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权利均等是关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权利均等是关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期嘉宾: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现实有需求

在西方,城市化和城镇化没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国家原来有规定,多少人口的算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多少人口的算城镇,所以中国提出了城市和城镇的区别。本质上来说,城市化和城镇化没有很大区别,只是从我们国家来看,叫城镇化比较适合国情。

城镇化不是随便想出来的。首先是有需求,因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可是我们的城镇化即使到2012年年底,也是52%左右。离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一般的水平,至少还差10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们的现实。

第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上来了。2亿多农民进入城市,需要在城市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好,真正成为城市的居民。我们现在人口城镇化率比较低,人的发展需求也需要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第三,我国处于现代化进程当中。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也是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变为社区化,这是现代化发展过程。所以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对城镇化提出了现实需求。

本质是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本质是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城镇化本质就是五个字——人口城镇化。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聚的一个过程。所以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本质。

今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中强调,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口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这抓住了城镇化发展中的要害问题。当前,如何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以人口城镇化为主线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问题在于以往的城镇化由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直接相关,规模城镇化的特点比较突出。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人们对城镇化的就业、安居、生活品质等需求全面增长,低质量的城镇化难以为继。

能否适应全社会的需求变化,决定了城镇化的质量。从就业需求变化看,以往人们能够忍受“候鸟式”、“两地分居”的就业。而今天,人们更加追求在城镇稳定的就业以及享受完整的家庭生活;从居住需求变化看,80后、90后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回不了农村,也不想回农村,更希望在城镇安家。无论从哪方面看,全社会对城镇化的需求都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城镇化的角色发生深刻变化。

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的角色和功能逐步发生变化。一是从生产主导转向生活(消费)主导。二是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工业化中后期,工业项目容纳的就业呈减少趋势,而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就业主要渠道。三是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工业化中后期,城镇空间的拓展成为农业文明走向工商文明的重要条件。因此,要适应全社会对新型城镇化需求的深刻变化,新型城镇化主要不在于铺摊子、造新城,而重在适应人的发展需求,提升城镇品质。

重头戏在农民工

人口城镇化重在农民工市民化。人口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并融入城镇生活的过程,就是说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重头戏”是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

当前,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到了临界点。一方面,农民工在城镇居住呈长期化趋势,他们中的八成即使不放开户籍也要留在城镇。就是说,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有很强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农民工长期融不进城市社会,长期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累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在这个背景下,需要尽快实现有条件农民工的市民化。

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条件,大中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这件事方向要明确,决心要坚定,争取未来3到5年把有条件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初步解决。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的逐步扩大,这件事不能再长期拖下去了。

权利应该均等

当然,并不是说住到城里就叫城镇化。农村人口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首先身份的平等是最基础的。第二,要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财产权利平等,不能强迫农民拿土地换社保。第四,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均等,包括选举权、参与权等政治权利。

人口城镇化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把人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中,而是使人口城镇化能够实现制度统一,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身份统一、权利统一。如果农村的社区化真正做得好了,那农民不用到城里就能享受现代城市的现代文明。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大都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相关,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需要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解决农民工面临的最急迫的子女教育、养老与医疗保险、基本住房保障等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对接、融合。

总之,强调人口城镇化,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为什么农民要进城?就是要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什么是更有质量的生活?就是有比较好的教育、医疗,有一定的文化环境。所以城镇化必然带来教育医疗文化等的发展,这是城镇化有质量的重要核心。城镇化还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和公民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会治理,从而走向一个人的现代化的过程。

(根据迟福林院长公开讲话,本文略有改动)

本栏责编/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