负责整体预算编制的部门将各个部门预算予以汇总并进行系统化,最终产生事业单位总预算。

预算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类特殊情况,则不免出现每月预算外资金的支出,遇到此种状况时,各个部门应及时填写申请,报经审批后,对预算方案随时进行调整。总体上来说,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必须强化预算监控,严格审查预算外资金需求,遏制不合理预算外资金支出现象,同时做好考核、分析、评价预算执行情况的工作,以一系列有效的奖惩措施,确保预算方式得以严格、高效地执行。

但应注意的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编制过程中,必须做好资金安排与使用工作,特别要针对事业单位自身业务流程、业务类别、业务操作等内部系统,加快资金流转高度,从根本上推动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从实际情况处罚,选择更好的预算管理方法;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还可以参考企业内部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评价预算执行效果,提升预算执行效率。

三、构建我国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监控机制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监控机制应包括预算控制体系、预算控制内容和预算考核及评价等。

首先是预算控制体系,预算编制完成后会下达至各个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依照下达预算方案细化预算执行措施,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各项业务,该过程中,预算控制须建立有信息反馈系统,以便能够在预算编制基础上,实时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差异及对应原因,进而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偏差,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包含多个监控主体和多个监控课题的监控系统,实现对预算方案适时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监控,增强预算

控制的有效性。其中,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监控主体主要有预算领导小组及预算领导小组办公室,前者负责协调各个部门预算信息共享工作,后者全面负责预算编制、预算初步审批、预算下达、预算执行、预算监控、批准上报预算调整事宜以及预算考核等各项工作,通过实施完善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事业单位将成功实现自上而下的逐层监督、约束及激励的目标。

确定预算控制内容以及进行相应的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分析,对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关负责部门及负责人应及时采取出错时加以处理和纠正,具体内容包括监督控制预算编制、监督控制预算执行、监督控制其他事宜、构建预算管理预警机制、进行差异分析。预算编制阶段,预算方案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须能够体现出事业单位预算目标,须保证收入预算积极可靠,须确保支出预算能够贯彻综合预算、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须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编报预算,须能够做到收支平衡、数字准确、内容完整以及说明情况。预算执行监督控制则要求预算收入依法照计划实现、收支预算进度与单位行政工作任务及事业计划相符、各项费用均在规定范围及标准内、各项支出均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及办法规定,预算执行中不违反政府采购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相关规定。一套完善的预警系统须包含预算内事项预警、超预算事项预警、预算外事项预警等不同内容。差异分析则要求预算执行完成后,负责部门对上一年度预算编制、预算支出项目及项目执行标准实行差异分析,以调整预算支出项目及项目执行标准,促使预算执行项目及审计经费支出标准与实际相符,并使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方案更加精准。

建立健全全面预算考核与评价体系。跟踪、分析、考核预算执行过程,这是发挥预算作用、实现预算管理权威性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择优选取预算评价方法,即综合考虑收入支出完成情况、部门服务质量情况、预算执行偏离情况等,从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综合记分等级评价法中选择最具科学性的考核方法。其中,对比分析法即在检查某项预算执行情况后,将实际执行结果和预算数据加以对比,进而反映出预算执行程度;因素分析法即在分析预算执行效果时,同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以及对预算执行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综合记分等级评价法即在对比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基础上,以加权计算取得综合记分。另一方面要确定预算考核原则,其包括总体优化原则、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分级考评原则、公平及公证原则,不同的原则与不同的预算执行情况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卢j.浅议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

[2]李菁.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09,(11)

[3]孙芳,曹林琳.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