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二线城市肖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二线城市肖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线城市有一张未被整容的脸,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视角,既不闭目塞听,也不听风是雨,不像一线城市那样嘴大吃四方,但嗅觉越来越灵敏。

一线城市是黄金、二线城市是白银、三线城市是青铜。现在,一线城市淘金热接近尾声,而二线城市抢钱潮方兴未艾。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逃避。一线城市母体掏空,食有地沟油、住有高价房、行有堵车路、衣则如许巍所唱的那样:“我看到我的身边,他们都比我美。”住在一线城市的身体成本包括:忧郁症、亚健康、免疫力下降、失眠、焦虑、溃疡、单身以及不孕。

许多投奔大城市的年轻人蓦然回首时发现,所有的情绪早被作家丁天在小说《饲养在城市的我们》中给出了答案:“黑暗降临以后,我走到安定门立交桥上俯瞰河水,俯瞰从前,内心充满了伤感。”对一代人而言,“青春仅仅意味着是一段虚度的光阴,是一个在路边莫名等待的岁月,一个在夜晚幻想加冲动的年代。”

与其说成是众生逃离北上广,不如看作是在路上的再一次出发。

二线城市长大成人

当一线城市在讨论“溢出的都市”时,二线城市在讨论“捡漏的都市”、“体验之都”、“休闲之都”、“宜居之城”、“会展中心”、“外包中心”。像湖南长沙则不讳言自己是“洗脚之城”,你有首都,我有“脚都”。

一线城市以冷色调示人,二线城市用暖色调迎客:一线城市扮演着“物质的短暂情人”,二线城市则甘为“远方忠诚的儿子”;一线城市背井离乡,二线城市离父母最近。

二线城市的定义,早已从历史时期国防战略的“语境”中脱离出来了,而变成了“经济语境”和“全球化语境”。当一线城市又平又热又挤之时,二线城市宣告自己是“未来”的“湿地”。

围观二线城市可发现,人们既有一线城市情结,又对二线城市动心。一线城市是欲望都市,而二线城市是愿望都市。

中国已经有170座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相比之下,美国有9座,英国有2座。对于中国而言,人口不过100万就不算城市。不过1000万就不算大城市。没有当代艺术、时尚杂志、奢侈品牌、美术馆、创意工、业’房价4万就不算大都会。当全世界的中产阶级都在塌陷之时,中国的二线城市却在M型社会中成为新的动力引擎。

沃尔玛2009年开出超过40家门店,90%以上位于二三线城市。一份名为《2009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排行榜》的报告显示,分列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大连、徐州、高雄、福州和宁波,前十位并不包括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第一次把一线城市甩到身后。

二线城市开创“第二人生”

美国人在网络游戏上玩SECOND LIFE,中国人在二线城市玩“第二人生”。

《蜗居》热播10年前,台湾歌手郑智化就唱过大城市的居住之痛――《蜗牛的家》:“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道,浪迹天涯。”当年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道尽城市发展不均衡的势态与心态。而如今,浦东浦西都令人望而生畏,主动撤离上海选择周边城市如苏州杭州宁波等,是众多白领的选择。

有市场研究者发现,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的人才,其共性是;拥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希望城市宜居且有更好的职业发展。一线城市混能力,二线城市混待遇,似乎成了开创“第二人生”的生存路径。

与此同时,“飘一代”的黄金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那些没有被一线城市固化的“职业候鸟”,开始了新的一轮迁徙。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在线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中的白领,最热衷的城市分别是杭州、青岛、厦门、桂林、成都、大连。如果有更合适的发展机会,他们考虑到上述城市工作。从2007-2009年近3年时间里,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和天津、郑州、杭州、昆明4个二线城市的薪酬对比发现,3年时间薪酬增长二线城市始终超过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后发优势表露无遗。

给二线城市画像

二线城市的眉眼越来越清晰:没有疲惫不堪,而是朝气蓬勃。它的软实力大过硬实力:要幸福指数,不要LY专卖店;要阳光空气水,不要星巴克;要30分钟人际交往圈,不要闷罐地铁:要月薪性价比,不要年薪制;要宜居小区,不要高塔楼王;要超市银行学校,不要世界500强:要每周都有时间看电影,不要IMAX影院;要亲情爱情友情,不要国际友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张颐武在一次影视研讨会上描述《三枪拍案惊奇》的成功:“这部电影的策略事实上是在攻占二线城市市场,当被一线城市观众唾弃时,却受到二线城市观众的热捧。”一线城市领跑地位不容撼动,但却够累;二线城市跟跑、发力、提速,不为天下先,甘当第二名。

二线城市不说普通话,以方言取胜,地域风情浓郁,历史积淀深厚。但也不尽然,大连人不说自己是东北人,青岛人不说自己是山东人,皆已国际化。苏州、杭州人的滋润是连上海人也要艳羡的,不在苏州买个院子,不是成功上海人。天津开通蓝印户口,在北京居住的外地人都动了心。厦门、福州早在民国,就是知识分子远离中心城市口角是非的后花园。

二线城市的CPI低而幸福指数高,心理期待值低而满意度高,城管少而街头发现多,竞争压力小而和气生财多,应酬时间少而回家吃饭多,交通成本低而办事效率高,人口少而资源多,生气少而气色好。

互联网使世界成为一体,住在二线城市,观一线城市闹腾,不亦乐乎?当二线城市人满为患时,退可到三线,进可到一线,二线城市简直成了人们向城市宣战的战略堡垒。故此有人说:“二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低人一等原是高人一筹

“二线”不是城市歧视词。许多二线城市都是一线城市的“超级替补”。

二线城市的市长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绽放期,一线饱和、过饱和、超饱和,二线自然水涨船高。机会、人才、资本、机制与一线城市咬合,高架桥、城铁、快速路、航班也与一线城市接驳。

麦肯锡在《2D09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中,已摒弃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划分方法,而代之以“城市群”来研究城市发展趋势:将中国内地划分为22个城市群,其中超大城市群7个,大型城市群10个,小型城市群5个,涵盖815个城市。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互补互助。

在一线城市生活过的“白领”,也要忍受二线城市“白领文化”的缺失。只玩斗地主、不玩三国杀;不写PPT,只用WORD文档;上超市多,去商场少。

二线城市被人嘲笑的、丑陋的一面,原来正是它焕发光辉的品质所在:就像丑小鸭总有一天长大成白天鹅。当大城市“门户壁垒”趋向关闭,住房、教育、医疗、户籍使人焦头烂额,而二线城市则脚步放缓,不那么匆忙使人心悸。

“二线”也因此成为美好的代名词,它因为在城市赛跑中跑得慢一点而更受人青睐。

冯科:房价上涨的新通道在二线

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相对还比较理性。它层次比较分明,对于普通人来说,还能找到一些买得起的产品。一线城市几乎是普通市民都退出房地产市场了。

最近很多一线城市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都纷纷到二三线城市去发展,这也是比较好的一点,它们的到来,给二三线城市带来很多新的产品,是这些城市从来没见过的新产品,而且这些大型企业一般都会投资比较优质的高端产品,不大能影响到一般居民消费的住房,不见得就一定托高房价,反而有可能降低,因为供应的规模在放大,人们有了更多选择。二三线地方政府也都是欢迎一线地产商去,因为这些企业有实力,能拿下比较大的地块,对它们卖地有好处。

其实现在的二线城市,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了,发展机会也非常不错,只要适合自己,我觉得还是应该鼓励他们到二线去发展。

我觉得未来一线城市处于滞涨状态,二线城市还有一轮补涨时期,年轻人只要理性面对,找好自己的定位,说不上还能在二线城市找到机会,毕竟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机会。

(采访/潘 滨)

郗杰英:不需要教年轻人怎样选择

很多年轻人宁愿在一线城市蜗居,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工作,这是因为,如果在4年大学生活之后他们选择返回家乡工作,等于又回到了原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选择大城市就业有什么过错吗?这是太正常的现象。在中国,主要是大学生增长太快,量太大。现在的政策还不能够容纳太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西部计划”每年才1万个名额,在服务期满之后,当地有没有足够的岗位和收入吸引大学生留在当地?大学生村官计划更有吸引九几年之后有可能成为公务员,但容量太小,不能满足需要。我不认为地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操作的空间。我觉得,地方容纳这些大学生的岗位是有的,关键看地方怎么做。在这个问题上,国家需要更多的政策配套。在过去大学生很少的年代,到边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工资要比在大城市高不少。

每一个年轻人都怀揣着梦想。大城市机会多,能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现在需要全社会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这些或许再也不会回到农村的人们真正融入城市。

(采访/潘 滨)

张鸣:去二线解决不了问题

在两会上,许多政协委员呼吁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回到二线城市去。实际上,他们知不知道,这些大学生,他们也是在二线城市找过工作的。二线城市有这类大学生,二线城市也有蚁族,他们家里没什么根基,很多是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来的,回家乡创业基本上是不行的,他们只能去沿海的二线或者一线的大城市。他们跟农民工不一样,农民工不是刚性就业随时可以回去,而他们不行。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这是教育的失败。我没见过二线城市缺人才,连内蒙古、陕西的一个县都挤满满的。如果在二线城市能赚到与一线城市一样多的时候,他们才会考虑二线城市。回去创业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条件。现在创业的环境那么差,个体户每年在以几万户的速度增长,他们还要挤进去?

国家现在拼命地进行大学扩招,你知道这几年扩招了多少吗?我们是从不足400万的大学生,扩招到4000多万,每年有600多万的毕业生,这不是我们自己发疯吗?什么叫贪恋大城市?他们是贪恋大城市吗?每个月挣一两千块,他这不叫贪恋,这是在想办法活下去!仅仅活命而已!我们能说什么呢?指责也好,什么也好,言下之意是你们要赖在大城市,但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采访/汪 璐)

周孝正:“蚁族”不是坏事

人往高处走,他们觉得哪合适就可以往哪儿走,这叫人的自由流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别人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到二线去”应该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我们都要尊重。

我觉得“蚁族”挺好啊,人家愿意留在城市,租一些廉价的房子,然后大家住在一起,在大城市里奋斗,我觉得是件挺好的事,包括“蜗居”,人家说了,他都“蜗居”过。我们这一代也都是“蚁族”,我们当时插队到黑龙江去种地,几十个人住在大工棚里,那不都是“蚁族”吗?一个人基本上,在年轻的时候都有各种磨难的经历,我觉得这未必是件坏事,要说坏事,也是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说到城市房价的问题,目前这个高房价既不科学,也不协调,更无法持续下去,地方政府把70年的土地转让金一次性就给收了。70年的租金应该是每年收,来养活这些政府,但是它一年就收完了,这届政府有钱了,下面两届政府可能也不缺钱,但再往后政府就又变穷了,社会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房价的另一端连着利益集团。现在的利益集团非常嚣张,盖都盖不住。

(采访/潘 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