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界技能大赛: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界技能大赛: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快速提升我国整体技能水平的重要抓手,如何尽快地像体育运动会在世界技能舞台争金夺银,专家教练及管理者需要有一个辩证的科学认识、态度和全球视野,找寻一条清晰的发展主线与捷径,正确妥善处理选手指导、选手训练和竞赛中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快速提升我国的技能水平和竞赛的绝对实力,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争金夺银。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数量;质量;技能训练;金牌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4-0041-04

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青年的“技能奥林匹克”,是促进国际间青年工人的技能交流与提升的非官方组织。该组织创办于1950年,现在世界技能大赛组织共有74个成员体(包括71个成员国和3个地区)[1]。一贯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的国家,如德国、日本、韩国等技能强国都在世界技能竞赛中取得很好成绩,展示了这些国家雄厚的技术实力,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制造和社会服务的发展[2]。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设有50个技能竞赛项目,并制定了项目标准,内容涵盖工业制造、建筑、艺术与时尚、信息与通信技术、运输与物流、社会与私人服务等领域[3]。我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参加了三届世界技能大赛,2011年派出6名选手参加了6个项目竞赛,获得一枚银牌和6个优胜奖;2013年派出了26名选手参加22个项目的角逐,获得了1枚银牌、三枚铜牌和13个优胜奖,遗憾的是未能斩获金牌。2015年派出了32名选手参加29个项目的角逐,获得了5金7银3铜及12个优胜奖,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参加的三届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离世界技能强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制约我国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宏观顶层因素,也包括工业生产、社会服务等具体技术因素,是一个需要快速突破的“瓶颈”。笔者曾多次考察过欧洲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也曾在德国西门子职业技术学院短期学习过一个月,其设备硬件数量远远不如我国的一般职业院校,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远远不如欧洲国家。

全力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引领和激发我国技能水平的快速提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参加世界性体能、智能或技能大赛,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相同的特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时间长达22个小时,这是体能和智能比赛不可比拟的,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技能的特点,从中找出一条清晰的科学训练和竞赛的主线。尽管我国已经参加了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但整体经验还缺乏,训练还较盲目,科学系统性较差,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缺乏创新,这些因素不利于我国技能的发展和在世界技能赛场夺取奖牌。

科学合理处理世界技能大赛几个环节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利于提升技能强化集训和竞技的水平,迅速扩大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国际影响力。质量和数量的问题是一个哲学命题,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同样需要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世界技能大赛中的数量指的是竞赛规模、参加的竞赛项目、参赛和集训人数、训练件数量等;大赛中的质量表现为获得奖牌、训练件精度。质量和数量是一个永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既是互相矛盾又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时间不长,经费有限,社会参与度不高,支持力度小的情况下。马克思说:“每一种有用物,都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察,质的方面与量的方面。”如何处理好世界技能大赛中质量和数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一、竞赛项目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

2011年,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6个竞赛项目,取得的成绩还不错,焊接项目获得一枚银牌,团体总平均分世界第二 [4]。尽管这只是大赛成绩的侧面观察点,但也是一项不错的成绩指标。2013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竞赛项目出现“井喷”,增加到22个,竞赛选手有26人(其中有三个团队项目),获得了一枚银牌和3枚铜牌,团体总平均分位列世界第9,其余衡量指标在15名左右。某种意义上来说,质量出现“下滑”,这是竞赛项目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取舍。第一届参赛项目为6个太少,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极不相称,在开幕式和闭幕式出场人数过少,没有任何吸引眼球的队伍,场面上就远远逊于日韩,这深深触动我国代表团官员的神经,当场表示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将考虑增加参赛规模。2013年的第二届世界技能大赛,规模数量增加许多,因经费、指导专家和管理等问题,显然又降低了大赛集训的质量,选手水平受到很大的影响,大赛成绩也受影响,这两者之间很难“鱼和熊掌兼得”。所有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专家教练和官员应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规模变大,各方工作就会欠“火候”,难以到位,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如竞赛资源缺乏、配置难以合理、竞赛中出现违规等。所以各方工作,特别是管理工作就得更加科学,粗精管理相结合,责任和任务具体到各个竞赛团队,以保证竞赛效果。2015年参加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共32名选手参加了29个项目决赛,与上一次相比,在项目和人数上略有增加,竞赛经验更为丰富,准备更充分,管理层更加注重质量,取得不错的成绩也就在情理当中。数量和质量总是息息相关、交替发展的,下一届的竞赛项目还应考虑适度增加,重要的还是应狠抓质量,并且对第42和43届的竞赛项目进行评估,对劣势项目,应考虑退出,避免消耗更多资源。

二、专家教练指导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参加任何比赛,专家教练团队都起着关键作用,决定选手的技能水平和竞赛结果。专家教练团队成员应是该项目领域的顶级专家,尤其是主导的专家组组长,更应具备很强的管理和协调能力,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和气质,是整个团队的主导精神支柱。专家组组长要站在国家高度上组建专家组和教练组,专家教练组成员不宜过多,要避免人浮于事,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过多容易造成训练的分散,各种关系因素也较复杂,“拳头”效应弱化。专家教练组成员过少,工作负荷和压力较大,专家教练组是很难承受的,所以适度的专家教练成员数量应适度。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术指导专家和教练情况如表1所示。

指导专家和教练人数在5-10人之间,每个专家教练是否都尽心尽职,还是会有疑问的,笔者建议单人项目应控制在4人左右,团队项目也不应超过6人,也可以探讨专家教练团队合一,或者在训练中只设教练组。从大赛特点和规律来看,教练应相对集中,指导力量也较集中,职责厘清分明,更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和训练水平,计划的反应能力更强,训练内容更符合实际,更接地气。

日本和韩国是选手集训指导和世界技能大赛现场专家相对分开,世界技能大赛指导专家在选手训练中的职责通常是技术顾问,或者只是某个单项技术点的顶级专家,不一定是常态担任,但应充分肯定做出的贡献,专家教练有效开展协调配合,选手获奖荣誉共享,这是一种有效的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和竞赛模式。我国体育竞赛的大部分项目也是教练主体训练模式,可以借鉴日韩经验和体育训练竞赛模式,结合技能的特点进行尝试,在部分项目中进行试点运行,可有效地避免专家教练人数过多造成训练效果打折扣。要遵循技能和技能大赛的科学规律,有一个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思想高度,做好顶层设计,这对全面提高我国的技能水平,成为世界技能强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选手集训中应掌握的数量和质量关系

强化集训中的数量和质量关系更复杂,更难处理,认识不同,结果就会各异。在选手的集训之前就存在选拔人数和资源的矛盾问题。从竞赛特点来看,总希望选拔基数越大越好,像体育的乒乓球,在各类世界大赛中,一直站在世界之巅,很大原因是群众参与度高,基础好,训练条件容易实现。技能竞赛和体育大赛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训练条件要求较高,需要有大型设备,有专用场地等,投入大,群众参与要低很多,一项国家级的技能大赛,报名参赛的选手总共就只有几十个。在参加的3届世界技能大赛,通过公开公平的省级和国家级选拔,最终确定10人参加国家级集训,选拔例如数控铣项目,参加集训的10名选手需要10台数控铣床,如果要购买与世界技能大赛相符的机床,每台需要100万,初期投入就会超过千万,这是任何学校和单位都难以负担的,这就产生了选手数量和设备条件之间的矛盾。技能集训中所需的耗材也是一个可观的数量,投入比较大,不能满足训练的硬件要求,很难收到良好的集训效果。在进行10进5和5进3的选拔中,受制于设备硬件限制,选手发挥是否充分,训练是否到位,还有待深入探索。要在延长训练时间、训练安排上下工夫,极力克服设备条件不足带来的影响,要充分保证训练和选拔质量,指导专家要充分讨论,研究出切实可行的选拔方案,把控选拔的时间节点,增加选拔考核的次数,更加全面综合的考核选手的技能水平、心理素质、体能素质和操作稳定性,充分比较,选拔出2名优秀的竞赛型选手参加下一阶段集训。这阶段,质量和数量有着同一性,表现在二者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随着训练时间的增长,训练件数量的增加,选手的经验和熟练程度也日益增加,就可以为提高质量创造条件。实际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一不是随着训练件数量的增加达到的。一般来说,训练件愈“多”,也就愈容易达到“精”的程度。反过来说,训练质量的提高,也常常会影响和促进着训练件的增加。例如,操作熟练程度高、工艺的改进、先进刀具和工具的使用,就可以减少单件的单位时间,从而增加训练件数量,两者相互促进,螺旋上升。图1所示技能训练“瓶颈期”,不完全统计,80%的选手在整个训练时间的80%的时候能达到80分左右,基本符合巴莱多定律,而这一成绩通常排除在奖牌之外,只能获得优胜奖。突破这个“瓶颈”,考验选手的同时更加考验专家和整个团队。这一阶段的制约因素主要有:选手的智慧性,心理与体能素质,操作悟性与潜力和对事物的统筹规划能力等因素,专家需制定完善的长期计划和目标,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当下的短期计划,长短结合,既能看到较高目标,又能很好的落地执行。

四、结论

世界技能大赛的有效影响力是竞赛项目数量和质量的乘积,其中一个数为零,则乘积为零,两者不可偏废。总之,要善于在质量和数量的对立统一中来考虑问题,不能非此即彼,固执一端。显然,竞赛中的质量和数量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永远是平衡的。质量和数量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是竞赛质量的变化往往较之数量的变化要缓慢得多,因此整个过程就呈现为波浪式的前进运动,时而侧重增加竞赛项目数量、训练件数量,时而侧重提高竞赛质量,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我国技能走向国际舞台最佳契机,把握住我国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时间窗口,快速提升我国的技能水平,促进工业制造、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水平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是所有参与世界技能大赛选手、专家、管理者共同成长成熟的过程,使我们更加自信,更具国际视野。

参 考 文 献

[1]http://.

[2]刘东菊.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48-52.

[3]黄旭升,董桂玲.世界技能大赛与我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12(2):19-20.

[4]袁名伟,张玉洲.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设置与成绩特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