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作文素材论文

作文素材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作文素材管理论文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最感困难的是怎样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的问题。

许多学生反映,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没什么可写。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一方面,学生生活确实比较单调枯燥,不象进入社会的青年那样复杂;然而,中学生的生活也有丰富多采的一面,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关键是语文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整理、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我在作文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方法是:深掘、分类和提炼。

一是深掘法。学生的生活,表面看是很平淡的,但要从平淡的地方,寻找不平淡的意境来。比如我们天天都要接触父母、亲友、同学,每天上学都经过同一条道路。这些亲友、同学、街道其实都在变化,经常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发现改革开放的新变化。比如,每天经过的街道突然拓宽了,两旁盖起了摩天楼,一家一家的餐馆、发廊在开张,货架上的货品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可以《我每天走过的那条街》为题,指导学生观察、搜集、深掘素材,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平时,也要尽量利用节假日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旅游、回乡探亲或进行社会调查,以扩大写作素材的来源。我就常要求学生假期多探亲访友,使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境地。或是去农村探亲,目睹农村近几年来的变化;或是听海外、港台归来的亲属讲述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或是到一个当普通民警、村长、工人、清洁工的亲戚家去作客,也会搜集到你平时无法挖掘到的材料。如果能利用双休日,到车站、码头、餐馆等去参加劳动实践、做好人好事,那搜集的素材会更丰富;而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劳动实践的机会,更不能轻易放过,尽量和工人、农民、战士多接触、聊天,短短十多天中发掘的材料也许是你几年也搜集不到的。

二是分类法。学生作文的素材往往大多凭记忆储备,而这是很容易遗漏的,应该指导学生养成用笔记录的习惯,及时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笔记录下来,以备作文时运用。一般指导学生运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卡片、活页纸和日记本。用卡片可简单地记录书名、篇名和较短小的材料。用活页纸则可以随时将听到的一两句幽默有趣的对话、景色、场景、速写、心理等描叙下来。用日记本则显得更加全面和详尽,让学生每天或每周晚上,利用一段时间,将搜集到的有趣的材料写在日记里。利用这些宝贵的素材,有时即可写出很漂亮的作文。无论是卡片、活页纸或日记,往往记录的材料显得很散乱,最好能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收集,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作文材料分类,可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但大致可分为人物篇、景物篇、事物篇、情感篇和格言篇等。人物篇可记载父母、亲友、师长、同学等;景物篇可记载山水日月、四季风云、校园小景等;事物篇可记载亭台楼阁、日用物品、新旧建筑等;情感篇可记载喜、怒、哀、乐、思、颂等;格言篇可分立志、勤学、爱国、奉献、惜时等。

作文材料分类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素材分别记在几个记事本上,这些记事本分别标上“抒情”、“说明”、“记事”、“写人”等。然后再细分成小类。总之,以广泛搜集为原则,以使用查找便利为原则,以实用、质高为原则。

三是提炼法。指导学生将作文材料挖掘、分类好以后,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不当也产生不了好的效果,因此提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首先是指导学生拟题。有了好素材,一定要有好题目,拟好了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拟题的原则是角度要小,尽量要从小角度切入,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类大范围的题目只能作为框架,而要指导每个学生从这一范围内拟出自己所适用素材的题目,如“那晚红红的篝火”、“月夜情思”、“他教会了我端盘子”等,这样就显得新颖、贴切、有特色,使人一看题目就知道内容。二是立意要新。要在与同类文章中出新意,在提炼主题时,应尽可能考虑其材料作文已达到的高度,争取立意上有新的突破,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一半命题性质的题目,每个同学在立意上均要争取有新的突破,不要仅仅限于一般的“有意义”,而希望在人生追求、哲学、美学上的“有意义”给他人以生活的启迪。三是要体现时代精神。指导学生提炼素材时,一定要考虑现实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也就是说主题要闪耀时代光辉,展示和体现时代精神。如当今有些人物欲横流、见死不救、道德沦丧,就可指导学生从多方面搜集正面典型人物的素材,拟出“乐于助人的大妈”、“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以及“致见义勇为者的一封信”等作文题,引导学生深刻挖掘生活内涵,从中提炼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主题,从而写出一篇篇佳作。

全文阅读

网络作文素材管理论文

特别是基础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基地,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摇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仅靠过去那种“刀耕火种”的教学方式,是远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因此,必须改革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运用网络技术能够优化作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的做法是:一、建立网站——提供素材能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建立学生作文网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并顺应儿童的写作心理,建立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多元的写作知识和图文素材网站。从形式上有“图文宝库”、“语段宝卷”、“词汇宝典”、“思维宝塔”、“练笔宝石”、“名师宝藏”等栏目;从内容上有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等;从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并深受同学们欢迎的。二、引导上网——选择素材光有网站这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如何上网,让学生在网上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因为网上的素材可以说是图文并茂、五彩缤纷、丰富多样。这就必须有一个筛选的过程。如在教学“写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作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素材进行筛选;再看看名师是怎样指点迷津的;紧接着找一找有不有自己需要的语段或优美词句。最后还得走出网络,走向生活,和生活中观察的动植物进行比较,抓住特点,优化组合。网上资料加上生活实际,再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便是你理想的作文。三、教给方法——活用素材网络虽然提供了不少素材,这毕竟和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在作文时,不能照搬照套网上的素材,必须要活用素材。如在教学“小花猫和小白兔”时,先让学生比较观察网上提供的各式各样的小花猫和小白兔后,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述,同学们有的说,小花猫的眼睛在暗光下,总是登得大大的,圆圆的,并且眼珠子是绿绿的,绿得像两颗绿灯泡;在强光下,小花猫的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而小白兔的眼睛也是圆圆的,眼珠子是红红的,像两颗红珍珠。有的说,小白兔的耳朵是长长的,尖尖的,还会转动,特别灵活。而小花猫的耳朵是短短的,不能转动。有的说,小白兔的四肢是前腿短,后腿长,跳跃式走动。小花猫的脚心有肉垫,走路很轻,便于捉老鼠。还有的说,小白兔全身是雪白的毛,而小花猫身上的毛,是黄、白、黑三种颜色,像穿的一件花衣服,听好看的。学生为什么能够说得生动具体呢?是因为网上提供的画面就是这样清楚明白,再加上学生的生活实际的体验,才有这样的效果。四、勇于创新——加工素材“创新”这是新概念作文所要追求的目标,但它又不同于成人的文学创作。小学生的习作其主要特点,就是把生活中所看、所听、所想、所感,用纪实的手法来表达真情实感。然而,要使文章有新意,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就必须要做到:立意新、构思巧、语言美,既有实,又有虚,虚实结合,巧夺天工——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写文章要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网上的资料虽然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技术加工,所提供的素材都是学生要写的主要内容,看起来只是照录纪实,不需要什么想象,但实际上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具体,还必须进行创新,合理加工,合理想象。只有合理想象,才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如在指导学生说写“小花猫”时,本来从网上资料中看不到猫捉老鼠的情景,也不知道猫的胡须管什么用的,同时也看不到它平常是怎么玩耍的。这就必须要把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合理想象。结果同学们的想象不但合理,而且十分丰富,有的说,猫的胡须是用来探测什么的;有的说,是用来量鼠洞大小的;有的说,猫捉老鼠时,眼睛登得又大又圆,在鼠洞前耐心地等待着老鼠的到来,当老鼠出现在眼前时,猫就来个迅雷不及眼耳之势,就逮住了老鼠。当它把老鼠捉到了玩弄一阵子后才美美地饱餐一顿。由此可见,网络作文,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技术,它的途径很多。实践证明,网络引进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效是显著的。

全文阅读

习作素材研究论文

一、研究背景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关系素质教育成败的大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从小学阶段就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素质的培养。而语文素质的培养中,作文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同时,作文教学与听话、说话、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作文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其它几方面的能力;再从学生学习的难度来看,尤其有必要加强作文教学。因为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学生听、读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说写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说写能力的形成比听读能力的形成更困难,更复杂一些,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平时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听”、“读”等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还有的教师重“写”轻“说”造成学生写作时无米可炊,妨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教育部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因此如何借助于听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借助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来提高习作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我们围绕武进市级作文课题-“加强学生听读说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和时间,不断加强作文教学改革与研究,以“听”、“读”训练为切入点,以听促说,以读促说,以说促写,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与模式,在武进市第二轮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研究成果,推动我镇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深入发展,我们进过反复考察、论证,提出并成功申报常州市级作文课题——“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在全镇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实验与研究。二、研究的理论思考(一)概念界定“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是以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为纲,以语文课本为本,以课堂教学为策划中心,以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辅,通过扎实有效的“听、读、说、写”综合活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听话、阅读、说话能力的协调发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里必须特别说明的几个概念是:这里的“听”,是指靠耳朵听(听觉)所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能力;“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而是包括“听”以外的一切吸收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即包括阅读书本知识和观察周围事物等的途径和能力;“说”,是指根据吸收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后口述出来的方式和能力;“写”,是指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能润饰加工,形成书面语言的途径和能力以及自己评改习作的能力。(二)研究的理论模型听1.本研究课题的逻辑结构是:说写读2.理论依据: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读、说、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作文教学要重视听、读、说、写的有机统一,重视综合学习活动。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认为,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的训练。听话能力的培养,是儿童把感受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听话积累习作素材,学生听话可为其说话提供材料和内容,能为口语交际创造条件;说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能相应地提高书面表达(即习作)能力。并且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说是写的基础,掌握口头语言是发展书面语言的依据,可见说话又为习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而说话能力的发展,又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的输入”。在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习语言,吸收词汇,摸索语法习惯,及感悟和吸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从而为说创造了条件。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吸收了他人的表述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这些方面的建构,学生可以将读到的感悟到的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将读得的素材,迁移口头表达的材料,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就为说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可以把读得的信息,自然地流利地通过口头表达出来,提高了其口语交际能力,从而能“出口成章”。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润饰加工就可以形成书面语言,逐渐形成“下笔成文”的能力。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以“听”、“读”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以听促说,以读促说,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再经过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加工、整理,形成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即(习作能力)。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如果能遵循这种作文教学模式,将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逐步培养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符合新世纪的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的人才。3.研究所采取的范式: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范式是“中介过程”范式,即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教学研究范式。(三)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就是期望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听、读、说、写的综合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小学阶段能达到新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终极目标是学生听、读、说、写能力和谐发展,能达到“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的程度,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也期望通过实验与研究,探索总结出在小学阶段开展作文教学的一套新型模式。(四)研究原则:1.方向性原则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验室建设者和接班人。2.科学性原则自始自终都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整体性原则要从研究作文教学听读说写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发,听把握说写的逻辑程序,处理好作文训练与思想教读育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教育功能。4.主体性原则在“听、读、说、写”综合训练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综合活动家,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听、读、说、写能力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三、研究内容新修订的《大纲》对小学阶段习作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无论在文体上,还是表达上都比原来的大纲降低了要求,减轻了学生在民准备上的压力,便于他们无拘无束的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由地表达出来。由于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词句训练是基础,片断训练是关键,篇章训练是目的。只有层层落实,才能实现整体优化,提高训练的效果。本课题按“低中高”的程序,循序渐进,依据语文新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学生习作能力进行实验与研究。在这过程中,我们将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建构与培养作为重要的方面。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下几方面:一)研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学生口语交际、习作过程中的心理。小学生作文往往凭兴趣出发。这是儿童学习作文的一般心理特征,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顺应这一特征,尽可能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习作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心境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听、读、说、写综合训练,提高习作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中我们研究出一系列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二)研究各年级段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培养的策略。根据新修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来看,各年级的训练各有侧重点,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训练、系列训练,各年级段的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的培养的总体策略为:低年级应着重练习写话,要求是:“对于写得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因此低年级作文教学着重研究如何以低年级教材中说话、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通过“听、读”来获取知识,积累素材,对自己有兴趣的乐于自己想说的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思维加工,让学生用完整的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口述,然后把口述的内容书写出来并加以评改。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段。要求是:“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对这段年级的学生作文训练要注意趣味性,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因此,中年级的作文教学,着重研究如何以中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与习作内容和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通过“听读”片段范例,积累写作素材,学习片段写话,进行连句成段的方法训练,运用口头语言表达一个场面、一种景物、事件的精彩部分和自己的新奇想象等片段,然后再进一步进行思维加工,润饰成一个真实、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性的书面片段,并加以评改。高年级着重练习写篇的训练。要求是:在中年级的基础上,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应用文,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有一定条理。在新大纲的要求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的习作要有中心、有一定的条理,能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合理安排详略等,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使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达到或略高于大纲规定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的能力。因此高年级的作文训练,以高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和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着重应研究如何通过“听、读”活动获取说、写篇的知识、方法,训练学生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材,编写提纲的方法,布局谋篇能力的训练的方法等。还要研究学生运用“听、读”所积累的材料,如何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想象,思维加工形成内部语文,再生动、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从说到写,润饰加工连段成篇的教学形式、方法和评改的策略。三)创建“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一新型作文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出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新模式,是本课题的一个研究重点。我们要借鉴国内外作文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验与研究,总结构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开放式,多向互动作文教学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四、施阶段第Ⅰ期研究的措施、内容、过程及方法:一)主要研究措施我镇的《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报告,于2001年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定为十五期间常州市级立项课题。我们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课题组分三个阶段进行实验与研究。其中第二阶段,即具体实施阶段,又分四期进行。为了使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得以顺利进行,我们实施以下保障措施:1.加强课题管理,强化激励机制。我们认为完善的课题管理是课题研究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能使课题实验与研究顺利展开,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双轨管理网络,如图所示:教科室----课题组↗校长室---组织指导------具体实施------实验教师(宏观控制)教导处----教研组以“分层次,抓重点,规范化,见成效”为工作思路,规范课题管理,并建立了一整套课题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如《课题组成员职责》、《课题研究成果奖励机制》等,从而进一步规范管理,激励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实验与研究。2.成立总课题研究组和3个子课题组。为了使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总课题研究组,由分管教学、教科研工作的王刚校长任组长,副组长由潘晨光校长、教科室林中坤主任、教导处雷浩良副教导主任,组员为低中高年级段教科研骨干教师。下设低、中、高3个子课题组,分别由全镇低、中、高年级语文老师组成,各组分别设正副组长和督察员。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首先,我们强化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与学的心理学》、《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选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理论学习材料选编》等教科研书籍和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重要的文章,并鼓励教师积极自学,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周学习1-2篇与课题有关的文章,摘记有关内容、有价值的材料送教科室,作为文献资料,再由教科室推荐给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外出参观学习,业务培训,聘请专家指导。4.认真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确定了各期的研究重点,并初步制定了实施计划,积极实施与研究。二)本课题第I期实施阶段研究重点是:听研究说中“听、读”能力的培养和积累口语交际、习读作素材,拓展习作思路的策略。三)各子课题本期研究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低年级子课题组:A听的方面: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注意大致的内容和精彩情节。3、注意别人交谈时的态度、技巧。B读的方面: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结合上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5、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6、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9、喜爱图书,爱护图书。中年级子课题组:A听的方面: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3、注意学习别人交谈、演讲、讲故事时的态技巧。B读的方面: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并学习课文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5、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并学习使用。6、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音材料。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子课题组:A听的方面:1、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学习别人交谈、演讲、评价、反驳时的神情举措,揣摩他人的意思感情。B读的方面: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阅读叙事性文章,了解故事梗概,学习描述场景、人物、细节的方法。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上网查找资料。9、在理解课文过程中,体会并学习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感情。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四)第Ⅰ期的研究策略主要是:(1)培养听读能力,养成多听、多读、多想的观察习惯。①明确听、读等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在口述、习作之前,都要学生明确听、读等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周围众多的事物中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有的放矢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的对象上。②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成是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按其比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观察并非一般意义的“看”,而是我们所提倡的通过“听”和“读”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的结果。在平时,首先我们要求学生亲自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想一想等等;其次,我们还教给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由远到近,或从上到下,或由整体—部分—整体等),让学生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③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区分事物之间的异同。(2)引导学生从“听、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拓展口述、书面习作的思路。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我们课题组在实验中根据这些要求,十分重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①首先是多读。内容包括所学的语文课本和历史、自然等以及课外读书。让学生在多读、熟练,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写作上的方法与技巧等。②其次是多听。听,包括别人讲事情的内容,听广播电视报道的消息等。“听”这一活动既培养了讲者的口语交际能力,还丰富了习作素材和知识。③运用原武进市级作文研究课题中总结的十八种语言转换模式中的18种“一级听读积累”模式。即a听读中理解字词b听读中理解句式c听读中理解标点作用d听读中理解词群e听读中理解解题f听读中学分段、归纳段意g听读中概括主要内容h听读中学分主次内容i听读中学归纳中心思想j听读中学捕捉重点段k听读中学段落结构式l听读中学作者的观察方法m听读中学学词句锤炼方法n听读中理解事物联系(前因与后果、环境与事物、动态与静态、事物与联想、外表与内心、顺叙与倒叙等)o听读中学描写p听读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q听读中学创造r听读中学变体(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3)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素材。集体活动和家务劳动仅靠观察和阅读资料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把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细节及活动中的感受掌握好,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时才能有真情实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春游东山”、“环保考察”、“敬老院的笑声”、“走进军营”、“扬起自信的风帆”等,还要求学生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4)学会勤于记载,积累素材。无论是观察到的事物,阅读到的听到的,还是在做过的实验、开展过的实践活动以及亲身感受,都要求学生分类记录下来,建立一个素材库。(5)注意观察和积累别人在日常交往、实践活动中口语交际时的动作、神态、语气及应对策略等,自己要认真揣摩、模仿。五)本期所做工作如下:1、召开了全镇语文教师大会,推广原武进市级作文课题—《加强学生听、读、说、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的成果,并举行常州市级作文课题的开题会议,并成立了孟河中心小学新世纪畅想文学社(王刚、林中坤负责)。2、召开题组会议,由总课题组组长王刚校长部署了第I期工作,副组长林中坤组织实验老师学习有关“积累”方面的文献资料。3、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已取得的“学生听、读能力培养和积累口语交际、习作素材,拓展习作思路的策略”,并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开发新的策略。4、引导师生自愿订阅各种报刊,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每位师生准备一本素材积累本。教师摘录业务学习资料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撰写心得笔记;(总课题组成员每期记载1万字,其他课题组成员每期记载6000字。)学生摘录课本中的和课外读物中的佳辞妙句,优美片断等,并选择性地朗读背诵,定期进行检查、交流。(教师帮学生设计好摘录卡)5、每班每周利用晨会课、中午时间、写字课或兴趣活动课时间(由教师自定,每周必须3次以上)组织学生进行“1分钟/生的信息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精彩少儿影视、日常见闻等或进行演讲。6、以校或子课题组为单位,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交流当前的实验与研究情况。7、组织有关研讨课、观摩课,要求在这些课中体现积累的策略,课后进行研讨。(市级公开课由戴彩莲、殷文娟、陈玲美、马武媛、何琳苏承担,校级公开课由各校安排,各上课教师要上交公开课教案、有关获奖证书各2份)8、组织学生参加《小学生学习报》《中小学作文教学》《语文百草园》等正规报刊和市教育局组织的征文竞赛,积极向正规报刊推荐学生优秀习作。发表或获奖习作及时上交教科室。9、以各校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少先队活动、科技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社会调查等,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10、各课题组成员撰写与本课题第I期研究重点相关的教学论文、案例、心得、总结等,并积极向正规报刊投稿,期末各校上交有关论文、案例及获奖证书(每人每稿2份)。11、各子课题组组长撰写各年级段阶段性报告(一),总课题组组长王刚校长撰写总课题组阶段性报告(一)。关于“积累”的研究,要在今后每个阶段都进行实施与研讨。六)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的示例论文选摘: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之我见江苏武进市孟河中心小学何琳苏宋代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如果你要学习写诗作文,那就要在写诗作文之外的地方――写作素材的积累上下功夫。古往今来,那些写下不朽名篇佳作的大师们无不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叶圣陶先生也在《论写作教学》中明确指出:“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而要有一腔积蓄,就必须依靠平时点滴的积累。因此,要搞好作文教学,要使学生笔下生花,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积累。(一)在读中积累语言新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用规定背诵篇数的方法,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同时规定阅读教学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1.阅读教学中积累新大纲突出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淡化了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感知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教学一篇课文大致要经历“初读了解――精读感悟――熟读积累”这几个阶段。在充分读后,可穿插说和写的练习,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苏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四册《学棋》这一课,可安排这样的练习:学下棋时,一个学生因为(),所以后来成了()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所以棋艺()。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不能()。这样的说与写,实际就是背与默,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运用中巧记活背。通过这题的练写,使学生积累了“专心致志、出色、走神儿、一直没多大长进”等词汇,同时又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使学生受到了“学习读书要专心”的思想教育,真可谓一举三得。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要求学生熟读全文,以至背诵。熟读成诵的形式,要根据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和课文特点,灵活多样。如课文的故事性强,就让学生讲一讲;如课文是童话,就让学生演一演。对于每一单元规定的“熟记成语”,要结合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大致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如《母亲的恩情》充分体现了“舐犊之爱”,《劈山救母》充分体现了“乌乌私情”。学习这两个成语时,就可适当联系这两篇课文的有关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学完几单元后,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组会背的成语多。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加强熟读和背诵,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2.课外阅读时积累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我们的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单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发利用其它信息资源。叶圣陶先生也有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少儿电视节目。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词汇,学生的笔下定会生出许多鲜花。(1)有针对性地订阅书报我班许多学生都自愿订阅了《中国儿童报》和《中国儿童画报》。部分学生订了《起步作文》,再加上学校图书室的读物,我就利用兴趣课、阅读课等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还鼓励学生课后认真阅读。(2)摘抄优美词句近年来,我班开展了“小蜜蜂采花粉”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记录本,专门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对于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也要求学生摘抄下来,并熟练背诵。如《少年王勃》这课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穿山甲问路》中小溪流的话:“我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在我看来,路就在自己脚下。”等都摘入了好多同学的记录本。(二)在活动中积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特别喜欢参加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激发他们的读写兴趣,又能及时了解阅读的效果。1.开设信息交流课,引导学生交流。从1999年2月开始,我就参与了武进市级作文课题组的实验与研究。根据课题组的要求,我利用晨会课或班会课,让学生轮流到台前来讲话,交流信息。内容可以是发生在周围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小常识,或者是背古诗、儿歌,复述课文内容,读读摘录的优美词句等等。讲得好的,除了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热烈的掌声,还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到学期结束,评选出“故事大王”或“勤劳的小蜜蜂”。两年来,我班评出的故事大王有朱力、林洲怡、陈宇昊、蒋洁等同学。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学生听读的兴趣,不知不觉积累了语言。2.小荷才露尖尖角新大纲明确指出“低年级可以练习写话”。并指出写话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根据这一要求,我鼓励学生把感兴趣的题材写下来。班内开辟了“尖尖角”专栏,把学生的习作张贴在墙上,再把写得好的推荐给校刊上发表,或向更高一级的报刊投稿。如林洲怡写的《橘子》,朱力写的《自我介绍》分别发表在《小学生语文学习》和《起步作文》这两家省级杂志上后,我又及时在全班学生面前向他们表示祝贺。这大大增加了小作者的荣誉感,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起了其它学生写作、积累的兴趣。许多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读呀,写呀,在运用中积累了语言。3.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我班常开展“一字开花”、“词语接龙”、“诗歌朗诵会”、“背古诗比赛”、“智力大冲浪”等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多看、多听、多读、多记、多背。让他们从小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真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研究成效(一)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听、读、说、写”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1、学生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的兴趣比以前浓了。他们不仅能在课堂上听读研究语言材料,积极思维,大胆交流各自的见解,而且能向课外延伸,听读大量的语言材料,开展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观看精彩少儿影视片,阅读中外名著,积极主动地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一个多学期以来,学生听、读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丰富了。有些学生的积累本已记载了3本。2.还可以从我们组织的几项活动和学生参加报刊竞赛或投稿发表情况来看,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征文竞赛和向市级以上报刊投稿,目前已有14篇学生习作在市级及其以上获奖或发表。其中,孟河中心小学何琳苏辅导二年级学生丁星焱写的《我的名字》发表在《起步作文》,王刚、林中坤辅导赵晨阳的习作《西瓜皮的过错》,林中坤辅导雷茹洁写的《春游东山》,范丽萍辅导巢逸写的《春游东山》先后发表在《小学作文评改报》上。陈斌辅导陈娇洁写的《今天我当校长》获常州市少工委组织的“新世纪我能行”常州市体验征文活动二等奖,殷文娟辅导王蕾写的《我家的小院》、恽卫星辅导学生陈黎云写的《七天哪》、胡珊妹辅导张艳写的《调皮大王不调皮了》、辅导郭雨雅写的《我的梦》,万绥小学戴彩莲辅导刘玉洁写的《喂猪》,郑娟玲辅导周洁写的《有趣的实验》《请珍惜我的劳动》和符静婷写的《愿好人一生平安》先后在《武进日报.教育周刊》上发表,林中坤辅导张薇写的《〈漂亮妈妈〉观后感》获武进市中小学生影评三等奖。在常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少工委、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米老鼠爱科学”环保手抄报大赛中,我镇学生以班为单位参加竞赛,这些精美的小报赢得了评委的赞叹,我镇荣获了优秀组织奖。这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编辑组稿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再从武进市级抽考成绩来看,四年级学生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及格率、平均分,都好于往年。山北小学陈惠珍老师、万绥小学戴彩莲教导所教班级的平均成绩都在95分以上。认真实施本课题的班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强,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均有了较大提高。(二)通过实验与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这主要表现在:1.教师从事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教学中能重视学生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的教法与学法的研究。自该课题设立以来,我们经常让实验教师上研讨课、示范课。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一系列研讨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课,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动口,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教师的教法灵活,在课堂中真正把课堂作为策划中心,指导学生自主口语交际,自主习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由于以科研促教研,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像在武进市教育局教研室调验性听课中,丁亚琴、洪平、郑娟玲、周珍妹、戴彩莲等教师的阅读课或作文课都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有的被定为优秀级。总课题组成员万绥小学戴彩莲教导执教的《三袋麦子》获武进市小学青年教师语文评优课活动一等奖,常州市二等奖。孙萍老师在奔牛教育视组组织的片级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荣获了二等奖。这学期,我镇与市教育局教研室、奔牛教育视导组联合组织了市级公开课观摩活动,中心小学殷文娟、何琳苏,万绥小学的陈玲美、马武嫒执教的语文课以“教材钻研深入,教学设计新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口语交际、注重学生积累”为特点,深受市局领导和广大听课教师的好评。在镇级教研活动中山北小学的朱琴芳,万绥小学的郑娟玲、符丽萍等老师上的语文课与郑云方老师组织的中队活动《祖国颂》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这些课都能注重学生听读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积累、方法的指导。2.使实验教师学会了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获得了一批教科研成果。经过近一年的实验与研究,教师们初步掌握了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科研能力。实验教师撰写了一些高质量的作文教学及相关的教科研论文、案例。据统计,国家级的论文有2篇,即何琳苏写的《兴趣.最好的老师》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征文”二等奖,林中坤撰写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与实践》在《中国教育报》与《新作文》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作文新导法”征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省级的有林中坤写的《春游东山》评改稿发表在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小学作文评改报》,并获2001年度优秀稿件;在武进市级论文竞赛中有23篇论文和19篇教学案例获奖或发表。论文一等奖(5篇)即戴彩莲写的《谈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殷文娟写的《探究学生习作心理,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何琳苏写的《谈低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范丽萍写的《“模糊”处理与创新教育》,潘晨光写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二等奖(12篇):潘云霞写的《轻轻松松学拼音》,周珍妹写的《学文悟道入境生情》,符丽萍写的《创设问题情景重视情感朗读》,郑亚花写的《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表演》,殷文娟写的《引导学生勇攀“书山”》,周珍妹写的《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几点做法》,恽建娣写的《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洪平写的《浅谈作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费群亚写的《谈在低年级词义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谈辅导员与后进队员的心理沟通》,巢小燕写的《走进童话世界,领悟人间真善美》,林中坤写的《关于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等奖(6篇):潘晨光、杨辉写的《观察.想象.作文》,郑娟玲写的《动手始于创新》,丁亚琴写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丁亚琴写的《见缝插针小练笔》,周珍妹写的《作文教学应重视修改》,,何琳苏写的《创设情景,启迪思维,作画欣赏——〈月亮湾〉电教设计略谈》,何琳苏写的《师生对口令,习惯自养成》还发表于《教师进修》;语文案例:(19篇)林中坤写的《抓住关键词,领悟真感情》发表《武进教育论文集》;一等奖(4篇):殷文娟写的《析词.朗读.悟情》,潘云霞写的《举一反三,扩展思维》,秦亚写的《巧用插图,理解词义》;二等奖(8篇):巢小燕写的《“说”的循序渐进》,郑云方写的《观察想象,入境悟情》,潘晨光写的《活动情景发展》和《深入感悟,重组输出》,恽卫星写的《讲得有新意》,秦雨笋写的《“减少”和“增加”中的道理》,马丽花写的《引导学生求异创新》,马武媛写的《启发诱导,发散思维》,洪平写的《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三等奖(4篇):胡珊妹写的《练“为了”一词,梳全课内容》,丁亚琴写的《谈情感变化,悟文章内容》,魏芬写的《比一比,分得清》,何琳苏写的《创设情景,领悟词意》。这些教科研成果将在我镇的语文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将能推动我镇作文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3、又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课题组实验教师陈玉章、雷浩良被评为武进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戴彩莲被评为武进市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王刚、林中坤被评为常州市语文青年骨干教师,潘晨光被评为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课题组成员丁建宇、恽卫星、陈斌、秦亚、何琳苏、郑娟玲、陈惠珍等多人受到过武进市人民政府、孟河镇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这些教师在我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带动着其他教师为孟河的教育科研事业奉献青春。从这期课题实施情况来看,教师能注重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积累的教法研究,学生能注重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的积累及学法的运用与探究。这为本课题第Ⅱ期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各班的实验与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注重指导,特别是要发挥子课题组正副组长、督察员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还要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素材。

全文阅读

从课文中多角度挖掘议论文写作素材

目前,高中生写议论文的最大问题就是材料缺乏,积淀少,不够典型,不够新颖,作文缺乏论证力量。学生该怎样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有感而发。“多方面地积累素材”提醒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不必舍近求远,高中语文教材就是一座蕴藏着丰富的议论文写作素材的宝库。那么,我们该从哪些角度深挖课文素材,写出“高考作文评卷细则”里要求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意境深远”的优秀的议论文来呢?

一、从课文作者生平的角度挖掘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数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家的经典之作。学习一篇课文,不能仅学习文字、词句和写作技巧,还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人生信念,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要知道陶渊明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学习《赤壁赋》要知道苏轼经历“乌台诗案”的磨难造就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独。纵观这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优秀作文不难发现,那些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文章,其素材有很多就源自我们的课本。

如2012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未来记住今天》就用陶渊明为写作素材:

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许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

又如2013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使用苏轼为写作素材: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

上述两则高考满分作文片段就是运用课文作者生平事迹为写作素材,合理阐发观点的成功典范。由此看来,成功的作文只会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这要求高中生在学习课文时,要博闻强识,善于积累挖掘文章作者的相关素材,并积极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这样才会突破“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藩篱,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来。

全文阅读

中学生作文素材的生活来源探究论文

摘要:中考作文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离不开写作素材的积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最好的方式;从书刊、电视、电脑等中积累素材是不错的方式;“虚拟材料”是素材积累的最好形式。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

初中学生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也可以是议论文等。现在,强调淡化文体了,也可以写成诗歌、小说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作文的好坏。也就是说,学生作文水平上不去,肯定达不到优秀的成绩。因此,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如何写好作文,仍是一个难题,不好把握,也无法量化、系统化。因为学生的作文水平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一名初中学生要从小学的时候,并开始积累素材,培养观察力,加上长期练笔、读书等,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杰作首先要有内容有较为雄厚的素材积累;其次是要有一个较好的完整的结构安排。我们先分析一下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关系到作文的内容,是作文的核心,也是一篇文章主旨表现的载体。那么,如果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能力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要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你想要表现的内容

文学艺术讲究“真、善、美”第一位是“真”。只有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因此我们要发现的是另人感动的,赞美的东西。所以在生活中找到我们要发现的主旨载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改后初中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大量的与学生同步的生活题材。因为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与学生生活相同,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作文也如此,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出来,写成文章表达中心,才会感动人,才会收到中心鲜明、内容充实、喜闻乐见的效果。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成绩才能上去。

尤其是记叙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写日记,观察生活中所有的发生过的现象,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把它们写成文字,在心底留下一个影像。待到作文时,把作文的中心与曾有的影像一对,以生活写“中心”,文章肯定充实而有意义。初中议论文,相对讲有些简单。生活中的例子发生过的事情,比如那些英模人物的事迹,那些罪恶的轨迹……也是学生写作文中典型有说服力的例证。这些例证好似法官手上的铁证,运用到文中非常有力度。总之,作文素材的积累,第一位要向身边事,生活中索取,这是最好的取道。

二、要多看书籍、报刊、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来提高素材的积累

全文阅读

提高作文素材积累能力探讨论文

摘要:中考作文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离不开写作素材的积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最好的方式;从书刊、电视、电脑等中积累素材是不错的方式;“虚拟材料”是素材积累的最好形式。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

初中学生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也可以是议论文等。现在,强调淡化文体了,也可以写成诗歌、小说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作文的好坏。也就是说,学生作文水平上不去,肯定达不到优秀的成绩。因此,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如何写好作文,仍是一个难题,不好把握,也无法量化、系统化。因为学生的作文水平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一名初中学生要从小学的时候,并开始积累素材,培养观察力,加上长期练笔、读书等,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杰作首先要有内容有较为雄厚的素材积累;其次是要有一个较好的完整的结构安排。我们先分析一下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关系到作文的内容,是作文的核心,也是一篇文章主旨表现的载体。那么,如果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能力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要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你想要表现的内容

文学艺术讲究“真、善、美”第一位是“真”。只有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因此我们要发现的是另人感动的,赞美的东西。所以在生活中找到我们要发现的主旨载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改后初中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大量的与学生同步的生活题材。因为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与学生生活相同,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作文也如此,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出来,写成文章表达中心,才会感动人,才会收到中心鲜明、内容充实、喜闻乐见的效果。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成绩才能上去。

尤其是记叙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写日记,观察生活中所有的发生过的现象,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把它们写成文字,在心底留下一个影像。待到作文时,把作文的中心与曾有的影像一对,以生活写“中心”,文章肯定充实而有意义。初中议论文,相对讲有些简单。生活中的例子发生过的事情,比如那些英模人物的事迹,那些罪恶的轨迹……也是学生写作文中典型有说服力的例证。这些例证好似法官手上的铁证,运用到文中非常有力度。总之,作文素材的积累,第一位要向身边事,生活中索取,这是最好的取道。

二、要多看书籍、报刊、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来提高素材的积累

全文阅读

从课文中寻找议论文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初写议论文时,总是感觉论据素材不足,于是乎捧着厚厚的论据大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更有甚者,有的老师指定阅读背诵一些名人典故,以致于有的老师说学生的议论文就是“古人开会”。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学习、阅读的语文课本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素材,只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利用。所以,让我们亮起一双慧眼,从课本中找到并恰当地运用好这些素材吧。

一、直接引用课文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并“获得思想启迪”。课文选择一般都“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因此用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化为论据材料,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学习,更是让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一种策略。

如“理想”的话题:巴金老人在《寻找理想》中告诉我们,对理想的不懈探索、寻找、追求和实践,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一个人应该有高尚的理想,要把“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作为人生理想。只有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到集体的幸福和繁荣中去,才是高尚的追求。

如“坚强、乐观”的话题:《安妮日记》记录了安妮藏身密室两年,躲避德军的搜捕的经历。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死亡的危险,她却把这种躲藏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安妮身上体现了面对困境时,不绝望、不放弃理想的积极人生观,表现出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如谈“读书”:叶文玲把书籍比作长生果,用自己的一生在品味,从中汲取营养,成就了一代文学家;林海音在少年时代忍受白眼在书店里窃读的经历,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更丰富了精神世界;培根更是在《论读书》中告诉我们,读书不仅让我们收获知识,更让我们塑造性格。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热爱读书将给我们的一生以启迪和帮助。

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以话题为单元进行选材的,围绕着这些话题,结合课文的中心,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个话题材料。

二、联系诗词名句成素材

全文阅读

浅谈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42-01

对部分初中生来说,议论文写作比较困难,有的学生一想到写议论文就感到头疼。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议论文写作训练,采取有效策略消除学生写议论文的恐惧,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并灵活运用到写作当中。

一、将生活案例作为议论文写作的素材

在议论文写作中,有的学生认为没有素材可写。其实,写作源于生活,只要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保持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将生活中出现的案例融入文章,那么写作自然就会变得轻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做: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与热情,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在生活中出现的印象深刻的、感悟较深的事物记录下来。第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会将生活案例转化为议论文素材。首先,用词应书面化。学生在写作中引用生活素材时,习惯用口语表述,将写作素材叙述成流水账,降低了文章的质量。对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区分书面语和口语,引导学生多用书面语进行写作。其次,语言要凝练,作文素材的使用不可过于繁杂冗长。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写作素材中的重点,对材料进行加工,用词造句应当凝练、简洁。最后,抒感要适当。生活素材适用于情感表达较强的作文,若学生在使用生活素材时把握不好情感抒发的度,过于饱满或不足都将导致生活素材引用的失败。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将生活案例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时,要将生活案例与议论文素材进行区别,转化为议论文的形式进行表达,并指导学生将对生活案例的记录转化为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二、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全文阅读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作文备考的重要环节论文

摘要: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是高中作文备考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种种问题,使得许多师生感到惶惑,甚至出现倦怠敷衍的情绪。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日常积累的素材杂而不精,缺少系统的归类与整理,缺少必要的区分与更新;其二,素材积累和运用脱节,多数学生只顾积累,缺少运用实践,以致考试时盲目套用,缺乏灵活变通的意识。

有感于此,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应对这一难题,第一要做到“妙剪材”,即对作文素材充分积累的前提下,学会归类汇总,选取其中的“最有价值素材”重点积累、深入分析;第二要做到“巧立言”,所谓“巧”,就是既要讲究技巧方法,又要灵活变通不拘泥固有形式。在这里,我仅列举作文素材的三个重要方面,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大爱无言话感恩──细节立言

唐人孟郊有一首《游子吟》,其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懂得感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品质,父母亲情挚爱时刻温暖着、感动着我们,理应成为同学们作文中的首选素材。然而,很多人的文章还仅是停留在叙述生活琐事,空发议论感慨地水平,这类文章也自然无法感动阅读者,最后沦为平庸之作。是这些同学不懂感恩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感恩之情。真情地表达无须呐喊,它是一种自然地流露,他所借助的手段就是细节描写。

例如:我父亲,皮肤黝黑、白发苍苍、背脊有些微驼,这些都是我熟悉的。还有那灰扑扑的上衣,被油渍、泥灰已经浸得看不出本色,右胸口处还有一个被烫得化开的窟窿。还有那磨得发毛的袖口,好多个我一次也没有数清的小洞洞。

点评:在这段文字中,小作者首先借助白描式的人物肖像表现出“父亲”的苍老与憔悴,紧接着又通过父亲朴素的穿着表现出他常年的劳作和养家的艰辛。

二、岁月如歌忆经典──化用立言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同学们的文化底蕴,而且作为经典素材可以直接为我们的作文服务。那么,要借助怎样的方法才能为我所用呢?这里需要借助的手法就是──化用。所谓“化用”,就是将诗词加工并揉和到现代白话语言中。化用诗词一般包括两种方法:取词摘句法、画面想象法。“取词摘句法”是指选取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并将这些关键词句填充镶嵌在自己的语言文段,使它们达到相得益彰、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如:那润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飘逸的太白,可愿为我引来九天的银河,千尺的飞流。“画面想象法”是指借助自我的想象能力,运用个性化语言将诗中意象还原成真实的历史画面。如:夕阳映红的古道上,斜长的一抹,是被西风吹瘦的马的影子;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花红,可知园外春意亦正浓。以上两种方法统称为化用,同学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之中。

全文阅读

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摘要: 许多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时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不知所云。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之二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怎么煮熟这锅饭。因此学生必须从教科书和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储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确实有助于写出好文章,但有一缸米却不知倒到哪口锅里,素材积累再多也没用,这就要求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学会运用写作素材。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运用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每次作文课,哪怕是中学阶段模式化很重的议论文写作,许多学生也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不知所云。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之二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怎么煮熟这锅饭。难道我们活了这么多年,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真的写不出一点东西?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阅读的有心人,就可以笔下生花,美文连连。

一、积累写作素材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在议论文中“摆事实”是为“讲道理”服务的,要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来,我们就要先学会摆出“事实”,因此,我们得积累写作素材,让“事实说话”。

(一)写作素材的宝藏――教科书。

课程标准要求:“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所以教材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为什么坐拥宝库而不去开发利用呢?学习写作时可用如下方法。

1.准确地引用诗句。引用古诗文说理且说理透彻是2008年湖南考生《远近焦距》的一大亮点。开篇引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点题又增势,并引发悬念;接着文章从大到小进行论述。一句“眼肉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对人的价值观进行解说,得出眼界开阔由人看事物的距离决定,这是大;紧接着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富有哲理性的话语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论述,并且很巧妙地与上面的禅语进行了呼应,这是中;然后用现实生活之例让文章贴近了生活,得出“只有跳出来,才能明白生活之美好”,这是小。引用的诗句达八句以上,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2005年天津考生《留给明天(四)》引用李白杜甫柳永的诗句,引发了对“我将要怎样的人生”的思考。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