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医院工作要点

中医医院工作要点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今年七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明确提出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总体目标。如何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本人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今天因是学术会,本人便对我国医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原因及对策坦率地谈些个人看法,这也是我多年研究的成果,如有不妥之处请领导和专家们批评指正。

一、我国医保的难点

自解放初期的实行公费医疗到现在国家出台的新医保政策,我国的医疗保险主要有两大难题:

(一)医保费用难控制。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公费医疗支出从53年到95年增长了106倍,而同期财政收入仅增长27倍;全国劳保医疗支出78年到96年增长了20.8倍,而同期职工收入仅增长8.6倍。后来我国许多地方实行大病统筹,96年费用支出是93年的5倍多,仅96年比95年翻了一番强。再从95年开始的“两江”(即江西九江市和江苏镇江市)试点看:九江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医保实际费用支出96、97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65%和30%,97年比95年翻了一番多。97年市直企业医保统筹基金累计赤字2875万元,98年的情况更加严峻。“两江”四年医改试点,九江共超支3,000多万元,镇江共超支5,000多万元。全国40个扩大试点城市的费用也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国务院的(1998)44号文件出台后,对医保费用的合理、有效控制仍然是医保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费用失控,许多地方财政和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二)医保水平与质量难提高。具体表现在:

1、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医保水平不平衡,医疗效果不佳。有些行业和单位(如银行系统等),不仅门诊、住院和大病都是实报实销,而且另有医疗补贴,而有些财政困难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和困难企业,每月十几元甚至几元的医保费用进行包干,包干费用完后全由患者个人负担。尤其是有些小企业职工如患大病,因企业无力支付高额医疗费用,不少职工家破人亡。同时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医疗效果也不理想,许多医院为了多创收,只要知道患者是公费(或劳保)医疗,本来只需一次门诊非让患者跑二、三次不可,只需住院一个月非让患者住两个月不可。

2、在九江全国医改试点中,为了争得更多的医保基金,各医院的滥开药、滥检查现象普遍严重,这样不仅导致医保水平和质量严重下降,同时也造成了医保基金的严重超支。由于医保基金的严重超支,医保经办机构长期大量拖欠医院的医保费用,导致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的关系恶化,医院拒绝医保经办机构的监督检查,医院的滥开药、滥检查行为也更加严重,这又进一步加剧医院的医保费用的拖欠,这种恶性循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有的医院就可能不得不单方对部分参保单位甚至所有参保单位职工实行停保。单位和职工按规定交了保费,却完全得不到医疗保障,这种医疗保险的水平和质量就不言而喻了。

3、按国务院(98)44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从99年初启动,应于99年底基本完成。而相关资料显示,此项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在今年7月在上海召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又不得不把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时间推迟到今年年底。但时至今日,依然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据有的地方医保部门反映:一是担心执行新的医保政策后,职工看病个人负担过重,将有许多职工,尤其是年老体弱和家庭生活困难职工不堪重负。因为按新规定职工看病最多的要付6笔费用:①门诊在用完个人账户后的全部费用;②住院起付线以内的全部费用;③住院起付线至大病封顶线以内按比例的个人付费(特检特治和转外地治疗还要增加个人付费比例);④大病封顶线以上的分部费用(缴不起补充保险费的困难企业职工有可能要付全部费用);⑤基本医疗保险病种范围以外的全部费用;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设施目录以外的全部费用。二是觉得新的医保政策对控制医院滥开药、滥检查、人证不符等违规行为没有多少行之有效的过硬措施,因而在对执行新的医保政策后,能否提高医保质量、遏制医保费用的流失缺泛信心。

全文阅读

推动中医科教关键工作讲话

当奥运圣火在祖国大地熊熊燃烧之际,我们在这里展开全市中医、科教工作推进会议,总结交流今年以来各地中医工作状况,进一步理清年度卫生科教和中医工作任务目标,明确重点狠抓落实弘扬奥运精神,努力全方位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今年以来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广大卫生工作者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科教和中医工作重点任务目标,尤其是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医药特色优势培育发挥等工作重点,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提高中医服务功能,不懈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开展顺利。

1、实施技人员专项培训和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建设。

一是各县(市、区)按计划落实了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社区公卫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报名任务,相关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二是组织全市69名住院医师参加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统考,同时组织16所市、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申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三是按照省统一要求,市一院对省重点人才博士年度培养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追踪督查;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加强了全市卫生科教人才工程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建设培养合同项目的计划实施。四是组织“GSS系统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等10个项目申报省厅新技术引进奖,上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市级管理平台”等6个项目参加省厅重大科研课题招标,市一院“根治性膀胱切除及‘T’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等两个项目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市直单位30个项目申报了市科技进步奖。近期对申报的78项市级新技术引进奖项目和148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项目进行了评审。

2、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等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

今年以来,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列为省委省政府民生、卫生的重点工作内容。年初省厅电视电话会议上,厅长亲自到会部署这项工作;接着省厅、卫校也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培训,我市根据省厅统一要求,月日至日组织学员报名、月日前完成资格审查和报名工作、月日发放入学考试准考证、月日进行全省统一入学考试,月旬至月组织了补注册及补报名,月日又进行了全省补入学考试;月旬进行了学员注册工作;月、、日根据省统一步骤,分三批组织了教学点管理人员培训,落实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学员注册及教学点设置工作;经市县两级统筹安排,完成教材分发、教学服务器安装调试等工作。全市10693名乡村医生中,有7407名乡村医生参加了全省统考、7308通过入学考试、6045人注册入学;全市设立了148个教学点、分204个班开展补偿教育活动,学员将集中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教学点、通过“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视频教育系统开展为期三年的教学工作。

3、认真组织中医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推进工作。

全文阅读

关于定点医院医保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初探

摘要:近年来,由于全面推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我国投保人数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使得医保患者已逐渐占据医院门诊收治的主要份额,由此可见,医保财务的管理也成为了医护整体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医保制度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定点医院的医保财务漏洞与风险也开始有所显露,为了更好的服务医保患者,防范定点医院医保财务风险存在显著意义。

关键词:定点医院 医保财务风险 控制措施

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主要包括个人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以及大额医疗救助三个层次,随着全国医保制度的不断推进,定点医院的医保收入与医院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重,因此,定点医院必须对医保财务展开积极、有效的管理工作,尽量规避医保财务风险。但由于医保政策相对复杂,使得医保财务管理与普通财务管理方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医院管理部门必须严格落实完善医保财务的管理措施,确保管理工作更具严谨性与制度化。同时,在保险发放的规范制度下,医保财务管理人员需加强自身素质与办事能力,以便于为医保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定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一)财务管理模式不完善

大部分定点医院在进行医保财务管理工作时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制度化管理行为模式,尽管我国政府已修订了相对完善的一报财务管理方式,然而于实际应用中,医院并未深入贯彻落实。目前,定点医院的每日财务结算、财务对账以及预算审计等方面的工作依然存在巨大的完善进步空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严格稽查医保财务管理工作时,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必须立马查处,从制度上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安全保障。此外,医院管理部分必须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与模式,以全面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正因为定点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的模式仍有所欠缺,建设严密的财务管理监管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医院领导阶层对于医保财务的管理工作过于忽视,加之医院缺乏有效的实际监管制度,因此,医保财务管理人员通常不能很好的把握相关政策,在医疗活动中无法将医保财务管理的时效性与操作性完全发挥出来。同时,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医疗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医保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医保财务的预算与盈亏情况模糊不清,不仅不能提高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更是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无法科学地与医院的长远发展有机结合。由此可见,只有医院完善了整个财务管理体系,才能使得医保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进一步发挥国家医保政策利国利民的社会优势。

全文阅读

定点医院医保经办管理工作的体会

【关键词】医院;医疗保险;保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186-0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形成了良性的运行机制。无论从医保患者门诊就医、刷卡、住院登记、考核管理、转诊转院、用药及费用结算、网络管理等方面定点医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1 领导重视是关键

医保经办工作从近几年的趋势看,已经成为各定点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不少定点医院为了更好的抓好这项工作,由主管院长专门分管此项工作,同时也成立了由主管院长为主任委员的医疗保险经办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日常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了各级医疗保险管理组织,设立了专门的经办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上应有医疗、护理、财会、网络维护等专业人员组成。配备必须的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各种办公设施,数据传输安装了宽带网络,保证了医保患者门诊、住院医保经办管理工作需要。医院人才的培养、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促进了业务的发展,为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医保患者就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设备保障。医院医保管理涉及医疗、护理、物价的计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与各科室之间是前所未有的广泛联系和密切接触的关系[1]。因此,医院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医保经办工作。

2 执行政策是根本

医保经办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不允许有一点的差错。医务人员在为医保病人服务时,一切医疗活动都要在医保政策的规范下进行,否则就要触碰“医保高压电”,造成医保违规,导致医保拒付或扣罚[2]。定点医院在医保患者门诊就医、住院管理上,按照上级医保部门的要求,对医保患者严格执行政策,在院内主要位置悬挂医保患者就医流程以及有关政策宣传。在门诊刷卡管理上,不允许违规刷卡、用医保药换取非医保药以及生活用品等,坚决杜绝违规刷卡套取医保金现象发生。在门诊、住院楼上设立举报箱,让医保患者监督医院的工作。医保患者住院管理方面,凡参保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把关,必须住院证、医保证、医保卡相符,对于急、危、重症先入院的病人,如有可疑及时到床头核对,保证了人、证、卡相符,对证卡不符的参保患者及时与患者单位或上级医保部门联系,方便患者就医。每天在下班前对当日入院的参保患者的刷卡情况跟踪监督,对由于各种原因未刷卡的参保患者及时督促其刷卡,使入院患者刷卡率达到100%。认真审核参保患者的出院病历并详细登记备案,保证不合格的病历不归档,特别是对有外伤史的患者,严格审核病历,并和主管大夫了解外伤史的情况,是否为打架、车祸、醉酒、吸毒、自残等行为引起的外伤,凡属这五种情况引起的在登记本上详细记录,不予核报其医药费用,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每天有专职人员下科室考核患者的住院情况,核查是否有冒名顶替、挂床住院和分解住院。在用药管理上,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参保患者用药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严格控制自费药品的使用,对给患者开自费药品和不控制药品费用的科室和大夫进行严格的经济处罚。及时维护药品传输对应关系,维护参保患者的利益,传输数据及时,保证了结算的正确性和准确率。在费用管理上,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和合理收费,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不能因定额而停止治疗,更不能因为定额少而在患者未治愈的情况下强行出院,必须满足参保患者的治疗需要。在转诊转院管理上,严格控制,对跨科室、非专科转诊转院的患者一律不予办理,如确因病情需转诊转院的按程序为患者及时办理手续。由于许多医院大力高薪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高端设备,大大提高了医保患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近几年转诊转院的病人也大大减少,而当地医院的收费标准也远远低于省上同级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低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上级医保部门节约了大量的基金。

3 科室管理是前提

全文阅读

我县中医药工作方案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之年。年市中医药工作要结合医改新形势,按照“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要求,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以“一体二翼三进”为措施:“一体”就是要结合深化医改工作,突出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二翼”就是要重点抓好“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第三轮中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三进”就是要向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倾斜,认真做好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一、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一)大力推进中医医院的标准化建设。

1.按照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重点建设好3所特色优势明显,管理规范的省级中医“名院”,并以此带动其它县(市、区)中医院的规范化发展。

2.开展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按照《关于印发年省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中医药〔〕1号)文件要求,加强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要求每所中医院至少创建1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此提高中医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3.推动中医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按照《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的要求,在各地原有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单病种拓展计划,要求各地遴选和推广应用10~15个疗效确切,技术规范,水平先进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强化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优势标准化建设。

(二)推进中医“三名”战略。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和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充分发挥专科专病特长,形成我市中医“名科”群体,要求各县(市、区)今年均开展中医重点专科评审工作,为全市下一轮重点专科评审打好基础;开展县(市、区)“名中医”评选和省、市名中医带徒工作,建立名中医管理制度,建立“名医馆”、名中医工作室,努力为名中医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服务环境;同时,开展“市传统医药民间祖传特色郎中”评选工作,发掘、保护、传承一批确有特色专长的民间传统医药技术。

(三)加强中医质控建设。继续推进“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持续改进中医医疗护理质量,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主要抓好中医质控中心建设。今年,要新组建中医急诊质控中心,并进一步完善市级中医病历、护理、药事三个质控中心,制订《市中医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组织相关专家,修订完善四个中医质控检查及评分标准,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全文阅读

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思考

【摘要】建设国家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探索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创建”工程。建立中西医结合管理组织体系,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打造中西医结合专家队伍,是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管理;特色医疗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89-02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对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以下称“创建”)有几点思考。

1管理是基础――建立和完善中西医结合管理组织网络体系

目前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基本上是由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改型或两者合并而来,医院管理大多沿袭了原来的模式与理念,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院特色建设和优势发挥。从我们的实践看,医院必须建立以院领导为首的“创建工作小组”,负责全院“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挥,下设专门的“创建工作办公室”,负责规划制订、计划实施、工作协调、考核督查。可按照工作内容设立相应的工作组:如医院管理工作组、医疗工作组、科教工作组、医院文化工作组、后勤工作组等,各工作组由分管院领导领衔,作出具体部署组织实施。全面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医院管理,担当起中西医结合建设示范带动作用的历史责任。

2特色是核心――实施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特色医疗管理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疾病,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色,而只有形成优势的特色,才是真正的特色。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主要按诊断、治疗、疗效、药物、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控制,能反映出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优势的客观指标,集中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也是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它将为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有机结合提供可靠的临床基础,因此,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是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特色医疗的核心所在。实施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一是要有健全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单元(科室),有热心于中西医结合实践的学科带头人及临床医师;二是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方案;三是加强责任制管理。根据专科实际,确定专科单病种,明确责任人,完善质量考评体系及制度,创造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优势品牌。

全文阅读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难点和建议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今年七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明确提出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总体目标。如何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本人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今天因是学术会,本人便对我国医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原因及对策坦率地谈些个人看法,这也是我多年研究的成果,如有不妥之处请领导和专家们批评指正。

一、我国医保的难点

自解放初期的实行公费医疗到现在国家出台的新医保政策,我国的医疗保险主要有两大难题:

(一)医保费用难控制。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公费医疗支出从53年到95年增长了106倍,而同期财政收入仅增长27倍;全国劳保医疗支出78年到96年增长了20.8倍,而同期职工收入仅增长8.6倍。后来我国许多地方实行大病统筹,96年费用支出是93年的5倍多,仅96年比95年翻了一番强。再从95年开始的“两江”(即江西九江市和江苏镇江市)试点看:九江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医保实际费用支出96、97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65%和30%,97年比95年翻了一番多。97年市直企业医保统筹基金累计赤字2875万元,98年的情况更加严峻。“两江”四年医改试点,九江共超支3,000多万元,镇江共超支5,000多万元。全国40个扩大试点城市的费用也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国务院的(1998)44号文件出台后,对医保费用的合理、有效控制仍然是医保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费用失控,许多地方财政和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二)医保水平与质量难提高。具体表现在:

1、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医保水平不平衡,医疗效果不佳。有些行业和单位(如银行系统等),不仅门诊、住院和大病都是实报实销,而且另有医疗补贴,而有些财政困难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和困难企业,每月十几元甚至几元的医保费用进行包干,包干费用完后全由患者个人负担。尤其是有些小企业职工如患大病,因企业无力支付高额医疗费用,不少职工家破人亡。同时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医疗效果也不理想,许多医院为了多创收,只要知道患者是公费(或劳保)医疗,本来只需一次门诊非让患者跑二、三次不可,只需住院一个月非让患者住两个月不可。

2、在九江全国医改试点中,为了争得更多的医保基金,各医院的滥开药、滥检查现象普遍严重,这样不仅导致医保水平和质量严重下降,同时也造成了医保基金的严重超支。由于医保基金的严重超支,医保经办机构长期大量拖欠医院的医保费用,导致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的关系恶化,医院拒绝医保经办机构的监督检查,医院的滥开药、滥检查行为也更加严重,这又进一步加剧医院的医保费用的拖欠,这种恶性循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有的医院就可能不得不单方对部分参保单位甚至所有参保单位职工实行停保。单位和职工按规定交了保费,却完全得不到医疗保障,这种医疗保险的水平和质量就不言而喻了。

3、按国务院(98)44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从99年初启动,应于99年底基本完成。而相关资料显示,此项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在今年7月在上海召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又不得不把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时间推迟到今年年底。但时至今日,依然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据有的地方医保部门反映:一是担心执行新的医保政策后,职工看病个人负担过重,将有许多职工,尤其是年老体弱和家庭生活困难职工不堪重负。因为按新规定职工看病最多的要付6笔费用:①门诊在用完个人账户后的全部费用;②住院起付线以内的全部费用;③住院起付线至大病封顶线以内按比例的个人付费(特检特治和转外地治疗还要增加个人付费比例);④大病封顶线以上的分部费用(缴不起补充保险费的困难企业职工有可能要付全部费用);⑤基本医疗保险病种范围以外的全部费用;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设施目录以外的全部费用。二是觉得新的医保政策对控制医院滥开药、滥检查、人证不符等违规行为没有多少行之有效的过硬措施,因而在对执行新的医保政策后,能否提高医保质量、遏制医保费用的流失缺泛信心。

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摘要: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但不包括病人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活动中,也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1、建立管理组织;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3、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4、抓好核心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1)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监测;(2)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3)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4)加强对医疗废物、污水的管理;(5)加强对抗生素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29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53-01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但不包括病人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是客观存在的,对患者、医护人员和社会人群的身体健康都会构成极大危害,引起了各级各类医院的高度重视。医院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活动中,也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如何抓好此项工作,粗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 建立管理组织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是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基础。

为了切实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即医院、职能科室和科室三级管理体系。一级管理体系为医院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为主任,成员由感控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后勤、供应室、手术室及临床各科室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突发医院感染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二级管理系感染管理控制科,由两名专职人员组成,负责全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医院感染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对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监督指导落实,对严重违反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据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三级管理系指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组成,科室主任为医院感染控制科室第一责任人。科室感染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监控、检查和指导工作。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各级网络组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同时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无缝衔接,共同抓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

2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全文阅读

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点

摘要:医院基本建设工作的开展是医疗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而医院基本建设工作本身也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如何做好医院基本建设中的审计工作,对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保障医疗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就医院建设的基本情况,探究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点,以为规范医院基本建设工作提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医院基本建设;审计工作重点;医疗保障;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医院基本建设包含医院建筑工程建设、医院环境布置、医疗设备的配备等相关事宜,整个环节中,围绕着医疗工作需求,与设计方、医院、财政部门、施工方等多个部门合作,各县环节复杂,涉及信息管理、设计规范、资金的使用、施工方与承建方之间的协调、工程质量的检测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开展好医院基本建设工作的同时,仍然需要不断的加大审计力度,既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以及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也对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干部起到警示与保护作用。现阶段,由于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张以及医院建设的复杂化,审计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如何抓住审计工作的重点,提升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效率,对于医院基本建设工作的高效率开展起到了关键的影响。所以相关部门以及负责人除了开展好日常的审计工作以外,还应当积极的开展工作总结与探究,以及时的把握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点。

一、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点

文章在本节,首先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以及医院基本建设的实际情况,梳理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实际特点,继而从医院建设的本身来探究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的基本切入点,继而为医院基本建设中升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关的参考。

1.招标审计是医院基本建设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保障

医院基本建设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基本保障,因此医院基本建设工作的质量是关键。而同时,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如何合理、高效率的利用好资源来开展医院基本建设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医院基本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选择高资质高信誉的工程建设方,提供高质量的建设服务是关键。因此,在医院基本建设中开展审计工作,第一个重点就是关于招标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部门应当对招标的公开透明度、招标的合理性、规范性等进行严格的审查,保障招标工作规范的展开,以保证医院基本建设能够由最有资质的承建方进行施工建设,继而为医院基本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前提保障。

全文阅读

在寻求医疗质量与医疗费用平衡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医保管理要点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在寻求医疗质量与医疗费用平衡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医保管理要点。方法 医保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加强与医疗保险机构及临床各科室沟通、协作,有效发挥自身作为医院医保工作管理者和医疗保险政策推行者的身份,积极实施医保政策探索并对医院医保政策执行情况严格监督。结果 明确了医院医保管理要点,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益于保证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结论 医保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彰显,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必须狠抓管理要点,充分发挥医保科的职能作用,有效促进医、保、患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医疗质量;医疗费用;公立医院;医疗保险

全民医保是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被认为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优化的攻坚点[1]。而公立医院作为主要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及医保定点机构,需要承担两方面任务,即一方面应当确保临床医疗质量,提供令人满意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严把医保费用及政策审核关,保证医保费用合理应用。由于目前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及强度过大,医院医药费用监管工作实施多力不从心[2]。如何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疗保险费用合理科学控制已成为医疗保险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医院医保科需要加强管理的关键点[3]。

1加强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意义所在

科学合理的医保政策制定有助于预防医疗服务提供机构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的一系列管理问题,对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建立稳定医保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定点医保机构医疗服务易受到医疗保险政策及激励机制的影响,产生不同医疗行为,这些最终均可转化为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博弈上来。公立医院医保科作为医院医保费用审核管理机构,应当自觉发挥医保政策落实及推进功能,探索医保管理新型机制,掌握管理实施关键,在与上级医保管理结构加强协调沟通的同时,做好临床科室配合沟通工作,做到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和医保费用合理控制相协调。而做到这一点,公立医院应当首先与各级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机构加强沟通,使其了解医院服务水平,医疗专业优势及管理理念,取得认可与支持,进而在具体医保费用及医疗服务提供方面建立合理协商机制,真正将医保管理与医院发展整合一体。

2公立医院与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间医保管理要点探讨

2.1 合理顺畅沟通机制建立 促进公立医院与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保费用支出方面达成共识是解决两者之间矛盾关键环节。公立医院与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合理顺畅沟通机制,就日常工作展开经常性对话,定时交流管理心得体会,达到建立良性工作桥梁,减少工作误解及摩擦的目的。在这一交流沟通过程中,双方磨合形成高效工作模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医院医保科工作人员可以将日常工作中政策执行中存在疑惑、问题,在自身无法解决情况下,汇总上报至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进行积极主动沟通,寻找解决方式,必要时制定医保政策解读手册,避免在以后工作中出现类似问题及差错,提高医院医保服务质量。

2.2 积极有效谈判机制建立 作为医疗保险服务提供和管理两个主体,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与定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特别是公立医院应当按照市场经济体质建立积极有效谈判机制,进而做到公平与效益之间的平衡。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与定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间谈判重点应为确定医疗服务价格、费用结算及支付方式,为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标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