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控员试用期工作总结

中控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工作安全风险控制

【摘要】早期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少量电磁型变电站系统运行年限超期,存在安全隐患,纷纷进入大规模设备升级换代期。根据自动化工作特点,结合现场改造调试经验,对变电站自动化工作安全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遥控试验、数据库的修改、厂方人员参与二次设备工作等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提出了进行安全、高效自动化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自动化工作;风险;控制

1.关于遥控试验

1.1 遥控试验的安全措施

2004年12月,变电站发生误跳710开关导致1号主变失电的不安全情况。当日工作内容为:变电站监控系统增加重合闸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分析原因为:遥控试验710开关前漏脱710遥控压板。因此,在变电站对运行开关做遥控试验前,应做以下安全措施。

①对于闸刀和地刀,须在操作机构箱内将“远近控切换开关”切至“近控”或“就地”位置或将操作电源拉开(部分500kV开关不能将开关本体上“远近控切换开关”切至“近控”或“就地”位置,否则,开关将处于非自动状态)。

②测控装置远方就地切换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某些厂家产品打至就地位置后不接受遥控命令)。

1.2 遥控点号的验证方法

全文阅读

对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的管理给予分析

摘 要: 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质量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的试验检测工作必须公正、客观、准确、及时。试验检测数据是对工程实体的真实反映,也是监理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工程质量;监理;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 管理

现代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公路基本建设的大发展,同时也使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取得相应的发展。这对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投资效益发挥着作用,而且在未来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任务重、项目繁杂,抓好试验室建设、人员素质培训、对施工现场的全面质量控制是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的重点。

1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的职责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是对所辖标段进行数据控制和检验测定的中心,其规模应与所辖工程相匹配,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材料、配合比和强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试验人员应通过交通质监总站组织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取得上岗资格证书。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同时应对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的设备功能、人员资格、操作方法、资料管理等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管理。按合同要求检查和督促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的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 试验人员及设备的配备。检查和督促承包人定期标定仪器设备;检查各对试验标准及规程的执行情况, 并提供技术指导,组织有关试验人员的业务学习交流;在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先完成标准试验(包括各种标准击实试验、集料的级配试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结构物的强度试验等),经驻地试验工程师全过程旁站审查后报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中心试验室对承包人的标准试验进行平行对比试验,以肯定、否定或调整承包人标准试验的参数与指标;凡涉及决定质量标准的一切试验成果必须经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批准的试验数据才能成为各项质量控制标准。

2 试验室人员、设备的配备及管理

为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的控制,由政府投资、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管理的工程项目,均设有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主要为监理工作中的试验检测任务服务,同时对承包人工地试验室进行检查指导。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可以由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的监理单位自建,也可以委托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和计量认证资格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设立。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必须根据授权试验检测项目需要建设试验检测用房,主要包括力学室、水泥室、混凝土室、集料室、土工室、化学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现场检测室、样品室等,各室面积均不得小于20平方米。试验室的用房满足通风、采光条件良好,供电、排水必须到位,基础稳固、操作空间充足。沥青、化学室必须配置通风装置,注意用电安全,规范危险品管理、废渣废液处理,以保证试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全文阅读

田湾核电站TXP系统运维浅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8-000-02

摘 要 田湾核电站是国内首个实现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核电站,正常运行仪控系统采用西门子公司的TXP控制系统。文章简要介绍了田湾核电站TXP的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总结了TXP系统自投运以来的主要故障及运行事件并进行简要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维护系统正常运行,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安全仪控系统 正常运行仪控系统

前言: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主仪控系统分别采用西门子公司的正常运行仪控系统TXP和AREVA公司的安全仪控系统TXS。TXP覆盖电站生产工艺系统的过程控制,具备相对完善的信息监视和集控功能。

一、TXP系统构成

TXP系统对应工艺系统主线设计有7个序列、6大功能区、22个功能子区、132个功能组,是目前运行和在建项目中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系统之一。

TXP系统主要由OM690操作与监视系统,AS620自动控制系统、ES680工程设计与调试系统,DS670故障诊断系统,以及SINEC H1西门子网络通讯总线系统组成。

全文阅读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降低大型石化项目试车成本

摘 要:大型石化项目试车必须有效控制好成本,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控制试车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武汉乙烯项目投料试车为例,提出大型石化项目推行试车全面预算体系,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业务预算控制和应用ERP系统控制等措施,探索降低试车成本的有效途径,以便指导大型石化项目的试车工作。

关键词:投料试车;成本控制;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2

一、推行试车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武汉乙烯项目概况

中石化武汉分公司80万吨/年乙烯工程(以下简称“武汉乙烯”)是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65.6亿元。包括9套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辅助设施,计划2012年12月底建成,2013年3月投料试车。我们以 “四零一文明”为目标,坚持 “少投入、多产出、少排放,适时投入、快速产出、合格产出” 的原则,严格控制试车成本,努力提高试车效益。

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是用来合理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武汉乙烯投料试车全面预算管理的对象是装置从中交到试车成功期间的投入及整个试车期间的产出。我们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投料试车工作统一规划、协调,对各种资源进行整体优化,对试车成本实行有效控制。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是以总体试车方案为基础,将试车投入,以货币的形式把量、本、费系统地整合在一起,整体优化各种资源,实现试车成本最低和效益最佳。从控制论的角度看,是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考评,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调动各单位控制试车成本的积极性。

全文阅读

优化生产流程 缩短加工周期

摘要:因科研生产任务需求,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流叶片试验件的生产,零件结构复杂,涉及普通机械加工中的铣、钳、磨、数控加工型面、焊接、表面喷涂渗层抛光等多道工序。为了完成任务,只有打破常规的组织生产方式,引入实践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和工具,优化生产流程,缩短加工周期,提供科研生产急需的实物和服务。

关键词:生产流程;加工周期;精益生产思想;试制加工;整流叶片试验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18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9-0169-04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9.084

从小批量生产、订单式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精益生产思想,在越来越多的生产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其精益生产的精髓是保证了自己的合理利润的同时,能够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精益生产管理的本质是瘦身,努力消除管理环节、业务流程、人员、行为动作等构成生产服务成本上的浪费,在控制合理成本的情况下提品和服务,谋求利润,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精益生产管理中提供了多项管理工具,其中部分生产管理工具或者方法,可以借鉴甚至是直接拿来应用在科研院所下属的试验工厂生产管理模式中,为上级所属科研院所提供快速反应的试验件产品,满足科研院所实现“设计、试制、试验、分析改进设计”的快速迭代设计需求。本文是一次通过“优化加工流程,缩短生产周期”的方式按期完成某试验件试制生产任务的总结,也是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在试制生产过程中应用的经验总结,证明了精益生产思想和工具在试验件深度定制型试验工厂生产组织管理中的生命力,为后续开展精益生产探索了一条道路。

1 任务背景和需求

试验工厂承接了上级主管生产部门下达的一种某型整流叶片试验件的试制生产任务,该任务是某项测试基础试验关键部件,试验任务周期紧张,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是测试基础试验,行业内没有成熟试验规范可以指导借鉴,显得试验件设计员设计技术储备不足,从做出试验件设计决定到试验件设计出图的时间紧张,根据试验需要,试件的最终状态与某涡轮导向器工作要求一致,而加工周期要求十分紧迫。由于设计思想要求和生产周期的制约,该整流叶片选用材料从未在以往的叶片零件上应用过,此材料高温性能良好,机械加工性能较差;叶片结构为叶身型面是空间自由曲面,叶形内部有一处空心通道,叶片两端除安装边外还有进出气接嘴结构,叶身表面需进行额外处理。因科研任务急需,迫切需要在试验节点前拿到试验件成品,进行基础测试试验。

任务需求是要在周期内完成试验件生产,实现设计意图,确保某基础试验的测试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型号研制的周期节点。试验件生产不同于批产零部件的生产,没有批产件从开始就有详细的生产作业计划、成熟的工艺技术规范指导,试验件,特别是这次生产任务,工艺技术也是一次摸索,生产作业安排也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任务需求周期又很紧,此时引入并实践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和工具,一方面,希望能够优化生产工作流程,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另一方面,也通过精益生产实践使员工熟悉、掌握精益管理工具,认识、领会精益生产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实践精益管理,摸索试验工厂深度定制模式下的精益生产管理道路。

2 技术路线

全文阅读

企业内部控制测评体系研究

摘 要 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测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测评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测试操作细则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以及测试手段创新以及内部控制测评工作价值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以期为从业者开展好专业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词 内部控制测评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内部控制测评是指审计人员通过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置和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关测试,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以确定是否依赖内部控制和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重点的活动。开展内部控制测评的目的在于,通过测试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实现业务流程的全覆盖、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按预期发挥作用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战略能高效而经济地实现。

内部控制测评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当作企业持续规范运营的重要手段,并作为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内部控制测评体系现状

2008年,财政部等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规范》)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检查评价,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下称《指引》)从内部控制审计、应用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这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测评体系框架基本确立,这种理论格局一直保持并沿用至今。

在内部控制测评实际操作层面,目前普遍流行的做法分为两个两类:第一类是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维度开展测评工作。第二类是审计人员将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分为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生产与费用、筹资与投资等业务循环,从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入手,开展全方位的内部控制测评工作。

2014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联合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下称《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股份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开展内控测评价,以达到掌握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情况、编制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由于暂未有相关规定强制其他企业执行内部控制测评,因而内控测评工作较广泛地在上市公司及其分子公司中开展。

全文阅读

浅析仓储式机房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进度和费用综合控制

摘要:仓储式机房是一项全新的机房建设方案与建设模式,对设计、采购、 施工安装、设备调试、项目管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仓储式机房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的建设模式、建设流程、关键技术、主要特点及难点进行阐述,从进度和费用两个角度出发,对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度优化与控制、项目变更管理及费用控制进行分析总结,检验仓储式机房体系技术可靠性及经济合理性,为指导未来新型数据中心的大规模推广建设积累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

关键词:仓储式机房EPC工程总承包模块化装配化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一、仓储式机房试点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仓储式机房是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由独立运行的多个模组复制扩展便可构成仓库级的大型数据中心,其采用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具有建设成本低、部署速度快、应用推广方便等特点。为了验证仓储式机房在低成本、高效节能、快速部署方面的优势,本试点工程项目采用“集成商总承包”方式建设,即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二、试点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流程及主要建设内容

1、试点工程总承包模式分析

全文阅读

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

摘要:统计抽样方法被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前者是为了对审计总体进行定性评价来说明总体质量特征,后者是为了对审计总体进行定量评价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本文通过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统计抽样技术的属性抽样的应用步骤及变量抽样技术与应用步骤,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统计学中抽样技术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审计;抽样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46-01

统计抽样方法被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前者是为了对审计总体进行定性评价来说明总体质量特征,后者是为了对审计总体进行定量评价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

一、符合性测试中的属性抽样技术

在符合性测试中,审计人员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与完善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实质性测试确定重点与范围,因此,符合性测试中选择的样本方法通常要能对审计对象总体进行定性评价,说明总体的质量特征。我们将这种确定样本规模的方法称为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就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及其他经济资料和业务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审查,如审计人员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查得赊销业务没有必要的授权手续,则属性抽样认为它不符合有关的内控制度要求,是错误的。属性抽样通过对审计对象总体内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检视,判断其正确与否,是否可以被接受,从而进一步得出样本的错误率数据,并根据一定的可容忍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的错误率,以对总体的情况与特性作出评价。

二、属性抽样的应用步骤

全文阅读

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考试组织研究

【摘要】为了促进教务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在学员考试中引入项目管理模式,文章通过对项目管理在考试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原理分析,阐述了项目管理的关键链,最后明确了项目管理知识在学生活动中的实现主要由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控制阶段和收尾阶段五部分组成,其关键链在项目实施和项目控制两个阶段。【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组织考试

项目管理是专业的管理知识体系,侧重于纵向管理,宗旨是把事情办得既有章法又有效率。项目管理可以满足甚至超越项目参与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需要和期望。它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优化所需要的资源以及人员的配置,并且针对项目本身的特点,寻求项目在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涉及人员以及需求和期望之间的相对平衡。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各大院校,安排考试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到考试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考试组织原理分析

(一)在考试组织中引入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安排学员考试是指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员参与的教学活动,也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而组织学员参加的一次性工作。结合项目的要素,我总结了学员考试安排对比项目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一次性特点。任何一场考试的安排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尾。考试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是事先确定的。第二,产品或服务事先不可见的特点。在项目前期只能粗略地进行项目定义,随着项目的进行才能逐渐完善和精确。任何一场考试的组织过程也都体现为一个向目标推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该项目可交付成果的逐步完善,体现了项目管理的渐进性。第三,不确定性特点。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在探索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其中的不确定性困难会给项目带来风险。这种风险放在学校工作中,可以指班级或教师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学校活动冲突,大部分学员因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而不能参加考试等等。

(二)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考试组织理论框架

企业发展中的项目管理首先必须确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在到达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在每一个阶段中的工作中,可以分解出无数个分目标或短期目标,即把总体目标分成为不同的工作包,接着以可实现的原则对各个工作包进行层次化分解,最后把这些的工作包交给不同的分管人员去执行。同样,学员考试安排中应用项目管理,就是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各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以及学科之间的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整合管理,有效实施和控制考试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提高考试的影响力。

按照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我们可以把组织学员考试的项目管理划分为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等五个阶段,并立足这种划分办法来研究其基本规则,探索考试中所要运用的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体系由以下三个方面理论构成:一是组织考试的项目策划理论,包括项目创意策划理论和项目范围理论、项目时间理论和项目成本理论;二是组织考试的项目实施理论,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和项目控制(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理论;三是考试项目的收尾(评价)理论。

全文阅读

论企业内控规范的实施

从踏上内审岗位之日起,有幸赶上我国内控建设发展年代,最大的感受有几点:一是我国企业内控建设正在积极实施和推进过程中,且比预期要好;二是面对“五部委”的要求,全社会、各企业对内控建设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三是内控规范实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逐步、稳妥的持续进行。

一、内控建设起源

内部控制起源于西方,尤其是自1992年9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了一份报告《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和五大要素,标志着美国的内部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导入我国不过近10年的历史。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委、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4日,五部委在北京正式《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进入了一个全新格局。

二、提升认知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内控真正引起国资管理部门和国企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不过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很多企业对内控的认知水平并不高,认识往往仅局限在内部监督或内部控制制度等简单层面,并未了解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增加了风险评估要素,可以利用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进行分析,减少事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使它成为一个既控制舞弊又控制风险的控制模式。例如,通过内控测试发现,下属企业与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无“食品批发与销售”资质,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方式为“食品销售管理”,而非“批发”或“零售”的供应商有采购业务往来,我们可以判断出潜在的风险,若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能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信誉损失,引发企业的经营风险及法律风险。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要将从控制事后风险逐渐向控制事前风险过渡和转化。通过控制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将会同步发现自身问题和机遇,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对内控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了内控的建设和实施,企业的内控建设首先要扫清的障碍是对内控认知的混乱,提高全社会、各企业对内控建设的正确认知乃重中之重。

三、浅淡内控规范实施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