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秋散文

中秋散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秋散文随笔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秋,闲情信步,如约而至。春的手里牵着少女那只梦幻般的风筝,轴线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愁绪透着青涩,欢快隐着哀怨;秋的掌心里握着生命的陈酿,岁月愈深远,醇香愈浓烈,丰收的馈赠,回忆的梳理,有条不紊,成熟中透着韵致。

中秋如歌,轻吟浅唱。是无声岁月里落下的温柔甜美的一曲,是时光书简上清浅悠扬的低吟,无意中勾勒出心底久违的纯净。将清朗狭长的秋叶托于掌心,思索感念的却是人生的百般滋味。一枚小小的落叶,用洁净的灵魂窥视世界,天地间的缩影呈现出一派别样的简单和宁静,在秋景里浓缩成一枚弥足珍贵的记忆。

中秋如舞,轻盈跃动。静如处子,动如狡兔。秋月静谧,安然如水,或恬淡,或清丽,或隽永,睥睨凝神,娇目瞠视,无不动人心魄;秋风徐徐,轻舞飘逸,或柔美,或传神,或妙曼,悠然旋舞而下,成了生命中最凄美的一幕绝美风姿;秋雨多情,柔若扶柳,劲若苍黛,刚柔并济,婀娜生姿。嘉华若梦,韶华易逝,在舞动着缕缕秋思的文字里,诉说片片私语,留绝美于红尘,此生无怨无悔。

中秋如诗,空灵剔透。一个婉约纤美到灵魂深处的名字,令人屏息静气,唯恐稍有不慎,纷扰了这淡雅的气息,将一颗颗的清颜素心洒落诗行。秋波浩淼,秋思如诗,雁群远行,思乡无尽。那一抹秋阳华彩,那一语淡淡相思,那天涯朦胧的身影,此刻此时,长空一色,秋心依旧,撷一捧秋叶的静美,品读,感悟,一曲秋词楚楚,落下缠绵清愁……

中秋如画,唯美妙曼。春的华美,风姿绰绰,秋的丰硕,风情款款;春花怒放,风华妖娆,秋水纯澈,清灵至极,秋之韵味,笔笔精炼入景入画。沉静内敛是秋静美的神韵,秋风落叶是动感醉美的风景,落叶斑斓纷飞,影影绰绰,风韵优雅娴美,动静相宜,美丽在宁静中悄然绽放,心情在怡然自得中缓缓放飞。

中秋如梦,姗然入境。揽一缕晴阳入梦,翩飞于碧水蓝天之间,云儿依依,水儿悠悠,缱绻缠绵,深情无限。轻轻越过心灵的露台,心儿在半痴半醉中,与中秋的情愫一起脉动,感受着秋行云流水般的馨香萦绕心间。欲念皆平,想望如水,平淡弥留指尖,踏实永驻心怀,温柔呢喃,贴心细语,是情侣一生含情脉脉的坚守。

中秋如幻,妙像迭生。至美中秋好似一生的红颜知己,无以言说的温度,一如既往的柔情,带着悄然倾心的炽热和暖意。成熟端庄的优雅,举手投足的知性,感性与理性相得益彰的唯美,将中秋的韵律谱成跳跃的音符,在天地云水之间涓涓流淌,将一生的素净清雅定格于完美。

片片秋叶摇曳枝头,在秋风的挽留里倾诉衷肠,将满腔相思尽情挥洒。伫立在中秋凝霜般的月光里,似乎映照了自己昏黄的过往,映射出曾经竭力掩饰的忧伤,也照见了那些千方百计想要彻底遗忘,却更加铭记于心的往事。月夜的清辉倾洒大地,伴着月饼的清甜,弥散瓜果的清香,甘之若饴的味道浸润心田,化成长的苦痛于无影无形。美丽人生回归自然,亲历真实情感的洗礼,用日渐坚实的双脚踏出一个个厚重的脚印,那是生命中最动人的瞬间。

全文阅读

现代散文中的“春”与“秋”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变化多端,许多现象难以捉摸。可是在地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有一种现象却年年如是,终而复始。这种现象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季轮回,季节更替。

文学史也有许多以四季为写作对象的文章,在散文中有一组颇具特色,它们是《春》《海滨仲夏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这四篇散文各有特色,具有品味赏析的价值。

任何作品都有基调,即文章的主要精神。这几篇文章的基调各不相同。朱自清满怀喜爱讴歌、赞美春天;而峻青则着力渲染海滨仲夏夜的无比瑰丽;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笔下满载着细腻、冷静和闲淡的落寞;可济南的冬天在“语言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描绘中成了位温情脉脉的处子,从大到小,又从小到大地展示给了我们。

四篇文章之中,最具特色的当推《春》和《故都的秋》了。中国文学素有“思春”和“悲秋”的主题。它们一个是品之味美的咖啡,一个是呷之弥笃的淡茶;一个是喜悦至极,一个是冷清之至。因此,它们有着相当强的比较效果。

总的来说,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不受拘束的体裁样式。它可以叙事,但不必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必以塑造人物为目的;它可以抒情,但不必受诗词格律的束缚;也可以有实用的目的,同时又具有艺术的价值。它可以时而叙事写人,时而抒情写景,时而议论生发,纵横捭阖,随意穿插,但这并不意味着散文的结构可以散漫不羁。这就要求散文的结构应是“形”散而“神”不散,要有主题或基调维系和驾驭整个结构,万变而不离其宗,既能撒得开,又能收得拢。

朱自清的《春》从开始急切盼望春的到来,到中间描绘春天里的草、花、风、雨以及春天里的人,涉及景物三十多种,但朱自清却将这三十多种景物完整有序地融合在这篇精短的散文中,且最后以三组有强烈表达效果的比喻句概括了春天的三个特点:新、美、力,并表达了投人这热烈“春”潮中的激情。同样描写季节的《故都的秋》,却从头到尾含着清、静的悲凉,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此文从开头的南北方对比,到中间的景物描写,心情宣泄,再到最后的南北方对比,文中涉及内容、景物更多,但由于作者将其感情贯穿始终,起也南北,终也南北,循环往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犹如中国的太极图一样,让人觉得散而不乱,多而不杂,颇为巧妙。

当然,上文所叙为二者的相异之处,既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之佳作,当然有其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即为二者语言的自然简洁和优美。散文不以情节冲突和人物刻画取胜,也不像诗歌那样可以充分利用音韵的美感,因此语言必须优美并且具有形象性。新颖巧妙的修辞、机智的隽语、生动独特的形象等等,只要运用得当,都会为散文增添艺术魅力。以《春》为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也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全文阅读

浅谈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态度取向

摘要:

余秋雨是新时期散文家的代表,他的散文中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深长幽远的文化意境,本文主要分析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态度取向。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态度取向

余秋雨的散文作为新时期散文的代表,以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深长幽远的文化意境而广为流传,而且余秋雨擅长用理性与情景交融的方式来引领你走进他所营造的情感世界。当历史的战乱与喧嚣过后,人们渴望用一份宁静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体尝生命的喘息。而林语堂、梁秋实等人的散文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但是时间总是会消磨掉人们的耐性,人们渐渐发现这些恬静的散文已不能滋养他们日渐苦涩的神经,同样的也不能填补他们内心那份莫名其妙的空虚感。所以余秋雨的散文品凭借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冷静清晰的条理,充沛的人文情怀抚慰了人们灵魂的焦躁与不安,成为当代散文的一种范例。而评论界对于余秋雨散文的研究也是基于多种层次上的,尽管褒贬不一,但是这并不妨碍余秋雨的散文在广大读者心中的地位。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余秋雨热是因为余秋雨的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态度取向是顺应大众意识的。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余秋雨在散文中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其中所出现的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对于饱经战争摧残的百姓来说是极其珍贵的。再有就是余秋雨散文中对社会人格的思考与肯定。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中有着与与众不同的文化态度取向,而也正是这些文化态度取向才让余秋雨的散文能够经久不衰。

一、余秋雨散文文化态度中的历史反思

从传统文学的意义上来讲,散文原本处于是是漫写风花雪月,轻吟歌赋还是执笔百年大计,亢辞雄辩这样两难的境地中的。而相比于诗词、戏剧等文学形式,散文在这样两难的境地中传承千年。而从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看到他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作为一名对文化有着独特感悟力的学者,余秋雨毫无疑问的选择扛起社会责任与历史重担,以一个文人的笔深刻的剖析着现代社会的晦暗与肮脏。在他看来,现代的中国人所需要的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它能够帮助我们解析我们所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余秋雨正是用这样的历史坐标深刻的猛烈的抨击着时代的污浊,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实进行重组和改造。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触及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最深层,在面对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膏肓不吝笔墨,他的散文始终带着沉甸甸的历史,剖开历史,解读现实。余秋雨认为人类的发展依靠的就是通过文明来摆脱蒙昧与野蛮,而现实是我们尚没有摆脱这种与生俱来的约束,所以文明才显得弥足珍贵。而且余秋雨是呼吁文化公开化的,他希望文化能够得以传播并发挥其真正效用,只有这样才能抵制逞强、恃弱这样的偏执。所以我们看见,余秋雨的散文中是饱含着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批判的。

二、余秋雨散文文化态度中的忧患意识

许多评论家对于余秋雨的散文进行评论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提及其散文中所存在的那份忧患意识。而强烈的文人忧患也正是余秋雨的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态度。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热潮以及多元文化的抨击下,余秋雨先生始终秉持着文人特有的那份良知和时代使命感,这种忧患的意识是存在于他的骨子里的。彭志芳在对余秋雨先生的进行评价时认为余秋雨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那种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化传播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而在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下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格外理性的余秋雨。他总是在用一种诚实的态度面对历史与现实,不过度褒扬也不过度贬损,一切都是那么有理有节,充满逻辑。从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用理性的思维所营造出来的一种恢弘气度,这是一颗虔诚的文化之心。而余秋雨这种理性的思维模式是与他的忧患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首先从整个文化领域来说,在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岁月,无论是百姓还是文人都在潜意识对任何事物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敌意,但是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极其巨大的阻碍。其二,当社会的多元文化趋势逐步蔓延,必然要形成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恶性碰撞,而这种面对这种恶性碰撞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思考去分辨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所以余秋雨始终在保持着传统文人特有的忧患意识来面对曾经与未来,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他在散文中对于现实生活最理性的思考与解读。

全文阅读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关键词】 散文教学;《故都的秋》;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92―01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听了很多节《故都的秋》,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秋天”这个主题上。教学的重点都是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讲授或讨论作者观察得如何仔细,描写得如何具体,还有的教师甚至根据课文精心绘出五幅“秋景图”水彩画,试图让学生形成对秋天的一种认识。这样进行散文教学,尽管有所突破,但仍没有抓住散文的文本特征,没有彰显散文的文学性,把散文混同于其他应用文本。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散文教学。

一、整体感知作品,体会散文形散神凝的特点

不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散文,其中都表达了内容观点、情感态度,只要抓住了线索,就可以把散文中看似不相干的内容一线串珠般地联系起来。如,《故都的秋》的教学,应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接着选取五幅秋景图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秋味。至此,学生应该对这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了初步印象,但对作者的感情体悟还很肤浅,还谈不上读懂散文。

二、体察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表达经验

首先,要认真揣摩散文语言。《故都的秋》中描写秋味的语句,从色彩来看,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灰等,这些色彩偏重于冷色调。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从声音描写看,从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槐蕊、蝉的鸣叫、人的应答声等,也都表现出悲、凉、清静的意境的。其次,从写作手法上看。一是作者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创作的。通篇文章从景物描写到语言运用,都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悲凉美的赞美之情。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多次用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烘托对比北国的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的研读,学生对作者渗透其中的表达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作者在散文中是怎样表达自己感情的,也在读者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

全文阅读

余秋雨散文中的孤独意识探析

纵观余秋雨散文创作,从《文化苦旅》到《文明的碎片》到《山居笔记》再到《秋雨散文》和《霜冷长河》,无不内蕴着一种孤独意识。基于学者的当代使命,余氏把笔端伸向传统文化的深处,对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实进行深层次追思与考量,仿佛一位孤独的旅人,涉文明的长河打捞碎片,然后一一珍惜而耐心地拼补,以实现今人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估价,并力求重塑一种健全的文化人格。

现代心理学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主动的孤独和被动的孤独。前者是为了满足一定的文化要求,特意追求心理隔离状态,后者是被迫地不情愿地与他人隔离。”作为当代著名学者的余秋雨,他散文中的孤独显然主要是前者。他以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为主基调,带着深邃的反思眼光穿越历史,在孤独中寻找一种心灵的支撑,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他将自己的精神意绪游历于历史村落、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弱女怪才、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中,“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深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出’”。这种实际的切身体验与历史的哲理思辨紧密地融合,浑然一体,最终凸现出对文化的阐释与理解。余秋雨正是在孤独中实现对文化的阐释与理解。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赋予自然山水以沉重的文化反思,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随后的《山居笔记》等转向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性观照,而《霜冷长河》则更倾向于对世俗人情、现实人生、伦理道德的省觉,但不管风格如何变,孤独意识始终都得到了崇仰。笔者认为其中的孤独意识大致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由宇宙、故乡意识生发的孤独

《乡关何处》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起笔,指出崔颢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因此,人们总是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空荡荡的感觉之中”。乡关何处一问可以说也是由此而来,它超越了一般的感情范畴,上升到了宇宙意识、乡关意识的一种空旷久远的孤独,涉猎人们的归属,人从何处来,怎样把握自己的哲理思考层面,这种孤独朦胧而又清晰、迷离而又深刻。

(二)与世俗相抗衡而产生的孤独

全文阅读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

时间如水,仿佛是转眼间, 春去了秋又来,一年的工夫就这样渐行渐远。大街小巷、店铺商场里,花团锦簇、琳琅满目的月饼,弥漫着浓浓的中秋味。尝试着购买多种月饼,水果的、蔬菜的、豆沙的、五仁的;袋装的、散装的、盒装的;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就是没吃出那月饼的滋味——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临近,各家各户各人都充满了向往和兴奋,尤其是忙坏了妈妈们。

首先,妈妈要早早收集晾晒盏花、葫芦花、玫瑰花、香豆叶,接着用石头“匠窝子”捣碎挞面,再托人从城里购买些红曲、姜黄。其次,在日常劳作间歇,在田间地头荒坡沙滩上,收集枯树枝烂树根、或挖或拔薅子、冰草、岌岌、艾杆子收工后背回家晒干了,或者在院墙外晾晒些牛粪块。蒸月饼比不得平常蒸干粮馍馍,必须有烧灶火的好燃料才行。

在临近中秋的前几天,妈妈将自家提前制作好的“糟子”用温水泡开了,调上浇头子,发酵了,每隔一两个小时再接续半碗干面,用适量温水搅匀成成糊状,连续接上十次左右,大概有半盆了。再按一碗面的标准加适量温水揉面,揉一次发酵两小时左右,连续揉个十次八次的,积少成多,满满两大盆,松软而劲道,用手一按扑哧扑哧的。

一大早,妈妈就和婶娘、奶奶忙起来。

首先要按照我家“八卦”蒸笼的大小、月饼的薄厚、颜料的品种,将发好的面均匀的揪成若干团。接着,一手揉一手团,揉搓十来个回合,光滑了、瓷实了、圆溜了,用手心按平;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推开成半公分厚、直径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张面饼,将新榨的胡麻油均匀地涂抹一遍;黄澄澄的,清香扑鼻,再撒上姜黄,撒上白砂糖,撒上一层厚厚的白面;最后紧紧地卷成一卷压成一团;压实了,再擀成刚才的形状,再撒上一遍,这才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底层,是最好吃的一层之一。

然后,如法炮制,擀上一层又一层,用备好的颜料撒上一层又一层,一层层撂成十公分厚。或剪开翻出五颜六色的“抓抓子”、或卷成卷拧成“马绊场”、或盖上顶层做成一色“蒸饼”。最后擀一个薄如纸的面皮儿将整块月饼完全包裹起来,双人四手抬到笼屉里,一笼屉只装一块月饼,一次蒸两笼屉或三笼屉或四笼屉。

这时,“坐卧”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铁锅里早已烧好了沸腾的开水,按顺序将笼屉次第撂在大锅上;再用干净的碎布片或其它什么软物,将锅沿、笼屉缝隙、锅盖缝等一切可能透气的地方都塞严实了;用枯树权、牛粪块等结实耐用的柴火一口气烧上半个钟头的旺火,防止“溜锅”。等锅盖上面热气腾飞好一阵子了就要暂时停入火;停顿一刻钟热气稍降,再用温火烧半小时。就这样烧四次,蒸两三个钟头,一大锅水也熬干散没了,月饼也就蒸好了。

全文阅读

散文版水调歌头中秋作文1000字

昨夜灯下诵词一首,有感作此篇,缅怀“三苏”。

——题记

夜,寂静。月,皓洁。

今日是中秋,远离家乡的我一人独坐在窗前,任清风佛面,任思念倾泻。在这无暇的月光下,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儿时,那段美好的时光。

有一年,我八岁,弟弟子由六岁。时令中秋之夜,月挂天边。

“哥哥,你快看啊!咱家的大瓷盘扔到天上去啦!”弟弟惊喜地叫到。“哪里,我看分明是天上调皮的仙女把王母心爱的玉镜藏在云下,要不它怎么会时隐时现?”“不对,是咱家的大瓷盘!”“算了,就算是大瓷盘吧!”——我从小就惯着我的弟弟——然后我们则嬉戏起来。

我和弟弟自小就喜欢看月亮,看月儿的飘渺雾影,看月儿的皓洁明净。也就是这月儿啊,它看着我们远离家乡,天各一方。难道这月儿以后终究只能成为我与弟弟共同记忆中的那片明镜?

看来,我也只有借酒消愁了。“今日中秋,不醉不休!”我拿出两盏酒杯,倒满酒。“弟弟,干!”饮罢,这酒中酸甜,也只能用人间各种情感之混合来形容啊!

全文阅读

回忆在秋风中散尽作文700字

秋风、没有记忆中来的早,也没有盼望中的那么迟;淡淡的秋意,深深的回忆,在风中四处纷飞,点缀着落叶的萧瑟,渲染着成熟着背后荒凉。

记忆里的天空,无风、无雨,平平淡淡的日子,简简单单的生活,欢笑时刻挂在脸上;单纯的梦幻、纯真的无暇;童话里的世界,纯真的年代,一直牵着手,走向永远。每天醒来,都会去镜子面前,看着梦中遗留的笑容,心中默念,那段时光,让它随着秋风散尽在天边。

记忆里的时光,轻风吹过,花香四飘;前面洁白的身影,带领着我走向花的世界;背后烟花绽放,充满着激情的岁月。好似遥远前世的约定,我轻声在你耳边轻喃,你是我永远的牵挂,我爱秋天。

记忆的世界,青山绿水,湖边紧紧拥抱,好似上刻刚刚躲过绝世天劫,好似下刻将是世界末日;聆听着定格时光的脚步,无声无息,只有耳边风轻松的呼吸。

你还是远走了天涯,我还是丢失了你远走的脚步,抱着渐失的影子,握着残留余香。但我知道,明年的今天,你还是会回到我的身边。

你走的那么从容,却带走了我往日的回忆,独留着无法退色的笑容,有时很想大声的呼喊,却不知道如何渲泻心中的落寞。天空依然无风、无雨、时光依然花香四飘、世界也是青山绿水,只是所有一切慢慢灰色,也许依旧笑容满面,却是泪的苦涩,模糊的视线中,幻现着洁白的身影,却孤独的离去。

轻轻撒下少许落寞,静静点燃支香烟,远方的人是否在这秋天的时节里,倾诉着往日的笑意。

秋天的夜依然很寂寞,轻轻抚摸着曾被埋藏过的星月,有丝温暖、有丝冷,也许应该重新埋藏吧!

全文阅读

浅谈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真谛

【摘 要】阅读余秋雨所创作的历史文化散文总是被蕴涵在文本中的一种强大的艺术审美张力所裹挟、震撼,这种强大的震撼感包含着智的洞见、情的涵润和美的享受,构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本文主要分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真谛。

【关键词】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艺术真谛

在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在散文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激情却不煽情、通俗却不艳俗,当然,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并非在于其品读,而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一、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的主体价值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可以看见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直接的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历史风味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豪迈的场面,从这种场面中领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风采,跟随着“我”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从开始的困惑、思索、惊讶和彷徨转到最后的寻根式追逐。这是作者的叩问,也是读者想要从历史中获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寻,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完成了历史的寻根。

二、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

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学者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学者的文风,在语言的表达上实现了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风味。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价值反思和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知性蕴含着感性,强调“审智”,他不会过多依赖自身的情感,他会从原生的世界中寻求多层次的美感,实现了逻辑和审美之间的转化。得益于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三、利用故事来抒怀

全文阅读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态度取向

【摘要】主要对余秋雨的散文文化态度取向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其散文中的魅力所在,并宣扬余秋雨散文中积极进步的一种文化态度,发现其散文的真正价值,为今后余秋雨散文研究提供可用的素材。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态度;取向

1 前言

余秋雨的散文具有别具一格的味道,是在经历了上世纪中期动乱和狂热后,用恬然淡雅的态度体味人生的佳作,因此,余秋雨的散文广受读者欢迎。另外,余秋雨散文中有许多值得赞赏的文化态度取向,如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分析各种文化现象、以诚实和理性实现历史文化的逻辑推演、对中国群体文化人格的关注、对隐秘状态下的文化现象深入研究等,思维独特,散文结构也新颖,为20世纪中后期的文坛带来别样的精彩。

2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态度取向分析

2.1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分析各种文化现象

余秋雨用散文昭示出自身的文化态度——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分析各种文化现象。《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他就采取这个文化坐标,深刻而有力对姓氏正统论及民族正统论进行了批判。中国姓氏正统论体现在同族同姓者继承王位,外族人觊觎,即使能力在继承者的百倍以上,也是会受到批判的;民族正统论则将异族掌权划为逆端。但是余秋雨指出清朝满族统治中国的时候,其中康熙皇帝和唐太宗站在同样的位置,都让中国人感到骄傲。余秋雨“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文化态度形成的过程在于作者文化革命三年后的苦读,期间研究了人类几千年的各种思想流派,自古希腊开始,一直到近现代,作者研究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以及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巨人,最终在这场文化洗礼中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最终形成了此种文化态度。余秋雨这个文化态度的出现,为中国与世界对话构筑了一个平台。

2.2以诚实和理性实现历史文化的逻辑推演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