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
关 键 词 德育理论与实践;大德育;华山中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12-03
笔者所在的华山中学位于南疆小城库尔勒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省级示范性中学,目前拥有两个校区,师生员工近八千人。十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行“大德育”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生源和师资条件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获得了考试成绩和素质培养的双丰收,教育质量大步跨入全疆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系列荣誉。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在寻求理论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以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究竟如何看待与处理好传统德育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文化建设的关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学科体系如何建设得更为完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全国50余位德育专家学者于1994年10月24─—28日参加了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现状,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把握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势,热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学校德育出现的新现象,围绕“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摘 要】高校全员德育模式是时代的产物,其提出有其客观必然性;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构成了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全员德育 高校德育 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28-03
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合理的模式,是高校德育具有实践性、紧迫性的课题。基于“全员德育”这一视野,开展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将高校德育理念确定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员参与上,让高校最广大的师生员工都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最有魅力的事业中来,是高校德育紧跟时展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以及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阐述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来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究竟如何看待与处理好传统德育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文化建设的关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学科体系如何建设得更为完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全国50余位德育专家学者于1994年10月24─—28日参加了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现状,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把握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势,热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学校德育出现的新现象,围绕“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究竟如何看待与处理好传统德育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文化建设的关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学科体系如何建设得更为完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全国50余位德育专家学者于1994年10月24─—28日参加了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现状,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把握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势,热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学校德育出现的新现象,围绕“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摘要]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关键词] 道德社会 道德体系 贡献
一、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的结晶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在总结中国古典仁爱思想和周礼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仁学。孟子又为义学的确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孟为儒学奠定了基础。《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集中反映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论语》是世界上最好的伦理学论著之一。《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由于《论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非孔子一人之思想,因此使《论语》的伦理学说具有很高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儒学的奠基之作。两千多年以来,它是中国伦理学和法学的基础,是调整人们生活、生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二、伦理道德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伦理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这个体系刚刚孕育还有待进一步完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道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一个适应新时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体系迫在眉睫,在此关键时刻,学校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伦理道德启蒙再教育工作中去。
三、中国应该建构怎样的伦理道德体系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专栏收入的六篇文章,是本人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12JZD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在改革探索中一路前行。最先是对“”政治化德育的全盘否定,继之是对序列化德育大纲的实验研究,接着是对科学化德育的探索。进入21世纪,以研制新德育课程标准为中心,对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内容框架、教材开发、资源建设等开展了长达十数年的实验探索。可以肯定,这些努力改变了传统学校德育的面貌与格局,中小学德育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德育课,喜欢阅读德育教材。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生命力,由于传统德育模式的顽强惯性,由于道德教育的异常复杂性,更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我们应该承认,学校德育的整体面貌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
我们认为,开展学校德育体系的科学研究,掌握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规律,对于迎接时代挑战,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是推动教育转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提高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经之路。而且,通过科学研究,探索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思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索性教育实验,必将提高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必将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德育理论。基于以上考虑,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组织了这组专栏文章,尝试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和不同视角来探索学校德育体系。
拙作《学校德育体系建设论纲》一文,指出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以公民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二是实现学校德育的要素融合与整体提升;三是强化大中小学校德育的有机衔接;四是建构家庭—社会—学校的高效德育场;五是实现国家德育制度创新和学校制度生活变革。
卢旭博士的《学校德育的三大深层矛盾》认为,当前学校德育研究,亟待突破“问题—对策”的简单思路,运用矛盾分析来提示德育体系建设的路径。学校德育存在着三大深层矛盾,一是学校教育“知识授受”的功能限定与“品德培养”的功能期望的矛盾;二是“价值多元”的社会趋势与“价值一元”的教育导引的矛盾;三是学校教育的局部性、短期性与道德效应的全局性、长期性的矛盾。
喻学林博士在《论学校的道德要求与社会不道德现象之间的冲突》中,直面“学校的道德努力与社会的不道德现实”之间的冲突。他论证了学校教育的道德性质,分析了强权取代道德、富有驱逐道德、自私漠视道德三种社会不道德现象,指出了这些不道德遭遇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强调只能用道德的方式才能培养真正道德的国民。
师德建设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国历来注重师德建设。不过,正如傅淳华博士在《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中指出的,师德建设存在三大误区,即工作化、个体化和知识化,新时期师德建设必须回返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那就是师德建设的人本属性、关系建构和积极倾向。
班主任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无疑是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李伟博士等在《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中,介绍了他们开展“班主任工作坊”的可贵经验。班主任工作坊是由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一线教育者组成的,以闲暇文化、游戏精神和情感能量激发为核心底蕴,以“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为发展宗旨,具有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等基本特点的教师小团队式学习型组织和专业成长平台。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坊是一种蕴含新意与诗意、具备实效与长效、散发活力与魅力的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摘 要: 高校通识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培养心智健全、具备人文精神和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功能方面与通识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应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断创新德育培养机制,同时构建“通识―思政德育主阵地”。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育功能 “通识―思想德育主阵地”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其德育功能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研究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解释多达五十几种。在我国,学者李曼丽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高校通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具备健全心智的人。
在国外,“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而在国内,目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人文精神缺失、德育素质失衡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尤其重要。因为心智健全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前提,这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2.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人。
摘 要:近年来,德育衔接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适应德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亟需深化与拓展。全面梳理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现状,认真总结德育衔接研究的基本特征,并进而深入探讨德育衔接研究的发展思路,既是直面德育创新理论难题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推进德育理论研究当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德育衔接; 现状; 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13-03
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观点。这是继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以来,党和国家又一次从战略发展角度重申和强调“整体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的主张。之所以一再强调要加强德育衔接问题,是因为德育衔接在德育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德育实效性提高的现实需要,也是德育系统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德育衔接对于德育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德育的有效衔接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足够重视,但直到目前,理论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多。而且,目前的仅有研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尚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亟需深化与拓展。因而,当前,对德育衔接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与冷静审视,既是直面德育创新理论难题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推进德育理论研究当展的现实选择。本文试对此前中国期刊网(CNKI)上能够检索到的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与简单述评,以期为推动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多但整体水平偏低
笔者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对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与统计。计算机网上检索以“德育”并含“衔接”进行,并将检索出的文献分类进行逐一阅读与分析。检索发现,就研究的总体数量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关注度还相对较低,研究数量相较于德育其他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然而,可喜的是,就文献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已经明显呈现出了逐年增多的良好趋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围绕着一些实际问题展开研究。检索显示,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文献共计63篇。其中,学位论文方面,硕士学位论文共计7篇;而除去7篇硕士学位论文之外,其余均为期刊文献(含报刊资料),这些文献分布于各层次、各类别的学术期刊之中,总数共计56篇。就文献的时间分布而言,检索显示,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对其进行研究的是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意如等撰写的《大、中学德育的衔接问题》一文。[1]但此后,学术界对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多,具体而言:1982—1990年的九年间仅有4篇相关文献;1991—1999年近十年间相关文献有所增加,但总量仍然不多,仍仅有共计14篇文献;直到2000年之后,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其中,2000—2004年的五年间就已经有15篇相关文献;在2005年之后,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增长节点,文献总数更是猛增到了34篇。对此,我们认为,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与德育学科的发展以及德育实践的探索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之后,研究成果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更是表明这一研究已成为德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虽然研究数量呈现出了逐年增多的良好趋势,但客观来看,目前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整体水平却并不高,这主要突出地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代表性成果较少。发表在高层次刊物上的、在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的论文却并不多。且其中很大比例是有关德育衔接文件解读或报道的,出自一线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高质量论文并不多见。并且,纵览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和内容结构都大体相似或基本相同,创新和深入发展的势头不明显,有简单重复之嫌。二是学位论文数量偏少。学位论文是学科学术成果的一种集中体现,学位论文数量的多少是学术界对相关研究关注度的一种表征。但正如前文所指出的,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学位论文仅限于硕士学位论文,且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检索发现仅有7篇;而博士学位论文方面则更是处于空白状态,没有检索到有关德育衔接的相关文献。
学术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是一项科研存在价值的标志,数量的多少表明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关注程度,而质量的高低则说明该研究的成熟程度。当前,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中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因而,深化研究的总体质量,提高研究整体水平,就成为当前德育衔接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