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意守丹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意守丹田”是气功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对气功略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的。不过,意守丹田的意义、作用和在练功中如何适度地掌握,却并非人人都很了然。
意,是指思量。气功古籍《俱舍论》中说:“思量故名意”。《灵枢・本神》中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守”一词是从古代气功的“守一”(《太平经》)、“守一存真”(《抱朴子》)、“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等语中衍化而来,是指气功锻炼中,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下,把意念停留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而言,也就是“摄心归一,专其一处”之意。
“意守”有守内景和守外景之分。守内景是意守身体内的某个穴位或某个部位。除意守丹田(一般都是指下丹田)外,也有些练功者意守上丹田(印堂穴)、中丹田(膻中穴)或百会穴、命门穴、足三里穴、会阴穴、涌泉穴及其他部位的;守外景是意守身体以外如山、河、云、天、花、草、树木等身外的事物。但守外景一般是有些练功者守内景难以入静或不适应的情况下才采用。
“丹田”一词,原指道家气功炼丹派炼丹产药(真气)之处所。该部位处于全身的中央,其范围包括气海、内关、命门三个重要穴位,历来练功者和气功古籍都认为此处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命蒂”、“生气之源”。《五篇灵文》中说:“神守坤宫(下丹田),真火自来,乃产药川源,阴阳交媾处。”《真诠》说:“作丹(练精、气、神)只要气沉此处……”。此处又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之所,且是任、督、冲、带诸脉经气运行之气点,是人体真气产生、运转、积贮之枢纽,经常让意识轻微停守于此,可使意念不致像无缰之马,东驰西骋;意守丹田还可起到“以一念代万念”的作用,既有利于进入入静状态,又有利于练功者内气的产生与积聚。
丹田的确切位置在哪里?这是个初学练功者最想了解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众多气功古籍上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练功界对此亦颇多争议。《黄庭经》说“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抱朴子》说是脐下一寸五分。《奇经八脉考》说“丹田在脐下二寸”。《真地篇》说是在脐下二寸四分。《仙经》及《性命圭旨》中都说“丹田在脐下三寸”。《难经》认为“在脐下三寸,方圆四寸”。《全丹大要》说“下丹田是神气归藏之府,方圆四寸”。此外,还有说在脐下“一寸”的;有说脐下“寸二”的;有说脐下“深入半寸”的。还有说在“脐下命门之前”、“在会阴处”、在“神阙穴”的;有说“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称丹田”的;有说“环绕任、督二脉所有穴位都是丹田”的。尤其《丹经》一书,更认为“人身处处皆真穴,此体无处不丹田”。
对此,笔者曾作过多年的思考与斟酌,最后想到:既然《难经》和《全丹大要》中都有丹田“方圆四寸”之说,就可见丹田决非只有针眼儿那么一点儿大,而是至少有拳头大小,据此,以上诸书中所说的几寸几分,全都包含在此一范围之内,因而,各种说法,实际上都是对的。至于“无处不丹田”之说,是指那些练功有素者,他们可以无须拘守某个固定的穴位,不论意守何处都可以有所获益之意。
练功者还有一个值得仔细琢磨的重要问题是:在意守丹田时,必须恰当地掌握好意守意念强弱的火候,既不可太强,又不能太弱:过强,会引起精神紧张,出现疲倦乏力、头晕等反应;过弱,则无法保持意守的稳定,约束不住杂念,难以收到意守应有的效果。
在这方面,许多练功前辈总结过不少经验,他们认为意守要做到“有意无意”、“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勿忘勿助”、“绵绵若存”、“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着相,无意落空”等等。这些要领虽然似乎都已作了阐释,但仍然是不具形体的玄乎之词,不易确切掌握,要做得恰到好处,还需在练功过程中反复耐心地边实践边摸索,细心地加以调节,才能做到中肯和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