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地理学论文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然地理学论文

自然地理学(physicalgeography)地理科学两大分支学科体系之一。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或人类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作用的天然环境和经人类作用后发生了变化的环境。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以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按研究对象分为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专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亦即狭义的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阐明其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特征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化,包括古地理学、热量水分平衡、化学地理、生物地理群落学(生态系统)等领域以及景观学、土地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等。部门自然地理学以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为研究对象,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被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等。专门自然地理学则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总体为对象,如冰川学、冻土学、沙漠学、沼泽学、湖泊学、海洋地理学以及极地和高山研究等。“自然地理”这一术语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到1765年,康德(I.Kant)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自然地理学,指出自然地理学是“自然的概括”。洪堡注意自然现象的地域结合,用比较地理学方法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佩歇尔(O.Peschel)主张地理学应该寻求地球各部分相似的自然面貌和特点,找出它们发生学上的联系,从而把自然地理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洪堡以后,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发展迅速。许多地理学家以区域差异为核心,进行自然区划及不同区域的地理考察研究;从“人地关系”出发,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并开展专题研究,着重探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不利条件的控制。至20世纪30年代后,地理研究工作有离心分散的趋势,跨越分支的综合研究进展较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格里哥里也夫(A.A.Grigoryev)和布迪科(M.I.Budyko)建立了以热量、水分平衡为基础的自然地带周期律理论,综合研究的倾向逐渐增强。50年代起竺可桢等在中国组织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自然区划工作,自然地理学和国家建设紧密结合发展较快。由于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各类实验室和定位、半定位试验站的建立,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促进了自然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和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渗透,加强了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遥感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数学模拟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引入,促进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贮存和再现的革新以及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研究,为地理环境结构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提供整体性、系统性的分析工具和手段。70年代初,乔莱(R.J.Chorley)和肯尼迪(B.A.Kennedy)最早运用系统科学观点,从系统结构、物能流通、系统平衡与调控等方面对自然地理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体综合。随后,索恰瓦(V.Sochava)提出“地理系统学说”,试图从系统角度来构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并强调从生态系统观点进行综合研究。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面临着土地、粮食、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是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要加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联系,研究人类生态系统中人对自然界的作用及其反馈过程。重要的综合性课题包括: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农业生产潜力与区域承载力;土地—人口系统;环境监测、影响评价及演变预报;自然区划与区域开发整治;全球性环境演变等。

全文阅读

自然地理教学高中地理论文

1.国内外自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1.1国内地理教育的发展情况地理教育走进课堂源自清朝末年,在讲述中国地理的同时也涉及外国地理。在民国时期,在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中各个年级每周都会有2节地理课,主要讲述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只有高三下学期才会专门开设自然地理课程。上世纪50年代,地理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拓展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常常会针对地理知识开展小组课外活动,这个时期是我国青少年地理知识比较健全的时期,也是建国以后地理教育发展最为健康的阶段,极大的提升了地理教育在文化教育中的地位。高中自然地理主要是研究经过人类作用和未经人类作用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并逐渐发展成为地理教育的独立分支,完善了地理教育的结构,丰富了地理教育的内容。

1.2国外地理教育的发展情况日本高中地理教材以世界地理为核心内容,其中主要针对世界地理的不同主题和不同区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地理环境和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英国高中地理教材立足于城市的现代化,并紧紧围绕本国工业生产为主的基本国情,以城市地理为核心,间接的引入自然自理知识。德国中学地理教材所讲述的内容相对独特,没有按照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重点集中在区域地理当中。因此从上述几个国家的地理教育形式来看,未来高中地理教育的内容将会朝着“主体式”内容体系发展。

2.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以及内容的关联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自理内容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因此开展本次研究意义重大。地理知识包含文科知识和理科知识,对我国文理分开施教的教育模式来说比较特殊,而且地理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现过较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地理教材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主要分析自然地理知识在地理教材中占据的比重。

2.1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知识分布情况及比例当前,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上册中,第二单元的第七节内容讲述的是大气环境,严格来说这一节课程的内容属于环境学,则教材中其他课程的内容均属于自然地理学,而必修教材下册和高中地理选修一的内容则全部属于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二中,第一单元的第三节讲述的是我国三个主要的经济带、第四节讲述的经济带的特征与发展现状,在第二单元中第一节讲述国土整治与发展,第二节讲述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的应用。地七单元的第二节讲述的是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建设,第八单元第二节讲述的是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粮食基地的建设,除上章节内容之外,该教材中其他课程内容均涉及自然地理。分析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可以发现:高中三年当中开设的地理课程共有26单元,高一年级有8单元,高二年级有5个单元,而高三年级有13个单元,这26个单元共分成了107节课程,多数课程中都有自然地理学内容的分布和交叉,其中较为集中讲述自然地理的课程有38节,占据整个高中地理教育课程的35.5%。

2.2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关联性从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分布情况来看,自然自理内容有明显的层次递进关系,首先是宏观地描述了宇宙的环境,并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宇宙中地球的特点和地球周围的宇宙环境,然后过渡到地球表面的自然自理环境,而且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讲解是从大的环境开始逐渐向小的环境延伸和拓展。

3.结语

全文阅读

数字地球自然地理教学论文

1数字地球对地理教育的意义

数字地球通过三维球体模型,采用并将本地搜索功能和卫星图像综合管理起来。用户可以调整视角、随意地翻转这个球体,通过放大、缩小、漫游操作,学生从任意角度去观察地球。可以是太空60000多公里的高度,也可以身临其境的三维街景图,从山脉河流到街道建筑物,这种无极缩放,真正实现了从太空漫游到邻家一瞥。通过“飞越”到地球上任意地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很多难以描述的自然现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树立地理思维,可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形成地理核心技能。这些是数字地球在地理教育过程的独特而普世的价值。

2数字地球辅助构建三维球体

跟地球球体有关的概念之所以抽象和难以理解,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心中没有这个三维球体,也不明白到底如何运动。所以球体加运动,一看到就类似的知识点就觉得难,不可理解。因此,通过改进地理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心中的地球模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数字地球为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帮助学生建立心中球体模型的重要途径。启动GoogleEarth,添加经纬网,回归线,北极圈,子午线等三位球体上抽象而虚拟的格网,在三维数字球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纵横交错的弧线。转动球体,让学生去观察这些线条,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帮助每位学生构建自己心中的三维地球体(意象地图)。转动虚拟地球,让学生自己去观看其转动规律。打开GoogleEarth,将地球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并且将赤道置于中间位置,使GoogleEarth大致以地轴为中心转动起来,用键盘上的方向键来控制转动,其中右方向键控制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对于经常遇到的问题俯视北极或者仰视南极地球的转动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调整地球观看角度,将数字地球的北极或者南极调整为中心,然后通过GoogleEarth的左右方向控制按钮,演示地球从北极或者南极上空观察的自转状况。这个效果远比去告诉学生,从北极看地球呈现顺时针旋转,从南极看地球呈现逆时针旋转效果好得多。

3应用案例分析

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航程是X小时,请问到达B地的地方时间?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其实本质上这就是一个地方时问题。要彻底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将地球自转,晨昏线和地方时一起联系起来思考。虚拟地球(Googleearth)通过晨昏线的动态模拟,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展示了这一抽象的自然现象。点击工具栏中显示阳光在地面的移动轨迹功能。通过设置时间滑块,可以显示不同日期内不同时间点阳光在地面的移动轨迹,也就是可以看到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拖动地球使之自转,则可以看到同一时刻地球不同地区的昼夜状况,增加学生对昼夜之分和昼夜交替的认识。同时,使用时间滑块,设置向左自动播放,可以看到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动态模拟)。显示了12月22日晨昏线在地面的移动轨迹。图3a为早晨北京时间6:52晨昏线的位置,图3b北京时间7:52晨昏线的位置,图3c北京时间8:52晨昏线的位置,图3d北京时间9:52晨昏线的位置,图3e北京时间10:52晨昏线的位置,图3f北京时间11:52晨昏线的位置。通过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演示,学生对晨昏线必然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有了对晨昏线的清楚认识,理解地方时以及对地方时的推算,将有很大的帮助。地方时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0点。将连续两个正午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所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这样,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每隔15度,相差1h。通过数字地球的光照系统,同样可以将太阳上中天情形展现出来,让学生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

4结论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数字地球最大的特点是基于位置服务(LBS:LocatingBasedService),具有显著的地理特色;它第一次将地球以三维球体形式真实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带给了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地球空间更为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培养地理思维。并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表达并呈现出来,带给学生更多的视觉感知,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中仅仅以课堂教学中与球体相关的几个抽象概念,在三维球体上的呈现与展示进行了简单的探索研究。随着本身的进一步完善,数字地球将来必将成为辅助自然地理教学的一件利器,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挖掘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整合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

自然地理教学论文

一、学生学习现状的原因分析

1.学生地理知识薄弱

绝大多数学生因为中考不考地理,学校和学生都对地理不重视,造成他们对地理知识总体了解不够,连一些常识性的知识都不知道,特别是对地图知识更是无知。课外更是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去参加地理相关的活动,也很少去阅读地理知识。

2.地理学习态度不积极

学生一进入高一就开始学习高中阶段最具难度的知识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有很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还要结合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的一些他们还没有学过的相关知识来解释一些内容,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提升。

3.学习习惯不好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文科,只要背就可以啦。其实要想学好地理,理解、看图和分析等能力是很重要的,必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教学策略

全文阅读

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论文

一、当前课程教学的不足

1.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自然地理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虽然多媒体教学相对普遍,但课件内容与课本内容脱节、课件表现形式丰富却内涵不足等现象较多;其次,大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学科内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不能反映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学方式缺乏研究性

当前高校虽然在教学方式上做出了很大改革,但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基本以书本内容为主,很少对教材外相关知识进行讨论;课时计划没有创新性,教学过程与教师本身的研究课题不相符,不利于教学的全面化,也缺乏研究性。

3.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当前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主要表现为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且两者之间联系不紧密。注重对《自然地理学》各部门学科原理和方法的普遍理解,忽视利用现代技术对自然地理综合性进行调查与分析,各学科内容条块分割,内容重复或疏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改革创新的策略

全文阅读

职业体育自然地理学论文

职业体育有其自己的发展原则,它通过一定的表演来引起观众享受的兴致,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以及人员支持。既然是表演,那就要依靠外部因素。就其根本而言,体育这种行为的产生必然要依靠一定的外部因素,如气候、天气状况等地理因素。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对体育行为的产生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从而对职业体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然地理对职业体育的影响是直接的。在职业体育中,不乏有一些大型的室外、露天的体育项目,就如奥运会而言,这是一场世界体育盛宴,备受全球人们的关注,所以开闭幕式的时间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为了保证这一活动顺利的进行下去,主办方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方法来保证其顺利开展,但是有时候我们仍然无法阻挡一些自然环境因素对体育行为的影响。从地理学角度考虑对职业体育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纬度、气候、海拔。

一、纬度

纬度不同的地区,其气候也必然不同,这对职业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就中国的武术发展而言,南北不同地区的武术风格大相径庭。我国著名的体育史学家曾经对此有着专门的论述。我国南北地区武术风格是截然相反的,这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因为北方气温较低,十分寒冷,所以北方人比较健壮,筋骨比较强硬,因此北方人的武术风格就比较的有气势,有力量,展现一种豪迈之风;而南方气候温和,所以南方人比较灵巧,因此南方人的武术风格就比较灵活,变化多端。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冰雪运动项目是非常擅长的,而对一些户外运动就比较的落后,这就取决于其自然地理条件。因此纬度较高的地区开展户外运动是相当不容易的。

二、气候

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的好坏是分不开的。而且气候条件也关系着运动员是否能够创造出较好的成绩,对众多的运动项目都有影响。如果在进行运动赛事时,出现了狂风暴雨等一些极端的天气,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发挥其应有的运动水平,同时还给运动员和观众带来一定的危害,直接影响体育赛事举办的成果。因此,职业体育一般会考虑气候对其产生的影响。整体来看职业体育的发展,职业体育发展最发达的地区是中纬度地区,因为这里的气候条件最适合开展体育活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受到气候的严重影响,在室内可以进行的体育项目是可以减轻自然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比如一些篮球比赛以及一些羽毛球比赛等等。但是对于众多大型的项目而言,这种方法很难行得通,再加之一些地区的经济条件的落后,所以,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项目或地区。所以,在进行比赛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气候的影响。从欧洲联赛来看,欧洲联赛一般是跨年度来进行比赛,在冬天寒冷的时候,联赛就会中断一些时日,而且赛季结束时也还没到炎热的夏天,这种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反观我国国内的体育赛事安排就十分的不合理,足球联赛一般被安排在夏季,这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以及观众观看时的情绪,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三、海拔

海拔越高,空气中产生的压力和含氧量就会逐渐的降低。即便在较低的海拔上,可能这样的自然环境对一般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对于一些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身体也会出现一些负荷,从而影响其水平的发挥。所以,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开展赛事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受到一些地理因素的影响,欧美的职业体育的发展较其他地区发达,一般情况下,海拔较高的地区举办职业体育赛事的机会较少,即便是需要在有一些海拔的地区进行,那也一般选在海拔较低的地区。但是,近些年来世界杯足球预选赛进行时,一些有便利条件的国家或地区会利用其自身海拔较高的优势来开展,这为它们的成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然而,从职业体育自身来看,这样进行训练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就拿中国的职业足球来看,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国海拔较高的地区的球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且现在地区正在筹建职业足球队,其实这并不符合体育发展的原则。现在,自行车越来越受欢迎,以自行车为主的运动备受人们的欢迎,我国青海和青藏地区举办的自行车比赛受到了全国人们乃至全世界人们的欢迎和重视。但是与自行车有关的比赛比较耗费体力,一般适合于体能较强的运动员,而且由于自行车比赛一般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举办,所以就更加剧了运动员的体能消耗量,甚至还产生了一些高原问题。比如一些意外伤害以及一些高原反应等问题,更甚于在训练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是比赛参与人员和组织者必须要重视的原因。

作者:赵森泉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阅读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评析

摘要:指出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正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我国现有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实践,对生态社会主义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论和生态伦理理论等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评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本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1803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近200年的工业时代,也带来了地球资源的井喷式开采。20世纪中叶,后工业时代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抑制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问题。人类社会要摆脱困境,社会发展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核心是要解决发展的生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导致了国内环境资源急剧恶化,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特色发展模式。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本文对国内主要的狭义社会主义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论和生态伦理理论等5个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进行评述。

2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2.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论

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批判和解决生态危机为宗旨,以建立和谐的绿色社会为目标,深入研究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强调人类应该依照生态要求规划生产,反对单纯经济增长主义[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主要包括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和生态危机理论,认为人类存在是建立在人类与生物系统之间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上,但人类在解决生态危机、重新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应当关注人类世界,关注现存世界。

全文阅读

文艺学纲设计管理

内容提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诞生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然而,由于以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为主要表征的现代性危机的加剧,主体论文艺学所隶属的现代性理论家族成为反思和超越的对象。本文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诸多欠缺后认为其根本局限在于它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未能意识到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产物。主体论文艺学的根本欠缺注定了它是必须被超越的文艺学样式,代替它的将是三种形态的新整体论文艺学:生态文艺学,新道论文艺学,存在论文艺学。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学家承担着重写文艺学的使命。

关键词

主体论文艺学局限超越新整体论文艺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承担着重新建构自身的使命。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一个时代也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学。要建构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就必须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在二十世纪中国本土学者所提出的文艺学体系中,主体论文艺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由自然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中国学术界渐成潮流,主体论文艺学作为现代性理论家族的成员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中显露出其局限。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来证明超越它的必要性,并探讨新的文艺学体系的可能形态。

一、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

一个理论的意义空间也就是它的局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植根于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语境,是现代性实现自身的具体方式。所谓现代性是相对于前现代性而言的:前现代性将人性置于对自然性和神性的从属地位,而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性则使人从世界体系中凸现出来,把人当作征服—认知—观照着的主体,所以,现代性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乃是现代性理论家族的共同特征。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现代性便成为西方现代文化的灵魂,笛卡儿、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大思想家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完成了主体性理论的建构。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之日起,现代性也正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弘扬主体性的文艺学思想在五•四时期的文艺家那里就已获得了鲜明的表述,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都曾是阐释和歌颂主体性的主将。(1)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主体性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曾受到过阻滞,但对于现代性的追求、弘扬、阐释仍是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学的主旋律,而主体论文艺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则使之达到了高潮。

从根本上说,主体论文艺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是主体性思潮自身进展的结果,然而具体的历史处境却使得它以反思1966—1976年间形成的神本主义/物本主义文艺学为出场的机缘。刘再复发表于1986年的专著《文学的反思》是主体论文艺学的最重要文本,在这本书中,对主体论文艺学的提倡与对期间趋于僵化的文艺学体系的批判是合二而一的。他认为1966—1976年间中国文艺学的最大悲剧是主体性的失落,具体表现为:崇尚物本主义/神本主义,信奉机械决定论,把人看作“被社会结构支配的没有力量的消极被动的附属物”(2)、“阶级链条中任人揉捏的一环”、“政治经济机器中的齿轮或螺丝钉”(3)。为了克服主体性在文学艺术中的失落,就必须建构主体论文艺学,完成文艺学的两个转型:从物本主义/神本主义的文艺学转变为人本主义的文艺学;从以机械决定论为核心的文艺学转变为以主体的自由为归属的文艺学。这双重的转型被刘再复归结为一句话——“给人以主体性地位”,具体来说就是:

全文阅读

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

内容提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诞生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然而,由于以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为主要表征的现代性危机的加剧,主体论文艺学所隶属的现代性理论家族成为反思和超越的对象。本文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诸多欠缺后认为其根本局限在于它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未能意识到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产物。主体论文艺学的根本欠缺注定了它是必须被超越的文艺学样式,代替它的将是三种形态的新整体论文艺学:生态文艺学,新道论文艺学,存在论文艺学。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学家承担着重写文艺学的使命。

关键词

主体论文艺学局限超越新整体论文艺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承担着重新建构自身的使命。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一个时代也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学。要建构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就必须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在二十世纪中国本土学者所提出的文艺学体系中,主体论文艺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由自然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中国学术界渐成潮流,主体论文艺学作为现代性理论家族的成员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中显露出其局限。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来证明超越它的必要性,并探讨新的文艺学体系的可能形态。

一、 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

一个理论的意义空间也就是它的局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植根于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语境,是现代性实现自身的具体方式。所谓现代性是相对于前现代性而言的:前现代性将人性置于对自然性和神性的从属地位,而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性则使人从世界体系中凸现出来,把人当作征服—认知—观照着的主体,所以,现代性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乃是现代性理论家族的共同特征。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现代性便成为西方现代文化的灵魂,笛卡儿、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大思想家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完成了主体性理论的建构。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之日起,现代性也正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弘扬主体性的文艺学思想在五四时期的文艺家那里就已获得了鲜明的表述,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都曾是阐释和歌颂主体性的主将。(1)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主体性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曾受到过阻滞,但对于现代性的追求、弘扬、阐释仍是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学的主旋律,而主体论文艺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则使之达到了高潮。

从根本上说,主体论文艺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是主体性思潮自身进展的结果,然而具体的历史处境却使得它以反思1966—1976年间形成的神本主义/物本主义文艺学为出场的机缘。刘再复发表于1986年的专著《文学的反思》是主体论文艺学的最重要文本,在这本书中,对主体论文艺学的提倡与对期间趋于僵化的文艺学体系的批判是合二而一的。他认为1966—1976年间中国文艺学的最大悲剧是主体性的失落,具体表现为:崇尚物本主义/神本主义,信奉机械决定论,把人看作“被社会结构支配的没有力量的消极被动的附属物”(2)、“阶级链条中任人揉捏的一环”、“政治经济机器中的齿轮或螺丝钉”(3)。为了克服主体性在文学艺术中的失落,就必须建构主体论文艺学,完成文艺学的两个转型:从物本主义/神本主义的文艺学转变为人本主义的文艺学;从以机械决定论为核心的文艺学转变为以主体的自由为归属的文艺学。这双重的转型被刘再复归结为一句话——“给人以主体性地位”,具体来说就是:

全文阅读

土地整理绩效评估的统计分析

论文数量与影响力分析

1论文数量变化分析

的数量直接体现了学者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关注程度。从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将近10年的时间公开发表的有效论文为227篇,平均每年227篇,论文数量较多,表明农业、土地等方面的学者很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2002—2007年以及2009年每年数量都低于平均值,2008年、2010年和2011年数量都高于平均值,表明从2008年开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根据数量,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2—2003年,是论文初产期,2年共1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3%,平均每年6篇,数量偏少,与这一阶段土地整理项目较少有关。第2阶段为2004—2007年,是论文数量上升期,每年16~20篇,本阶段的论文总数占全部论文数量的313%,是前一阶段的59倍,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第3阶段为2008—2011年,是论文高产期,共14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634%。2008年数量猛增至58篇,是近10年中数量最多的一年(图1),2008年之后的3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每年都不少于20篇。2008年以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土地整理项目密切相关,土地整理项目带动了绩效评价研究。

2论文来源期刊

论文来源期刊可以反映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在专业期刊中的地位及专业期刊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贡献。根据检索结果,227篇论文分别来源于农业、土地、环境、经济等领域的73种期刊,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科学》、《安徽农业科学》、《地理学报》、《资源与产业》、《经济地理》、《水土保持通报》、《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等(表1),表明很多专业期刊都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发表。近10年来《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176%。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农业工程项目,而且《农业工程学报》为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期刊,影响力大,质量高,颇受学者的青睐,故论文数量多。《安徽农业科学》虽然影响力不如《农业工程学报》,但为旬刊,期刊发行量大,发表周期较快,因此论文数量也较多,达到37篇,占论文总量的163%。《中国土地科学》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也较多,为15篇。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主要集中在上述3种期刊,其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405%。

3论文影响力分析

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是反映论文影响力的2个指标。下载频次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关注程度,而被引频次则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认可程度,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由论文检索结果可知,227篇论文共被下载61208次,被引用2767次。各期刊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不同,表2、表3分别列出了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10种期刊。无论是下载频次还是被引频次,《农业工程学报》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位居第1位,属于第1等级。这表明《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质量高,影响力大。《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安徽农业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也很高,属于第2等级;《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土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软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为50~100,属于第3等级;其他期刊属于第4等级。虽然有73种期刊刊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但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学报》等10种期刊。

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