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实现“少教多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实现“少教多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究热点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是追求课堂高效,向课堂要质量。如何实现课堂高效,我们认为,“少教多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要实现它,有效课堂是基础,高效课堂是保障。要使课堂有效,学生应学会自主学习,能自主学习,能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高效教学的方法要求中学教育工作者要从一般意义上的授课人切实转换成被教育者学习过程的引路人。教育者应当努力让学生们说出自身的困惑,让学习者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并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同时也指出了课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少教多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07-02

近年来,“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究的热点。如何构建既“少教”又高效的课堂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课堂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特别是在推进教学改革的今天,“少教多学”就是探索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我们要想达到课堂高效,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工作呢?

当前,新课程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探索更加独立自主、更加讲求合作、更为注重探究的教学新方法。中学语文学习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以及语文课程的相应特点,高度重视学生们在个体上的差异以及各不相同的学习要求,从而满足学习者们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更好地激发出其主动意识以及进取心,让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只是起着引领的作用,教师的教要“少”,更多的是学生的“学”,学生学得多收获就多。“少教多学”是就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而言的。我们认为,要做到“少教多学”,中学语文课堂首先要实现有效性。

一、学生能自主学习

学生能自主学习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为此,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是语文有效课堂的根本任务。树立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是自觉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效学习,而最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的莫过于语文的有效课堂了。

二、学生会自主学习

学生会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核心特性,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学习。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极重要的一种品质。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容易培养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基础能力。

三、学生能合作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在交往合作中学习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主动的生存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获得人的本质。“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学生通过交往合作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只有基于交往和合作的学习,才能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课堂中语文知识有效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课堂。

四、学生能探究学习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对问题的探究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有探究就会有创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课堂应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

五、学生能发展个性

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会有差异。这意味着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我们认为,“少教多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要实现它,有效课堂是基础,高效课堂是保障。下面谈谈如何实现“少教多学”的方法。

首先,是教育者的授课方式必须加以全面变革,要从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授课人转换成中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要彻底变革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们只能整堂课听取教师的讲课,而无法真正将课堂学习变为运用探究性活动积极实施建构性学习之思路。要彻底变革教育者全盘单向教授课程内容的教育方式,形成通过活动积极提升学习者们的接受程度的教育新理念。教师应当不仅仅只是课堂教育当中的说一不二的控制者、支配者和裁决者,而是要真正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和欣赏者,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学习者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环境。同时,还应当致力于培养学习者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勇于进取的精神。

其次,是要积极培养学习者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提问是提升学习者们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唯有学习者们在其学习的过程之中产生了不解,才能进一步地形成深入探究的积极性。有鉴于此,中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全力以赴地引领学习者们提出心中的困惑,鼓励其在课堂中更多地当中提问,从而积极在探究过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在此过程之中,教育者还要进行合理的指导与补充,这和把准确的答案全盘告诉给学生们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再次,是要积极培养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要积极打破以往的思维方式来实施反向性思维,让学习者自身去发现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应当积极指导学习者们从原有的习惯性思维当中摆脱出来,积极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来尝试实施反向思维,进而引导学习者们运用怀疑与批判的思维来看待各类事物,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入发掘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来培养中学生们切切实实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育者应当全力抓住重点与难点,引领学习者们实施探究性的思维,让其能够发现与探究、突破其中的疑难之处。

最后,是要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加大学生们进行创新的比例。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这对学习者们学习方式的打造大有益处。为了更多地采取探究性教学方式,就应当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当中强化学生们探究性学习之后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从而在最大的限度上加大中学生们的创新力度。唯有如此,学习者们才能真正体会探究性学习之乐趣,进而注重创新能力之锤炼。

“少教多学”理念下的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引导。过分的热闹、无效的指导、没有收获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几点:一是中学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注重于气氛而不重视基础。自从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气氛是否轻松活跃就成为了绝大部分教育界人士评价某次课质量优劣之标准,为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所谓的冷场现象,诸多教师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想出了很多教学方法来调动其主动性。这样一来,课堂气氛的确是活跃了,但学生的知识获取量却有限,这不叫高效课堂。真正的高效教学不仅要考虑本次课的课堂是不是足够气氛活跃,还应当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这是因为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一旦基础不过关,要想创新都无法实现。可以说,气氛活跃当然很好,但绝非最终目标,而是要将静态化语文学习转换成动态化实践。二是语文教学不要过于注重个性却忽略富有价值的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应当敢于让学生们展示自身之个性,尊重其独特之体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提升学生们的体验,对其往往是过度表扬,却缺乏否定与鞭策,如此则不利于培养其创新性思维。为此,应当多给学生们创造合作学习等良机,真正开展高效化学习。三是语文教学不应过于注重讨论却忽略背诵。以往,我们往往将背诵看作是所谓死读书。但是,实际上如果中学生们缺少足够的背诵量,也就会缺乏足够的知识积累,自然也就谈不上应运。为此,笔者觉得唯有多进行朗读、多进行背诵,才能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素养,为学生的创新打下基础,否者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积极探究中才能找到好的策略、好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者们的相关能力,让其语文方面的素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正实现“少教多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语文课程标准[S].

[2]张爱卿.论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02).

[3]王海平.新加坡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J].世界之窗,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