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学专业

中医学专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探讨

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存在专业思想状态不容乐观、专业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不高、临床能力不强、就业情况不理想等等问题。因此,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因素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包括有专业的发展现状、专业教育的现状、一些人对这个学科的误解和偏见、整个国家卫生政策的限制、前辈们的就业状况等。

(一)中医西化,发展缓慢

现在中医发展不平衡,虽然全国上下出台了很多中医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现实中,中医院依旧与综合医院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基层的中医医院基本上发展缓慢,存在中医西医化的倾向,即以“西医的模式”指导中医临床。在临床方面有用西医的辨病取代中医辨病,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用药,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等严重地影响了中医学特色的发挥和中药疗效的体现,使广大大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中医药的治病防病能力等等产生了怀疑,动摇了大家的专业思想。

(二)专业教育现状

现在的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校普遍移植西医的培养体系,按照西医模式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医文化熏陶已不存在,中医教育正日益衰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从入学就接受两套学科的学习,即要接受中医学习,又要接受西医课程,课程多,极大地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再者学生是分别接受西医和中医知识,并未直接接受融合的中西结合的临床思维,这是学习过程中造成学生思维矛盾的根本性因素。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学习年限并没有延长,且各课程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往往造成学科齐全、内容繁多且重复,学生疲于应付,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专业深奥,中医、西医在学习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医学具有明快、方便、好学的特点,而中医的特点是抽象、难学、难悟。然而,对于当今靠着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起来的高中生,要认真钻研经典、理解经典是很困难的,因而很多人倾心于学习西医。这就导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西医知识掌握不牢靠而中医方面知识和技能却捉襟见肘。

(三)就业压力大,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

全文阅读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探讨

【摘 要】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由于受到中医药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大、专业教育现状、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影响,专业思想很不稳定,为了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合格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应增强中医自身吸引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师资力量,国家支持扶持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关键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思想;对策

中西医临床医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的基础上,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存在专业思想状态不容乐观、专业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不高、临床能力不强、就业情况不理想等等问题。因此,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因素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包括有专业的发展现状、专业教育的现状、一些人对这个学科的误解和偏见、整个国家卫生政策的限制、前辈们的就业状况等。

(一)中医西化,发展缓慢

现在中医发展不平衡,虽然全国上下出台了很多中医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现实中,中医院依旧与综合医院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基层的中医医院基本上发展缓慢,存在中医西医化的倾向,即以“西医的模式”指导中医临床。在临床方面有用西医的辨病取代中医辨病,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用药,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等严重地影响了中医学特色的发挥和中药疗效的体现,使广大大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中医药的治病防病能力等等产生了怀疑,动摇了大家的专业思想。

全文阅读

部分中医学专业介绍

中医学——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整合

本专业培养的是中医师,需要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是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面,能作为中医师出诊或者自己出来开诊所的只是少数,因为他们都需要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淬炼。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去医院当医生,这里的医院,主要指的是中医院,当然也包括一些西医院的中医科室。其中本科毕业生一般就是去县里的二级医院,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去一些养生、健康管理的公司或企业工作。另外,对于专门从事医学工作的同学来说,这个行业对学历的要求很高,所以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不过,由于中医执业范围的限制和国家规定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不能去报考临床类别的医师资格证书,中医执业医师不能再进入各医院的临床科室,所以在中医医院,很多中医师在临床科室工作受到了卫生执法者的质疑,不过这种尴尬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扶持力度的加大而减少。下面介绍的几个专业就没有这类尴尬了。

针灸推拿学——绿色医疗,低碳环保

针灸推拿学专业原本就是中医学的一部分,中医学专业在课程安排上也有针灸推拿课程。但相对于中医学专业而言,这个专业更加的“绿色环保”,因为针灸师也许只是利用一根针、一根艾灸条加上一双手就能够减轻困扰你多年的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头疼、失眠等各类不适,这也是让外国人感到惊叹的地方。这个专业是中医学领域中率先走出国门,为外国人所接受的专业。据说,针灸推拿还得到国外医保的认可,在国际中医中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就业方面,本科学历可到县级医院就业;硕士学历的毕业生,可以在市级的医院就业或从事科研工作。当上针灸师后可到医院、诊所、康复治疗中心、保健俱乐部、美容院、保健药品商店和健康研究中心等场所工作,除此之外也可以自己开诊所。如果英语学得好,还可以到国外发展,在国外从事针灸推拿工作将比国内有更好发展。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针灸推拿为主的医疗保健系列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一般英语托福成绩在550分以上的针灸本科毕业生,都有着很大的出国锻炼的机会。总之,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针灸推拿人才极其短缺,其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护理学——不愁找不到工作的专业

全文阅读

法学专业与中医药专业的良性互动

摘要:中医药院校卫生法学专业与中医药专业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实现医学教育复合型人才和卫生法律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助于促进医学院校人文环境的发展和推动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在分析目前中医药院校卫生法学专业与中医药专业互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保持中医药特色、加强卫生法学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实践教学和职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卫生法学专业;中医药专业;良性互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和文化综合载体的中医药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认同。这对中医药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国多数中医院校设置了法学、管理学、外语等非医学专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院校中,不仅设置了法学本科教育,还设置了独立的卫生法学硕士点。如何促进卫生法学专业与中医药专业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中医药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校际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1卫生法学专业与中医药专业良性互动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实现医学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中,对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层次、复合型、跨学科的高级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该通知多处明确提出“加大各类医药卫生高技能人才培养,注重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和交叉学科领域人才”、“促进新兴与交叉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发展”、“大力开展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与优秀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卫生法学专业与中医药专业的良性互动,能够培养卫生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从事临床工作,不可避免要与患者打交道,在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今天,他们要学会妥善处理与患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发生医患纠纷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的权利,这要求学生在毕业前的学校培养中就需要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并且具有付诸实践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1.2有助于培养卫生法律特色人才

由于卫生法制建设的大力推进、日渐紧张的医患关系、复杂的卫生监督执法、现代医疗技术的法律风险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急需“懂医通法”的专业特色人才。普通综合性院校和法学院校的卫生法学专业,由于没有医学专业的知识作为依托,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卫生法律特色人才。而中医药院校的法学教育,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公共卫生等医学类专业为依托和背景,能够针对医药卫生领域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既具备一定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又掌握扎实法律知识、熟悉卫生领域法律法规的“懂医而不行医,行法但不离医”[1]的特色人才,有助于实现卫生法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与特色化[2]。

全文阅读

非医药专业中药学论文

1针对不同非医药专业,教学侧重应有区别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因专业而不同,即使相近专业培养侧重亦有别。因此,针对不同非医药专业,教学侧重应有区别。比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是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医药知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鉴于此,教师在讲授中药学时,应将中药知识与药物市场营销的关联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程度上学好中药学知识可以提高药物的市场营销量,从而激发非医药专业学生对中药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若适当侧重对中药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描绘,帮助学生理解中药知识存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而可拉近中药学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距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同学们学习中药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适当侧重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中药发展的影响,并以生动的案例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广泛渗透并应用到中药多个领域,学好中药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水平。

2授课用语应通俗易懂

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除了中药学(中医方药学•中药学)课程学时少之外,其他中医药相关课程开设时间亦不多甚或不开展,因此非医药专业学生的中医药知识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药学的学习难度。因此,针对非医药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主,用语做到口语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中药学知识,最终学好中药学。

3讲授药物数量不宜多,应突出重点

受学时所限,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教师讲授药物数量不宜多,应着重介绍最常用并有代表性的药物,突出重点。如在解表药,可侧重常用代表性药物麻黄、桂枝、柴胡和薄荷的讲解,而对于其他药物可以简要提一下甚或不讲。

作者:王君明 冯志毅 王辉 贾玉梅 崔瑛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全文阅读

临床医学专业中医教学探索与实践

教高[2000]2号关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针对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的现象,我校对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教学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实践。具体报道如下。

1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思路

中医治疗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已显示出神奇的魅力。然而临床医学专业的部分管理人员、教师对《中医学》课程重视不够,认为学生毕业从事的临床专业是西医,工作中不会涉及中医诊疗。针对这一现象,我校中医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讨论,统一了认识。既开设了《中医学》这门课,就要让学生达到学有所用;增强信心,能让学生掌握中医一些实用技术,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农村诊所、基层乡镇医院进行调研,发现国医堂在基层医院大量开设,中医疗法在基层群众中很受欢迎。临床需求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通过调研,使师生认清了当前基层医疗形势,从而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思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具有中医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压缩理论学时,删减艰涩难懂且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阅读中医典籍,寻找中西医的契合点,教学过程中尽量把中医理论通俗化,并结合临床将中医治疗技术引入养生保健与慢性疾病的康复中,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

2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高专的办学方针为“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其培养目标的“应用型”、“技术型”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完善了教学大纲,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了实训学时,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在实训教学中,摈弃了学生看电教视频、老师单独演示等形式,充分利用中医教研室的教师资源、组织学生小额分组实训;采用老师示范、学生训练、逐个指导的教学方法。增加两周中医毕业临床实习,让学生了解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特点,培养学生临证实践能力。

3突出中医的人文特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中医学很早就运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以广阔的视野,跨领域、多学科渗透,相互为用,体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中医独特的认知视角与其哲学理念及人文精神,充满了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中医学》中知识广泛,既需要有古代哲学、古典文学的积淀,又涉及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点,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引导学生泛览相关知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时相互渗透,促进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4制定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全文阅读

中医院校生物医学专业教学探讨

摘 要: 文章通过对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课程结构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专业课程教学的整合方案。

关键词: 中医院校 生物工程 课程群整合

进入21世纪,用科技手段辅助医疗诊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使得医学生物工程在医药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中医诊断都依赖于望闻切问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中医院校,我们在继承传统诊断方式之余,还需用科学的办法对现有模式进行升级发展学习,医学生物工程这一学科,结合中医的理论,在中医诊疗及教学上找到一条创新之路。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的学科。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几乎所有的理工学科和所有的生物学与医学分支,没有哪一个学者、哪一个学校(研究所)可以全部涉足。因此,中医院校一定要找好自身与生物工程的结合点,不能贪大求全,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和中医理论进行有效结合。

1.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顺序

课程体系是教学规划的体现,它对学生素养、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起决定作用。现在的大学课程设置仍然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一“老三段”式的课程体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学生会感觉到所学课程中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在专业知识的贯通上没有形成清晰体系,甚至在学完所有课程后不知自己能干什么。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体系,必须打破常规,改变“老三段”的格局,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同时有必要开设一门专业介绍课,介绍各个课程对本专业的作用和与本专业的联系,在实验中要能体现和应用到多种课程的知识,尽量消除学生对学习某门课程的无用感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在大一学年对生物工程的全面概述,结合中医药特色,让低年级学生对本专业的现时发展和未来前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亲近感。

2.组建体现特色的核心课程群

由于医学生物工程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在中医诊疗和医药需求上体现出对诊断和药物分析的两大行为的实现所需的科技手段,这些手段即为中医对医学生物工程的需求。简单来讲就是使用科技手段分析中医诊断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何对这些信息加以精确细化然后通过中医诊疗的逻辑确定数学逻辑模型或者一个算法。如果依据这一目的为专业侧重点设置核心课程,就可以革新“老三段”的布局课程分法。按照课程的特点安排数门联系紧密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集中进行教学,以组成一个核心课程群,每个学期以实现一个既定目标为依据,这些课程群可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单位部署,在学期期末可以将所学的多个课程的知识综合起来部署一个具体的实验任务以巩固教学效果。以大一第一学年为例,以完成对人体各种体征和特点及生病时的状态的了解为学习的目的,可以集中开设临床医学概论、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中医学基础、组织胚胎学等医学相关课程,首先让学生知道我们用科学手段收集的是什么事物。然后在第二学年结合这些需要学习采集的手段,如果是通过电子设备采集,那么可以开设以模拟与电子信息转换和计算机处理为主的专业课程群,这样既加强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交叉重叠,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在有限的课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拓展课程空间。

3.构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全文阅读

临床医学专业中医的教学思考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不统一

国家明确了大专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为主要目标,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在目前专科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教材使用不一,教师各执其教。其次,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忽视技能提高。目前各专科院校针灸部分安排少量的实验或见习课外,基础部分无实训课,临床部分无见习和实习机会。再次,重点难点不突出。许多院校教师对中医学教学重视不够,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毕业生在今后的临床应用。

1.2教学目标与教学时数不匹配

按照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发展需要,专科层次中医学强调“三基”、“五性”、“三特定”、“必需、够用”原则。随着各院校近年来教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学计划不断修改,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课时数多少不一,最多72学时,最少36学时。而中医学包含中医基础、中药、方剂、中医诊断、针灸、中医内科、其他临床各科等7门主干课程为一体,要完成如此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显然不够,篇幅与课时不相吻合,教师只能走马观花式教学,大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1.3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一

各院校担任中医学教学的教师基本由老中青三个梯队组成。由于从教时间不同,教学经验及职称、学历有所不同,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不断补充,教学经验不足,教法欠佳,对教材的着眼点和把握能力不同,在具体授课时对讲授内容、重点难点、深度把握、技能突出上理解不一,教材内容取舍处理不当,由此产生了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不一,教学内容不一,没有起到真正培养技能的目标作用。

1.4学生层次不同致掌握知识不一

全文阅读

浅谈中医药专业课教学中的医德教育

【摘要】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甚为重要。医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医务人员高尚医德和优良品质,增强他们履行医德义务的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对医学生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就如何在中医药专业课教学中做好医德教育作了探讨。

【关键词】医德教育;专业课教学

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渗透,哺育了历代医家高尚的道德,严谨的作风、高超的医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接受中医的宝贵遗产,是包括医德和医术两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让学生不知不觉受到德育的熏陶,在中医药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医药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出真正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这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工作, 要力争把德育教育变成自我教育,使受教育的人也成为教育自己的人。

1加强当前医药专业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是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要

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医学生健康成长, 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一方面, 从医学院校毕业出的学生,大部分将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故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在医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在衡量一个临床医师的工作质量和医疗效果的优劣与好坏的过程中, 往往同等看待其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所起的作用。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追求。在现代医学教育过程中,医学教育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德育活动的中心,这是现代教育的呼唤,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是医生这个特殊行业的需要

医生行业是高危险的行业,需要医务工作者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传染性疫病、放射性损伤、针刺感染等危险性因素,都会给医生的生命造成威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的 非典和禽流感,让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正是所有医务工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感染了所有的人, 大家同舟共济,共同战胜了这些疾病。在教育过程中,应让医学生深刻认识到,既然要做一名医生, 就意味着责任和风险。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无私奉献, 勇于献身,才能换来人民的尊重。

全文阅读

中医专业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体会

摘要: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MB)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任何临床决策都应当建立在最佳证据的基础之上。本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的辩证思维的培养、医学文献信息的评价与运用等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本文从开课的必要性、课程设置时间及课时量、教学过程及考核等几个方面谈谈循证医学在中医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及思考,以期为后期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实践;教学改革

循证医学又称循证医学实践是一种新的医学实践形式,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1]其核心思想是须在当前最佳的证据基础上建立并且制定全面的临床相关实践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将医务人员个人经验与临床证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这个学科兴起至今不过二十余年,但以其对问题科学辩证的思考方式、多学科融合和跨地域合作的实践模式,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渗透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领域和医学教育各个方面,为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3]。因此循证医学被《英国医学杂志》评为20世纪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和革命之一。由于循证医学属于舶来品,国外对于循证医学教育起步较早,如美国超过20%的大学在2000年以前开设循证医学课程,随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将循证医学设置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4]现有更多的国家在不同层次医学生或继续教育课程中引入了循证医学。在我国中医领域最早接受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培训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医科和广西中医药大学。我校在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程时间较短,尚处于摸索阶段。笔者在带教的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总结如下,希望为中医学专业循证医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开课的必要性

中医学已有数千年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中医疗效评价的科学性是中医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瓶颈问题。循证医学属于临床实践的范畴,其核心思想是临床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诊治时,应充分掌握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科学证据,任何决策均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医疗环境和条件,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及愿望,从而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所接受,目前临床疾病相关指南、国家卫生政策的修订等都基于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被更多人认可,加快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中医模式从传统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中医领域的临床、科研人员逐步认识到用科学的方法对临床问题进行分析与决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中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中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切不可照搬西医院校的方法和内容。在中医药领域进行循证研究应在其基本理论框架内进行,同时借鉴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中药评价不能忽视中医药的特点,有效性评价应根据中药的功能主治选择目标病症,重视以病统证、病症结合的评价,既符合中医理论,也能为西医和国际认可,有利于国际接轨。[5,6]循证医学能帮助中医药鉴别和确认中国传统医学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让其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走上临床前学习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课程设置时间及课时量

我校于2016年下半年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当中,属于专业限选课,每周一次,每次2学时,共8周16学时。目前不同的学者针对课程设置时间意见不一,主要有4个时间段:低年级、实习前一学期、实习期间和实习后段。[7-9]虽然有作者认为在低年级学生中介绍循证医学原则上可以鼓励学生采用批判性的思维考虑在临床轮转时所进行的治疗和临床决策,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10]但笔者认为中国低年级的医学生课程任务较重,除了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学习很多公共必修课,使得学生可以用于实践的时间很少。而循证医学这门课本身注重的是实践,因此在实习前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运用循证医学实践的相关方法,阅读科学期刊频率也会大为增加。而且这个阶段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已经修完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和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有研究表明,有一定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基础的同学对循证医学部分相关章节内容的理解明显比没有学习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知识的班级的同学课堂反映好。[7]

3教学过程及考核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