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保护与更新概念性方案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保护与更新概念性方案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论文主要针对位于上海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进行保护更新概念性方案设计,方案建立在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历史背景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统一元素“黑色片墙”将游览路线序列化,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就能很好的了解这段历史。

关键词:提篮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保护与更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章编码

1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历史背景分析

清朝嘉庆年间,上海居民在下海庙附近的下海浦上新建一桥,名为提篮桥,该地因此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犹太民族开始了逃亡的历史大迁徙。由于欧洲的战乱和虐犹,大量逃生的犹太人涌入上海避难,提篮桥便是主要聚居点之一,这里一时聚集了大量精英人物,给这里的店铺、住宅、学校、花园、街巷、剧院赋子了特殊的文化价值,为上海的近代文化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以至现在的提篮桥呈现出独特的建筑与历史文化风貌。[ 提篮桥百度百科:/link?url=bvAkwrqcpAC1qHvGoAx-IFT7mYAJH1drXdPBASizZziDgfbih1rXjEpSL727uXmK]

现在上海北外滩向内延伸就是提篮桥。提篮桥地区位于上海虹口区东部,是昔日上海公共租界东区最繁盛的地段。占地面积共29公顷,是上海市1 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中最小的一个。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为:东界:保定路一长阳路一临潼路;南界:杨树浦路;西界:海门路;北界:昆明路一唐山路一舟山路。

20世纪20年代末,犹太人在这里建造了摩西会堂。摩西会堂是上海现存的两座犹太会堂之一,位于虹口区提篮桥长阳路62号,靠近舟山路。1907年建造之时,是一幢私宅。随着区内犹太人的增加,修建一座会堂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1927年俄罗斯犹太人集资把私宅改建为可容纳300人的3层会堂建筑,成为上海犹太人的重要宗教场所。

1949年前后,上海犹太人陆续离境,1956年摩西会堂关闭。会堂曾先后改作工厂、精神病防治站以及人防办公室等用途。1998年改为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2004年,摩西会堂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摩西会堂进行修缮,恢复原貌。[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官网:.cn/]

2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现状分析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现设一个主要出入口,入口处为售票厅,游客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的是一号展示厅,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管的主体建筑。2007年3月虹口区政府还依据从档案馆发现的原始建筑图纸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如今的一号展示厅已恢复为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历史风貌。建筑为三层青砖墙面,水平向带状红砖作为装饰,门窗上饰有传统式样的拱券,山字形入口具有些许犹太建筑的特色。大门上方则是犹太教的标志“大卫星”。建筑风格朴素稳重,室内楼梯扶手雕饰精美。摩西会堂一楼仍保存为原来教堂的格局来展示,二楼用作展示厅,三楼设有游客签名仪、犹太难民数据库和视频节目等。

一号展示厅前面设有中心广场,中心广场西侧为二号展示厅,东侧为三号展示厅。二号展示厅于2007年年底完工,共展示图片140余幅,并在上海首次运用了多幕多媒体播放系统。内容丰富的短片配合情景雕塑、圆雕和油画等艺术品,生动再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此外还展有难民护照和上海犹太早报等实物复制品、刻有拉宾题词的大型石片等。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的携手努力,使这一展厅令观众流连忘返。三号展示厅于2008年5月完工,经常有各种主题新颖的展览在此展出。

3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保护与更新方案设计

这次改造设计有两个主题:一是突出纪念馆的主题,表达沉重的纪念气氛。二是还原历史,游客进入其中可以更好的了解这段历史。

方案将摩西会堂旧址即一号展示厅保留,将旧址功能恢复成原有的教堂功能。后建的二号、三号展示厅拆除,拆除的展示厅替换为通透的广场元素,不仅保留了原先的展示功能,还附增了广场空间。

纪念馆纳入舟山路部分老建筑以及原纪念馆西侧风貌较好的老建筑,形成新的纪念馆。新纳入的舟山路建筑群还原以前的犹太难民在这边的人居环境,供游客参观。西侧建筑还原当时犹太难民的生活场景,展示他们如何凭借自身生存能力,在提篮桥一带清理废墟,新建房屋,开店迎客的。

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整体空间的处理上,用黑色片墙进行流线的整合,将游览与纪念结合在一起,在黑色的墙体上设有记录犹太难民纪念馆历史的文字和刻录描绘当年生活场景的老照片。中心纪念广场上设有规则的纪念碑以强化纪念馆氛围。在改造后的纪念馆中多处设有犹太教的大标志“大卫星”。

4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周边环境分析以及相关方案设计

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相连的便是舟山路建筑群,这些建筑大体建于1919年,由犹太人设计并建造,曾经为百余户的难民提供住宿。由于当时居住在此的犹太难民中有众多的工程师、建筑师等技术人员和艺术家,舟山路的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标准。舟山路西侧,东西向的长条形住宅和转角建筑均属于维多利亚风格建筑。

如今,这些建筑多数都是用于住宅,一大家的人挤在非常窄小的房间里,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建筑的外立面因为外挂的空调和一些违章搭建有所破坏,沿街建筑的一层很多变成了小商铺,经营一些小生意。整个纪念性场地的氛围丧失不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比较恶劣。

方案将地块改造分为近期和远期两种,近期地块的方案将继续保留状态良好的建筑群体作为居住功能。并根据现状拆除了一些违章搭建和严重破坏历史风貌的建筑。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城市绿地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居民的和谐相处,同时也增强了历史街区风貌的完整性。

在近期形成新的社区氛围和完整的历史街区风貌之后,远期地块补充了一些社区活动中心。对于上海犹太人纪念馆,我们进行了大的改建,增加使用面积,将两侧住宅建筑作为展品本身纳入纪念馆之中,让人们能跟好体验犹太的当年的生活状态。

由于舟山路建筑群为犹太人在上海避难时所建,对这个地块来说有极为重要的纪念意义。在方案设计中我们着重考虑保留原有建筑群,对其进行局部修缮,并将内部功能进行置换,设计成具有犹太风情的步行街。根据调研报告增加一些特色餐饮,商业以及咖啡馆等的功能,合理设置游览路线。将游客从摩西会堂自然而然引向霍山公园。百老汇戏院屋顶在方案中我们也将其进行功能的还原,供现在的年轻人举行各种聚会和活动。

5结语

如今,命名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摩西会堂已成为整个上海关于犹太难民历史和实物资料最为齐全的地方,并成为犹太人到上海的必访之处,因此对犹太难民纪念馆改造设计将其功能扩大化是符合现实需要的。本设计力图通过同一元素“黑色片墙”将纪念馆的游览路线序列化,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过程中就能很好的了解这段历史,就像阅读一篇很有条理的小说一样,在游览的最后你会很好的记住这段历史。同时在改造设计上很好的保留了摩西会堂旧址,并将其功能置换成原有的教堂功能,定期的举行犹太教的教派活动,使游客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犹太名族的文化。

上海提前桥曾是上海最繁华的的商业区,然而与徐家汇,曹家渡,八仙桥,十六铺等同时期的中心相比,提篮桥的衰败显而易见。本次设计在改造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同时也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更新设计,将街区中分散的能量贯通起来,使其孕育新的活力,力图使上海提篮桥历史文化保护区再度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