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组织社会学论文

组织社会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班级组织管理社会学论文

一、形成班级集体意识

对于班级组织来说,同时具有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自功能性是指,一般来说,其他社会组织的“生存目标”都是指向组织外部的,而衡量生存目标实现与否是以组织之外的某种变化为标准的。班级组织作为社会体系的一部分,不仅是为了实现某些外向性的指标,而且更重要的是基于其成员学生自身学习性的需要,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指向性,班级组织所产生的首先是与其成员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半自治性是指,班级组织是非成人组织,并非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管理自身,而是指相当程度上借助于外部的力量。而正是由于这些有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殊性的存在,班级建设才更需要借助集体意识来团结班级组织,我们也可以将班级的集体意识看作成班风。班级中的集体意识在班级创建初期显得略微淡薄,而个人意识占意识流的主要地位,因为在班级创建初期,学生彼此了解甚少,就学生个人而言,自己曾经已有的经验和意识,会主导其行为。而在班级慢慢建设过程中,由于良好的集体意识会对个人成长发展以及对今后融入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形成良好的班风就成为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个良好的班风不仅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体现了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以及遵守班集体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荣誉的个人意识。

二、优化班级分工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每个人都在社会分工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位,虽然工作的细分导致了每个人具有差异性,但是正因差异性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紧密,彼此间的感情更加深厚。虽然后人在对他的社会分工论进行评析过程中认为,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过于理想化,忽略了阶层分化和冲突的存在,但笔者认为将涂尔干所规划的社会分工论,应用到班级组织结构中,会对班级结构的优化起到更好的效果。班级组织分为班干部、小组长和一般成员,由任命或推举产生的班干部,细分为管理班级的班干、各学科的课代表、兴趣小组长等,他们的工作职责是要对班级同学负责,这一部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积极性高,并且在担任职责方面,会有权威的观念。相对来说,小组长的责任就少很多,而班级的一般成员则是一种“平民式”的存在。非正式结构中,学生间的关系是由个人决定,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玩伴,在这一结构中,有部分学生会明显表现出较高的人缘水平,这是由于他们的个人影响力而受到的选择,相反,有的学生会受到遗忘,当他们明显表现的不友好或是冷漠时,即使去选择其他同学,也可能不会得到相应的回复。将社会分工理论结合到班级组织中,体现在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是尊重学生个体的心理差异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其次是尊重学生在班级结构中的所担任的职位差异,表现为在正式结构中,担任班干、小组长及普通成员的差异;在非正式结构中,受选择受拒绝程度的差异以及在非正式群体中,担任关键人物与在正式结构中任职人员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不免会引起冲突,但是笔者相信,通过借鉴有机连带社会形态中的社会分工理论,在对待有差异的个体时,不排斥、不打压、不冷漠,并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大的班级的整合,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典型群体的道德

涂尔干所认为的道德是在有机连带社会形态中,基于个体分化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整合,它不同于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强调分化性,允许个别的存在。道德是社会群体连带的根本,通过抑制个体成员的自私并约束其行为,以达到社会的高度团结,因此,他认为道德是一种元素,具有凝结力量的作用。道德这种起作用的元素,在教育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很多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为善。通过对班级群体的分析,有学者总结出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班级群体在受到熟悉程度、座位、性别、个人特征、个人影响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又分成若干小群体,有的小群体成员间能够传递正能量,例如学习互助群体,兴趣群体,游戏群体等,但不免一些典型群体行为的出现,例如:学习反面互助群体(花钱买作业)、反抗行为群体(学生个体对除自身之外环境和行为的反抗)、从众行为群体(随大流,会否定自我)等。笔者认为,这些典型群体的存在,对于班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会存在潜在的隐形的威胁,不利于班级组织的建设,从而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四、建设班级组织的目标

涂尔干对教育的目的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教育目的就是在协助儿童接受社会集体意识所确认的共同价值,并促进社会统整。在涂尔干看来,他所在的社会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有系统的社会化”,即教育是一种工具,社会通过这种工具,让儿童受到自身社会化的学习,以便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理想成人。将其理论应用在有机连带社会,表现为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在进入社会后,直接从事自己的职业,担任自己的社会职位,完成自己的职责。进而他提出了教育的功能相关理论,他认为学校教育应有四种功能:智识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学生在学习这四种功能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的重塑,经过选择后融入到社会。班级组织的存在按照涂尔干的理论而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它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是对作为班级组织主体的“学生”进行了探究。通过以有机连带理论为中心进行探究,应意识到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意识和行为法则、教育这些理论都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些理论对班级又有重要的影响,从而笔者归纳出以下关系:

全文阅读

组织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一、贴近时代,指导学生反复实践,加深体验

社会实践教育体现的是开放和创新的观念,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应该捕捉时代的气息和时代的脉搏。全县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以来,我们不失时机开展“拒绝安全隐患进校园签字仪式”、“观看科教片”、“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不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大家都扮演“小记者”尽展才艺,及时将消灭安全隐患的最新动态在全校师生中传播。

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义务劳动,帮助五保户、军烈属、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学生良好礼仪的养成;开展象征性“走遍祖国大地”游览活动,每天坚持十分钟长跑,象征性奔赴祖国各地,每月到达一座大城市,月末写出沿途各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特产等。实践告诉我们,使学生掌握一种本领,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养成一个习惯,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达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量”和“度”,切忌隔靴搔痒,影响积极心理体验的产生。所以我们必须指导学生经过多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经过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逐步积累,才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二、贴近教学,让学生交流体会,展示本领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学,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实践活动要密切结合教学启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学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后,我们组织学生远足、野游等领悟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采集动、植物标本,为自然实验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让学生从中体验家乡优美壮丽的景色,从而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加深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体验教育活动中,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加深体会,提高认识,同学之间还互相启迪、互相学习。从学生心理角度看,他们都非常想把学到的本领展示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学校为他们创设了展示本领的时空大舞台,通过让学生尽情展示本领,感到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取得的进步,同时更进一步地坚定自己参加体验教育的信心,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孩子的心中碰撞出激动的火花,他们把自己眼睛发现的生活中的真、善、美,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全部记录在了自己的人生日记里,那些天真的感触带给大家的尽是感动。也许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也抵不过自己亲自做一遍。也只有把学生们带到实践中来,才能有效的培养其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

作者:吕红梅单位:吉林省乾安县第二小学

全文阅读

医学生社会实践论文:皮肤鳞癌组织中MMP

【关键词】皮肤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明胶酶B;抗原CD34;微血管密度

ExpressionofMMP9inskinsquamouscellcarcinomaanditssignificanceinmicroangiogenesis

【Abstract】AIM:TodetecttheroleandthesignificanceofMMP9inmicroangiogenesisinskinsquamouscellcarcinoma(SCC)andtoobservetherelationbetweentheexpressionofMMP9andmicrovesseldensity(MVD)inSCC.METHODS:ImmunohistochemicalSPstainingwasusedtoexamineMMP9expressionandthechangeofMVDunderlightmicroscopein45casesofSCC,19casesofBowendisease,and10casesofnormalskin.RESULTS:TheexpressionofMMP9inSCC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Bowendiseasegroup(P<0.05),whilethelatterwasalso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normalskingroup(P=0.028,P<0.05).ThelevelofMVDinSCC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Bowendiseasegroup(P<0.05),andthelatter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normalskingroup(P<0.05).CONCLUSION:MMP9ishighlyexpressedinSCC,andmaybeoneofimportantfactorsinangiogenesisofSCC.

【Keywords】skinneoplasms;carcinoma,squamouscellimmunohistochemistry;gelatinaseB;antigens,CD34;microvesseldensity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发生发展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微血管生成的意义.方法:SCC45例,Bowen病19例、正常皮肤10例进行CD34,MMP9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9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分析MMP9的表达与MVD之间,及它们与S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SCC组中MMP9表达高于Bowen病组(P<0.05),Bowen病组中MMP9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P=0.028,P<0.05).在SCC组中MVD值高于Bowen病组(P<0.05),Bowen病组中MVD值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结论:MMP9可能是SCC促进微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与SCC的侵袭性相关.

【关键词】皮肤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明胶酶B;抗原CD34;微血管密度

0引言

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与其诱导产生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基底膜(BM)的能力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组蛋白酶,研究表明[1-2],MMP对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起重要的作用.Guttman等[1]研究表明MMPs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也有重要作用.明胶酶是MMPs的一个亚类,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近年MMP9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逐渐被重视.MMP9不仅是降解基底膜和ECM的关键酶,而且在肿瘤间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在皮肤鳞癌中,有关MMP9的研究报道很少,其结果也不完全一致.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owen病(BD),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组织中MMP9和CD34的表达,并对MMP9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做定量分析,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Bowen病、基底细胞癌组织中MMP9对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全文阅读

新制度主义理论略述

内容摘要:新制度主义理论是在组织与制度研究者们不断对话和反思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从不同思想流派着手简要梳理了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发展的脉络,呈现了其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期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 理论 略述

组织理论的简要回顾

组织理论(组织学)是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学科(周雪光,1999)。早期的组织理论主要是以韦伯的关于理性组织、科层制以及一些学者如泰勒、法约尔等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而后,人际关系学派注意到了物化的组织结构(如资源分配、组织的正式制度)之外个人行为的重要性,以及“非正式的组织结构”的影响(周雪光,2003)。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组织的实际运作中与韦伯式的理性组织不同的地方,比如:社会行动者在实际行动中,受到“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过程的诸多限制,而后组织结构与组织目标都发生了非预期的变化,因而奠定了早期制度学派的基本思想(Selznick,1980;March& Simon,1958)。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兴起,使得组织研究在超越韦伯式的理性组织理论框架后越发深入。学者们对不同的行业组织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以衡量环境(包括不同的不确定性)与各种组织内在特征的关系。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组织理论在强调“开放系统”的基础上,将研究重心集中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新的组织理论学派相继出现,如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以及新制度主义(New Institutionalism)(斯格特,2002)。种群生态学派将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生物学理论引入组织研究,它认为组织有如有机体,需要与环境相适应,而后才能生存下来。与其他组织研究方法不同,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群体,而非个体;它要解释的是组织的差异性: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或那么少的组织?这使得种群生态学关注的是组织生存的结果,而非组织适应的过程;此外,种群生态学预设组织生存的环境是特定的,强调了环境的选择行为,组织只能被动适应而无法发挥“能动性”改变环境。资源依赖理论则不同于种群生态学,它更多地强调了组织的适应性,认为组织为了生存必须与环境进行资源交换且可以从环境中通过努力获取资源,组织获取资源的需求导致组织对外在环境与其他组织产生资源依赖。而组织也将通过积极的策略选择采取相应的行动,并有改变环境限制的可能性。资源依赖理论主要关注单个组织,从组织优势来考察环境。资源依赖理论建立在“开放系统”框架内,它认为,如果不了解组织运作的环境,就根本无法了解组织的结构以及组织行为(斯格特,2002)。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

新制度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个充分关注组织与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的理论学派。它将其研究焦点放在组织生存的制度环境上,强调组织是开放系统,组织的架构以及运作都受到社会性建构的观念体系和规范所体现的制度环境的影响(周雪光,1999,2003;斯格特,2002)。

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是从迈耶与罗文于197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与仪式的正式结构》开始的。他们提出了问题—组织为什么会有趋同现象?种群生态学、资源依赖理论以及权变理论对该问题都不能解释。迈耶与罗文发现,组织正式结构的设计往往不是基于效率与绩效,而是制度赋予的“理性神话”(rational myth),“组织结构性地反映了社会建构的现实”。并且认为,需要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各种组织行为、组织现象,特别是制度环境,即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take-for-granted)社会事实,从而将组织研究导向一个新的理论路径。

全文阅读

领域分析范式视角下知识组织中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从领域分析范式的视角研究知识组织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主题分析、分类法、语义关系和知识组织的基本原则等。对国外该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井从情报学学科整体建设出发阐述领域分析范式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知识组织 领域分析 范式 认识论

[分类号]G352

1 引 言

知识组织是情报学的核心领域之一,长期以来在学科中有较高的关注度。国际知识组织学会(ISKO)的机关刊物《知识组织》2008年出版了“何为知识组织”专刊,Gnoli撰文列出了“本体论与认识论两种基本方法能否契合”、“学科是否继续成为知识组织的结构化基础”、“知识组织如何保障不同观点的表达”等21世纪知识组织要研究的十大问题。作为情报学的新兴范式,领域分析(domain analysis)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从领域分析范式的角度对知识组织的若干基本理论加以评述,以推动这一学说在国内的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2 领域分析范式概述

领域分析范式是由丹麦情报学家赫约兰德(Hjerladn)和爱布瑞森(Albrechtse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理论。它意指作为社会劳动分工一部分的知识领域(话语社群)是理解情报学中情报的最佳途径,要从知识领域的视角审视知识组织、信息交流与信息系统、信息需求与相关性标准等学科中的基本内容。近年来领域分析范式曰趋成熟,Marcel Dekker出版社2004年版的《图书馆情报学百科全书)刊载有领域分析的词条,《知识组织)2003年也出版了领域分析专刊,可以认为领域分析已成为国际情报学界所认可的重要理论范式之一。领域分析1995年的奠基论文也被《科学计量学》列为情报学的引文经典文献。

领域分析范式在认知观上给情报学带来了新的思维变革,秉承的观点是社会认知观,相信认知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认知过程要以文化、历史和社会所建构的意义作为中介。认识论方法则是领域分析最基本的方法,它构成了情报学理论架构的最广义层次,是信息行为、信息检索、知识组织等诸多学科分支的理论根基,亦是情报学中唯一可能建立的普适性基础理论。总体上,领域分析范式继承了北欧情报学的学术传统,从学科底层基础人手分析问题,注重哲学思辨的应用,这使其理论显得比较抽象深奥。但恰响应了巴特勒同样适用于情报学的名言:图书馆学之所以声望不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被普遍认可的奥秘性知识。由于领域分析范式将情报学有机地嵌入到科学哲学、知识社会学等更宏观的学科群图景中,具有理论的高度抽象性,这无形中提升了情报学的学科地位,增强了它作为现代科学门类之一的知识内涵。笔者在文献中对领域分析范式的基本思想、作用与评价予以详述。

全文阅读

民政部理论研究部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在新起点上推动社会组织事业进一步发展,现民政部2009年“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指南。

一、研究课题范围

1.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研究

2.社会组织在重大社会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研究

3、社会组织在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与责任

4.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5.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研究

6.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研究

全文阅读

组织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

[摘 要]组织传播研究是20世纪社会科学探索的一个特殊领域。这不仅因为不同语境中的组织传播在形式与功能方面表现出某种相似性,易于进行多学科多架构的研究,而且组织形态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不断鼓励和回报人们的研究。组织传播研究在我国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缺少致力于组织传播研究的专业力量;研究者受到非专业背景与多学科知识结构等问题的困扰;学科建设的空白导致许多理论问题模糊不清。本文试图通过对组织传播研究的自觉思考,以及对学科定义、核心概念、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等问题的讨论,探索促进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与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 键 词]传播学 组织传播 学科建设 研究范畴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1-0121-05

一、美国组织传播研究的源流

组织传播是指特定组织围绕其本身目标,与组织成员、其它组织及社会环境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传播理论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其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00年到1940年为组织传播的准备期。工业革命造成的经济扩张引发了生产组织制度的巨大变革,发轫于英国,波及美、法、德等国的新型组织不断涌现,从而带来了思想、方法和技术的变化,形成了以泰勒(Taylor)为代表的以生产为中心、管理为导向的古典组织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传播仅仅在机器被打开以前存在,它是用来下达命令、协调工作以及获得雇员服从的工具。在当时,传播本身根本不成其为问题。1924年以后的霍桑实验,梅奥(Mayo)等人提出了人际关系导向思想,倡导业主关注组织气候,鼓励雇员参与和对话,即“个体不仅仅只是一只手,而且也是一颗心”。[1]( P27 ) 这个时期的组织研究虽然不以传播为中心,但这种从传播角度切入研究的思想观点无疑是组织传播研究的真正萌芽期,而且他们定义传播的方式对历史和今天的组织传播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1940年到1970年是组织传播学科形成期。主要标志是国际传播协会在60年代后期正式设立“组织传播小组”。其发展脉络随着修辞学、言语传播的衍生,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得到不断完善,为组织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组织研究方面开始关注人和物的有意义的秩序,将传播看作组织的核心,通过象征性表述和思考,组织传播的理论形态逐步形成。这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罗杰斯(Rogers)、普特南(Putnam)、格林堡和佛西奥尼(Greenbaum and Falcione)等。[2]( P6-7 )

1970年之后,组织传播进入成熟创新期。从早期深受传统组织与管理学科影响,重视实证―功能主义与传播效果,发展到囊括文化―解释、批判与后现代等论点,组织传播理论发展渐臻成熟。其研究范围包括传播理论、组织―管理理论与组织传播理论三个方向,研究的重心包括组织结构、传播的作用、交流过程中的信息与信道、组织成员的态度、关系和组织气候、交流的有效性。[3]( P76 ) 研究方法涵盖了经验研究与分析研究,而研究的实务性则包括了微观与宏观层次的传播过程与问题,个人与组织层面的传播行为,以及经由成员间互动或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的组织结构、文化与组织发展存活之关系。组织传播研究从此在美国得以蓬勃发展。罗杰斯在20世纪70年代末曾概叹当时组织传播文献已多达1200种。[4](P29) 仅2006年初,美国出版的组织传播著作就有北卡罗莱那大学斯蒂夫・迈耶(Steve May)与丹尼斯 K・M穆比(Dennis K. Mumby)的《魅力的组织传播理论与研究:多元的视角》和德克萨斯A&M大学传播系琳达・葡特曼(Linda Putman)及凯瑟琳J・克朗(Kathleen J. Krone)五卷本的《组织传播》巨著。

全文阅读

从企业文化到组织文化研讨

一、组织文化的结构内涵

作为一种管理理论,组织文化是在近年提出的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在对当代组织管理理论与文化学理论的综合研究和探索中逐步酝酿提出的。它是一种基于对组织小社会综合系统分析的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为组织建立起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利用它帮助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

组织文化包含三个层次。最外层器物层是组织的物质文化。它包括组织进行正常活动的物质条件,这是组织物质文化的基础;组织活动的产物和成果,这是物质文化的体现。中间层制度层是组织的制度文化。它包括组织的管理制度,这是制度文化的主体;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与管理,这是制度文化的实施系统;组织的人际关系,这反映了制度文化的性质与水平。最内层精神层是组织的精神文化,它是组织文化的灵魂。它包括作为知识技能体系的专业,如专业知识,专业观念、专业活动,这是精神文化的起点,组织成员的教育、卫生、体育、文娱等文化设施、文化形态、文化活动,这是精神文化的有形体现;组织成员的思想信念、理想追求、价值准则、伦理道德、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习惯传统、思维方式等,‘这是精神文化的实质和核心。

物质、制度和精神构成组织文化的三要素,各有其不同的功能。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基础,制度和精神文化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制度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关键,它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为整体;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主导,它决定了组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整个组织文化的功能则是满足社会需要、_仁级要求和组织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统组织文化三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价值观念是组织文化的核心,集中体现组织文化的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往往在一定的文化精神指导下去完善和改进组织,的制度的,甚至在一定的组织器物上也常常反映出组织的某种精神观念。从另一个角度看,物质文化水平及其使用方法也依次影响和决定着组织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组织活动的成果上,总是打上组织深层文化的烙印,凝聚着组织成员创造力的特点,蕴含着组织群体的心、「理素质和思维的特定形式。

组织文化的本质内容是组织精神,包括坚定的组织追求(组织目标)、强烈的团体意识、正确的激励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可称组织管理哲学)。组织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要素与组织的特点与实际相结合,便形成了各组织之间互不相同、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载体是组织文化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和实际手段。它一般包括组织的设备设施和各种工作成果,各种成文的规章制度、守则、手册;专业资料、专业成果;组织特有的口号、歌曲、徽记;各种习惯风尚、行为规范、一般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组织文化载体种类上的差异、水平_L的高低以及整个载体和谐统一的状况,反映了组织文化的风貌、特色和发展程度。

二、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

组织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是营利性的社会经济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而组织则是各种具有共同目标、行为心理相互作用、在特定关系模式(结构、体制)中从事一定活动的社会群体的集中概括。组织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行政机关、党群组织、军队、学校、科研机构等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群体。本文所讨论的组织主要是指各种基层社会组织。因此,较之企业文化,组织文化研究具有更为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组织文化理论是企业文化理论与组织管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全文阅读

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因及趋势

摘 要: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后来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公共组织形式,理性官僚制得到广泛采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僚制理论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和挑战,而从组织特征及其内部作用变化方面,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学习型组织将是组织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组织理论;公共组织;变革;学习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250-03

一、组织理论与公共组织

自20世纪初起,组织理论层出不穷,以时间为序,主要有古典组织理论、新古典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

(一)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起源于20世初,其代表人物为泰勒。泰勒通提出的“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等思想,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随后,行政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法约尔提出管理五大功能和著名的“法约尔跳板”,组织的上层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而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一次较系统地论述了官僚制的特征,指出官僚制适用于各种环境,是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基石之一。所以,古典组织理论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研究了行政组织。它的特点在于是基于经济人假设,认为推动人的积极性的是严格管理、金钱、严厉监督、强制性服从等外部条件。而且该理论侧重于用一种封闭的模式对组织的内部进行静态研究,忽视了对组织动态变化和组织社会需求等的了解。

(二)新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全文阅读

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基础论述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利他、利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Dennis Organ教授及其同事在1983年首次提出。与组织公民行为有关的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契约关系和动机等理论。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文章希望通过自身的研究,为当前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 社会交换 心理契约 理 契约关系

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利他、利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Dennis Organ教授及其同事在1983年首次提出。综合一些学者对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研究,可知组织公民行为具备以下一些特征:一是组织公民行为不是工作说明书上所描述的角色内行为,也不是雇员与组织的雇佣合约具体条款所规定的,是一种外显的角色外行为;二是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的正式报酬没有直接关系,是一种自我裁量的自动自发行为;三是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中正面的利社会、利组织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带来了管理学理论的两大发展:一是角色理论的出现。角色理论将员工绩效分为角色内行为(由工作所决定)和超角色行为(非正式组织和工作所必需的);二是引发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热烈讨论。由于组织公民行为表现出来的自愿协助同事、主管、顾客解决与组织有关的助人行为、忍受不公正待遇的运动员精神、自愿参与组织政治生活的公民道德,以及责任意识、组织忠诚、热心支持、敬业守法、公私分明、人际和谐、个人勤奋,学者们形象地称其为“雷锋”精神、“好战士”形象、“主人翁”意识,并提出了一些理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基础,主要有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契约关系和动机等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由 Barnard(1938)提出的,后来March & Simon(1958)对其进行了完善,其主要观点认为,个体用自己的贡献与组织所提供的某种报酬构成交换关系。在此基础上,Blau(1964)把人类的交换行为区分为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两种行为。经济交换行为是双方(或通过第三方)建立一个契约,清楚列出所交换物品的数量,在规定的行为和时间下达成的协议;社会交换行为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个人的自愿,其动力是为了使个人获取回报。由于社会交换的回报是模糊的义务行为,对方有无回报是不确定的,因此,信任,即相信对方会在适当的时机会有所回报,就成为社会交换的必要条件。社会交换被认为是组织公民行为的主要动机。早在1983年Bateman & Organ提出“公民行为”概念时,就把社会交换理论和个体的积极情感(postitive affective)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基础。Bateman & Organ(1983)在探讨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时证实,员工的满意感来源于管理者的努力,当这种努力被员工觉察为有益时,员工就会要求自己对这些管理者的努力有所回报。

樊景立等(2006)在考察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后提出,西方社会注重契约,建立在契约关系上的组织及人际间交换讲求公平性,而中国社会中既定的人际关系和角色定位为行为提供了一定规范,交换公平并非是员工行为的主要出发点。魏江茹(2010)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通过446份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了工作满意在我国高科技企业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我国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可察觉的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工作满意感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心理契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