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家具论文

智能家具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能化家具设计论文

1智能化家具设计的现状

我国早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就开始智能化家具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科研和技术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通过在知网上对以“智能化”和“家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在早在1995年就有相关学者对智能化家具进行了研究。从1995年至今,我国在智能化家具方面的研究可查的已经有将近100篇之多,其中还不包括专著等文献资料。此外,在智能化家具设计开发上现今也却了一定的成就。如有些家具生产商和设计人员设计出了具有自动加热与保温的功能餐桌;可以自动调节温度、角度的高度指标的床类家具;能对婴儿尿床时立即发出警报的婴儿床等。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家具智能化设计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产品技术含量低、可以实现的智能功能少、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普及型和个性化发展方向还有待摸索。

2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2.1智能化家具设计向功能性多样化方向发展

统观我国的智能化家具的设计现状还是主要以体现家具的智能化为主。与国外的智能化家具设计相比,在功能性多样化的体现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基本的一点即是实现设计上的多样化功能。不仅要体现智能化家具的某一项功能,还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功能共同实现的目标。如智能化的灯具在设计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间的融合来达到自动开关、自动控制光照强度以及自动控制局部范围内的温度等多项功能的实现;智能化餐桌通过多元化设计同时实现满足不同数量的人使用和对餐桌上的食物进行保温等多项功能的。

2.2智能化家具设计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家具的受众已经不仅仅限于某些富裕的群体,它也开始进入寻常的百姓家。它的消费群体开始向普通的人民大众转移,那么对于文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大众来说,智能化家具设计中的高的科技含量往往使他们望而却步,对其使用技术难以熟练掌握。所以,智能化家具设计的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即使促进它的普及性。这需要设计人员在对智能化家具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和所使用的场合,确保家具的可接受程度和便于操作性。

2.3智能化家具设计向安全性方向发展

全文阅读

多元化发展智能化家具设计论文

1智能化家具设计的现状

我国早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就开始智能化家具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科研和技术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通过在知网上对以“智能化”和“家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在早在1995年就有相关学者对智能化家具进行了研究。从1995年至今,我国在智能化家具方面的研究可查的已经有将近100篇之多,其中还不包括专著等文献资料。此外,在智能化家具设计开发上现今也却了一定的成就。如有些家具生产商和设计人员设计出了具有自动加热与保温的功能餐桌;可以自动调节温度、角度的高度指标的床类家具;能对婴儿尿床时立即发出警报的婴儿床等。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家具智能化设计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产品技术含量低、可以实现的智能功能少、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普及型和个性化发展方向还有待摸索。

2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2.1智能化家具设计向功能性多样化方向发展

统观我国的智能化家具的设计现状还是主要以体现家具的智能化为主。与国外的智能化家具设计相比,在功能性多样化的体现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基本的一点即是实现设计上的多样化功能。不仅要体现智能化家具的某一项功能,还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功能共同实现的目标。如智能化的灯具在设计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间的融合来达到自动开关、自动控制光照强度以及自动控制局部范围内的温度等多项功能的实现;智能化餐桌通过多元化设计同时实现满足不同数量的人使用和对餐桌上的食物进行保温等多项功能的。

2.2智能化家具设计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家具的受众已经不仅仅限于某些富裕的群体,它也开始进入寻常的百姓家。它的消费群体开始向普通的人民大众转移,那么对于文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大众来说,智能化家具设计中的高的科技含量往往使他们望而却步,对其使用技术难以熟练掌握。所以,智能化家具设计的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即使促进它的普及性。这需要设计人员在对智能化家具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和所使用的场合,确保家具的可接受程度和便于操作性。

2.3智能化家具设计向安全性方向发展

全文阅读

智能家具云计算技术论文

1智能家具的概念

智能家具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具是使用现代通讯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实时采集不同的信号,然后使用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上报到信息管理平台,最终对用户需求作出反应的家具。家具可以与家居环境中其他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1]

2智能家具的构成

智能家具应当由控制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传感器、家具本体这五个部分组成。[2]控制系统:即由微处理器、存储器构成的微电子计算机。其任务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向各系统发出控制指令,指挥智能家具系统的运作,是智能家具的“大脑”。执行系统:智能家具的动力源,执行控制系统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是智能家具的末端元件。传动系统:用以改变智能家具的状态,如高度、角度等。运用传动装置可以使家具产生物理性动作。传感器:智能家具的信息采集工具,通过感知外界的物理条件或化学条件,并把信息传给控制系统。家具本体:即家具产品本身,是其他构件的载负平台。

3智能老年家具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智能老年家具不仅要追求技术上的进步,并且要体现与老年人的关系。高科技与使用者需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家具更易被老年人接受。信息共享:智能老年家具将可实现信息多设备传输,使所获信息不局限于单一家具,而是可以上传到云端,供多设备参考以及社区医疗使用。安全性:老年人因其自身体质的脆弱,故家具安全性十分重要。而智能家具需借助电路、机械构件、电器等危险设备,所以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安全性与功能的协调性、互容性。易用性: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及年轻人,对智能家具的操作需要尽量易懂、易用。高科技材料:所用材料需结合现今的技术,实现自动控制调整,适应外界变化。环保性:结合当今的社会潮流,产品要在整个生命周期贯彻环保意识。环保需要人人参与、人人执行。

4云计算的概念

云技术是一个大型的且可扩展的相关能力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外部用户,可以进一步细分云计算和云服务。云计算集中在IT技术方面,通过虚拟化和自动化技术,以创造更多的计算资源,云服务是基于虚拟模型、信息技术、包括计算、存储和带宽,以服务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提供测试人员。云计算的重要性,是基于云服务本身和相关的软件和硬件产品制造。广泛接入网络、快速灵活、测量服务,按需服务和资源池是云计算的5种基本性质,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包含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公共云、专用云、混合云和社区云是其4种部署模型。[3]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两种基于云的数据处理技术:个性化数据挖掘技术和个性化数据推送技术。

全文阅读

智能化家具设计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从智能化家具设计研究的目的、智能化家具的概念和智能化家具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和讨论,旨在增加家具设计领域的知识理论,为智能化家具设计人提供理论基础。也对智能化家具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具;设计;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85-01

一、引言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必然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扩大市场。家具的智能化正是微电子等技术与传统家具的结合,也是信息产业向家具市场扩张的标志。让家具更加聪明,把传统家具生产制作技术与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家具智能化己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智能化家具不仅具有家具的功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而且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主动”智能,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家具智能化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和发展前景,又符合不同的个性需求,遵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研究目的

近年来,智能化家具产品相继成功进入中国市场,智能化家具理论也随后诞生,为家具领域增添了生机。在传统的家具设计制作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展开家具智能化的研究,目的在于增加家具设计领域的知识理论,对学科知识也会有增进、补充和完善的积极作用,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也为以后赋予家具产品新的使用功能,创造出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奠定理论基础。

三、智能化家具的概念

全文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在跨文化课中的应用

摘要:

传统教学倡导的基本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即使在如今的职业院校课堂上依然如此,这便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目前高职教育倡导在通识课程中“以人为本”更加提倡因材施教,从这一点出发设计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传统教学法并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接下来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发展状况,并通过图表形式展示一种用法;最后一部分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跨文化课程所做的教学设计,展示了多元智能教学的成果。多元智能理论促使教师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打开新篇章。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智能;教学法;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教,学生学”为模式,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这样便容易忽视学习者在这一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进入新世纪这样的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主要发展特点为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这就相对应的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人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例如感觉、情感、需求、信心、焦虑等)日渐受到重视,因为这些因素在教学中极大地影响到教学质量。

1多元智能理论引入

传统的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包括直接法、视听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功能法等。这些教学法都在不同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也有各自缺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因为就谈到听说法,即在外语教学之中去运用语言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为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材的编写提供科学的依据。但是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语言规则的指导作用,对于语言的结构形式过分地重视,对于语言和内容意义有忽视趋势,语言倾向流于“造作”。视听法来自于法国,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这种教法在组织听说操练时号召广泛使用电化教学设备,比如幻灯、电影等,以便结合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这种教法也存在缺点,视听法重视语言形式,但是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就整体结构而言过分强调,造成对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的忽视。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次提出了认知法,他的产生是相对于听说法而言的,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交际练习的主张。为实现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主张在教学中广泛利用视听教具。认识心理学是认知法的理论基础,这使外语的教学能够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不过认知法作为新体系,认知法还是不够完善的,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上来结合充实,这些教学法都或多或少对于本文所提到的多元智能教学有着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多年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教学理论”,不仅在美国引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浪潮,并逐渐席卷世界各国。多元智能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以心理学为基础,有益于促进学生各方面只能全面发展。在这样一个教师需要不断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的时代,多元智能教学理论通过其实用、有创意、具有拓展性、激发思维的策略,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用全新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

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全文阅读

天才的心理社会观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510315)

作者简介:林小珊,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学生工作与保卫处副处长,朱君,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生,民族心理研究方向。

【摘要】通过对传统基于智力理论的天才观的综述,引出并介绍Tannenbaum的天才的心理社会观。通过对天才心理社会观的分析,并联系多元文化观,指出,中国的教育应该符合中国文化的特色。并且,从中国地区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矛盾的误区入手,借鉴Sternberg等人对肯尼亚Usenge学龄儿童对土著环境适应能力的研究和Grigorenko、 Meier等人对阿拉斯加西南部Yup'ik Eskimo儿童实践能力的一项评估性研究,分析西方多元文化主义发展现状,从而说明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的可行性。

【关键词】天才;心理社会观;教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47-03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那些聪明异常的儿童为"金人",取"稀有、珍贵"之意。天才(Genio)一词始于1550年,原指伟大的艺术家。1770年开始具有"赋予某些人的那种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能力"的含义[1]。天才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群体之一。国外的研究者多数从智力的角度入手,提出了诸多解释天才的理论体系。

一、基于智力理论的天才观的研究综述

全文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影响及效果评价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高中音乐课堂相较于其他课堂,具有共性又有个性,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音乐教学;效果评价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与本质

“多元智能理论”一词首次出现,是在1983年加德纳所著的《智能的结构》中,随后加德纳通过大量的实验不断完善此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最少具有八种智能:

①语言:指能够在口头或书面上灵活准确地运用文字和语言的能力,即人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不同群体对语言智能的表现力有所差异,在作者、记者、演讲家身上,这种能力表现的更为突出;

②逻辑数学:指科学分析、逻辑推理以及数学能力,具备这种智能的人往往有较强的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在数学家、侦探、科学家等群体中逻辑数学智能表现较为突出;

③音乐:指辨别、感受,表达音乐的能力,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对音乐较为敏感,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创作才能,在指挥家、作曲家、歌唱家等群体中表现较为明显;

④身体运动:指能够利用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一部分进行有效的工作以及自身情感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身体运动智能,但在外科医生、舞蹈家等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

全文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家庭教育论文

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依据

1.1现有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的数字化进程逐步加快,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已有的为数不多的家庭教育资源平台都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家庭教育内容偏重在认知领域。基本上以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作为其核心任务,因而主要模块无非是将一些家庭教育著作和文本照搬照抄到网站上,应用信息技术来复制和移植其它网站的内容,未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层面有效创新;

②家庭教育资源比重失调,与传统家庭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养成”的现象有相似之处;

③分类教育指导不足,使家长、学生的不同需求无法充分地得到满足;

④缺乏互动性,家长与学生往往是运用平自接受教育,缺少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1.2多元智能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全文阅读

企业家心智模式对创新机会策略的影响研究

摘要:企业家心智模式对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本文在探讨企业家心智模式、创新机会策略概念及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企业家心智模式对创新机会策略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企业家;心智模式;创新机会策略

一、引言

企业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企业家对创新机会的识别、开发是企业创新的前提。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是企业家警觉、先验知识、信念、认知模式等反应,对创新机会进行识别、开发的复杂心智过程。因此为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就需要对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有清楚的认识。企业家心智模式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身及其环境各个层面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由过去经历积累形成并影响着对企业的管理行为,对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现有的研究鲜有从该角度探究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的研究。因此本从企业家心智模式的角度,探究企业家心智模式和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之间的关系,形成企业家心智模式对创新机会策略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

二、企业家心智模式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吕晓俊等(2002)认为企业家心智模式可以界定为企业家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对客体呈现出的信念,即知识体系和信念体系。吴子稳等(2007)学者认为为企业家心智模式是企业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身、他人、组织以及世界各个层面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基于他们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方式,这种方式同时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复杂影响。然而刘文华(2010)认为企业家的心智模型可能存在偏差,甚至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会因为经验等进行不断的修饰、改变,形成最终运行着的模式。骆志豪(2010)从动态观点出发,认为企业家心智模式并非固定不变的,随着企业经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把企业家心智模式分为知识体系、信念体系、改善体系。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借鉴骆志豪学者的定义,把其分为知识体系、信念体系和改善体系,前两者是静态因素,后者是动态因素。另外由改善体系观念的提出及陈学中(2007)、骆志豪(2010)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家心智模式改善体系对知识体系、信念体系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三、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的概念及构成

中国学者姜卫韬(2012)认为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的本质是对企业家警觉、先验知识、信念、认知模式等认知要素等反应的复杂心智过程,包括创新机会识别和创新机会开发。李雯等(2013)认为企业家之所以具备识别创新机会、做出创新行动的前提是具有企业家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来源于企业家独特的心理特质,其相关的先验知识,以及其社会资本。结合上述分析,再综合Gaglio等(2001)、Park(2005)等学者对于企业家创新机会策略的研究认识,将其分为创新机会识别和创新机会开发两个维度,不仅体现了创新机会策略的“决策过程”,也体现了其在认知层面上的复杂过程。

全文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语文整合的可行性探究

【摘 要】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内涵、发展意义以及语文整合的含义、必要性出发,揭示了“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整合的相关性,探讨了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可行性问题。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整合;可行性;探究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及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得・加德纳,广泛借鉴当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生物科学及各种不同文化中在认知的发展及运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的这一概念,并在之后逐渐形成了多元智能这一理论。

这一理论针对传统的单一、可量化、整合于的智力观,反驳其认为的智力的范围就仅仅局限在语文和数理逻辑方面[1]。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它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整体的能力,而是由多种智能成分组成的综合体。这些智能包括: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空间视觉智能 、音乐韵律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与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并且认为还可能存在着其他多种智能,并不是仅仅局限与以上的八种。[2]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 虽然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音乐家或作家,但是通过开发多种类型的智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性向,客观公正地给予其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充分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让在不同智能上各有所长的学生能够高效地、有意义地愉快地学习。这一理念,与我国历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二十余年来,这一理论在美国获得了许多专业团体的关注与认可,全美亦有不少学校也将多元智能并入他们教学的方案中。在中国,多元智能等许多理论的核心理念被应用到语文课改的指导思想中,并进一步被丰富和深化,为新课程和新语文带来了一些清新的空气。

二、语文整合的内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