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在作文中如何才能有话可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在作文中如何才能有话可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学生普遍畏惧作文,怕写作文。之所以怕,是因为拿起笔来无话可说。前不久,有位学生家长跟我聊到孩子的作文问题时说:“我的儿子七年级了,作文一直写不好,他感到没什么好写的,我跟儿子说,作文要作,就是要作假,写假的;可儿子说,作文要写真的。究竟是写真的好还是写假的好?”我认为最关键有三点:一是要善于观察生活;二是要善于虚实相生;三是要善于夹叙夹议。

先说观察生活的问题。观察生活,就是要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的变化。有的孩子只顾埋头读书,低头走路,就是抬头走路,也不留心观察路前路边的变化。比如,不久前,有人告诉我,化工厂的污染很严重,排放的污水致使河中的鱼死亡,还有每天经过化工厂都有难闻的带有刺鼻气味。当我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这一类的文章时,学生却没有写的,这样的巨变学生却熟视无睹。如果关注了这个变化,写一篇环保方面的作文还会无话可说吗?一天我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叫《温暖》,学生们问:“老师,我们找不着写的,你帮我们举一事例吧。”我说,好的。我就把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说给他们听。一个孩子问爷爷:“您有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4遍。爷爷挺纳闷,于是在连续回答了4次后反问一句:“你为什么老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您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看。”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为别的,就为了小孙子的这个“喜欢”。过后,作文收上来,发现学生的文章写得很不错,而且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事实上,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如同太阳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只要注意观察身边的大小变化,笔下的素材,定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再说虚实相生的问题。前面说到那个家长问作文是写真的好,还是写假的好。其实她说的是实与虚的问题。她的假就是说虚构、虚拟。我的回答是,全真不好写,全假更不行,实实虚虚,虚实相生才好。在一篇文章里如果“复制”真实生活,文章便索然无趣;如果一味“编造”离奇情节,同样使读者反感。所以,只有像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笔下的人物才能成为鲜活的典型。托尔斯泰说“直接写某个人,绝不典型”,就是说要虚实相生,虚实互现。需要说明的是,写“虚”的能力是一种恰切抒发作者主观情意的“表现力”,它允许合情合理、艺术加工的“虚构”与“虚拟”,但绝不是违背情理、夸大其内容的“虚假”。针对社会的阴暗面或生活的隐晦处,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亲身经历的见闻感触,转换视角,虚拟角色,走进新奇别致的空间。如鲁迅笔下的“狂人”“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孔乙己”,吴汞恩笔下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作者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这些人物跨越时空,来到现实世界,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做个“识时务”的俊杰。其用意是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并收到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最后,说说夹叙夹议的问题。中学生写作文的一个通病就是叙而不议。事实上,夹叙夹议,不仅能使文章有话可说,显得丰满,还能使文章思想升华,主旨明确,尤其是考场作文,阅卷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会给出一个好的分数。夹叙夹议的确能使文章大为增色。比如,一位八年级的学生在写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跌倒,被一位小同学扶起,这样写:“一位大约六十多岁的老人不慎跌倒,这位老人翻了几下都没起来,路边过往的行人很多,没有一个大人过去帮扶,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学生走上去把老人扶起,看着老人走了,自己也背着书包走回家了。”如果这个八年级的学生,在写到这位小学生回家后,接着写道:“路上的行人这么多,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去扶这位老人呢,可能是他们怕给自己带来麻烦,怕别人误解,然而,这小学生,天真,幼稚,只知道老人跌倒,需要帮助,不考虑其他的。面对今天,芸芸众生的社会,有多少这样的现象,需要人们去关注,献出爱心。”这样,文章不就更生动吗。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就是夹叙夹议的典范之作。该书的作者是司马光,书中随处可见的“光日”,就是司马光在发表议论。

总之,学生在写作中只要做到了上述三条,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