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月亮教案

走月亮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评价在“推波助澜”,它是使一节课高潮迭起的催化剂,如果使用不好,也将是使一堂课沉入深渊的灭火器。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247-02

用好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至关重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针对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评价语,我们先看下面的课堂案例。

一、问题

我们来看前不久一位老师上《小小的船》一课的案例:

(多媒体出示月亮图)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月亮。师:把话说完整。生:我看到了月亮。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生:这是圆圆的月亮。(师再出示弯月图)师:现在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月亮?生:我看到弯弯的月亮。师:这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生:这弯弯的月亮像弯弯的眉毛。师:你真行。这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生答出像小小的船。)师:你真不简单,一下子就想到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大家夸夸他。生:棒、棒、你真棒!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小的船》(老师板书时,一年级的孩子早坐不住了,闹哄哄的)师:一二三——生:要坐端。(在口号声中,学生思维已经抛锚了)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这首诗歌。一生读。师: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一年级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说,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但也没人举手,因为他们被老师的问题吓蒙了)生:她读得声音大。师:还有吗?生:我觉得她读得声音很洪亮。生:我觉得她读得有感情。(学生这些贴标签的话语,其实是老师暗示的结果)

这位老师心里有答案,讲课时围着答案教,从一个答案奔向另一个答案,互动环节评价简单肤浅,课堂自然而然是每天都重复昨天的话语。纵观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其实主要是由两方面决定的。

全文阅读

《月亮婆婆喜欢我》活动方案

依然是找到歌曲来学唱,发现自己能够比以前更快地把握歌曲的曲调了。尽管会唱,但似乎还没找到自己的感觉,原来的活动方案似乎和网上一模一样,提问和跳舞似乎都太“公开课”化了。

“天渐渐地黑了,星星出来了,还有谁出来了?”“月亮出来了!”“咦,怎么我走到哪里月亮也走到哪里?我停了下来,恩?月亮也停了下来?有个小朋友把这个奇怪的事情写进了歌里面呢!”我清唱起《月亮婆婆喜欢我》。

“你听到了什么?”“月亮婆婆。”“喜欢我。”“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孩子们大致把歌曲都说了出来。

清唱,连带着动作!唱着唱着,我突然感觉到,动作和歌曲的一种融合,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有自己能够感觉的一种体会。尤其是那“撒下月亮把我摸”的动作:双手先摸脸再向上伸拉到伸直。孩子们也是以前不曾有过的投入。居然就那样自然地清唱了好几遍,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花样和变化,只是就那样唱着,感受着那种温柔的曲调。什么样的提问都会打破这种气氛。

我一口气没接好,孩子们接上去,唉!我们就自然开始了分句唱,我做月亮婆婆唱前半句,孩子们唱后半句。又这样接唱了好几次,我才开始弹奏钢琴让他们和着琴声开始唱。

第二个“我停他也停”的“停”和第一个“我停他也停”的“停”音调不一样,一个是“1”,一个是“2”,和孩子们反复唱了几次,我请几个小朋友来做月亮婆婆,进行完整的表演唱。

活动似乎没什么环节就结束了,没有刻意做什么游戏,也没有什么有针对性的提问,更没有给孩子们表演傣族舞,但却感觉自己和孩子们都融入进了这首歌曲。活动似乎是一种即兴的创作,而不同的活动似乎又有不同种类的即兴创作,比如活动中某一个灵感的出现,生发了一个新的活动环节或者游戏,比如昨天语言活动中的想象游戏;或者是活动中突然感受到与文本的融合,进而感染并影响了孩子的感受,彼此沉浸在表现文本的意境里面,比如这首歌曲,不是示范唱,不是提问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而是彼此就能够意会到的歌曲的温柔、温暖意境,彼此用声音和动作共同表现和表达,并彼此沉浸在这种表现、表达的舒畅里面。

上了这么长时间的课,这是第一次在这个班上课找到了那种彼此融洽的感觉,因为这首《月亮婆婆喜欢我》,突然我就发现,我看他们的目光不一样了!

全文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学生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评价直接关系到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确实提高评价语言的实效性,我认为课堂评价语言应体现巧、活、实、准、新的艺术特点。

一、巧,评价语言要机智巧妙,恰到好处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赞赏与肯定;作为老师则要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如,支玉恒老师教《走月亮》时:

师:要想走月亮,先要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一读,连课题读读。生读课题(声音响亮,语速较快)

师:这不像走月亮,像走太阳。月亮升起来和太阳升起来有什么不同呀?月亮是这样升起来的(师边说边用手模拟月亮缓缓升起来的样子)谁再来读?

生读:走―月―亮(读得较轻)

师:有点月亮的味道了。月亮什么时候升起来?(生:晚上)晚上周围环境怎样?(生:很安静)对呀,夜晚特别静,听我读。

师范读:(“走”字低声且拉长;“月亮”读得轻而柔)谁再来读。

全文阅读

“问题”少年坠入犯罪深渊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对“问题”孩子不是束手无策,就是没引起足够重视,错过最佳教育时机,从而小错酿成大祸,使孩子刚步入社会便身陷囹圄。

当孩子与犯罪行为“擦肩”成为“问题”少年时,家长该如何帮助他们走出迷区,避免成为凋零的“花朵”?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出现偏差是“问题”少年坠入犯罪深渊主要原因。

发现孩子抢钱物掉以轻心

家住邢台清河县坝营镇的肖锋,1994年9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肖锋还有两个姐姐,他在家最小。平时,父母总是将好吃的留给他,两个姐姐把家里所有的杂活都承包了。肖锋从小失去很多锻炼机会,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养成霸道不讲理、懒惰的坏习惯。

2009年9月,肖锋在镇上某中学读初一,和章华在同一班上。由于章华身体矮小,肖锋总是欺负他。11月的一天,在校门口不远处肖锋拿着粗木棒,拦住放学回家的章华:“把身上的钱拿出来!”

见章华不给,肖锋强行从章华衣袋里掏出20元继续威胁说:“不许告诉任何人,不然打断你的腿。”

章华非常害怕不敢跟任何人说此事。没想到一个星期后,肖锋又在章华放学回家途中堵住他:“听说你以前偷过别人的钱,再去偷二百,明天中午来这儿给我。”

因为一下拿不出两百块钱,章华回到家不得不告诉妈妈。一听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还被抢了钱,章妈妈很生气,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当天晚上,肖锋被派出所民警带去核实情况。结果,因为肖锋属于未成年人,派出所警官只对他做出行政拘留三天的处罚。

全文阅读

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作文800字

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

在我的6年小学生活里,我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但使我最难忘的是那一次,至今它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一个晴朗的夜晚,我和弟弟在楼下玩,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天空中。突然,我笑着说:“看!月亮是我的好朋友,我走到那儿,它就跟到哪儿。”

“不对,它是跟我走的。”弟弟说。

“它明明跟着我的!”

“跟着我,跟着我!”

于是,我们激烈地争论了起来。

为了证明月亮是跟我走的,我问了妈妈、爸爸,可他们总是不理不睬;我请教过叔叔、阿姨,可他们不愿意告诉我答案;我试问过小伙伴可他们的答案都千奇百怪。我只好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

全文阅读

让我们听孩子说

一次语文单元测验中有一篇阅读文章《神奇的色彩世界》,其中第三题为:假如你拥有了一间新的书房,你会选用什么颜色的书桌、台灯和窗帘?你这样搭配色彩的理由是什么?主要考察学生阅读了文本关于色彩的知识后实际运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好题。

大多数孩子选用蓝色、米黄等色彩布置书房,但有一个孩子选用了红色的书桌。我一愣,红色在给人温暖的同时也会引起兴奋,这不合常理。他的理由是:选用红色书桌是因为放学回家已十分疲惫,还要写很多的作业,需要红色来刺激一下,让自己兴奋起来。太有道理了!我毫不犹豫地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勾。

美国作家瑟伯在《许多月亮》中记述了一个故事:小公主想要天上的月亮,希望国王把月亮摘下来给她。国王询问了很多人都无法摘下月亮。小丑想,何不听一下小公主的想法呢?他问了小公主。小公主伸出大拇指打量了月亮后,说:“月亮是圆的、金色的、比我的拇指头大一点的。”小丑请工匠用金子打造了一个公主心目中的月亮项链,挂在她的脖子上,小公主开心极了。国王又担心,晚上月亮出来,小公主知道月亮并没有被摘下来,怎么办?小丑再度询问小公主:“月亮已经被摘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天上还有一个月亮?”小公主笑着说:“连这个你也不知道?牙齿掉了会再长出新的,月亮被摘下来之后,原来的地方还会长出新的月亮啊!”

你听,你听!只要你愿意倾听,孩子们会告诉你一个意想不到的世界,童话般的、多彩的世界,他们就“住”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也包括儿童时的我们。

曾经有一道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真正精彩的有时更在答案的背后。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说?”然后,我们只需要虔诚地凝视孩子,静静地听他们说,跟着他们也许幼稚离奇、也许磕磕绊绊的描述,慢慢地,走到答案的背后,进入一个广袤的世界。

我们的课堂,充斥着太多教师的声音,喋喋不休的讲解,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们的课堂,太稀缺孩子的声音,自由的,稚拙的,新鲜的,原初的,璞玉一般的,他们的朗读、讨论、表达、畅想,还有“我知道!”“让我说!”“我认为!”“我是这样想的!”的插嘴与跃跃欲试。而这些,才是课堂最需要的、最美丽的声音。

愿意倾听,更多的是教育理念,是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儿童的尊重;善于倾听,更多的是教学技能,儿童的言说是教学的重要起点,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欣赏倾听,更多的是教师智慧,在敞开中接纳,在聆听中建构。

不愿倾听,不会倾听,不接受倾听,于是,具体的、个性的、多样的儿童,在我们眼中被统一、被抽象、被概念化,这是教师霸权与成人立场的潜滋暗长,是眼中的儿童与心中的儿童的分离与隔绝。

全文阅读

红月作文450字

今晚,月亮的沉没也许是魔鬼们一个个从教堂里走出来的狂欢时刻,也许是乌鸦满天飞舞的时刻,教堂的钟声将响彻整片死寂的夜晚,月亮,即将消失,蓄势待发的行尸们已经做好从教堂的窗里跃跃欲试,行走在大街上无知的人们,当然,片刻后也许都会成为鬼魂的猎物,只为等待月亮沉没的第一刻……忽然,天黑了……

几小时后,月亮羞涩的出来的,满脸带着红晕的月亮就像刚吃完肉的丧尸们的嘴角,拾残的乌鸦已停止难听的哀嚎,街道上已经变成了充满着腐臭的血腥花园,一个恶灵们喜欢的花园,红色的花园,红的像血,红的像月亮……

当然,这段风一般的段落随着月亮的出现而渐行渐远,一切都恢复以往的平静,救护车终于重新工作,但是都失望而归,警察也在装模作样的围起整片的案发现场,清道夫将最后一片血冲进了臭烂的下水道,教堂的们终于关上了。

再看看天上的月亮,还是那样的红,比之前还红……

陆川县实验中学高一:刘安翔

全文阅读

《望月》的课堂案例教学探析

课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双向协调活动,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 “教”和 “学”的互动过程。此教学过程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而教师的职责在于深层次的引导。在课堂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 是内因,是活动变化的根据;教师的“教” 是外因,是活动变化的条件,教师的“教”只能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课堂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来。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我们组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程中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望月》来作为教学案例的主题,这是一篇适合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即由学生按角色投入感情来朗读的文章。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在课堂教学开始的前一周,引导学生注意在晚间观察月亮及其周围星星的位置表相、云的分布等等,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下观察月亮的感受,多欣赏关于月亮的诗文;与此同时要提示学生多观察在月光映照下身边的人们、池塘、村庄、小河、田野、山峰等等,并及时描绘出自己的感想。

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课前选择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观看一段月亮视频。

师:当一轮明月爬上了黑色的天幕,当皎洁的月光洒下清辉,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呢?你们在有月亮的晚上都观察到了些什么,谁主动描述一下?

生1: 月亮映照在小河中,月亮的银白光辉亮过路灯。

生2:皎洁的月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一阵微风袭来,银光点点闪烁。

生3:有句诗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我不禁想起我的家乡,想起附近的那片大海了。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还不全面、不具体。下面我带大家一起去感受赵丽宏笔下的月亮,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全文阅读

巧用童书研发实施中秋课程

四川宜宾市人民路小学,进行新教育实验已有8年之久。2015年9月鲁能校区建成后,我们选择了“每月一事”项目来推进新校区的新教育工作。为了更好推进“每月一事”,把习惯养成课程化,我们利用新教育已有的成果,以童喜喜的《新教育的一年级》为蓝本,研发学校新教育课程;同时,把《新教育的一年级》作为本校老师践行新教育的操作手册。有了蓝本与操作手册,我们课程研发与课程实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以我校研发并实施的“中秋课程”为例,说明我们怎样把《新教育的一年级》当作课程研发的蓝本和课程实施的操作手册,以启发大家思考怎样利用新教育已有的成果,轻松、快捷、高效地开发、实施课程。

一、中秋课程之范例

《新教育的一年级》这套书,以纪实性的故事来展现新教育孩子、教师及父母们怎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作品。书中的144个故事,都是新教育实验的真实案例。书中有大量的课程资源与新教育各类课程的操作方法。这套书的另一大特点是按月分册,每个月一册,每册一个“每月一事”的主题与相应的课程。比如九月这册,主题是“求知”,在这册的12个故事中,详细地介绍了“开学节”“教师节”“中秋节”和“阅读节”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情况。因此,我校在推进“每月一事”项目时,就直接利用书上的课程资源,研发学校课程,并按照故事中花儿老师的操作方法,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在9月这册书上的《月光亮一周》和《中秋夜》这两个故事就是专门讲中秋课程的,特别是《月光亮一周》这个故事,讲的就是由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和美术等学科,整合成的全学科的中秋课程。其中,6首与月亮有关的儿歌童谣用于晨诵,8个故事用于绘本课或午读,1支歌曲用于音乐课,也可作为中秋课程的主题歌;“中秋诗会”就是中秋课程的结束仪式。这个故事里,既有中秋课程的资源,又有课程实施的思路,还有课程整合的操作技巧,为我们学校的课程研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中秋课程之开发

《新教育的一年级》给我们提供了中秋课程成功的范例,我们采用了“拿来主义”,直接把书上的课程拿到学校,一是结合学校实际,分年级增添课程内容;二是针对年级与学科特点,研发学校全学科全员参与的中秋课程。

研发的操作步骤:

全文阅读

民意为天 第3期

“我觉得要当好一名人大代表,尤其是要当好一名人民满意的代表,必须树立‘民意为天’的观念。”初识临安市人大代表陈锡亮,是在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培训班上,当时他正在向代表们作履职经验介绍。他外表斯文,朴实无华,但发言掷地有声,透露出一份执著和刚毅。

陈锡亮是临安市於潜教育辅导站校长,自2006年12月当选为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把选民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建言献策,敢说敢做,受到了选民们的一致好评。

为尽快建设於潜二中奔走呼吁

人代会前广泛走访调研是陈锡亮每年必做的功课。2007年1月,为了深入了解选民意见,陈锡亮召集於潜地区的部分校长、教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会上,大家对於潜地区初中布点多、规模小、教师缺、设施差等问题反映比较集中。对此,陈锡亮也深有同感。近几年来,於潜地区只要生活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都不愿在家门口的中学上学,会花血本把孩子送到县城的中学借读。

调研中,还有一串数据让陈锡亮焦急万分。於潜地区现有初中13所,其中有7所学校招生不足300名,个别学校甚至不到200名,像马山初中就只有3个班级90名学生。而且,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其中代课教师就有80余名。

整合於潜地区教育资源,新建於潜二中的想法,慢慢在陈锡亮的脑海中清晰起来。陈锡亮从临安市教育局了解到,建设於潜二中也是临安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已连续3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正式启动。

2007年3月,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陈锡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要求加快於潜二中建设进度的建议》,建议市政府把建设於潜二中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加快建设进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