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环保各项统计工作的统一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环保各项统计工作的统一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源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是自成体系的几项工作,由于这几项工作的目的、指标、制度、方法不同,造成环保系统内部数出多门、不规范、不科学的弊病。加强污染源管理,加大污染源监测力度。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培训、现场填报;进行多表合一试点工作并逐步推行,实现环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统一性。

【关键词】环境;统计;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

我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源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是自成体系的几项工作,由于这几项工作的目的、指标、制度、方法不同,不仅造成互相之间衔接不够、结果不一致、数据质量控制难度大、基层环保部门重复劳动多、企业填报负担重,而且造成环保系统内部数出多门、不规范、不科学的弊病。

1.环保各项统计工作的特点

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的工作。环境统计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政策和环境规划,预测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等提供依据。环境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土地环境统计、自然资源环境统计、能源环境统计、人类居住区环境统计、环境污染统计、污染治理统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污染统计及污染治理统计,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观景是对“三废”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反映这方面内容的指标主要有:三废达标排放量、处理量、综合利用量、贮存量等。将这些指标与排放总量相比即可求得排放达标率、处理率、综合利用率等分析指标,以反映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水平。

污染源普查即是对污染源数据的全面清查和统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于2008年全面启动,后来又经过2009年、2010年两次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污染源普查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期间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加快发展阶段,资源能源与环境矛盾将更加集中。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战略目标。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我国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排污申报登记是要求具有排污活动行为的单位按一定规格形式就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产品、污染物排放处理设施,以及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方式、趋向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所在地环境主管部门呈报的过程。它是各国环境管理中普遍采取的一项制度,是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则作为一项独立的环境管理制度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中,并成为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工作的基础。

可见对污染源信息进行调查管理是了解和掌握污染物排放及环境治理实际情况,掌握污染源行业分布、流域分布、区域分布,确定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地区及重点污染行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污染减排、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及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工作的好坏、调查数据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环保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实施、排污费的全面足额征收等一系列环保工作,同时对城市建设、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环保各项统计工作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2.1重复劳动

目前环保系统内部存在有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等几项对污染源信息调查和管理的基础工作,由于各项工作的管理目的、指标及方法不同,工作部门、管理人员不同,互相之间衔接不够,一方面是企业反复填报,负担重、重复劳动多;另一方面是环保管理人员重复审核,数据质量控制难度大,造成环保系统内部污染源信息数出多门、不规范、不科学的弊病。

2.2数出多门

由于各项环保工作侧重点不同。导致同一个单位的数据五花八门。例如因为如果多报了要多缴排污费,而报少了环保部门通过排污许可证管理将少给企业排污总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排污者都存在少报排污量现象。另外污染源减排工作中则需要有较大的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减排工作才有成效。否则会出现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核算下来的减排量非常小。减排效果不明显。新型工业化报表制度中关于环保方面的数据与污染源减排密切相关,但与污染减排又存在着不同之处。

2.3报表制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由于企业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及生产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量、种类有很大的不同,而统计工作中又不大可能将各种污染物都一一列入统计;要确定每一个企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的量,需要环境监测部门的实际监测数据,由于工作量巨大,基层环保部门做不到对每个企业现场监测,这就需要利用到《产排污系数手册》,然而《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的相关产排污系数与各企业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通过笔者近年来的工作发现各报表制度比较复杂,对于企业是一个挑战,往往企业上报的数据质量较差。

3.环保各项统计工作统一的对策

3.1加强污染源管理,加大污染源监测力度

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逐步建立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制,实现污染源的长效监督管理;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更好地为服务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不断加大污染源监督监测的力度。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每季度1次的定期监测和不定期监测,加大监测力度;将“三同时”项目试生产企业纳入了监督监测范围,采用现场调查,不定期督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准确了解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污状况,并建立了污染源监测快报制度,充分发挥监测数据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3.2加强培训、现场填报

针对企业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环境统计报表填报困难、拖拉等现象。采取各项报表,在规定的时间里统一集中到环保局,经过讲解、培训,然后现场集中填报,最后经环境统计、污染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等负责人员共同审核。通过集中填报以培代报的方式,有效提高环保统计数据质量,企业环统人员填报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更为重要是有力保证了上报数据的质量。

3.3进行多表合一试点工作

国家环保部与2003年下发了《关于开展环境统计“三表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环境统计“三表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对23个市进行“三表合一”试点,“三表合一”工作是将企业到环保局这一数据上报过程进行统一。要在“三表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表合一”工作。将环保各项统计数据进行统一,将基层环保局内部从事统计、排污申报、排污收集、排污收费、污染减排、新型工业化等的人员力量进行整合,提高数据质量有重要意义。待“多表合一”条件成熟,再逐渐分区域、分阶段进行实施。

通过以上工作,逐步实现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源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等工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环境统计“三表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5]422号.

[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统计管理办法,200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