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播合同

主播合同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超联赛转播合同的法律分析及合同主体的权益保障

【摘要】 中超联赛是我国国内最早开始市场化的体育赛事,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法治来保驾护航。本文从合同法的角度对中超联赛中转播权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明确中超联赛赛事转播合同各种关系的基础上,规范转播合同,以保障合同主体的权益。

【关键词】 中超联赛 转播合同 权益保障

2004年以前,立法、司法机关大都认为转播权的交易属于行业自治范围内的问题,因此很少加以关注。从2004年开始,上海文广公司与中超联赛签订了为期3年,价值1.8亿元的赛事转播合同。此举打破了中超联赛由中央电视台一家对其转播的局面,增强了竞争,活跃了市场,也将中超联赛的转播价格从1999年的3年1100万提高了整整10倍不止。更多利益主体的进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更多的争议与纠纷,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对体育界、传媒界还是对广大公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育界呼吁法律的介入,也有相当多的法律界人士积极投身到这一领域内,希望从法律的角度来规范中超联赛转播权的买卖问题。

一、中超联赛联转播权销售回顾

中超联赛是由甲A联赛改制而来,其转播权的销售可以回溯到1994年,当时中国足协与CCTV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的甲A联赛转播协议。1999年,中国足协又与CCTV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转播合同,CCTV以1100万的价格买下了未来3年中甲A联赛78轮比赛的全国独家直播的首选权。同时,各支参赛球队也开始出售足协未出售的自己主场比赛的转播权。2002年,足协对甲A联赛的转播权销售方式进行重大改革。首先,将转播权进行集中销售,并禁止俱乐部出售自己主场比赛的转播权。其次,将转播权进行分类,将转播权按内容分为新闻报道权、赛事集锦权和实况转播权。足协与地方电视台就转播协议很快达成一致,但其与CCTV的谈判却是一波三折,最后终于在2002年下半年订立转播合同,此时当年联赛只剩下19轮比赛。

2004年甲A联赛改制为中超联赛,上海文广公司与中超公司签订一份价值1.8亿元的转播合同。通过签订合同,文广公司得到了2004―2006年共3年的中超联赛所有场次的转播权。2007年,文广公司再次与中超公司合作,以7000万的价格购买到中超联赛未来五年的转播权。而CCTV从2007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购买。

二、中超联赛的赛事转播合同关系分析

合同关系包括合同的主体、合同的客体与合同的内容。对合同关系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中超联赛的赛事转播合同,明确合同的当事人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实践中运用统一的法律法规来对合同的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调整。

全文阅读

广电语言作品艺术规则思索

判断一件广播电视语言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水准,是一项关涉复杂的研究。毕竟,对一件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水准做出判断,是要建立在广播电视语言作品赏析的一般性考察指标和评价原则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一般性的考察指标和评价原则,我们迄今还没有看到过系统的论述。因此,我们的研究得从头开始。

一、广播电视语言作品的特点与评价维度

语言作品的类型丰富多样,因此,对不同类型作品进行赏析评价时,角度和重点也必然各异。对某一类语言作品进行赏析和评价,前提是了解这种语言作品的特点,才能找到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的维度。

(一)广播电视语言作品的特点

广播电视语言作品,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中,以有声语言及其副语言为主要呈现方式的语言传播作品。主要包括播音主持作品、解说、配音等语言形式。这类语言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1.语言传播的集体性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一种由传播群体分工合作的集体传播,其传播过程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在形成创作依据之前,就有策划人员提出选题;选题提出之后,采访和类似的细化工作将其逐步落实;采访等工作形成的文案和音视频素材,进入编辑阶段;通过筛选和进一步加工,形成播出前的创作依据;之后,播音主持人员根据创作依据,以个体化、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手段,将其最终呈现为语言传播作品。因此,广播电视语言作品虽然在形式上由某一创作主体通过有声语言及其副语言最终表现,但它实质上是集体协作的终端呈现。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确了广播电视语言作品的创作主体,不只是播音员或主持人,而是整个创作团队。语言作品成功与否,和每一个创作环节的表现都息息相关。

2.表达手段的综合性广播电视语言作品,是以节目为依托、以播音主持为主轴、以节目的整体呈现为成品的。整个语言作品的表达手段是丰富的,从整体上说,播音员主持人本身也是广播电视语言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与同层级的其他要素,如录音或录像、现场报道、嘉宾参与或受众互动等构成第一层的表达手段。而在第一层表达手段之中,还可以进一步理析出下位的表达手段,如播音员主持人除把声音作为主要表达手段外,其服饰、造型、表情、动作等也是表达手段的有机组成部分。广播电视语言作品的完整性和传播的有效性有赖于所有这些表达手段的综合协调。因此,在对广播电视语言作品进行赏鉴和品评时,虽然可有主次之分,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应该综合考量。

3.言语行为的整体性如同任何言语行为都必须经由“传—受”的双向互动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交际行为一样,广播电视语言作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作品的价值、传播主体的水平都和传播效果密切相关。传播效果一方面由传播到达率组成,另一方面由“以言取效”的程度决定。虽然很容易带有主观色彩,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综合考量特定时间长度中的收视情况、反馈情况(受众反馈、专家反馈)来加以判定。可见,不考虑传播效果的广播电视语言作品赏鉴和品评,会严重脱离实际,缺乏客观性和可信度。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在对一件广播电视语言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时,须得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

全文阅读

虚拟新闻主播特点及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分析现阶段虚拟新闻主播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认为虚拟新闻主播本质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助推下以具身传播为传播形式的产物,具有真实、适用范围广、稳定及可控性强等特征,是媒介融合和传媒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有助于提高新闻采集、加工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传播效率。

关键词:虚拟新闻主播;人工智能;大数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推动虚拟主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放、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1]。从3D形象到高度仿真的拟人化形象,技术赋权使得虚拟新闻主播的真实性不断增强。本文通过分析虚拟新闻主播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认为虚拟新闻主播在以自身为媒介的具身传播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也在逐渐成为传媒转型利器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媒体融合。但与此同时,虚拟新闻主播给传媒产业带来了挑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提升自身修养。

1虚拟新闻主播概述

新技术的出现,对人体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工业革命激发了机械化身体的形象,而当今的信息革命的特点是信息的缺失和身体的虚拟化[1]。技术发展使虚拟生产成为可能。早在2001年,英国便推出世界首位虚拟新闻主播,实现24小时持续播报,但由于技术水平低,其视觉呈现及声音播报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和真人媲美。近年,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3D等技术的发展,虚拟新闻主播可生成立体视像,因此,虚拟新闻主播的形象更加真实、丰富,适应的场景更加多样。目前,虚拟新闻主播主要包括数字主持人和以数字记者为代表的媒体虚拟员工,如央视网的数字主播“小C”、央视财经评论员“AI王冠”。AI虚拟主播是指将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的能够从事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等一系列工作的脱离了“碳基”身体的传播[2]。虚拟新闻主播的发展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与融合。虚拟新闻主播从形象呈现、动作捕捉到场景构建都需要技术配合。例如:AI技术使虚拟新闻主播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能增强主播与嘉宾的互动;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技术能够增强现场感,使场景延伸及切换更加真实、流畅。只有技术相互配合才能增强虚拟主播的真实感和节目的现场感,由此将用户带入现场,增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如天津融媒体平台借助“AI+动作捕捉/AR/MR”技术,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虚拟主播“云小朵”,其主持的《云瞰京津冀》系列访谈节目实现了访谈节目新的技术突破,重塑了嘉宾与虚拟主播的空间距离及互动的真实性。

2虚拟新闻主播的特点

2.1真实、适用范围广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发展分散了传统媒体目标用户的注意力。很多传统媒体为获取用户的注意力,选择入驻新媒体平台,提高设置议程的能力。碎片化传播时代,用户的闲暇时间被碎片化的短视频占用;为了尽可能多地赢得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适应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要,除日常新闻播报外,不少新闻媒体开始尝试将AI主播应用到短视频平台持续输出新闻,抢占用户的注意力,如重庆日报、第一新闻、北京广播电视台(BeijingRadioandTelevision,BRTV)等在视频号上使用虚拟新闻主播产出新闻。最初,虚拟新闻主播仅是对真人的模仿,但技术水平、智能化水平、美化度及真实性低,且应用场景有限,缺乏人格化特征。如今,虚拟新闻主播借助AI技术,能够精准呈现真实的外在形象;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动画合成等新技术,能够实现语言、声音及细节更加逼真,播报更为自然、鲜活。同时,AI实时数字技术和虚拟拍摄技术使虚拟主播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使其可以跳出屏幕,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呈现立体影像。数字技术下人格化虚拟新闻主播的诞生通常依赖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从而对数据库人设标签进行整合创造[3]。通过标签整合,虚拟新闻主播被赋予了人格化特征,这种人格化特征满足了用户的情感需要,进一步拉近了用户和虚拟新闻主播之间的距离。现实新闻主播的播报会受到时空距离、个人因素或现实环境的影响,虚拟新闻主播的适用范围更广。如在重大灾难事件或突发事件面前,此时虚拟主播则能凭借技术优势,克服特殊天气、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困难,跨越时空限制,代替真人出镜,及时快速报道新闻,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全文阅读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科技传播

摘要 媒体融合是传播行业大发展的潮流趋势。多年来,随着新兴媒体工具不断创新,传播环境革新,科技传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如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人们可通过各种软件或即时通讯工具中发送与接收信息等。社交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催生的媒介形式推动着科技传播新的发展方向。科技是社会前进的驱动性力量,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社会化的助推器,媒介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介融合给科技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和展示空间。媒介融合新趋势透射出多媒体技术的突破、公民社会的培育建设和受众主体地位的提升,并推动科技传播模式向循环互动方向演化。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的效率、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科技手段对信息传递、接收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变化。因此,当前,如何利用好媒体融合趋势以推动科技传播全面发展,是我国新闻界需要密切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媒体融合;科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1-0061-02

21世纪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即时通讯工具的创新,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媒体工具出现至今,经历了冲突对抗到共存共荣的艰难融合过程,最终才造就了今日的媒体融合趋势与科技传播的进步状态。但科技已一步步入侵了我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当前,社会的知识化与共享化已经离不开科技传播的辅助。从某种程度上看,科技传播不仅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也驱动了社会整体的进步;除此之外,科技传播工具的完善,也进一步丰富了科学本身的使用价值与隐藏在科技背后的文化意蕴,使得民间不同地区的文化能够打破空间限制被传播给其他地区的公众。总的来说,科技的发展使传播越来越方便快捷。

科技传播的发展,少不了媒介的助推作用。一方面,媒介为信息传播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渠道;另一方面,媒介本身的功能爆发性特征也强化了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媒体形态实现了自身的演变,科技推动信息更有力地传播。

1 当前媒体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全文阅读

试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变革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广告传播 传播方式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对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的变革,了解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以使广告活动更好地应对媒介融合的新环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又称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媒介融合”概念是舶来品,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发表《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一文,首次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之后,国内学术界开始讨论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界定,近几年的研究,绝大多数从新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前景,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媒介融合带来的传媒产业的影响,微观层面上则关注媒介融合对新闻业务变革引发的变化。实际上,媒介融合对社会结构和传播方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打破了中国广告业的生态,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探索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在广告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综合此前学者对媒介融合的认识,媒介融合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指媒介功能的多样化,即各种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指单一媒体融合了多种媒体的功能,强调单一媒体对不同传播手段的整合;二指不同媒体之间的联盟与共融,即传媒业内部不同媒介间的联合,主要指不同媒介之间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强调信息内容针对不同载体的整合传播;三指传媒产业与通信产业等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指大传媒产业的形成,强调媒介产业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笔者认为,未来的媒介融合,是以数字和网络为基本平台、多种媒介形式为终端的媒介形态。数字和网络是信息传输的基本载体,电脑、手机、电视等成为信息输人和输出的设备。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即时、移动、交互”,使大众可随时、随地地传受任何信息,信息传播方式随之发生变革,传统的广告传播思维也需要大的突破。

从针对不同受众群的传播到针对某一受众群的传播

传统媒介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信息传播的时空性有较大局限。例如,电视媒介由于收视终端的限制,受众一般只能在固定场所主要是家里进行收看。受众的信息接收就要受到生活、工作的时间规律的影响,对传统媒介来说,也就无法一天24小时对同一受众群体进行信息传播,造成了传统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必须对传播时间段进行划分,根据不同时间段能接触到媒介的受众进行信息内容定位。以中央电视台一套2010年3月2日的节目编排为例,早上8:35安排了针对老年观众的《夕阳红:老年人家园》,下午4:58编排了针对家庭妇女的《天天饮食》,从17:43到19:00,是针对少儿观众的《动画城》和《智慧树》,而针对中青年上班族的节目则集中在晚上,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时段”。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首先把传播时段进行划分,再找出每一时段主要的受众群体,根据其需要制作、播放信息内容。这种情况下,媒介可能只需要关注非主流受众在非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和主流受众在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媒介以受众为中心,是以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为中心,也就是媒介要面对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内容制作和营销。

而随着无线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单一媒介融合了多种媒介的功能,如手机融合了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功能,网络受众的媒介可得到性大大加强,受众全天24小时暴露在媒介中,随时随地都可接收、阅读和上传信息。这时,媒介传播要考虑的就是怎样针对受众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来传播信息了。对于融合多种传播手段的媒介来说,就是针对受众在不同时间段传播信息,信息的传播手段则根据信息的内容灵活选择,可能有时候是手机报,有时候是手机电视,有时候是短信。对于整合了不同媒介形式的传媒集团来说,则是如何针对类别受众根据不同时段进行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此时,媒介面对的就是类别受众群体的全时间段。媒介以受众为中心,就是选择某一类或某几类受众为服务重点,分析具体目标受众群在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打造适合他们的信息内容,并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

这种变化对于广告传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媒介组织来说,其广告传播的对象不再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而是精准的某一类别受众群体。这对要求媒介组织对于受众有更深人更全面的了解,要深人到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形影相随。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媒介投放不再是在众多的媒介中选择目标受众可能接触的时段或版面,而是选择与自己的品牌形象相符合、目标受众相吻合的媒介、覆盖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时空。同时,在信息全天候围绕受众轰炸的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针对受众搜索的反应能力更加重要。广告主与媒介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分众传媒致力打造的“中国生活圈媒体群”,就是融合媒介针对特定受众群体进行全时空传播的典型案例。

全文阅读

媒介融合时代地域文化传播动力研究

【摘要】地域文化传播受媒介载体、文化情景以及公众认知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传播活动中三方通过彼此的耦合运动形成动力,促进了地域文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下,厘清三方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三方协同互促,可探析提升地域文化传播力的多样途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地域文化;草原文化;传播力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媒体形态的边界逐渐消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已从单纯形态逐渐走入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实现了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①。媒介的发展带来了新时代地域文化传播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草原地域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丰富内涵以及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其传播内聚民族文脉及文化特性,外显地域文化形象和文化发展的方略措施,已经成为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融合时代的内蒙古草原文化传播,其传播形式、内容、渠道、功能层面均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融合,因此,通过对当下传播各因素之间作用机制的厘清,能够合理协调多元媒介关系,开阔传播视角,深化传播内容,增强传播效果,进而助力地域文化传播,挖掘地域及民族文化力量,对促进文化整合、促成文化增殖、形成文化积淀具有重要意义②。

1媒介载体的内核驱动

地域文化传播中,媒介成为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是文化信息传播的助推器,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发动机和主力军。媒介的“态度—行为—理念”构成地域文化传播的内核驱动系统,是地域文化传播的核心动力。首先,媒介传播态度是地域文化传播活动的前置因素,直接关系着传播中对于特定文化信息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文化传播行为。调研中发现,如果媒介传播态度被动,其对于草原文化传播的内容与行为就会受到客体质疑。如果媒介态度包含更多的主动性和客观性,且“态度—行为”是具有强一致性的,此时就能够引导传播行为的有力展开,进行草原文化传播。其次,媒介的传播行为是传播活动的关键因素,可以促进传播内容的丰富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播方式的特色化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可以提升传播行为的强度。且长期的传播实践行为,使草原文化与其他文化在碰撞中形成文化融合。再次,传播行为的积累促使新的传播理念产生,媒介在传播活动中责任感强,对传播利益的认知度强可以促使更新媒介的传播态度,促进草原文化的增殖,如此形成草原文化传播活动的循环与纵深发展。因此,媒介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内核驱动系统,应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秉持多视角选择传播信息,坚持多渠道更新传播途径,形成多方向创新传播理念,以提升地域文化的传播力。应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增强本区域及民族的凝聚力,要让跨区域与民族的受众感受到该地域文化的吸引力,媒介的传播不仅仅是实现“印象”的传播,更需要的是真正客观的阐释地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从媒介融合角度,不同的传播载体既应保持自身特色,又应加大协同合作。地域文化传播既可以大量借助主流媒体的宣传,例如地方卫视的选秀节目等,也可以借助网络时代的新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各种小众媒介的参与丰富传播渠道,在多元整合的基础之上坚持横纵向交叉传播。同时,任何媒介在地域文化传播中都承担着与自身相符的责任,通过创新传播理念,更加具有责任感及更加多元化的传播行为推广地域文化精神。

2文化情景的环境助推

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的选择受传播主体的支配,而传播主体对于传播信息的选择既受到其态度、立场、层次等主观意识的支配,也受到文化情景的深度影响。文化情景包含着文化环境的认知、文化意义的认知以及文化映像的感知,极大地影响着地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地域文化传播离不开经济与政策的驱动,故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这些主体对于传播的文化信息内容的选择决定着地域文化传播的导向,成为地域文化传播活动的重要前提。草原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情景是传播主体对于传播内容选择与编码的重要环境助推,文化情景的影响力越强,传播主体对于传播内容的选择与编码的主观性越弱,信息与信息传递越客观真实;反之,文化情景的影响力越弱,传播主体的主观性越强,信息与信息传递越容易形成主观臆断。同时,文化情景还会影响传播主体对传播动机的修正,在强文化情景影响下,主体的传播动机明确,有助于内容的有效择取与准确编码,提升传播效果,在弱文化情景影响下,传播主体动机模糊,内容选择与编码分散,影响地域文化传播。因此,地域文化传播中应注意文化情景的助推作用,在当今的文化格局下,继承和保存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精神性,要考虑如何包含能为各地区、各民族受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普遍价值,也要考虑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考虑社会时代背景下地域文化的发展,在传统继承与现代转型的基础上组织传播讯息。同时,地域文化传播要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在传播主体中充分释放不同层级的活力,通过体系层面与个体层面的衔接和融合,集众家之长,以多层互动的形式和均衡的布局形成地域文化传播的多向创新,通过多种新的传播方式深入文化情景,保护文化基因,传承文化精神,在继承与传播中实现文化整合与增殖,打造内聚文脉特征、外显区域形象与发展的地域文化。

全文阅读

论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与拓展

摘 要 近几年媒体融合趋势对传播环境、传播生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科技传播。媒体融合不仅使传播工具更新与传播环境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其对科技信息传递、接收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变化。因此,如何拓展科技传播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媒体融合;科技传播;影响;拓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30-02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媒介开始了一场新的变革与融合。尤其是随着“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媒介融合真正实现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并逐渐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题和信息传播(包括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介融合不仅对传媒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给科技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问题、变化与要求,将在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拓展科技传播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与探讨。

1 媒体融合:多种媒体在新技术环境下结合与共存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等多种现代化传播技术也快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运用。这些新的传播技术使当前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成本大大降低,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尤其是网络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符号整合在了一起。网络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型的传播平台。

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我们通常所指的媒体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台式电脑、移动电脑、数字电视、楼宇视屏、户外电子广告屏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以前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整合,产生了一些融合性的传媒手段,主要包括网络视频、网络期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这些新型的传播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广使用。以信息传播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主导的媒体融合,除了对传统的几大媒体进行整合以外,互联网也通过对自身技术的运用,开发出了网络论坛、博客、播客、SNS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型传播渠道工具,这些新型的传播渠道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青睐以及热烈追捧。

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出形式各异的新型媒体,而且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全文阅读

专业播音员与AI合成主播发声特点分析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合成主播已然给播音主持专业带来巨大冲击。但是真人播音员与AI相比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认为在播音的吐字发声、语流音变、语言表达等方面,AI的确拥有准确清晰规范的优势,但是却有着无法克服的先天问题,那就是吐字发声无法声随情动,语流音变无法灵活变化,语言表达没有内外技巧处理。这也正好提醒了专业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规避AI的缺陷,才能在播音主持领域永保一席之地。

【关键词】专业播音员;AI合成主播;语音发声学

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高端学术讲座中,来自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康辉、任鲁豫和学术界的著名学者胡智锋都在讲座中提到了AI主播的出现对主持人的影响。现如今AI合成主播(以下简称AI)的功能愈加完善,许多新媒体平台都逐渐开始尝试使用AI合成主播,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播报工作或是在节目中对真人播音员(以下简称真人)进行辅助,这导致了许多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对未来自身职业的忧虑,提出未来播音员主持人该如何在AI合成主播愈加成熟的趋势下找寻到自身在专业领域的一席之地?从语音发声学的角度来看,AI播音与真人播音相比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专业播音员与AI合成主播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吐字发声的区别:声随情动与否

专业播音员的吐字发声的要求是准确清晰、声随情动。AI比真人吐字发声更准确清晰。AI播音员在吐字的准确清晰、圆润集中的方面都已经处理得较为完善,并且不会像真人播音那样出现“嘴瓢”或是“打磕巴”的情况,单从播音吐字发声的准确度清晰度上来说,AI合成主播是要优于真人播音的。但是AI在声随情动方面比不上真人。吐字发声并不仅仅是准确率高、不出错就一定是好的,吐字富于变化是播音吐字的另一重要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语言是富于变化的,吐字是错落有致的,该强则强,该弱则弱。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并不是同等对待,需要突出的字可能发音时间较长,吐字较工整,不突出的字则弱化,吐字相对松散,这样的强弱长短的变化处理是AI合成主播目前很难做到的,这也是真人优于AI的地方。而部分真人播读稿件时就像AI在播音的问题,也可以从吐字发声的角度上来分析。某些播音员在播稿时并没有对吐字发声做到强弱长短变化的处理,在对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上千篇一律,毫无变化,让人听起来感觉是在“蹦字”,而不是在说话。如《把文艺志愿服务做到群众“心坎儿上》[1]这篇新闻播报中,播音员在“儿童”“艺术团”“校园”等词语的处理上不太合适,他将这些词的最后一个字的字尾都读得较长,并且发音很饱满也很用力,很像是播音专业的学生在练声时故意夸张的发音吐字方式,这样的吐字方式让人很难找到句子的重点,并且让人感觉每一句都是同样的节奏和归音方式,所以听感上就像AI在机械化地播读稿件。声音的弹性是指播音员的声音对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变化的适应能力。在播稿时要做到气随情动、声随情变。情感运动是人所具备的特殊的心理活动。AI合成主播自发明以来一直致力于将情感赋予AI,如科大讯飞副总裁章继东所说的“我们一直想做一个温暖的AI”。尽管目前出现的“AI合成主播”在情感控制与表达上并不尽如人意,但情感机器人的情感模型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目前的AI主播的情感基调是固定的,而真人播音员的情感可以随着稿件内容而变化,真人播音员与AI主播最大的区别也在于此,所以真人播音员在播稿时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由情感运动所带动的声音的弹性变化,如高低、强弱、虚实、快慢、松紧。而在案例中的这篇稿件在播读过程中,不论是情感的运动还是气息的变化都没有明显的体现,因此声音的可变性也很难展现出来。如果播音员在播稿时,声音没有随着稿件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听起来就会像AI在播音。比如在播稿时,稿件的有些部分需要表现轻松、亲切的感彩,就需要将声音由实转虚,而像AI去播音却没有任何转换,而是全程使用自己最实最亮的声音去播读,音高始终处在同一个高度上,音强也没有产生任何强弱变化,让观众感觉这不是真人在说话,而是机器在播音,从听感上来说极易产生疲劳,自然也无法产生代入感。

二、语流音变的区别:灵活运用与否

通常在播音员播读稿件的过程中,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单独的音节,而是一连串地发出一整段音节,形成了语流。由于音节之间的互相影响,语音调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播音员在播读稿件时使语言流畅自如的关键,也是有声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的体现。而AI在这方面的技术目前还并不成熟。AI合成主播的语音是多音节的连续输出,相对于人的自然语音机械性较强,缺乏语流音变,它还不能够在语流之中对声韵调进行灵活运用。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小浩上两会”专栏中,AI合成主播“新小浩”在播报“又见直播‘利器’”这则新闻时,将“什么东西最难携带?什么东西最沉最累人?”这句话中的“东西”二字均读为阴平,并没有进行音变处理。但在真人进行播读时,要注意“东西”在指方位时不发生音变,但在形容具体的事物时,第二个音节“西”应读轻声,如果在播读时没有分清楚,不仅会令观众听感上产生不适,而且还会对观众造成误导。所以说语流音变中变调、轻声、轻重格式等变化都是极为重要的,通常在语流中上声字在非上声前要变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1;去声字在去声之前由全降变为半降,调值由51变为53。但是目前AI播音员的语流中就缺乏这种变化,它往往会将语流中的每一个字的调值都发满,这样的方式会使字与字之间缺少连接,听感上像是一个字一个字在“蹦”出来。对于专业播音员以及未来想要从事这份工作的人来说,如果不能够熟练掌控播讲时语流的变调方法,那么无论单字的调值发得多么饱满,都会容易让受众听起来像是AI合成主播在播音。

三、语言表达技巧的区别:处理变化与否

全文阅读

舞台主持视角下传播学论文

一、传播学视角下“舞台主持”的内涵解析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关于“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的概念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上文也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进行了推论。在基本了解了“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的概念和定义后,进一步挖掘它们的内涵尤其是“舞台主持”的内涵将有利于深入认识“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有利于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

(一)“舞台主持”的外在形态是群体传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是以群体的形式活动的,这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舞台主持”正是由个体组成了群体才具备了传播的条件和场所。所谓群体,指的是由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4]。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第一,一个群体的产生要依托于个体的数量。第二,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共同目标和归属感。第三,群体成员之间是有互动关系的。西方的传播学理论把传播的形态分为体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几大类。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这里谈到的群体传播就和“舞台主持”很相似。因为“舞台主持”是基于群体的,“舞台主持”中的主持人、受众、工作人员等一起构建起了一个临时性的群体。我们以“晚会主持”为例来做进一步的解释。首先,晚会的举行一般都是在礼堂等特殊场合,在这个场合里有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的存在,他们是由临时的集合行为所产生的聚集的人群,这样的人群被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称之为“乌合之众”。晚会里的“乌合之众”就是指在晚会现场的“观众和主持人”这一群体。其次,绝大部分的晚会都被称之为“主题晚会”,所以晚会的举行带着鲜明的主题、目的和意义,参与到晚会当中的观众和主持人是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的。主持人早已获悉了晚会的主题,因此明确了晚会的传播目的;观众也是在清楚了晚会的主题和意义后才到达晚会的现场。因此,晚会的主题和意义使得主持人与观众拥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使得晚会拥有了凝聚力。第三,晚会的过程中的群体分工使得晚会有了主持人,灯光、音响、摄影师和观众等成员,在晚会的过程中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在主持人与观众的话语互动、游戏互动等过程中体现出来。由此可见,一台晚会有人群、有目的、有分工,还产生了显著的凝聚力和互动性,所以“晚会主持”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舞台主持”形式之一,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从外在形态来看,“舞台主持”和群体传播是基本一致的。

(二)“舞台主持”的内在本质是组织传播“舞台主持”

不仅仅是“晚会主持”,它还包含了会议、宴会、仪式、庆典等场合的主持。因此,不能光从外在形态上判断它属于群体传播就认定它只是群体传播。其实,“舞台主持”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上文以“晚会主持”为例解释了“舞台主持”是基于群体的,因此外在形态为群体传播。其实这里所说的晚会只是泛指一般的主题晚会。越是主题鲜明的专题晚会,主持人与受众的特征、需求、功能就越会发生变化,晚会现场由主持人、受众、工作人员构建起来的这个群体就越像是一个组织。关于组织的定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信息传播,以至于我们很难说出一种与传播无关的组织活动。如果把“舞台主持”涉及的会议、宴会、仪式、庆典等场合的主持也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很明显的,“舞台主持”更像是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组织传播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沟通保障。组织内传播拥有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途径,而组织外传播则更多采用正式的渠道。根据“舞台主持”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会议是“舞台主持”的平台之一,同时它也是组织内传播的渠道之一;晚会、宴会、仪式也都是“舞台主持”的平台,但它们同时也属于组织外传播的公关宣传。由此可见,“舞台主持”在组织传播里发挥的作用要比在群体传播里显得高规格、高层次,所以“舞台主持”的内在本质其实更偏向于组织传播。

(三)“舞台主持”的发展趋向是大众传播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传者可使用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舞台主持”的发展趋向毫无疑问的要走向大众传播,这是传者与受众的选择,更是时代与媒介环境的选择。当下的传媒领域快速发展,具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无处不在,渗透在我们的周围。当大众传播媒介强势介入,会使得“舞台主持”的传播形态发生变化。例如:一台晚会究竟是群体传播还是组织传播,主要取决于“主持人与受众”这个群体的性质;一旦这个群体的性质明显出现了组织的特征,那么它就有可能是组织传播。同样,一台晚会究竟是组织传播(或群体传播)还是大众传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使用了大众传播媒介辅助传播。如果使用了,参与的受众更多了,传播的辐射面更广了,影响力更大了,那么它就应该是大众传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要素,那就是受众的身份不同。在组织传播(或群体传播)视野下的“舞台主持”,其受众的身份是可以预知、判断的;但是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舞台主持”的受众,其身份是不得而知的,就如同一档电视节目的传播一样,你永远不知道是谁在看着这档电视节目。我们还是可以以“晚会”为例进行说明。一台学校里举行的晚会,一般情况下是属于组织传播(或群体传播),可是如果它被电视台现场直播或转播了,那么它就成了大众传播。因为直播或转播的晚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对更多的受众,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提升了影响力。同时,主持人面对的受众由“有形”转为“无形”,不再是单纯的和晚会现场“可视可感”的受众进行交流,还得兼顾其他的以大众传播媒介收听收看的受众的交流。特别要提及的是,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是无法同步接收到受众的反馈的,这也是大众传播的一大特点。其实无论是晚会还是会议、宴会、和仪式,所有的参与者都已不满足于小团体成员之间的传播,大家都希望“舞台主持”更有影响力,尤其是在传播依旧具有“强效果论”的当代社会。像各种会、慈善晚宴、公益募捐等“舞台主持”的新形式,它们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应该引起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全文阅读

用耳倾听 用心倾诉

【摘要】2016上海广播节10月25日至30日在沪举行。在媒体融合快速推进的当下,为期6天的广播节聚合全国广播同仁之力,研究探讨传统广播媒体的转型发展。本文综合叙述了包括2016中国广播创新融合案例盛典、第十二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创新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阿基米德高峰论坛、中国交通广播25周年系列活动、情义东方・全国广播公益慈善盛典、九州百戏・全国曲艺大汇等近20场丰富多彩极具全媒体融合特点的广播创新活动,呈现出中国广播“用耳倾听、用心倾诉”的主题,以及开放、共享、共赢的盛典盛况。

【关键词】上海广播节 创新 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D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2016年10月25日至30日期间举办的2016上海广播节集结海内外众多华语电台,讲实力、晒数据、说公益,通过一系列专业活动及公众互动,交流了广播创新融合的新思路,展示了广播全媒体跨界融合的新成果,打造出一场精彩绝伦的中国广播行业盛会。

该项活动的指导单位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主办,东方广播中心承办。2015年10月15日举办的首届上海广播节通过一系列专业活动展示了上海广播拥抱新媒体、探索新传播样式和新生产流程的新时代广播形象;而在2016年的上海广播节上,主办方以“用耳倾听、用心倾诉”为主题,除了继续强调创新融合的理念,还设计安排了更为多元的全民互动体验、更为丰富立体的活动形态,让听众邂逅不一样的中国广播,共创广播发展新价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广联合会)会长张海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互联网的发展给广播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广播要更多地走上创新的道路。希望所有广播人继续继承传统广播的优势特色,快速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通与创新,不忘初心、坚守职责,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在‘采、编、播、存、用’上真正实现智能化、一体化,不断升级技术、不断翻新服务,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和民生生活。”

2016上海广播节也确实升级了技术、翻新了服务。在为期6天的活动“菜单”中,既有满含学术品位的2016中国广播创新融合案例盛典、第12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创新大赛,又有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上海音乐广播音乐云中心――“M项目”启动仪式、首届全国交通广播综合影响力会、“情义东方・全国广播公益慈善盛典”等;既有业界大咖沪上论剑的2016阿基米德高峰论坛,又有与民互动、体验营销的五星体育广播“全民动起来,画出你的爱”、上海广播现场秀、1057欢乐生活节;既有复古怀旧的Love Radio“粤来粤爱”网络电台会、传统精致的“九州百戏――全国曲艺大汇”,又有清新淳朴的上海少儿广播合唱团60周年晚会、高雅经典的星期广播音乐会――我的莫扎特。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上海广播节还独家冠名某食品品牌并推出首款官方纪念礼品,2016年6月限量登陆淘宝众筹平台的“羊角包小公主”迷你复古蓝牙收音机已众筹成功并陆续送达购买者手中,“广播制造”的好品质和上海广播人的精明练达收获了众多好评。

可以说,上海广播节不仅成为了广播人的节日,也成为了广播爱好者共同的节日。综合来看,主要有四大亮点。

一、创新融合,共谋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