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论文

中医基础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术规范中医基础论文

1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学术规范概念与结构及意义

1.1概念该学术规范是学术规范和中医学学术规范的下位概念;具有其上位概念的共性特征以及区别同级概念的自身特征。定义该概念为:研究主体从事中医学术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需要遵循的学术追求与行为活动的基本准则和具体规范。这一概念及其定义指明规范的对象是研究主体(代指研究人员)与其研究内容,规范的内涵是学术追求与行为活动的准则。它符合学术概念的“专门系统的知识及其对该知识的研究”的双重含义,且具有学术规范下位概念的自身特征。因此,是一立得住的概念及其定义。尽管今后需要修定,但目前可以参照应用。

1.2结构不同的学术规范都有其有不同的结构。现代中基学术规范具有如下3个层面结构:学术追求,昭示研究主体的探索取向;学术准则,规定研究主体的基本方法原则;研究与写作规范,则是面向研究内容的具体规定。该规范的结构从上到下,由研究主体的价值取向到基本方法,再到研究内容的具体规定,是一逐步递进层层深入的立体交叉的有机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规范及其结构,本应具有上面学术规范的相应内容和结构。如学术争鸣与评价的规范、学术不端界定与处罚的规范。限于篇幅和初步探讨,这些不足和缺如,留待学术共同体同行修正提高。

2学术追求规范指学术主体研究面向研究内容探索取向的规范

即对学术研究的目的及其目标是什么,做出规范。

2.1探索未知指研究主体应当探索其研究对象尚未认知的现象及其机制的规范。创新,是学术研究首要目标。现有中医基础理论,是通过“以象测脏”、“司外揣内”建立起来的整体直观水平上的描述性的理论。产生脏象外在表现的内脏结构及其功能机制,尽管已有大量研究和发现,但远不清楚。因此,探索未知自然是该学术追求的首要规范。这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建立,至关重要。

2.2追求新知指研究主体探索未知的同时,应当遵循洞察科学前沿最新知识的规范。遵循这一学术追求规范,方能提升中医学术研究水平,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科学发展同步。下面“学科尺度”所列举两个例证,足以佐证该规范重要和必要性。

3学术准则规范指研究主体进行学术研究和发表论著应当遵循的基本标准和原则

全文阅读

实地调查中医基础论文

如何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或者说哪些方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专家指出,科学方法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方法[1]。甚至有人提出当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面临众多的困惑,归根到底是方法论的问题[2]。尽管方法学问题并不一定会比理论研究的朝向或其他问题更为重要,但方法学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性确是毋容置疑。现今得到大家广泛认同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坚持中医学自身的学术规律,吸收现代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方式,融于中医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体系中,形成适于中医理论学术发展的研究方法[3-4]。公认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整理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理论思维方法等[5-6],还有其他一些提及的哲学、文化或艺术的方法等[7]。相对来说,文献研究一直居主要研究地位[8]。近代在西医实验研究引入中国之后,现代实验研究方法逐渐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9-11]1046以上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推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发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今天,我们想略述“实地调查方法”的应用意义,冀望引起业界学者重视,使之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实地调查法,又称现场调查法、现场研究法、田野调查法等,它是针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按照事先确定的计划,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从而发现社会事实、探寻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及其内在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维基百科中的定义为“实地调查法是指在实验室、图书馆等以外收集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Fieldresearchorfieldworkisthecollectionofinformationoutsideofalaboratory,libraryorworkplacesetting),可谓简明扼要[12]。实地调查法强调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亲自观察和访问,侧重对少数调查对象或个案、典型案例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实地调查法不太关心群体特征,不将总体的一般性特征作为研究的终极目标。实地调查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现场直接观察、访谈、座谈等方法。实地调查法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动物学领域。如社会学家通过访谈以了解地方语言和社会关系,经济学家对个人消费行为的观察,生物学家在野外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如健康行为、健康管理要素的调查等。限于篇幅,我们不在此赘述应用实地调查法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能适用范围(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病因病机、诊断、防治各个专题研究中),仅重点阐述为什么实地调查应该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首先,实地调查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医理论产生的背景,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和特征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社会、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部分导致了医家对疾病认识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而发展成多种学术流派,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通过实地调查,从挖掘中医不同理论体系产生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入手,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学术思想、理清发展脉络、掌握理论精髓意义重大。中医学推崇从天、地、人的大系统及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来考察人体的健康和疾病[1],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所以我们要了解、求证、理解个人或学派的学术内涵和思想时,必须要了解被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地域和人文特征。如王键教授总结了新安医学六个“有机统一与结合”,即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学派纷呈与和谐融通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家族传承与学术传承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地理新安”与“医学新安”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中医科学与徽学文化的有机统一与结合[13]。要研究新安医学,我们很难想象在不了解地理环境、历史气候、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去理解这个学派的特征。再如孟河学派,它的形成与孟河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名医辈出密切相关。当今西方著名的中医药学者VolkerScheid(蒋熙德)为研究孟河学派,“旅居上海年余,数下孟河,访问孟河医家子嗣、传人、学生200余人;阅读与孟河医学流派有关的著作、地方志、家谱百余种;亲临孟河医家的故居、坟茔、祠堂访问”。他撰写的《孟河医学源流论》(CurrentsofTraditioninChineseMedicine1626~2006)成为迄今首部全面系统论述孟河医派的历史学研究专著[14]。

其次,实地调查有助于进一步汲取民间中医药鲜活实践经验与原创思维的营养中医药学服务于大众,根植于民间。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民间中医形成了原创性的诊疗方法和独特的诊疗技术。比如中医单方、秘方、验方和独特医疗技术等等,这些经验如同散落的珍珠,是数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是祖国医学的珍宝和财富。开展实地调查,既能帮助我们明确需求找到医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从中提炼科学问题,又能取得第一手的实践素材和鲜活经验,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源泉。李时珍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向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不耻下问,在历代医药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古代许多中医名家如扁鹊、华佗等都有江湖遍游的经历,这其中不仅仅解救了普众之疾苦,可能更是他们通过实地调查遍访名师博采众家之长成才的“继续教育”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古至今,我国始终有一大批旧称走方医的“医生”群体活跃在民间为人治病!他们又称“铃医”或“草泽医”,“药有常用之品,有常弃之品,走医皆收之。病有常见之症,有罕见之症,走医皆习之”[15]。他们或执一草二药,或凭独门绝技,疗效卓著竟有使“沉疴顿起,名医拱手”之时。在医术传承上,他们注重经验,以师徒授受为主,又自秘其技不轻授。在医疗诊治上,他们擅长一些正统医家较少涉及的领域;多用禁咒、针灸、推拿等正统医家较少使用的手法。他们既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了贡献[16-17]。尽管这个群体常不为正规医家所称道,其医术秘技大多又是口耳相传,但却可能蕴藏着丰富的诊疗实践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入研究[18]。在近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最为人称道的实地调查成功案例是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研究。当时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于1936年在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江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形成了《江村经济》博士毕业报告,该书出版后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形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座丰碑[19]。

再者,实地调查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营造学术争鸣的研究氛围当今时代,中医学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正在接受来自行业内外多方位多层次的挑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人们带入从未经历过甚至从未想象到的新世界,常常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深深植根在临床实践之中固守了几千年的中医学与当下世界显得越发格格不入。这种反差许多时候让我们茫然、急躁和焦虑,反映到学术风气上不免浮躁和虚幻的心态日益浓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平和与包容不同学术观点的谦虚态度渐渐蚀失。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既能根据事先制定的调查提纲集中就中医理论某一个问题或某几个问题深入探讨,也能不拘行业、不限资历,与关注中医药理论发展的人平等地面对面交流,能帮助中医理论研究者更接地气,更真实地把握需求和研究趋势,擦出思想的火花,对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必将大有裨益。王永炎院士在论及大学科背景下中医学的形势及整合时指出:“要跳出中医药学科的领域,服务于中医药事业的战略任务,强化国家意识,欢迎一切热爱和愿意参与中医药研究的仁人志士加入到中医药学的研究、批判和继承,就共同关注的中医药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这样才会达成共识,从而利于学科的完善与进步。[20]”这一点对于如何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也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为何应该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丝毫没有贬抑其他研究方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相反,我们认为它们之间一定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简意赅,“读万卷书”说的是继承,“行万里路”指的就是实践。不仅需要“读书”和“行路(实践)”,更需要“读书”与“行路(实践)”的相参,才能相得益彰。另外,在近期对中医学方法论的系统回顾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读书”与“实践”是中国古贤研究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研究方法,中医学自不例外!“读书”与“实践”其实也是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推动中医学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方法学原点,它深深地融入并始终支配着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过程!“读书”、“实践”与紧随其后的“思维”三者之间的互动前行,成就了中医学的辉煌。我们今天倡导实地调查法,并不是从外面找来了一个新方法到中医里来,而只是寻回渐被人忽视和遗忘的中医独特的实践研究方法。事实上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也被忽视,比如古代贤哲在内丹术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生命的真实体验以及由此对于中医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很少被人提及和关注,它们甚至已经无法登堂入室了。我们当然应该也必须虚心接纳、认真学习一切现代科学技术,但我们在经意或不经意间丢失的传统东西也实在不少,令人痛惜!我深信在这些被我们轻易抛弃的东西中蕴藏着中国先哲们创造的极其珍贵的科学财富和思想资源。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永远不能离开也不会离开传承与创新两大主题。而在探索中医基础理论传承创新的研究方法时,在当代我们越来越习惯在以太的世界里和快餐文化里创造一切,我们的思想飞得更高、步伐走得更快、科技技术方法迅猛发展高歌凯旋的进程中,可能需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对他人、对历史和现实世界的真实感知,需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人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外在事物主客观世界交互过程的实践体验,相信只有这样,包括中医、西医在内的现代生命医学体系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俯下身,思想才能高翔,这是我们提倡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的愿景。

作者:兰丽霞 单位: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全文阅读

基础医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往往重视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下,医务工作者除了能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这对医学生的教育提出更新的挑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教育家吴阶平院士曾说过,“一个好医生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医生的医德和人格修养是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体现的是医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特点。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趋势,这不仅冲击着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稳定性,而且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左右,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医患双方缺乏沟通。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一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事件中,院方相关人员和患方家属沟通不够充分、院方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这次严重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此外,事后医护人员出于害怕等原因,离开手术室,留死者在手术台上的做法,缺乏对死者遗体的尊重,更加重了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一项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调查显示,沟通欠佳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有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在与患者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因而会存在医生在门诊不愿意多听病人的病史,在病房使用简单或命令式的语言等现象。然而,针对上述问题,一味责怪或埋怨医生是有失公允的。我们从深层次分析中发现,出现上述问题与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缺陷有关,因为无论本科在校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而这些知识储备又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密切相关。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人,这种特殊性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教育,更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课程合理整合到医学教育体系中,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可通过“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和“职业礼仪”等课程加强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同时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些变化都要求医务工作者要相应地增强依法行医的意识,增强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对此,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法律基础”、“执业医师法”等课程,加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这样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从容应对所出现的问题。除了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外,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例如,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学科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或者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递质这个部分时,教师可引入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Loewi发现“迷走素”(即乙酰胆碱)的故事。通过17年的执着探索,Loewi终于在1920年首次成功地阐明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很容易出现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这种科学家对知识执着追求的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当然,这种渗入到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实验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实验课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作为多门基础医学实验课的实验对象,动物对医学发展的贡献不可忽略,因此,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善待实验动物,体现人类对生命的关心和爱惜。例如,在实验中合理限制动物的使用数量,规范手术操作步骤,优化实验流程等。这种对实验动物的人文关怀要从规章制度层面上逐渐渗透到医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中,使他们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树立起爱护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基础医学的学习阶段,医学生还没有接触病人,实验动物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对象,珍爱生命,从正确使用和爱惜实验动物开始做起;严格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操作步骤,培养医学生感受医疗工作的严谨和认真;实验结束后将动物处死后再统一丢弃,更是培养医学生尊重逝者的职业道德。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实验课在解剖学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尸体标本是解剖学实验课的主要教具。尸体解剖可以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学习医学知识是多少逝者的奉献,尸体作为曾经活着的人,尽管生命已经结束,但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大部分医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尸体标本时,会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教师应该对此进行细致耐心的解释,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解剖学的实验课中,医学生应尊重尸体标本,满怀敬仰和科学的态度,认真仔细进行组织解剖,对组织碎片要妥善处置保管,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逝者的尊重,践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伦理道德观。

全文阅读

多元化教学法教学中医基础论文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具有文辞古奥,内容精深,注重思辨和实践等特点,加之传统教学上习惯于以“经”释义,进行纯理论性的阐释,致使现今的学生难以即刻接受中医理论中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难于激发其专业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初学者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运用任何单一方法都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与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因此,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不同章节的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1多元化教学法的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能力、智力的培养,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的实践

2.1医林故事、传统文化的导入法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校教学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1]。多元化教学是秉承传统教育模式的丰富和完善。如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讲授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时,可用故事导入。刘完素以“火热论”而名著医林,他理论上的独树一帜,得益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的启迪,十九条病机中论属火的病机约占四分之一,且刘完素生于北方,风土刚燥,素体阳盛,又处宋金交战,疫病流行,用《局方》温燥之品治疗所发热病,常无疗效,故此刘完素用药主张寒凉药,为“寒凉派”代表人。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深知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的讲解,应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借助《易经》中“阴阳”概念、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观,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中医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医学诊疗、防治疾病技术的学习,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

2.2中西并重,实验教学法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思维方式虽有差异,但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内容,因而其知识点也可相互贯通联结[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中医学理论与当代前沿科学相沟通,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奥秘得以逐步揭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一些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如“气与津液的关系”,可通过灌胃麻黄水煎液,观测小鼠发汗的情况,与正常对照组耐缺氧的死亡时间的比较理解“津伤耗气”的理论;通过灌胃人参水煎液,观察补气药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强化对“气能摄血”理论理解[3]。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中医思维规律,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中医问题的能力。

全文阅读

肝主疏泄下的中医基础论文

肝主疏泄是现行中医藏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该理论的来源、含义,则存在争议。本文考察近60年的相关文献,在分析“疏泄”的含义、支撑理论及其相互关系之后认为,以教材为代表的现代肝主疏泄理论,是一个由现代科学理论方法整合历代中医临床与理论知识重构的新理论。探讨这一问题,无论对于厘清肝主疏泄理论的形成、发展,还是深入理解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框架结构均有积极意义。

1肝主疏泄的3种含义

1971年3月,由北京中医学院革委会教育革命组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中,“主疏泄”首次被列为肝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后,在各类教材和医书中,“疏泄”一词的含义有3种。

1.1喜条达而恶抑郁

《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中最早提及“疏泄”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的含义:“肝喜条达疏泄,恶抑郁。”其后,1971和1972年两版《简明中医学》延续了这一含义,前者认为肝主疏泄指“肝气喜畅达而怕抑郁。如人受到精神刺激后,情绪抑郁,就会引起肝气不舒(肝气郁结),而有易怒,两胁胀满等症。肝气郁结则影响脾胃,可引起一系列脾胃的症状。”[2]后者指出肝主疏泄即“肝气喜条达(舒畅)而不宜抑郁。如情志不舒,就会引起肝气郁滞,出现胸闷胁胀等症,称为‘肝郁症’或‘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治疗以舒肝理气为主。”

1.2疏通、畅达(舒展、通畅)

北京中医学院1974年印《中医学基础》提出:“疏泄,即舒展、通畅的意思。”[4]26后经过1978年版《中医学基础》[5]1984年版《中医基础理论》[6]等书的发展,形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中“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7]的含义。

1.3排泄

全文阅读

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的论文

一、课程衔接构建思路

围绕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护理工作岗位需求,注重于前期及后续课程的联系,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衔接的实施

1.制订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核心课程标准教师深入医院护理一线进行护理实际工作需求的考察,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召开课程标准研讨会,分析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关键技术,从而确定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制定能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理论支撑的课程标准。并将与护理实际操作密切联系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去。

2.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教材建设(1)中高职教材衔接,实现教学内容衔接根据护理专业教育的特点,组织专家和学者根据每门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科学地设计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教学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高职必修或选修单元,哪些是中职必修或选修单元,然后向不同省市中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同时,鼓励教师按照区域医院不同的特点自编校本教材,配合教学计划完成。(2)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电子化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电子教材具有多种优势。比如可以借助网络及时更新功能,快速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加强中职和高职在教育教学上的信息交流;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功能,缩短中职和高职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时间,以便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上;多媒体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真实感,将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课程的远程教育及在线答疑上。因此,制定一些网络教材或电子教材,可实现教材建设的多元化和立体化,可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改进教学方法,体现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特色(1)增强基础医学知识的连贯性,体现正常人体活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必须从基础抓起。对于从中职升到高职的学生来说,空洞的理论与抽象的讲解,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可用启发式教学法、对比讲解式教学法及讨论式教学法,将正常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与正常人体功能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有机体”为学习的研究对象,探讨人生生命活动的奥秘,掌握其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等。(2)结合临床知识,体现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的连贯性加强基础医学理论与操作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紧扣临床知识的学习,可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采用PBL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并提前告知学生,由学生分组去寻找答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在讲解Ⅰ型超敏反应时可提出,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前需做皮试?注射后多长时间观察结果?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后再在医院内观察15~20分钟才能离开等?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PBL教学方法,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吸引到学习上,而且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快,记得牢,深受学生喜欢。(3)加强实验教学,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基础医学的许多知识来自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所以搞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不经可以了解理论知识的来源,而且可以证明理论知识的真实性,从而全面正确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很多院校开设的基础医学实验项目及学时较少,有些院校甚至不开设相应基础医学实验,为此我们在正常开展常规实验的同时,新开设自主设计实验。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查找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最后讨论打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4.实行学分制,课程考核全面沟通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是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多数中高职院校教育实施的是学年制管理,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部分知识在高职中重复出现,但不能合理地免修,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不高。采用学分转换制度,使中职院校学生在高职中重复出现的部分知识经过学分转换,成为有效学分,相关课程内容可以免修。因此,采用学分制为通道,可做到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沟通。中高职院校制定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及学历层次的学分标准不同,让学科学分在中高职院校中成为相互认可的“护照”,也可作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但中职院校对学生学科学分评价要按要求规范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在学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学生文化基础较中职生好,但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较中职生差,所以普通高中生源的文化课程学分比重应少于中职生源,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重应大于中职生源。在学分管理方面,文化基础达标,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其学程相对要短,而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其学程相对要长。通过学分制管理,能够使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不同起点的中、高职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相应的培养目标,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1)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完善师资管理制度教师作为立校之本,实行一系列人性化制度,增强教师认同感。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提高师资队伍知识能力和学历结构。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学历层次,积极参与硕士或博士

全文阅读

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论文

一、课程衔接构建思路

围绕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护理工作岗位需求,注重于前期及后续课程的联系,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衔接的实施

1.制订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核心课程标准教师深入医院护理一线进行护理实际工作需求的考察,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召开课程标准研讨会,分析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关键技术,从而确定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制定能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理论支撑的课程标准。并将与护理实际操作密切联系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去。

2.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教材建设(1)中高职教材衔接,实现教学内容衔接根据护理专业教育的特点,组织专家和学者根据每门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科学地设计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教学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高职必修或选修单元,哪些是中职必修或选修单元,然后向不同省市中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同时,鼓励教师按照区域医院不同的特点自编校本教材,配合教学计划完成。(2)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电子化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电子教材具有多种优势。比如可以借助网络及时更新功能,快速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加强中职和高职在教育教学上的信息交流;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功能,缩短中职和高职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时间,以便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上;多媒体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真实感,将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课程的远程教育及在线答疑上。因此,制定一些网络教材或电子教材,可实现教材建设的多元化和立体化,可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改进教学方法,体现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特色(1)增强基础医学知识的连贯性,体现正常人体活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必须从基础抓起。对于从中职升到高职的学生来说,空洞的理论与抽象的讲解,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可用启发式教学法、对比讲解式教学法及讨论式教学法,将正常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与正常人体功能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有机体”为学习的研究对象,探讨人生生命活动的奥秘,掌握其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等。(2)结合临床知识,体现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的连贯性加强基础医学理论与操作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紧扣临床知识的学习,可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采用PBL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并提前告知学生,由学生分组去寻找答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在讲解Ⅰ型超敏反应时可提出,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前需做皮试?注射后多长时间观察结果?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后再在医院内观察15~20分钟才能离开等?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PBL教学方法,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吸引到学习上,而且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快,记得牢,深受学生喜欢。(3)加强实验教学,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基础医学的许多知识来自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所以搞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不经可以了解理论知识的来源,而且可以证明理论知识的真实性,从而全面正确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很多院校开设的基础医学实验项目及学时较少,有些院校甚至不开设相应基础医学实验,为此我们在正常开展常规实验的同时,新开设自主设计实验。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查找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最后讨论打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4.实行学分制,课程考核全面沟通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是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多数中高职院校教育实施的是学年制管理,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部分知识在高职中重复出现,但不能合理地免修,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不高。采用学分转换制度,使中职院校学生在高职中重复出现的部分知识经过学分转换,成为有效学分,相关课程内容可以免修。因此,采用学分制为通道,可做到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沟通。中高职院校制定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及学历层次的学分标准不同,让学科学分在中高职院校中成为相互认可的“护照”,也可作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但中职院校对学生学科学分评价要按要求规范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在学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学生文化基础较中职生好,但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较中职生差,所以普通高中生源的文化课程学分比重应少于中职生源,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重应大于中职生源。在学分管理方面,文化基础达标,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其学程相对要短,而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其学程相对要长。通过学分制管理,能够使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不同起点的中、高职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相应的培养目标,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1)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完善师资管理制度教师作为立校之本,实行一系列人性化制度,增强教师认同感。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提高师资队伍知识能力和学历结构。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学历层次,积极参与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层次学习,并给予相应补贴。每年轮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教育厅、卫生厅及护理学会举办的培训班,接受新信息,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建设,建立相应的职称评、聘、考核及收入分配机制。(2)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中高职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院要建设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现在很多教师本身就是从“学校”到“学校”,尤其是从事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缺乏实战经验,不了解医院相关技术的进展。职业院校可把教师送到医院对口科室进行短、中期的挂职锻炼,让我们的医学基础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并通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技能证书,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还可以直接到医院引进一线专业人才,扩充到“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中。

全文阅读

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1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1.1师资队伍总量不足学校本科招生数从2003年1390人增加到2012年的2593人,增长了87%。研究生招生数从2003年的138人增加到2012年的468人,增长了239%。目前,各类在校生189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09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联合培养博士生13人,留学生150人。本科专业(方向)已由2003年的8个增加到18个,分属医学、工学、理学、管理学四个门类。多年来,基础学院专任教师的增幅一直落后于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幅(按学校编制尚缺2/5),比例失衡,发展不和谐。2003年基础学院师资队伍是195人,专任教师170人;在2012年这一数字分别为192,131。基础学院承担了全校近30%的教学课时量,人均教学工作量达到360当量学时。基础医学师资的严重匮乏,导致课程日常教学几乎到了难以维系的境地,如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人均400当量;最高762当量课时,周学时达到38当量。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人均532当量;最高673当量课时,周学时达到34当量课时。基础医学师资队伍总量不足已经严重制约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1.2师资队伍结构失衡一方面高层次教师比例逐渐提高,为学院补充了新的力量。学院现有“333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人,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5人,“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1人。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4项,累计资助金额491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21篇,平均影响因子3.070。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等。但是,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存在着结构失衡、整体素质不强、“三高”师资老化、中间断层和青年教师相对集中等问题。至2013年底,基础学院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5.2%,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中青比例明显“左移”,承担教学与科研的能力训练和素质提高的周期“缩短”,中青年教师培养成长的规律受到冲击。同时,骨干教师和优秀实验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三高”教师分流现象明显,如50%的教授兼职,大量行政管理工作牵扯了他们相当的精力。另外,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经济收入偏低,主要精力用于日常的教学工作,无暇兼顾科学研究、业务培训等。这些突出问题已经对基础学院的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和学科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解决基础医学师资中结构性问题的对策思考

基础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的基石。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4]。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基础医学人才队伍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紧迫任务。针对基础医学师资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2.1增加教师队伍总量,留足人力储备考虑到师资队伍人才价值的缓发性、滞后性,积极宽口径、有选择地引留新教师,不要担心暂时的“供过于求”,遵循教师培养成长的规律,分层进人,按岗用人,以“宽松”的师资架构形成“多元”的人才梯队,保持师资队伍的相对数量和动态平衡,实现比较稳定的团队缓冲。

2.2优化教师队伍的内部结构大力倡导并积极实践用“四项举措”培植师资,即在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培养机制、柔化日常管理、细化人文关怀和优化文化氛围,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基础素质具备“五个提高”,即教师在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身心健康等五个方面得到不断提高,保证高校事业建设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强化培养机制。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素质的提高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教学与科研的能力训练和素质提高的周期不应“缩水”,中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要避免“揠苗助长”。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既要考虑业务能力和综合潜质,更要考虑师德建设和政治思想品德以及团队意识。合格教师不仅要具有传授知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还要具有健康向上的心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要根据不同群体教师成长的需要,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②柔化日常管理。在管理中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个性和利益,合理满足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就是创造条件使人人能够发挥才能,人人激发创新活力。更要发挥二级管理所特有的具体和直接的优势,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如建立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及困难教职工的帮扶组织;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对教师的关心还要以帮助教师实现其自我价值为重点。③细化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教师的身心感受,就是爱校爱岗的具体理由。工作中要体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的理念。让广大教师真正承担起主人翁角色,切实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处处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照的感受,更好地发挥专家治学、教授咨询的作用,让他们更多参与二级学院和学校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策。要重视并克服一线优秀教师“弃教从政”的“高校行政化”问题和弊端,科学处理“两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5]。④优化文化氛围。专任教师一般具有相对独立性、松散性和自由性的特点。除了教研室、实验室内部外,普遍存在着教师之间交流合作机会少的弊病。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凝聚作用、堡垒作用和纽带作用。凝练院系文化特色,优化教师工作环境,真正增强学院对教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特别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党日活动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党课学习和业务研讨有机结合,教学科研工作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从而优化文化氛围。

全文阅读

学生为中心基础医学论文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一门科学,但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学校、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一个辩证的整体,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改进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优秀的演员依靠演技征服观众,而优秀的教师则依靠自身的综合素质引领和培养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开发和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中心。无论是以问题为导向,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目标的PBL教学法,还是以设定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的情境教学法,;以及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为目标的学导式教学法都一再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一味的“填鸭式”灌输知识内容,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恰当的引导。这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就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制定了更高标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即PBL教学法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并且已经成为国际上流行的医学教学方法之一。PBL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放式的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教授为主;PBL强调将学习和问题进行挂钩,使学生真正投入到问题当中;它通过设计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来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传统教学不同的另外一点主要体现在对于教师的要求。PBL教学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教师应该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情况,这样才能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出适当的临床病例,此为做好PBL教学的基本前提。另外,教师要学习和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

2基础医学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基础医学的教学是以“教学”为中心,教师讲解,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因此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常常存在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基础课程的学习不重视,“轻基础,重临床”的现象。生理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在医学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学好生理学对于医学生十分重要,也为其今后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建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此外,生理学也具有指导临床的作用,医师要研究病人就需要应用生理学来阐明关于疾病的发病原理。因此,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PBL教学法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以临床实际病例作为先导,以所涉及的生理学问题作为基础,以教师的适当引导作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是跨学科的一种学习方式,参与教学的学生和教师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其中就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以及药理学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依据授课内容查阅资料、临床病例以及文献等,结合生理内容编写案例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归纳、整理以及讨论等不同手段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PBL教学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听课-复习-考试”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作整体知识链。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宝贵的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过去的课堂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现代的教学课堂上,学生要成为绝对的主角,而教师要成为配角。在教育事业中,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于教育理念的学习速度要大于教育改革的速度,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未来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彻底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任课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对授课对象做认真调研,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后扩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将学生的求知愿望和教师的带动能力相互作用,逐步建立彼此的对话与交流关系,发挥教学相长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改进和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现培养适应我国医疗体系的临床医学人才所必须的,是提高医学院校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武鑫 高剑峰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全文阅读

中医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基础免疫学论文

1教学实施

1.1教学对象的选择与分组

将119名对外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按自愿原则分成RISE组和对照组,其中RISE组57人,包括男21人,女36人,年龄19.81±0.85岁;对照组62人,包括男24人,女38人,年龄19.82±0.80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学习内容与方法

RISE组与对照组均随机分为3组,每组19~21名学生,各组选出一名组长。首先由教师对RISE组与对照组进行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活化与应答、免疫耐受等章节理论课教学;对RISE再结合理论内容指定相关经典外文文献如《PD-1anditsligandsintoleranceandimmunity》[2]、《T-cell-antigenrecognitionandtheimmunologicalsynapse》[3],选取上述文献的标准是:①具有经典性,两篇文章均由SCI影响因子超过10的杂志出版,被学术界广泛认同;②具有可读性,两篇文章文词通顺流畅,长句较少,相对别的文献而言难度较小;③具有可衔接性,两篇文章的内容均与理论课授课内容相关,因此纳入学习范畴。文献交付RISE组学生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①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途径的形成与传递;②免疫突触的构成机制;③T细胞活化与抑制在免疫耐受过程中的作用;④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与处理过程。要求RISE组学生学会追踪文献,以文献为导向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再将问题细化并请教师给予建议。在所有问题中,部分基础性问题如概念、英汉翻译问题等当堂讨论解决,其余则由各组做成Word或PPT文档,在组内一起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对照组课后对授课内容进行复习、归纳学习要点,熟悉章节内容。两组学时相同。

2教学考核

教学实施结束后,对RISE组和对照组组织课程理论考试,两组试卷相同,阅卷老师相同。并对RISE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57份,有效回收57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RISE教学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RISE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7.02±8.28分,对照组为73.26±8.8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教学总结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