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球盖菇、单季稻稳产增收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球盖菇、单季稻稳产增收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大球盖菇标准化生产技术

1.栽培季节。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单季晚稻收割期,栽培季节以安排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宜。

2.栽培场地。选择避风、向阳又有部分遮阳,靠近水源,排水方便且土质偏酸、肥沃、富有腐殖质的疏松壤土,有利于早出菇和高产。

3.培养料选备和处理。培养主料为稻草和茭白茎叶,填充料为谷壳。配方为主料80%,谷壳20%。可就地取材,要求主料和填充料新鲜、干燥、不发霉。播种前将稻草、茭白鞘叶等浸水2天,使其充分吸水软化,然后捞起,自然滴水12~24小时,含水量达到70%~75%即可使用。谷壳浸水5小时后,水分渗透均匀时使用。

4.铺料和播种。①铺料和播种。土壤干燥时应先喷水后铺料,铺料要在1天内完成。采用一次性铺料,先铺一层厚15~20厘米的秸秆,再均匀铺一层5厘米厚的谷壳,压实。采用梅花形穴播法,间距8厘米,每平方米用种量2~2.5瓶,播种后再铺一层10~15厘米厚的秸秆,稍压实。②加盖覆盖物。播种后,要在料面上加盖覆盖物。覆盖物可选用旧麻袋、无纺布、草帘、旧报纸等,其中以单层湿旧麻袋片效果最好,既保湿又易操作。

5.发菌期管理。主要是调整好温、湿度,使其保持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范围内,即保持料温在22~28℃、含水量70%~75%、空气相对湿度85%~90%。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①水分的调节。播种后20天内,一般不直接喷水于菇床上,平时补水只是喷洒在覆盖物上,不使多余的水流入菇床。为了防止菇床被雨淋,需备好塑料薄膜,特别是播种后20天内,谨防雨水渗入菇床,造成菇床内湿度过大。雨天要及时盖薄膜,雨后及时掀膜,同时注意排除菇床四周的积水。②菌丝生长期水分的调节。播种20天后,菇床上的菌丝量已明显增多,此时若培养料出现干燥发白现象,应适当喷水。喷水应掌握轻喷,在湿度已达到要求时就不必再喷水,以免因水分过多造成菌丝衰退。③料温的调节。当料温在20℃以下时,应在早晨及夜间加厚覆盖物,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待日出后再掀去薄膜。反之,当料温偏高时,应针对造成料温升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如果料温较高,则应把覆盖物掀掉,并在料堆中心部位间隔打2~3个洞,洞口直径掌握在6厘米左右。

6.覆土及管理。播种后30天左右,菌丝走满培养料2/3的面积时覆土,覆土厚以3~5厘米为宜,覆土上再铺一层秸秆,覆土材料选用土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壤土。覆土后15~20天就可出菇,此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控水分、温度和通气量,喷水管理尤其重要。喷水应把握如下几点:①少量多次,水滴宜细。②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覆土干多喷,覆土湿少喷。③防止水量过多而漏料,喷水后要通风。当气温低于14℃时,应采取搭设拱棚、增加覆盖物、减少喷水等以提高料温。进入霜冻期,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用水,使小菇蕾安全越冬。

7.采收。菇蕾形成至采收一般需5~10天。当菇体菌膜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适期。采菇时,用手指握住菌柄基部,轻轻扭转往上拔起,注意不要损伤周围小菇蕾。采菇后要及时清除残留的菇脚并填补覆土。第1潮菇采收完后,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菌,经10~12天又可出第2潮菇,管理方法同第1潮菇。一般可采收3~4潮菇。

8.病虫害防治。大球盖菇生料栽培的主要竞争性杂菌为鬼伞、粪碗等。栽培时若发现鬼伞,须尽早拔除并烧毁或深埋,以防止其蔓延。常见的虫害有螨类、跳虫、菇蚊、蚂蚁、蛞蝓等,可在铺料前撒石灰粉,并在畦上及四周喷洒干菇净或辛硫磷1000~1500倍液。防治蚂蚁,可将红蚁净撒在蚁路或蚁窝内杀灭。蛞蝓可于傍晚或清晨捕捉或用药剂进行诱杀。

二、单季稻栽培要点

1.适期早播:宜定于5月上旬播种。

2.稀播稀植:每公顷用种量105千克。

3.保穗增粒,增施穗肥:每公顷施尿素45千克,氯化钾75千克,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2.25千克加尿素3.75千克兑水900千克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