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58同城实习总结

58同城实习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什么是58同城?

58同城是一家“土”公司,它密密麻麻的网页布局让人仿佛回到20世纪;58上提供的租房、换锁、修马桶等服务远远算不上“阳春白雪”;在这些年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中它从未站在聚光灯下――互联网的主流舆论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却也几乎忘了它的存在,没人指望它能掀起多大波澜。即便偶尔出现在新闻里,也不知为何总伴随着负面消息。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竟然在中概股沉寂许久之后第一个敲响赴美上市钟声,一夜之间,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家“神奇的网站”。

58同城的故事一波三折。这家于2005年以“分类信息网站”之名成立的公司,一出生就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当年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纷纷看到Cragslist的美国神话,短短几个月就冒出几百家类似公司,在高峰期达到2000家之多,仿若两年前血雨腥风的团购行业。两年厮杀后,幸存者们都开始艰难的转型和商业模式的探索:58同城曾做过DM杂志,试图转型为电商,也加入过团购大战,最终走上了“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道路。

上一次它受到如此密集的关注还是2011年与赶集网的广告大战。当时,喊着“一个神奇的网站”的杨幂和骑着毛驴的姚晨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网站、地铁和巴士上,可谓铺天盖地。

2年过去,为什么上市的是58同城?在网站用户看不见的地方,这家公司做了些什么? 两个关键时刻

赶集网曾有两次对58同城造成不小的冲击,而这两次冲击都促使58同城后来居上。

第一次是在2007年,那一年6月陈小华入职赶集网,负责SEO(搜索引擎优化)。这位“SEO骨灰级高手”用半年时间让赶集网的流量从10万提升到40万,远远超过58同城。这件事引起了姚劲波的注意,并下定决心要把陈小华挖到58同城。

姚劲波先是和陈小华见面聊,未果,接着用“同是湖南人”套近乎和陈小华见面,还是没成。姚劲波干脆直接跑到赶集网位于清华科技园的创新大厦办公室楼下,打电话给陈小华说“我是姚劲波,我在你们楼下。你要是不下来,我就去你们公司把你找下来。”

全文阅读

58同城加码平台布局

姚劲波的“10亿美元投资计划”终于走出了第一步。

58同城出资2000万美元领投国内最大的移动互联网代驾服务平台e代驾。e代驾向58同城发行7.8%的普通股,交易结束后,58同城在e代驾不拥有董事席位,但可向e代驾指派一名观察员。

今年以来,58同城曾多次表示,将斥资10亿美元用于新业务孵化和投资并购。投资e代驾是58同城首笔对外披露的投资案。58同城入股之后,要放弃自有代驾业务“58代驾通”。

58同城首席战略官陈小华表示,投资e代驾主要是期望代驾业务在未来与58同城的主营业务产生协同效应,58同城培养交易闭环的同时,也会继续发展分类信息业务。

通过投资并购的形式发展O2O垂直领域,58同城开始了自己的平台战略布局。

股价颓势

从股价走势来看,过去这一年,58同城经历了两个过山车,先在3月份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滑,而到了6月份重新回到高峰,随之又出现下滑走势。

2014年6月,腾讯以7.36亿美元收购58同城约19.9%的股权,期望利用各自平台的优势联手打造下一代O2O服务。微信与58联姻,前者的应用场景会得到进一步丰富,而后者的移动流量会得到极大提升,58一直希冀的闭环交易也可能实现。获取腾讯优质的移动端入口资源有利于58同城在O2O领域建立起优势地位,但是市场对此反应却不如预期,58同城股价早盘下跌3%,股价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提升。

全文阅读

姚劲波的一步之遥

在“姚劲波时区”里,一切最好分秒不差。

《商界》的专访,被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他持续一整天的一个会议与另一个会议之间,没有中场休息,上一拨人出办公室,我们即刻被引进去。唯一的过渡,是他中途上洗手间的那个来回。

采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姚劲波的手机没响过一次,他的三部手机就这样静静地贴在办公桌桌面上,像听话的指针。

在姚劲波精准的气场笼罩下,这家互联网公司在北京的冬日暖气中蒸腾着紧张,但一切高效有序。

采访的节奏在明显加快,问与答之间密不透风,泼水不进。连平时至少额外再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的拍摄,也几乎在采访过程中同步完成。时间到!姚劲波大步奔向下一个会议室。

就是这样一个精准的人,于2005年建立58同城,其后多年屡遭质疑,但姚劲波就像掐着表一样,计划多少时间58同城能盈利,什么节点登陆纽交所。他做到了。

作为一家面向中小商户、基数巨大但用户分散的生活服务平台分类网站,58同城展现出有别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种种特质。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特质。当然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伴随58同城的高歌猛进,那些曾经贴满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慢慢消失了……

那么,姚劲波是怎样为58同城以及自己“打表”?在没有现成榜样和参照系的情况下,他又是如何在创业的孤独岁月中拉出时间轴,进而领先行业一个又一个“一步之遥”?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中的思维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牢固性、灵活性、动作思维的灵巧性的思维能力,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最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

关键词:应用题;思维;能力

G623.5

思维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是区分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在数学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牢固性、敏捷性、灵活性、动作思维的灵巧性。

一、把握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牢固性。

思维的牢固性是指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能时刻把握基本的理论、方法。教学相遇问题时,强调学生一定把握最基础的数量关系。

例1 :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两车同时相对开出,8小时相遇。然后各自继续行驶2小时,这时快车离乙城还有250千米,慢车离甲城还有350千米,求甲、乙两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思考:要求甲、两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数量关系,必须知道速度和以及相遇时间,相遇时间就是8小时,关键是求出速度和,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快车和慢车相遇后,又各自行了2小时,快车距离乙城250千米,慢车距离甲城350千米,250+350=600(千米),综合起来考虑,这个600千米其实就是快慢两车8-2=6(小时 )行的路程,这样就可以求出速度和:(350+250)÷(8-2)。

全文阅读

姚劲波:以域名起家博得第一桶金

23岁,姚劲波卖掉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以几十万元的价格拿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28岁,成为万网的副总裁,底层做起的创业小子登上了职场的另一个高峰;

34岁,他创办的学大纽交所上市,他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

2012年,36岁的姚劲波和他的58同城,依然以激昂的热情在路上……

从58个人的创业公司,经历七年之痒,如今的58同城发展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大公司,而58的平台也变成全国老百姓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服务平台。身边的普通人。几乎都用到过58同城的服务,或者通过58租到了房子,或者找到自己心仪的宠物。

让姚劲波感到骄傲的也正是这一点,“58同城的平台可以提供一种难以替代的服务,而我相信它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像百度、腾讯那样的公司。”姚劲波信心满满。无论58同城发展到多大,他始终是那个拼杀在第一线,脑子里想着如何解决问题的激情创业者。

以域名起家淘得第一桶金

1999年正当互联网热潮悄然兴起时,刚大学毕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姚劲波,理所当然地在工作之余做起了个人网站——一个以域名注册交易为主业的“易域网”。网站做了半年,既没挣到钱,也没办法再发展壮大,姚劲波想到了把他卖掉。幸运的是,姚劲波发出的几封邮件都有了回音,于是他连人带网站一起投入了当时在企业信息服务领域坐头把交椅的——万网。

全文阅读

同城赶集决战前夜

是姚劲波保持优势到底,还是杨浩涌绝地反击成功? 58同城网与赶集网的决斗已经一触即发。

有一种赌局,最终的赢家只有一个。

杨浩涌与姚劲波正是这样的赌局中的一对忠实赌徒。

前者统帅赶集网,后者掌管58同城网。大众或许是从姚晨“我有一头小毛驴”和杨幂咆哮“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才开始关注这两个集合了房产、车辆、招工、兼职、黄页等海量信息的分类信息网站,却不知在广而告之之前,此二人已在这杀机四伏的江湖上厮杀了好几百回合。

如今百站凋敝,生者寥寥,旗鼓相当的密集广告攻势不过是杨姚两人最后决战的剧情预告。

争先

2004年12月24日,北京,杨浩涌走出了从美国来的飞机。他刚刚辞去了在硅谷的高薪工作,自筹10万美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回国创业了。

杨浩涌打算把美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及其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Craigslist相当于免登陆BBS,用户可以发帖买卖二手货、交友、租房子等,当时这在中国比较新颖。同时,类似Craigslist这样的大容量分类信息网站让用户一旦使用习惯,而且能满足其各方面信息需求后,用户就会懒得再找类似的网站备用。于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决定了整个市场最终只需要一个赢家。

全文阅读

分类信息网站转型:赶集58同城前路难明

分类信息网站的前景越来越扑朔迷离,从2005年杨浩涌和姚劲波相继创立赶集网和58同城至今,两大业内领头羊竞争中走过了7个年头,如今他们走到了关键的分岔路口。

赶集网和58同城在这样的变局中纷纷采取策略,前者押宝蚂蚁短租,后者选择转型电商化。

赶集网和58同城,这两家同时模仿Craigslist的分类信息网站,在经历了长达多年的知名度和平台比拼后,开始了新一轮“转型拉锯战”。面对原有业务广告与增值服务收入的增长瓶颈,两家公司都在摸索更适用的业务模式。

赶集押宝蚂蚁短租

今年春天,面对资金链断裂、大裁员、高负债经营等传闻,业内人士一度怀疑分类信息网站的盈利能力。近日,赶集网CEO杨浩涌宣布,对刚成立一年的“蚂蚁短租”将继续追加投资,金额是1000万美元。

“最近3个月内,蚂蚁短租的每位用户的平均下单数超过2次,”杨浩涌说,“目前蚂蚁整站房东数为4万,房源数20万,未来还将加大对短租业务的投入,蚂蚁短租能成就赶集网成为一个估值十亿美金公司的机会。”

赶集网CEO杨浩涌近日还对外宣称,连续三个月来,赶集旗下的短租业务的总订单数超过10万,增长率超过25%,已成为赶集增长最快的业务。

“蚂蚁短租”是指为休闲出游的“背包客”找暂时住所,同时很看重性价比。事实上,杨浩涌一年前宣布成立蚂蚁短租网站时底气并没有这么足,着重强调是向O2O(Online To Offline)领域的一个尝试,会投入2000万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用于补贴租户和房东,且估计两年内都会亏钱,谈不上盈利。至于追加投资的资金来源,杨浩涌直言:“不会融资,赶集网不缺钱。”

全文阅读

姚劲波的“分类信息王国”

从58个人的创业公司,经历七年之痒,如今的58同城发展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大公司,而58的平台也变成全国老百姓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服务平台。随便问问身边普通的北京人,几乎都用到过58同城的服务,或者通过58租到了房子,或者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宠物。

让姚劲波感到骄傲的也正是这一点,“58同城的平台可以提供一种难以替代的服务,而我相信它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像百度、腾讯那样的公司”。姚劲波信心满满。无论58同城发展到多大,他始终是那个拼杀在第一线,脑子里想着如何解决问题的激情创业者。

以卖域名起家

大学毕业一年,他就创办公司并且卖了几十万元;他在万网从基层做起一直到担任高管;他创办了学大教育并且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他是国内最大的生活分类信息网站创始人……这是一个让人骄傲的创业历程,但姚劲波却始终没有感觉到成就,反而常常处在一种壮志未酬的思绪中。

1999年正当互联网热潮悄然兴起时,刚大学毕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姚劲波,理所当然地在工作之余做起了个人网站——一个以域名注册交易为主业的“易域网”。网站做了半年,既没挣到钱,也没办法再发展壮大,姚劲波想到了把它卖掉。幸运的是,姚劲波发出的几封邮件都有了回音,于是他连人带网站一起投入了当时在企业信息服务领域坐头把交椅的——万网。

大学刚毕业,姚劲波就已经有了几十万元的家底和万网的股份,但他在万网还是从底层做起,产品经理、产品总监、华南区总经理,直到企业的副总,姚劲波有意在各个位置都锻炼一番。在万网,姚劲波做出的几次域名交易案例,让他名声鹊起,在IT界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比如从韩国人手中收购了“端午节.com”,和无偿捐献的举动。

“早期的创业和在万网的经历对我帮助很大,”回忆起当时的工作经历,姚劲波说,“正是在万网让我对互联网有了真正深入的认识和积累了管理经验。”直到现在,姚劲波依然对域名有着特别的情结,他甚至依然不断注册他喜欢的域名作为收藏。他拥有上千个有价值的域名。

“我喜欢收藏域名,就像有人收藏红酒和字画一样。”姚劲波说。问到这些域名价值几何,姚劲波淡然又有些骄傲地说:“按市场价值,可能超过一亿吧。”

全文阅读

姚劲波:05级的“后进生”?

在“一个神奇的网站”广告流行之前,58同城可谓默默无闻,甚至有些不入流。他们常年与社会比较底层的服务群体打交道,干的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分类广告。考虑到互联网追求炫酷概念的惯性,58同城的模式一点都不性感。看看其首页就知道了,8年来不曾改头换面。张绍刚曾被姚劲波请来主持58同城某一年的年会,这位名嘴上来就一顿数落,“开什么年会啊?有钱把你们的首页改改,丑死了知道吗?”

2005年5月8日,58同城上线。同年,赶集网也进入人们的视线。但是那一年最火的不是分类信息网站,而是博客、SNS、视频和音乐网站。王兴创立校内网,杨勃给自己的SNS网站取了个很文艺的名字豆瓣,王微和周娟在视频领域正式启航,两个博客网站分别获得1000万美元的投资,这规模在当年还是个天文数字。那一年最火的还要属超女,草根出身的李宇春刮起一股旋风,让互联网人看到了音乐网站的“钱景”。在有互联网史记之称的《沸腾十五年》这本书里,根本找不到58同城或赶集网的半点影子。

广告大战背后的资本战

2011年年初,一则由微博女王姚晨代言的赶集网广告,在央视黄金时段大量投放。时隔几月,“一个神奇的网站”经58同城推出,由当红女星杨幂助阵。双方对垒的意图显而易见,而且打得难分难解。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把对方打趴下。

从58同城的招股书中可以发现,2010~2012年,58同城年度广告支出分别为823万美元、6851万美元、2506万美元,2011年广告投放的花费最多。

这次交锋来得并不突然,甚至早就有迹可循。2010年4月,58同城拿到DCM1000万美元的A-1轮融资,就在同年,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和蓝驰创投向赶集网注资2000万美元,这也是后者的B轮融资。这笔钱到位后,赶集网开始做大市场。

58同城也确实感受到了威胁。当时林欣禾作为DCM的代表刚刚进入58同城董事会,他提议,“我们需要加快发展步伐,才能有实力迎接对手的挑战。”58同城和赶集网都是仿照美国Craiglist的模式起家,后者基本上没有融资,缺钱的时候曾卖给eBay一些股份,现在已经做成一家公益性质的网站,年收入维持在1.5亿美元左右。基于这些判断,林欣禾认为,其实做分类广告与黄页一样是不需要花很多钱的。

分类信息网站后来之所以给人“拼爹”的印象,主要源自58同城与赶集网的这次“中原交战”。“对方有很多大炮,你也得去买很多飞弹;他有什么核弹,你也得搞一个。因为两家在非常激烈地竞争,两家的融资能力都非常强,投资者又很相信这种生意在中国会有很大的潜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造成整个市场走向了一个很极端的烧钱方式。”林欣禾对《创业邦》记者说。

全文阅读

姚劲波:我希望做一件影响每个人的事

2013年,37岁的姚劲波和他的“58同城”,依然以激昂的热情走在前进的路上……

从“58同城”创业之初,到经历七年之痒,如今的“58同城”发展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大公司,而“58同城”的平台也变成全国老百姓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服务平台。随便问问身边普通的北京人,几乎都用到过“58同城”的服务,或者通过“58同城”租到了房子,或者找到自己心仪的宠物。

让姚劲波感到骄傲的也正是这一点,“58同城”的平台可以提供一种难以替代的服务,而我相信它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像百度、腾讯那样的公司。”姚劲波信心满满。无论“58同城”发展到多大,他始终是那个拼杀在第一线,脑子里想着如何解决问题的激情创业者。

以域名起家的创业故事

1999年大学毕业第一年,他就创办公司盈利了几十万元。他在万网从基层做起一直到担任高管,他创办了学大教育并且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他是国内最大的生活分类信息网站创始人……这是一个让人骄傲的创业历程,但姚劲波却始终没有感觉到成就,反而常常处在一种壮志未酬的思绪中。

1999年正当互联网热潮悄然兴起时,刚大学毕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姚劲波,理所当然地在工作之余做起了个人网站———一个以域名注册交易为主业的“易域网”。网站做了半年,既没挣到钱,也没办法再发展壮大,姚劲波想到了把他卖掉。幸运的是,姚劲波发出的几封邮件都有了回音,于是他连人带网站一起投入了当时在企业信息服务领域坐头把交椅的———万网。

大学刚毕业,姚劲波就已经有了几十万元的家底和万网的股份,但他在万网还是从底层做起,产品经理、产品总监、华南区总经理,直到企业的副总,姚劲波有意在各个位置都锻炼一番。在万网,姚劲波做出的几次域名交易案例,让他名声鹊起,在IT界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比如从韩国人手中收购了“端午节.com”又无偿捐献的举动。

“早期的创业和在万网的经历对我帮助很大,”回忆起当时的工作经历,姚劲波说,“正是在万网让我对互联网有了真正深入的认识和积累了管理经验。”直到现在,姚劲波依然对域名有着特别的情结,他甚至依然不断注册他喜欢的域名作为收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