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革除串讲串问的陋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革除串讲串问的陋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串讲串问的教学方式的依赖,已经到了“顽症”的地步。根治串讲串问“顽症”,需要在四个方面革新和升级:目标由教知变为练能,指令变问题为任务,结果变回答为展示,过程要拉长学生的准备时间。课堂教学以探究和展示为主,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能力的历练。

关键词:串讲串问;任务导练;组块式教学

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串讲串问的教学方式的依赖,已经到了“顽症”的地步。极致状态的课堂形态是:喋喋不休地讲,千万次地问。深究起来,病根在于,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格局,课堂教学以教懂知识或教懂内容(课文)为目标锁定、行动方向。比如,面对一个知识点或课文(片段)内容,暗含在我们心中的目标设定就是“怎么让学生懂呢”,最顺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直接给他们讲,但我们往往不首先这样,因为“讲授”几乎等于“灌输”,是被批深批透了的。

于是,我们最容易选择第二种,也是非常顺手、便捷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问题。学生能回答问题,似乎表明他们懂了(当然,能回答问题的学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只是听优秀学生的回答,也就是听懂)。如果发言的学生讲得不明不白,教师只好补充讲解,或再往下提问。这样,课堂的运作状态就出来了:师问生答师讲,又问生答……(如图1)

串讲串问就成了几十年来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成了我们操作课堂依赖的方法。语文教师在串讲串问中偶尔加了学生的读,于是成了串讲串问串读的“三串”式语文教法。

这样的方式不革除,是很难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自学自练充分表现的新型课堂状态的。换句话说,如果课堂主要还是串讲串问的样式,就勿妄谈课堂教学改革,或者即使有改,也是改变甚微,无法撼动根本。

“教懂・串讲串问”不仅成为一种教学方式,也成为我们教师的思维方式。随便翻开一个教学设计看:

[课文节选](《威尼斯的小艇》2~3自然段)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教学设计]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标出。

2.抓词句,谈体会:小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样子奇特 内部舒适)

3.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名分读2~3自然段,说说这两节各讲了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小艇的样子奇特。

* 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并列关系 (投影显示)。

5.师:在一个结构段里,如果讲了几层意思,并且它们同样重要,在总结段意时,就要把它们合并起来,谁来说说这段的段意?谁还能说得更简单些?(投影显示段意:小艇的样子奇特,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6.总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会发现合并几层意思,并不等于几层意思的相加,需要我们再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多余的词语去掉,这样就比较简练了。

这只是一堂课设计中的一个片段。不难想象,这样的设计,在课堂上演绎出来,就一定是串讲串问的状态。教师问得多,讲得多,学生被动地听和看,疲于应付教师的指令和答问。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根治这种顽疾?

我开出的处方是:就在以下几个点上改变―― 1.教知识、教课文的目标设定要变;2.提问要变;3.回答要变;4.在问与答之间的过程要变。这种变是一种革新,一种升级。

(一)目标升级:由教知(懂)变为练能

在教某点知识或课文内容时,不要满足或止于教知、教懂,而是要通过这个知识点或内容的学习,历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至创新能力。就语文学科来说,直接历练的是读、说、写(及语言积累)技能,及配合读说写的其他综合表现能力;就数学学科来说,直接历练是读、说、算、观察、操作及与之相配合的综合表现能力。

(二)指令升级:变问题为任务

要革除课堂一展开就提问的习惯,特别是改变零碎、随意提问的毛病。学习指令的发出是提出目标任务,这里面包括提出问题,但不仅仅是呈现问题,还包括提示解决问题的路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后的结果呈现样式。指令要精心地设计,清楚明白地发出,一次性布置,不要随意变更。

(三)结果升级:变回答为展示(表现或展练)

学生完成任务不是针对问题的简单回答,而是多方式结合的展示,如果表现为说,绝不是只言片语,而是整段地、条理清楚地、完整地言说,甚至是结构化言说。配合着言说,还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甚至是创造性的表现方式。如果将展示升级为展练,那就是展示者在上台展示时,同时扮演着小老师的角色,组织大家学好、练扎实,实现对研习内容巩固、强化、拓展、延伸。展示时,教师是少言语、少作为的,甚至可以在教学环节中淡出、退隐。

(四)过程升级:拉长学生的准备(历练)

为了实现丰富多彩、完整生动的学习结果呈现,显然不能再是问题一提就马上举手回答,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自练时间,甚至合作学习,合作排练,力求精彩展示和表现。这种准备过程拉长,甚至可以是,布置任务提前,学生的准备不在当堂,而是在课前。如果学习新知和展示准备都放在课前,那课堂就变成学生展示(展练)的天地,那样,课堂就完全升级了,就是所谓的翻转课堂。(如图2)

这样的教学展开,就不会再是串讲串问样式了。

但,这对学习指令(目标任务)的设计,就变得重要,而且不能随意。它的导向、引领和激励作用,都靠教师的精心设计来实现。

例如针对《威尼斯的小艇》2自然段的设计:

自读5分钟,把握住小艇的特点,注意圈点表现小艇特点的关键词和比喻句。

可选择一种方式展示交流:

1.用简笔画画出小艇的样子,并紧扣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描述它的特点。

2.可从网上下载威尼斯小艇的图片和我国小河上一般小船的图片,看图,对比连贯流畅地讲述两种船的差异。

3.将关键词设计成结构化板书,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船的特点。

4.情景模拟:你回家,妈妈问你,你学了《威尼斯的小艇》,请你告诉我,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哟?请你用动作比划和绘声绘色的语言,给妈妈一个最好的回答。

显然这样的设计,就包含着目标任务、学习方式、结果呈现方式等指示或引领。它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完成这样的任务,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问题,而需要一种展示,是一种运用多种方式的展示,如此展示,其过程和结果就是练能,就是能力的显现。

拉长了学生自学、自练的过程,也扩展了学生展示(展练)的时间和空间,每一个“任务――展示”的片断,所需要的时间就自然增多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来了,要完成教师心目中原有的那么多讲点、问点――教的任务,显然就实现不了了。那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就是删繁就简、忍痛割舍。在语文的篇章教学时,精心取舍,选点练能;在数学学习中,也依然如此,精选重难点处进行深入探究和展示。以探究和展示为主的课堂,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能力的历练,一课一得或一课两三得,足矣。当然,更多的细微的知识点或必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可通过导学单设计习题,让学生在自学、自练中解决,小班(小组)内交流订正,不必在课堂上通过串讲串问来一一解决。

于是,课堂就成了一种大组块的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但每一组块的学习,学生的所学、所展,一定要扎实,历练充分,能力生长明显。

如《威尼斯的小艇》篇章教学一课,可设计成四大组块。

组块一:多种方式回顾主要内容;组块二:小艇的样子,练说;组块三:船夫的驾驶技术精湛,练说,练表演;组块四:静夜威尼斯,练读。

每一组块都用足够的时空去完成。不要零碎、杂乱,不贪多求全,只要学得扎实,练得深透。

这种旨在改变串讲串问的教法,叫作任务导练型+组块式教学。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