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现行教材《曹刿论战》中两处标点的商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现行教材《曹刿论战》中两处标点的商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现行教材;标点;错误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7-0073-01

九年义务教材,无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语文课本,还是各省区自行编写的实验课本,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中的如下九个字都是这样标点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无独有偶,徐中玉、金启华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册第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叶桂刚、王贵元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散文精品赏析》(上册第2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国学典藏书系的《古文观止》(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第23页)也是这样标点的。而郭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上册第133页北京出版社)则是这样标点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标点处理方式。

众所周知,古书是不加标点的,古人在蒙童阶段读书要用朱笔点断,时称“句读”。如今我们按照现代汉语的编辑特点,给古籍加上了标点,以便于学习。但所加的标点也要符合习惯、符合情理。

古典文献中同一主语的两个动词(或动宾短语),时间有先有后,意思或顺或逆,还可能包含目的或结果关系,是连动。(吴仁甫著《文言语法三十辨》第171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而且我们发现这两个动作之间往往用“而”连接。同为《左传》中的篇目《郑伯克段于鄢》一文有“公入而赋,姜出而赋”,“入”与“赋”,“出”与“赋”就是两个紧密相承的动作,用“而”这个连词将其连接起来。

再看以下各例:

季文三思而后行――《论语 ・公冶长》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提刀而立……――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试比较“而”前后两个动作,具有相承的特点。而“下视其辙”中包含了“下”和“视”两个连续的动作,而且时间点上还有间隔。理应点断为“下而视其辙”,目前又无脱文的证据,只能这样标点“下,视其辙”。

再看“登轼而望之”的标点方式也同样说不过去。可能是因为受站得高望得远的影响,编者觉得只有这样加标点才符合情理。仔细想一想,其实这短短的五个字包含了如下三个连续动作:登(车)、扶轼、远望。史学家已经将后两个动作用“而”连接起来,“登”宜独词成句,后加逗号。“轼”在这里是名词动用为“扶轼”(用手把着轼)。类似的例子还有“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上》)。此句中“式”通“轼”,意为“扶轼”。如果标点成“登轼而望之”,“登轼”几乎是不可能的。《说文解字》对“轼”是这样解释的:“车前也,从车式声”(中华书局第301页),从这里可知“轼”乃古代车厢前面供人凭靠(大多为扶手)的横木,其宽度不会超过人手掌的长度。当时曹刿和鲁庄公的战车虽停在战场上,但如果曹刿登上车的扶手,稳定性还是不够的。我想曹刿这位军事家绝不会去弄险的,而且从下文的“吾视其辙乱”中得知,他对敌方真的在撤退已有判断,“登,轼而望之”也只不过是进一步的印证罢了。

综上所述,从尊重习惯和情理的角度出发,九年义务教材《曹刿论战》中的两处标点,还是改成“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