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针灸论文

中医针灸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针灸内科学论文

一、资料与方法

(一)评价方法。两班均进行一学期的中医针灸内科学课程学习以后,进行期末闭卷测试。试卷由教研室中非授课教师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分析工作由研究生完成。最后,将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分析和比较。

(二)统计学分析。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秩和检验,检验标准α=0.05。

二、结果

将两班的期末成绩相比较(见表1),对照班(1班)的平均分为75.367±7.753,试验班(2班)的平均分为82.533±6.822,两班有显著差异(P=0.000),说明试验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平均水平好于对照班。将两个班的期末成绩分布进行比较(见表2),可见两个班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00)。试验班成绩优、良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班。

三、讨论

(一)教育现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为“精英教育”。学生在预修医科、获得文理学院学士学位并且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之后,才有资格进入医学院学习,这体现了对学生的高素质要求[5-6]。但是国内的高等医学教育现状是学生通过高考直接升上医学院进行学习,而且医学院校的门槛分数参差不齐,导致国内医学生本身素质不能普遍的达到高水平。另外国内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可分为五(六)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与国外终身医学教育相比时间被大幅度的压缩了,也就是说国内医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医学知识[5]。中医针灸内科学是一门后期临床教学的主干课程,学生需要在熟练掌握基础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学习与临床相关的知识,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课业负担。学生普遍反应本门课程的知识点过多,学习之后掌握度不好等问题。

(二)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理论的应用。记忆和遗忘是相反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遗忘是人体大脑对信息处理的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7]。艾宾浩斯的记忆理论来源于他的无意义音节记忆试验,在此试验中他将所有混杂因素排除,发现了在没有背景信息的条件下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其试验得出的结论是遗忘在记忆之后立刻开始,但是遗忘的速度并不均匀[8],并且越熟悉的材料被人们遗忘的速度越慢(见图2)。上图形象地说明随着复习次数的增加,遗忘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本着此理论,要求针灸内科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及课后小结,目的是督促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多次记忆。本次试验的期末考试结果显示试验班的平均成绩以及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较好。本次较好的试验结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中医针灸内科学的课程排课紧凑,周一到周五每隔一天都有理论课授课安排,为学生提供了短期内的课内复习时间。其次,授课教师在试验班教学中利用课前及课后时间的考试和小结,反复强化学生已学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长期记忆,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率。

全文阅读

中医针灸学论文标题的英译

关键词:中医针灸学

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中医学、针灸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大都附有由论文标题构成的英文目录。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起到概括全文、吸引读者和便于检索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原作者和刊物的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1 标题的语言特点

使用不完整的句子,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例1 :Effective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 (AJA) 1993;21 (3)∶205 例2:Using the Power of Belief in Acupuncture and Holistic Medicine : Case Studies 33 .标题一般由一个名词或若干并列的名词,加上必要的修饰语构成没有谓语成分。但个别情况因表述的需要也可例外亦可使用疑问句。例3 :Can the Addition of Moxibustion During Acupuncture Therapy Improve Recovery from Bell′s Palsy ? AJA 1998 ;2633

2 标题的写作要求

211 主题突出,简短明了 标题字数一般在10个单词以内最多以不超过15个词或两行为宜。例4 :Conservative Therapy with Acupuncture for Injury to the Sciatic Nerve Resulting from Intramuscular Drug Injection 副标题往往用以突出论文某一方面如病例数、研究方法、重点内容或连载论文各分篇等。所以若表述需要致使标题较长可以副标题的形式处理。例5 : The Demystification of Chinese Pulse Diagnosis: An Overview of the Valida2 tions, Holograms and Systematics for Learning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212  避免冗余的谦虚套语 中医论文的标题常带有表示谦虚意味的词。如“初步分析”、“初步观察”、“初探”、心得体会”“之我见”等。这类句式在国外期刊已不用甚至连Study of、Investigation、Report of”等开始的形式也已少见。科技论文应立足于事实材料非实质性内容皆可省略不译而并未影响文章的主题和文献检索。

213 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语, 为使读者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使用缩略词有失恰当,特别是疾病名称,应避免非标准缩略词语。如此缩略词已通用且无歧义,亦可使用。例6 :Determination of Safety Needling Depth via CT2Scan Studies of Tissue Thickness〔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 ;12 (5)∶258〕。例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 ;12 (5)258〕

全文阅读

论文的格式:中医针灸学论文标题的英译

关键词:中医针灸学

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中医学、针灸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大都附有由论文标题构成的英文目录。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起到概括全文、吸引读者和便于检索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原作者和刊物的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1标题的语言特点

使用不完整的句子,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例1:EffectiveAcupunctureTherapyforStroke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AJA)1993;21(3)∶205例2:UsingthePowerofBeliefinAcupunctureandHolisticMedicine:CaseStudies33.标题一般由一个名词或若干并列的名词,加上必要的修饰语构成没有谓语成分。但个别情况因表述的需要也可例外亦可使用疑问句。例3:CantheAdditionofMoxibustionDuringAcupunctureTherapyImproveRecoveryfromBell′sPalsy?AJA1998;2633

2标题的写作要求

211主题突出,简短明了标题字数一般在10个单词以内最多以不超过15个词或两行为宜。例4:ConservativeTherapywithAcupunctureforInjurytotheSciaticNerveResultingfromIntramuscularDrugInjection副标题往往用以突出论文某一方面如病例数、研究方法、重点内容或连载论文各分篇等。所以若表述需要致使标题较长可以副标题的形式处理。例5:TheDemystificationofChinesePulseDiagnosis:AnOverviewoftheValida2tions,HologramsandSystematicsforLearningthePrinciplesandTechniques

212避免冗余的谦虚套语中医论文的标题常带有表示谦虚意味的词。如“初步分析”、“初步观察”、“初探”、心得体会”“之我见”等。这类句式在国外期刊已不用甚至连Studyof、Investigation、Reportof”等开始的形式也已少见。科技论文应立足于事实材料非实质性内容皆可省略不译而并未影响文章的主题和文献检索。

213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语,为使读者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使用缩略词有失恰当,特别是疾病名称,应避免非标准缩略词语。如此缩略词已通用且无歧义,亦可使用。例6:DeterminationofSafetyNeedlingDepthviaCT2ScanStudiesofTissueThickness〔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258〕。例7:DiagnosisandTreatmentof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258〕

全文阅读

心房颤动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论文

【摘要】中医治疗对缓解房颤的症状,控制心律和心率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房颤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使用中药、中成药、针灸,既丰富了房颤治疗的手段,同时又提高了疗效。

【关键词】心房颤动;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其患病率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可导致心功能不全、缺血性脑卒中及周围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本文就房颤的辨证分型和中医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一、古代经典对房颤的认识

古人认为房颤的病机多以本虚为主,《伤寒论》177条谓“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以方测证,这里的“心动悸”当属心之阴阳气血俱虚,心失所养,鼓动无力所致。宋·严用和在《济生方·惊悸》中谓:“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盖心主于血,血乃心之主,心乃形之君,血富则心君自安矣。”明确指出怔忡因心血不足所致。唐·孙思邀在《千金方·心脏》谓:“…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虚寒也”。又云:“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汤主之”。均指出心阳虚衰可致惊悸。此外,痰瘀内阻亦可导致房颤的发生,《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惊悸病本为心虚,在惊为痰,在悸为饮,认为心悸与痰扰心神有关。王清任则明确指出血瘀可致心悸,《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证目》谓“心跳、心悸,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法百发百中。”均认为血行不畅,瘀血内阻,可形成心悸怔忡。

二、辨证分型

杜毅等认为房颤中医辨证主要分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湿浊扰心、心脉瘀阻,心失所养四种类型,治拟益气温阳、滋阴养心、健脾燥湿、活血化瘀四法。黄崇先等[2]通过对68例冠心病快速房颤患者的观察,认为其基本病机为心脾两虚、气滞血瘀、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属心脾两虚者治以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以归脾汤治疗;属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以桃仁红花煎治疗;属心阳不振者治以温补心阳,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属水饮凌心者治以振奋心阳、化气利水,以苓桂术甘汤治疗。徐明扬则认为房颤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心阳虚脱证、气阴两虚证、痰瘀痹阻证、水饮凌心证四型。

三、房颤的中医治疗

全文阅读

中医针灸文化之传承精髓

摘要:传承发展某一文化,这种基础上再去予以创新。若缺失了传承,中医文化将很难拥有持久的拓展性。在中医文化中,针灸应被看作重点,传承中医注重于传承根本性的这种精髓。中医针灸含有深层的认知,蕴藏养生的独特内涵。同时,中医针灸也拥有厚重的文化土壤。从现状来看,更多人接纳并认同了针灸特有的悠久文化。延续针灸文化、有序拓展原先的文化内涵,唯有如此才可传承精髓的中医针灸,从根本上推进医术更新及提升。针对于中医针灸,应当传承针灸的精髓文化,结合时代不断更新并服务于民众。

关键词:中医;针灸文化;传承精髓

社会正在进步,中医针灸伴随着现今的时代变更也增添了新内涵。在各个时段内,中医针灸都表征为不同特质,传承悠久的这类文化应能融汇全方位的中医内涵。中医针灸根植于仁爱,应能真心去关爱生命并且尊重病患。针灸也有着深层的潜力特质,应能顺应根本的病情以便于采纳最适宜的医治方式[1]。要从整体入手,妥善把控针灸关涉的各方面。依循天人和谐的根本思路,妥善调和了机体内的阴阳双重关系,解决长期累积的潜在机体病症。

1 精髓传承的必要性

作为传统医学,针灸根植于悠久性的中医文化,拥有本身的独特内涵。传统医学范围内的针灸应被看作珍贵遗产,现已归入非物质文化。从现状来看,针灸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明,不应予以忽视。国际化状态下,西医辐射过来的较大影响日渐渗透于中医,潜在偏离了本源的价值理念[2]。更多人日渐接纳了中医,然而中医趋向于迷失必备的方向,不得不予以反思。

现今针灸的较多医师没能吸纳传统性的精髓文化,缺失了医治病患必备的经典思路。有些医师觉得:针灸本质为物理性的某类疗法,它根植于神经节段必备的理论。从现有状态看,针灸仍单纯涵盖了神经痛、骨伤及运动性的障碍[3]。针灸覆盖的现存范畴仍偏窄,减低了本该有的覆盖面,更不能够处置多样的疾病。西医多样的新颖医治手段含有红外辐射及电针,与之相比的针灸面临于绝迹失传的潜在隐患。针灸绝技例如针刺及祖传性的疗法没能寻找到适宜的传承者,也将濒临灭绝。在这种态势下,亟待回归原先的针灸文化,深入掘进深层次内的文化属性。针对于更深层次,还应反观哲学性的针灸理论,解析本体的针灸内容[4]。

2 现今的传承缺陷

2.1针灸文化脱离于本体的技术特性,二者是分离的。相比于养生、方药等的中医,针灸更侧重于技能。早在我国古代,中医可并用药剂及针灸,但现今总体趋向应为侧重于针灸而忽视了调配药剂。现今开设的针灸培训课程也表征为短期的弊病,脱离了深邃的悠久文明。针灸文化很深邃,短期培训并没能把控深层的针灸本质。经过了培训后,学员只能接纳针灸常用性的技术,没能辨析深层的针灸特性[5]。在某些情形下,针灸治疗应能获取期待中的实效;然而从整体看,并非利于持久的学术传承。深入拓展并传承针灸,不可依托于短期的单一性培训。

全文阅读

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

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经验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1.1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1.2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针灸专家经验总结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1.3现代临床研究证据近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是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针灸学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并且疗法丰富,因此采用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足以代表针灸临床研究的全貌。因此,本研究除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还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没有纳入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1)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是被认为是评价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研究设计,证据的论证强度和科学性最佳[4]。本研究将RCT作为针灸研究证据之一,但对于针灸RCT的评价既要考虑试验设计完成质量,又需考虑到针灸临床实际。

(2)非随机对照研究:目前,非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Clinicalcontroltrial,CCT),仍在中医药、针灸领域中占据多数地位[5]。这类研究虽未采用随机方法,但采用对照组进行比较,故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仍能给针灸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线索。因此,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为本研究针灸研究证据纳入来源之一。

(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Caseseriestri-al)的价值在于可用于观察临床对照试验排除的患病人群,可以充分施展针灸辨证论治特点,且费用低廉,而且在国内发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病例系列研究最多,故本研究也将其纳入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

全文阅读

谈针灸学习中的三个误区

【摘要】针灸治疗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针灸研究的快速发展,该手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就目前的针灸专业学生而言,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临床实践,仍存在问题,其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侧重手法轻视中西医结合;第二,针刺角度和深度完全被忽视;第三,不能充分理解针灸疗效,且多数学生缺乏信心。为此,本文从上述三方面入手,对针灸学习中的三个误区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进而为临床学习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针灸;学习;误区

针灸疗法较比药物治疗,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发展,针灸疗法取得临床上的高度认可,并广泛应用,从目前的疾病来看,采用针灸治疗的疾病种类超过300种,其中采用针灸治疗较为显著的疾病为100种以上。从目前针灸教学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且在教学中存在多处误区。为此,本文通过对针灸学习中的三大误区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纠正针灸专业学生的不良行为。

1 侧重手法而轻视中西医结合

针灸疗法较比常规药物治疗存在显著性差异。针灸手法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因此,就针灸学生而言,加强重视针刺手法的学习和练习极其重要。从目前的针灸教学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针灸专业与中医专业的知识差异较大,针灸专业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有限;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差。因此,上述问题需受到针灸业界的高度关注。简单而言,针灸学理论知识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法与药物治疗类似,均属于疾病的治疗手段。该治疗手段要将中医理论和中西医知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发挥,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因此,针灸专业的学生要加强重视中西医结合的知识。从以往的针灸医家来看,多数重视理论和综合知识,如:《内经》和《难经》,该文章里主要阐述针灸的理论知识,在《伤寒论》中,主要强调针灸的重要作用,如:“二纲六要”和“切脉观神”[1]。从以上书籍可以发现,中医的主要核心为辩证论治,而中医综合知识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因此,针灸医师不仅要侧重针刺手法的练习,其中西医知识也不容忽视,

2 针灸取穴的角度和深度完全被忽视

从目前的针灸教科书来看,书中所介绍的穴位仍处于“二维”平面,缺乏立体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针灸专业的学生完全忽视穴位的“三维”特性。简单而言,针刺疗效与穴位的定位存在相关性,因此,在针刺时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掌握,其后结合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针刺角度和深度,只有将上述问题考虑全面,才能使针刺疗效得到充分发挥。

简单而言,针刺的深度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使针尖的位置得以体现,据针灸医家杨继洲指出,毫针的动作相对较多,如:上下、左右、快慢以及深浅等,加之腧穴的结构变化,使针刺手法得以形成。但是,就同一个穴位而言,针刺的角度、深度与疾病的适应症和效果截然不同。如:选取患者的风池穴,该穴位的主要适应症为颈源性头痛和眩晕,针刺的角度为颈神经根部位时则治疗的疾病为颈源性头痛,若针刺的角度在椎动脉沟附近,则治疗的疾病为颈源性眩晕[2]。与此同时,就软组织损伤疾病来说,由于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发展趋势,因此,该疾病作为针灸医学中的重点病种。因此,选择合理的针刺角度和深度对针刺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肌腱炎治疗中,其效果相对明显。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针刺角度和深度的不同,针刺疗效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多数针灸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实践时,针刺的疗效较比老师,明显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多数学生仅侧重于表面,并没有将针刺角度和深度的知识完全理解,进而导致针灸专业的学生在效仿老师时,针刺疗效远不如老师。

全文阅读

提高针灸临床诊断水平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的思考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9-0691-03

中图分类号:R 245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指出目前针灸临床存在的重治疗、轻诊断,且针灸治疗简单化的倾向,就中医诊断的重要性、中医临床结合西医诊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针灸临床诊断水平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提高针灸临床诊断水平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针灸学科的发展和针灸疗效的提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主题词] 经络穴位诊断;中医临床学;思考

Thinking of importance of increasing clinical diagnostic leve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the methods

SHA Yan (Section of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t is indicated that at the pres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reatment and underestimating diagnosis exit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linic, with the tendency of simplification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The importance of TCM diagnosis and combined diagnosis of TCM clinic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methods for increasing clinically diagnostic level were studies. It is put forward that increasing clinical diagnostic leve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very important,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iences and increase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o ought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and actively probe effective resolving methods.

KEY WORDS Meridian Acupoint Diagnosis; Clinical Medicine (TCM); Thinking

全文阅读

针灸临床医师培训工作中的思考

[摘要] 针灸学是以临床为基础的学科,针灸临床医师的培养要以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以保证临床医疗安全为要求,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针灸临床医师能力培训应以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为主。

[关键词] 针灸; 医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66-01

针灸学是中医药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部分之一,是一门以临床为基础的拥有较完整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适宜病种,相对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笔者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开展对针灸临床医师培训中经常遇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现不惧短陋提出,抛砖引玉,希望能共同探讨以提高针灸临床医师的培训水平。

1 针灸学科和针灸医师的定位 随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临床医师执业资质认定工作的重视,目前针灸临床医师均为接受过国家全日制高等医学教育,经培训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质。应当说针灸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其从业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应当接收了系统的学习,了解掌握各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能力处理各科疑难危重病例。但在实际工作中,针灸科临床医师尤其是综合性医院和基层中医院的针灸科的人员,由于常年在门诊,没有经历过病房的系统培训锻炼,他们往往仅能应付一些针灸适宜病种的门诊治疗,针灸学科的地位被弱化,针灸被当作为一种疗法运用于临床治疗,针灸科被看作附属科室[1]。形成了针灸只能在一些门诊使用,不能独立设立病房的印象。针灸学科是否有必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存在?针灸医师除了熟练掌握针灸技能外是否要具备处理各科疑难危重病例能力?一方面在中医高等医学院校针灸系针灸专业的本、专科及硕士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据调查,在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里,针灸科病房大多在20-80张,而且床位使用率极低[1],在安徽省内的各级综合性医院的针灸科病房在减少甚至被拆销,一些县市的中医院由于条件限制没有针灸病房。造成了针灸临床医师培训存在定位不确定、内容不确定,医学院校的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教学体系难以适应临床需要等问题。既影响了针灸学科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的开展,也阻碍了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和针灸学科的发展。

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在国家和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下,在省内开展的中医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中把针灸科建设列在其中,不少中医院开始设立针灸科病房,针灸临床医师专科培训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我院针灸临床人才培养的经验和针灸学科适宜病种研究的成果分析,我们认为,针灸临床医师的专科培训应定位在首先能熟练掌握应用各种针灸方法和技能;其次,要熟练掌握针灸适宜病种的诊断与常规处理;第三,要有独立处理针灸适宜病种所涉及的危急重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针灸适宜病种的范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因此,针灸临床医师的培训是伴随着成长过程终身进行的,高水平的针灸医师一定是掌握针灸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 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由于针灸学科临床特性,要求针灸的科研必须依从于针灸临床实践,而针灸研究又可促进临床实践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针灸临床工作者都是针灸研究的实践者,每一次针灸的临床实践,都是一次针灸科研活动[2]。因此,针灸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临床能力的提高同样重要。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地从临床常见疾病中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提高自己处理疾病的能力,提高临床疗效。针灸疗法不仅同药物疗法有明显差别,而且同现代物理疗法也很不一样。所以在针灸临床研究中,不应该不加区别地照搬现代药物疗法和现代物理疗法的研究方法,而不顾针灸临床特点。否则,相关的研究就会偏离针灸本身的特点,不但不能诠释针灸治疗的作用机理,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针灸医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认为针灸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是让临床医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针灸临床工作者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语言进行针灸的研究。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我们要走实践之路,以临床研究为基础,用疗效说话。同时,针灸研究要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借鉴现代医学临床研究新的模式,以对疾病的治疗为载体,对临床疗效确切、特异作用明显、临床广泛使用的可说明问题针灸治疗进行科学设计、用现今医学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数据和结论以能说明困扰临床的问题,提高临床疗效。

3 如何提高临床疗效 提高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是针灸学科发展需要解决的永恒课题和最终的目的,而要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就要从针灸临床实际出发,以解决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症状入手,从而肯定针灸对疾病症状的治疗作用,以我为主,开展针药结合、中西结合多方法提高疗效,提高针灸治疗效能。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不断拓宽针灸治疗病种,扩大针灸适用范围。针对疑难杂症开展科研攻关,努力提升针灸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研究建立能与现代医学相容的针灸治疗疾病的金标准和评价机制,争取赢得主流医学的认同。

全文阅读

影响针灸学术传承的关键因素分析

针灸疗法起源于远古火灸石熨、刺痈排脓、刺络放血等些最为原始的人类与病痛斗争的经验,在漫长的医疗实践累中,它脱离了简单的经验医学层次,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络腧穴理论体系,从而逐渐发展形成既有丰富临床实践,有理论指导的一门学科,是中国传统医药学中最具特色的法之一。

1、 医家典籍对针灸薪火传承的影响针灸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医疗技术,针灸医家作为拥有专业知识、从事医技操作的主体,对针灸薪火的代代相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尤其是那些技术精湛、学术上有创新思想的医家对整个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在古代印刷技术落后的情形下,加上古代医书与医学技术秘而不传的风气,口耳相传曾经是传播针灸知识的最初形式。

针灸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师徒授受或家族承继的典型实例,这些民间私授的方式,曾经是针灸薪火传承的主要形式。相传战国时期的扁鹊不但自己精于诊病,还十分重视培养弟子,在医疗实践中将医术传授给弟子,据说他的弟子有子阳、子豹、子容、子明、子同、子越、子游、子仪、子术、虢太子十人。在抢救虢太子尸厥症时,在其指导下,弟子子阳、子豹相互配合,采用“针刺”“药熨”“药物”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取得了奇效。除扁鹊之外,早期的涪翁、华佗也教授了很多弟子。魏晋以后,还出现了一些知名的针灸世家,如南北朝时期的徐氏家族、宋明之际的席弘学派,等等。通过师徒授受与承继家学的传统传承方式,优秀的学术思想得以弘扬,有效的治疗经验得以继承,这是针灸学术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最早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灵枢》始立针道,其又名《九针》《针经》;接着汉代出现了第一部针灸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经》;魏晋皇甫谧编撰的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宋代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成为当时针灸教育及临床取穴的规范,统一了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归经;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是清以前内容最完备的针灸著作,也是明以来至今300多年来流传最广的针灸医著;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把针灸学知识编成歌诀,并附以注文和图,是清太医院的针灸学教材,对针灸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历代医家编撰的针灸著作层出不穷,这些医学著作的不断丰富成为针灸医学进步的阶梯。

2、 针灸图谱与模型的应用在针灸医学从古至今的传承过程中,针灸医师除了通过古典医籍学习经络腧穴理论外,还通过一些直观形象的载体来学习,如:明堂图、经络图和针灸铜人,等等。这些图谱和模型的出现,使针灸学的内容更为丰富,较之其它医学,它的专业特色更为鲜明。其中,针灸铜人与模型作为经络腧穴理论高度形象化的载体,历来倍受重视。古代明堂图是指腧,按照内容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身总,一类是按照经脉分类的十四经。唐代医家孙思邈所绘“三人明堂图”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彩色明堂图,孙氏的原图没有流传下来,但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不同传本的“三人明堂图”,后世各家“明堂”专书不断问世,明堂图也日益丰富,孙思邈这一绘图体例对于后世明堂图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脉图则是依照经脉循行路线绘制的十二经脉图或奇经八脉图,通常一条经脉循行绘制一幅图。

针灸铜人是立体化的针灸穴位模型,指身上刻有经脉、穴位的人体铜像,是古代常用的针灸模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针灸铜人出现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7年),即宋代著名医家王惟一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第2年,他奉旨铸造针灸腧穴铜人模型,以便使该书记载的腧穴定位不再出现错误和混乱。针灸铜人以更直观、形象、准确的立体图像超越了一般书中所附平面腧,也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定位的最好注解。

在宋以后的针灸教育中,针灸铜人不但是老师讲授“人体腧穴”课上的直观教具,而且是学生考试“腧穴定位”时的标准答案。宋以后,相继出现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针灸铜人,如:“明正统铜人”“明嘉靖铜人”“清乾隆铜人”“清光绪铜人”“民国铜人”等。针灸铜人对针灸医学的教育、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针灸学发展历史上还出现了许多其它的针灸图谱和模型,图谱中包括丰富的针灸器具图、操作图、治疗图以及现代针灸教学、临床中广泛使用的针灸穴位挂图;模型中除了铜人之外,考古还发现汉代漆木人、陶人等,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古代针灸模型。

3、 西医传入后针灸学术的近代化嬗变自明末清初以来,不断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与西洋医学打破了中医针灸学长期以来封闭的自我发展格局,也为中国医家开创了重新省视、认知和发展传统针灸的新视角、新方法。在中西交会的中国近代化100余年历史中,针灸医学形态也发生了鲜明的转变,经历了交织着矛盾、彷徨和曲折的近代化历程。明清时期,中西汇通医家参照西方医学,重新解读经络学说,导致经络理论由传统思辨研究转向实证式研究。这些医家采用血管解剖阐释经络实质,采用血液循环及呼吸换气解释经脉营卫运行实际过程,这是西方观念渗透、融汇于经络理论认识的开端,也是引发经络理论认识近现代转型的开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