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病因

1.1外邪

慢性阻塞性肺病为慢性病,多感受外邪诱发。《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曰:“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短气也”[2]。表明此病形成与肺虚及六淫之邪反复入侵有关。姜良铎[3]提出“环境毒”致病理论,认为“环境毒”不同于“六淫”,伤人无论正之虚无,均感之损之,侵入途径主要为口、鼻、耳、皮肤等。发病原因与外感、咳嗽、肺胀等疾病有关。

1.2吸烟

数据显示[4]中国目前大约有超过4000万慢阻肺患者,每分钟约2.5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此病。烟雾中含大量的活性氧,可直接损伤气道,使蛋白酶与抗蛋白酶系统失调,抑制纤毛运动,减弱气道净化功能[5]。

1.3饮食、情志所伤

周丹等[6]指出饮食肥甘厚味或嗜好生冷黏滑之食,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犯于肺,壅阻肺气,气机上逆,发为此病。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脾失健运则痰浊易内生,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7]论述。

1.4痰浊

痰的生成与肺、脾、肾有关,痰阻于肺,肺失宣肃,而见咳嗽、咯痰、气喘等症[8]。程门雪[9]强调外邪侵肺,不论寒热,则必聚湿生痰,再经火热灼蒸,则更为胶着,阻碍气机肃化、治节下行,气不得降,必为咳喘。

1.5血瘀

久病血瘀,叶天士言:“初病在气,久病从瘀”[10]。慢阻肺属久病顽疾,病程缠绵反复,迁延难愈,可直接影响脏腑气血功能,正气不足,邪气渐盛,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血液运行不畅,瘀血留于脉中,形成久虚入络,瘀血气滞夹杂的复杂证候。

1.6气虚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肺气推动心血运行,往返不断,周而复始,若感受六淫邪毒,引发痰浊邪气长期稽留于肺系,久而耗伤肺气,肺气亏虚则宣降失司,不能朝会百脉主治节,无力行血,则血行瘀滞,瘀血内生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系疾病[11]。

2病机

COPD本虚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多为痰浊、血瘀壅盛,气虚为本,实邪为标,二者互为因果,构成COPD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随着慢阻肺研究的深入发展,专家认为基本病机可概括为气虚血瘀痰阻,本虚标实,虚实夹杂[12]。毛春燕[13]将慢阻肺病机概括为“邪、虚、瘀”,认为肺、脾、肾虚是其本,痰浊瘀血内停是其标,慢阻肺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相关;发病机制为痰、瘀、虚。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

3辨证分型

慢性阻塞性肺病尚无统一分型标准。付林安等[14]分为虚证、实证,实证包括风寒郁闭、外寒内热、外寒内饮、痰饮凌肺、湿热痰郁、痰浊壅肺等;虚证包括肺脾气虚、肺阴不足、肺肾气虚、肾阳衰微等。焦扬等[15]分为风寒犯肺、表寒肺热、风热犯肺、痰热蕴肺、水凌心肺、痰湿阻肺、肺气虚、肺阴虚、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血瘀证等。

4治则治法

治疗分清虚实,注意缓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当祛除痰浊,活血化淤,补虚固本。

4.1祛痰

痰热明显治以清肺化痰。徐志瑛[16]认为急性发作期转折点为“痰”,痰除则咳喘平,提出清热、豁痰、养阴为治则,同时注意缓解期的“补虚不忘祛痰”,急性期清肺化痰,寒痰则温化寒痰为法。

4.2活血化瘀

韩桂玲[17]指出久病多瘀,瘀血阻滞是重要病机,治以活血化瘀,宣肺化痰,活血化瘀,临床疗效显著。

4.3补虚

本虚经由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致阴阳两虚逐渐加重。梁乃津等[18]治以益肺健脾,补肾助阳,肾阳得以振复,则肺气有根。急性发作期以祛邪除痰为主,慢性迁延期当健脾与化痰并进,恢复期重补脾固本。肺、脾、肾三脏正气不足,则病情会不断加重,因此,补气扶正固本应为治疗大法。

4.4标本兼顾,虚实并治

洪广祥[19]调强虚实,依据“标本兼顾”治则,虚实同治。肺气虚衰、痰瘀阻肺证,治当益气温肺;脾虚气弱、痰浊阻肺证,治当健脾益气,豁痰祛淤,阳虚寒象明显加桂枝或干姜;肾虚痰瘀证,治宜补肾纳气,豁痰祛淤,纳气平喘[20]。

4.5其他

针灸:根据辨证分型,采用不同治则,选取不同穴位,疗效显著[21]。穴位贴敷:根据分型不同,选取不同穴位[22]。中药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中药汤剂经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23]。此外还有研究者提出了“热敏点”灸法、蜂针疗法、中药灌肠疗法、中药支气管肺泡灌洗疗法、气功疗法、盐(岩)洞疗法等多种外治疗法。

5小结与展望

中医药治疗虽有可观疗效,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多采用自身前后对比,自拟处方较多,稳定性相对较差,重复研究较多。未来可开展系统工作并选取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药深入研究;利用先进现代技术,加深对中医药作用机理探讨;积极进行基础研究,争取在病机和治疗上出现新突破。

作者:袁合荣 李东华 徐展 杨力强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方剂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