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叶志平:责任在于养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叶志平:责任在于养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汶川大地震伤亡最为惨烈的北川县毗邻,安县桑枣中学(仅有初中) 却创造了“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的神话。这一奇迹不但为学生家长、老师的亲朋所庆幸,也在当地甚至全中国口口相传。

奇迹源自他的执着,从1997年起,多次将学校一栋没有验收的教学楼加固;2005年起,每学期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

他是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经历大地震考验可谓名不虚传,从一个民间草根校长瞬时成为全国皆知的“史上最牛校长”、“有先见之明”的校长。

危楼加固

1983秋至1985年夏,安县桑枣中学新修建了一座教学实验楼。由于经费拮据,学校并没有找正规建筑公司,因此,断断续续盖了两年多,完工时,没人敢为这栋楼验收,师生谁也不敢搬进去。

当时,叶志平还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作为学校的几位党员之一,他带头搬进了栏杆还在摇晃的新楼。新楼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

1995年10月,带头搬进新楼的叶志平成为校长。上任后,他在全校大会上说要做、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加固危楼。有人质疑,钱从哪来?他很坚决的说,学校出一部分,教育局出一部分。也有教师有异议,认为与其修楼,不如发奖金,纯属多此一举。直面议论,叶志平不解释不争辩,开始了自己“宏伟的计划”。

从此,叶志平成为当地教育局的常客,隔三差五去教育局“化缘”,领导不批就一坐半天,软磨硬泡把钱要下来。而且,他还有自己的“窍门”,不能一次到位,要一点点积累,今天3万,明天5万。

1997至1999年的寒暑假,叶志平几乎跟施工队日日夜夜泡在一起。与危楼相连的一栋旧厕所楼钢筋锈蚀,叶志平怕旧楼会使建筑质量差的危楼更危,于是把旧楼拆了,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

发现危楼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竹竿、草绳、布条等杂物,叶志平让施工队在板缝中老老实实、结结实实地灌注混凝土。并且,不错眼珠地盯着灌注,生怕再出什么问题。

他又让施工队将危楼里华而不实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后来,又把该楼22根直径37厘米承重柱子加粗为50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修建时花费17万元,而加固却花了43万元。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把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叶志平知道,教学楼不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事了,没法向学生、家长交代,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为了实现“走进校园,跨进平安”,叶志平又开始想着疏散演习。

疏散演习

某日课间操,安县桑枣中学的大喇叭里突然高喊:全校紧急疏散!

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每个班按照各自固定的疏散路线,开始行动。桑枣中学的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很自觉地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一个班内的学生很快都排成单行,开始往教室外疏散,两个班合用一个楼梯。在2楼、3楼的学生跑得较在4楼、5楼的学生要快些,而在楼道里,任课教师都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各层的楼梯拐弯处组织疏散。等 “运动员进行曲”播放三遍后,师生们便各就各位了。到了操场,每个班级站到了各自的位置上,不乱不杂。

这就是安枣中学的紧急疏散演习,叶志平说,学生们一般不会知道哪天演习,因为事件本身是突发的,演习也要突发。之所以让2楼、3楼的学生跑得快些,是避免堵塞逃生通道;4楼、5楼的学生要跑慢是为避免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学生在操场的位置也是固定好的,各班有各班的地方。老师站在拐弯处,是因为那里最容易摔,老师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 最重要的是,紧急疏散不比速度,只讲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认为疏散多此一举,还有反对意见。老师们也很反感,说没事找事。叶志平坚持自己的想法――“平时多流汗,灾时就少流血”,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之所以把紧急疏散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内容,叶校长说,纯属歪打正着。2004年,叶志平在上海,恰逢一个办公楼搞消防演习,他也被稀里糊涂地拉进去了。回到学校后,他就跟政教主任说:“不如我们也搞一次演习吧。”他说,当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我们的学生在发生火灾时出现群死、群伤的事件”。只是在公寓楼的紧急疏散演习后来扩大到全校,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

正是这种有条理、有秩序的疏散救了全校师生的命。

1分36秒挽救2000多个生命

地震当时,老师先让孩子们躲在课桌下边,并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防止因地震扭曲了房门。地震一过,各就各位迅速疏散到操场,仅用1分36秒。

第一波震荡过去后,叶志平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没说,心理想“完了,完了”。

从绵阳冲回学校,看到的情景是: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学校里的八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担心的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而他的学生,这些11岁到15岁的孩子们,紧紧地挨着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母鸡护卫小鸡一样守护着,四周是已成危房的教学楼。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叶志平却软了。事后叶志平回忆,“当时我真的不相信,我怕我听力有问题,又有一个教导主任说我们清点了两次,我说再清点一次,全部清点了,确认没问题!我高兴得不得了!当时就哭了。”

“桑枣是我的最爱”

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胖胖的,矮矮的叶志平性格很好,很少发火,平常总是笑哈哈的。老师们跟他很惯,见了他就要烟抽。从1978年到桑枣中学当老师, 30年叶志平从来没有“挪过窝”,从普通老师、班主任、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到校长,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当中渡过了一年又一年。叶志平对桑枣也有了不可割舍的感情,他坦言“我的一生都奉献在这里。桑枣中学是我的最爱。”

叶志平今年已经55岁,他想在退休之前能把这个学校建成一个最“牛”的学校,让安县灾区的孩子在这个最“牛”学校考出最“牛”的成绩。并且完成自己的梦想――首先是一个建筑安全的学校,有爱岗敬业、知识水平比较高的教师队伍,有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有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生活条件和锻炼身体的场地。为了这个梦想,他说仍要“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素”是办好学校这个“素”;“行”就是老老实实工作,一直行到退休那一天。

责任在于养成

对于桑枣中学,叶志平担负着自己认为应该进的责任,不仅仅是高分,还有安全。

从当校长的那天起,除了加固危楼,疏散演习,甚至还亲自上阵监工,原本外行的他为了学校,硬是学会了看图纸。他自己编写了《安县桑枣学校安全工作必读》,规定每位教职工熟读而且必须执行。每周进行安全教育,亲自监督。没事时,就在教学楼里溜达,带着相机,把危险的地方拍下来,让师生出主意改进。还专门制定应急疏散的方法和预案,针对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每年总结出新的版本。

新校区选址,有人看好一块地方,叶志平抬头看见高压线,问人距地面多少,答“12米”,他决绝地摇头:“学生打篮球太危险。”

叶志平说,这样做就是为了“责任”,“国家政府给我们发了工资,我们要对得起纳税人缴纳的钱。我们很多家长眼巴巴的看着我们,我们很多学生用一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随时盯着我们,在学生心里面老师已经成了他们的希望了。看着那些,我们怎么能够不尽责任呢?如果再不尽责任的话,就没良心了。”

每当人们听说桑枣中学的奇迹,都不禁要问:他怎么知道会地震?真有先见之明。桑枣中学的奇迹,并不是来自预见,而是多年如一日的执著诠释“责任在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