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德育:兴起、意义及体系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德育:兴起、意义及体系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生态德育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出现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兴起的,它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国家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应从转变德育思维、转变德育内容、转变德育方法和优化德育环境方面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关键词]生态德育;兴起;意义;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015 ― 02

面对生态危机的警钟敲响,重新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的话语。虽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如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生态问题上升到国际的高度加以重视,但是生态危机问题最终需要各国自己去解决。解决生态危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但最根本的还要靠教育,即生态德育。因此,加强生态德育,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是生态德育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生态德育的兴起背景

任何一种观念或行为,都有其产生的现实依据,生态德育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实践活动,同样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人与自然的互动,是人类历史的基本特征。人类的历史,就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推向前进的。在人类早期,无论是生产力还是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都极不发达,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和睦相处。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并对自然提出了愈来愈多的利益诉求。西方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更是为人类从大自然盲目索取利益提供了哲学基础。西方理性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主客二分”的,即人类是价值主体,自然是价值客体,对于人类而言,自然只不过是人类的附属品和工具性的规定。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引下,人类突出自身本质力量的展示,出现了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并天真的认为征服自然是符合道德性的。于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利益,一场向自然索取、破坏自然生态的历史拉开了序幕。

当人类雄心勃勃跨入后工业时代,暮然回首,温室效应、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与破坏等自然生态问题摆在了人类面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于是人类开始觉醒,认为任意统领和支配自然的做法将是祸害无穷,开始关注自然的存在意义,在思想观念上由人与自然的对抗走向调和,在行动上采取系列措施保护和治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是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从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角度呼之唤出,生态德育理论应运而生,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积极推进。

二、生态德育的意义

生态德育在协调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方面,发挥着全新的正能量,回应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诉求和时展的新呼唤。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整体性”的人。人的“整体性”是人与其它动物所不同的属性,这种“整体性”是在人与自然、社会和自己本身的关系中表征出来的。因此,作为“整体性”的人,就要处理好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人际德育是有局限的,它主要关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生态德育则关注人的“整体性”,不仅培养人们协调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培养人们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观,提升人们处理人地关系的能力,让人们不仅要认识自我及自我与社会,而且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德育培养的就是人的完整全面的道德人格,也正因为如此,生态德育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和谐的社会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人自身、人与社会,也涉及人与自然。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容。美好和谐的社会,也应是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传统的人际德育由于重在协调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不相适应。生态德育的产生,把道德教育的视角拓展到自然界,不仅顾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让社会对人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而且更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把人的行为交给自然去评价。因此,生态德育是协调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完整全面的新德育观,这种德育观培育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素养,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促进国家生态保护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需要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生产的动力。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贪婪的需要,助推了科技的发展,进而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同时也加速了生态的破坏。世界各国深刻认识到,人必须向自然回归,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治理,化解生态危机。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党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加强生态德育,有利于人们确立生态意识,落实国家生态保护的政策法规,改变传统粗放式、增长型的发展模式,以生态保护的行动自觉,增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也有利于国家在国际环境谈判中争取话语权,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三、生态德育的体系构建

面对人与自然的不协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现实,生态德育应突破人际德育的O篱,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出发,引领人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笔者认为,生态德育体系的构建,要实现“三个转变、一个优化”,即转变德育思维、转变德育内容、转变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境。

(一)转变德育思维

传统的人际德育,主要是以德育课程为载体的知识性道德教育,其内容侧重道德伦理和意识形态的系统灌输,突出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客观的说,传统人际德育也涉及生态环境问题,但其只是浅尝辄止,只进行一般性的生态知识教育。对于人类为什么要回归自然,怎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层面关注不足。这种缺乏哲学根基的德育,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也难以让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导致生态道德行为的偏向。因此,要转变德育思维,尤其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指导,从人与自然双向适应的生态观出发,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行为。在生态德育实践中,注重生态道德思维的培养,摒弃人与自然“主客两分”的思维定式,从整体的系统的思维出发,以生态道德行为的行动自觉,实现“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转变德育内容

人类在对生态危机问题的反省过程中,认为酿成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生态问题其实也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传统的人际德育虽然是关于人的德育,但其内容主要关注的是人在与他人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所出现的身心发展失衡问题,并加以有针对性的引导。由于传统人际德育调整范围的局限性,在生态危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就需要转变德育内容,把德育内容延伸到自然界,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德育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环境知识教育,而是要从人对生态的深切关怀出发,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教育人们正确认识人类发展与自然存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生态德育内容的具体设置上:一要立足本国国情,强调德育内容与本国国情、地区区情的适应性;二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富有时代性的生态德育内容,如资源枯竭问题、节能减排问题等;三是德育内容要面向国际化,关照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回应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问题,如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等,引导人们树立全球生态意识。

(三)转变德育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达到预期效果、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传统的德育方法,重视德育内容的系统灌输,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体现明显不足,导致道德品质的形成缺乏自觉性基础。开展生态德育,需要重视德育方法的创新,引导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人是怎样来自自然界的,为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仅靠传统灌输式德育方法,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德育方法的转变:一是要重视实践教育方法,通过丰富的道德实践,使人亲临其境,让人深化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切身利益是如何与自然相关联的认识,获得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二是通俗教育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多视角、立体式展示活生生的生态情景,将生态道德观通俗化和形象化,让人们乐意学、学得懂、懂会用,最终实现践行生态道德行为的行动自觉。三是隐性教育方法,开发隐性生态德育课程,发挥其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生态德育目标。

(四)优化德育环境

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并于环境交流互动的,德育环境是人的道德素质形成的客观基础,而且环境的影响功能正在不断强化。优化德育环境:一要建设学校生态文化环境。学校的生态环境往往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应根据生态的要求,科学规划学校校舍布局,合理美化室内外环境,建设绿色校园,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养成。二是要构建生态德育网。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的生态德育网,加大生态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形成人人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激发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自觉生成生态道德品质。三是政策和法规的支撑。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人们生态道德的实际,以及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生态德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必要时将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推行生态文明建设。

四、结语

生态德育是对传统人际德育的超越,是对人类自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积极回应。加强生态德育,既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现实走向,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期盼。生态德育必将以全新的德育思维,谱写人地关系和谐关系的新篇章。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朱国芬.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理路〔J〕.教育评论,2011,(01).

〔3〕陈雪梅,杨小帆.高校生态德育的渐入与推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陈雪梅.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道德教育支撑〔J〕.求索,2009,(08).

〔5〕宋冬冬.刍议生态德育的困境与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1).

〔6〕强调: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05-02-20,(01).

〔7〕周苏娥.试论生态危机与生态德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6).

〔8〕季海菊.从书本转向活动 从课堂转向生活―当前国外生态德育发展的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09,(B05).

〔9〕季海菊.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J〕.南京社会科学,2012,(03).

[收稿日期]2015 ― 01 ― 13

[作者简介]扶庆松(1983―),男,河南信阳人,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