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医学论文

中华医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撰写要求

[关键词] 论文 撰写

健康网讯:

1 政治要求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事业。 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 学术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 2.1 选题得当 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 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 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2.2 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 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到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 2.2.2 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专业设计:研究思路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可靠,技术上是否成熟,诊断依据是否充足,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资料是否完整等。 统计学设计:样本含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是否随机化,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对照观察,有客观的定量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要求等。 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应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分。仅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不够的,要重视各专科的特殊规律。通过统计学处理后,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慎重考虑,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阐明所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2.3 实用性: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更应该强调实用性,技术上要行得通,办得到。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以外,大多数医学学术论文应该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强,就越具有重要性。 3 写作要求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 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 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3.1 题名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2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 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⑶ 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3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 作用:让读者了解文章; 代替阅读全文; 便于制作二次文献及收入数据库。 格式: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写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力戒空泛,应列出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 有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3.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 ~ 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 3.5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仅需列出切题的参考文献,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3.6 方法 应详细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这部分的描述以使读者能进行重复为度。 3.6.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病人,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

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6.2 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 3.6.3 仪器 、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无须描述其工作原理。 3.6.4 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抑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6.5研究方法: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3.6.6 统计学处理: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3.6.7 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7 结果 报告研究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罗列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必须将其归纳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和各种图表表达出来。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合乎逻辑,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含混不清,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3.8 讨论 讨论强调新的和重要的内容,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声称并暗示工作的优先权。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和过去文献已报道的内容。 3.9 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的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图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掌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杂乱的背景。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3.10 表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律使用三线表。 3.11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3.12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 数字用法 数字的使用,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3.13 志谢 志谢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 3.14 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述,以节省篇幅;同时,也是对他人成果和著作权的尊重。因此,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一般每篇论文均应有参考文献。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原著的,而不应是转引他人的。应选择近年的文献,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应注意引用国内的文献,使读者了解国内的有关进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较严,项目较多,稍不注意即出现差错,使读者难以查找,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原著,对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页码等,尤应注意准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3.15 脚注 脚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基金资助项目等。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明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可按级别依次列出。 4 初稿的审查 4.1 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每篇论文一般均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的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全文的标题要相对均衡。 4.2 行文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应过多地插入枝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等,一定要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率材料,夹叙夹议,最能引人入胜。临床论文尤其应该用自己的病例统计数据和个案来进行论证。 4.3 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核对图表在文内是否按序标引。 4.4 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4.5 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 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 4.6 认真通读全文,检查有无笔误、拼写、打印、计算错误。 5 投稿前的准备 投寄论文要选择适当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目标刊物的稿约,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论文的水平、特点及其栏目,将之与自己的文章相比较,以决定如何投寄。一般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要求刊出的论文具有国内先进性或重要指导性,同时也重视临床实用性。 稿约中一般都对来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应认真对待,以免因形式审查不合格被退稿而延误论文的发表。 必须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寄两种刊物或多种刊物,或投寄一刊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时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则不属一稿两投,因为其读者和文种均不同。在国际上,这种情况称为平行发表(parallel publication)或二次发表,与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复发表(duplicate publication),有原则区别。 二次发表要符合以下条件:⑴ 作者已征得两个刊物的编辑的同意。负责二次发表的编辑必须得到首次发表的复印本、单印本或原稿。⑵ 首次发表到二次发表的间隔至少 1 周,双方编辑经过协商后除外。⑶ 二次发表的目的是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往往以缩简本为宜。⑷ 二次文本真实反映首次文本的数据和解释。⑸ 二次文本的标题页脚注要向读者、审稿人、文献机构说明论文全文或部分发表过,并标出初次文献。比较合适的脚注是本文依据某杂志首次报道的一项研究,并附参考文献号。 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的意义重大的工作,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所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情况,仅供参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燕 鸣

全文阅读

论文格式:中华医学会系列论文撰写要求

[关键词]论文撰写

1政治要求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事业。

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学术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2.1选题得当

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2.2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2.2.2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全文阅读

谭新华思想与中医外科学论文

阴阳为纲,贵在明辨

谭师认为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学说被引人中医后,便成为具有医学特色的理论原则。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无论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病理,到临床的辨证、处方、用药等方面,均有阴阳之分。因此,谭师常告诫我们,外科临证必须详审阴阳,阴阳辨证是一切外科疾病辨证的纲领。认为阳证多由火毒蕴结,其毒浅而来势暴急;阴证者多为阳虚痰凝瘀阻,其病位深而来势缓慢。临证时既要分阴阳之常,又要辨阴阳之变。临床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由阳转阴,由阴转阳;亦有阳证似阴,阴证似阳,因此,必须明辨阴阳。在治疗上同样也须随着阴阳变化而灵活权变。他曾谓:“外科之症,千变万态,首先须明辨阴阳,阴阳分清,才能药证合应”。

谨守病机,审证论治

谭师临证,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在补泻温凉治法的运用方面,总是谨守病机,审证论治。中医治病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谭师强调临证时要多思善变,具体病情,具体分析,谨守病机,即使病证相仿也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辨证为本。谭师常说:“治病不仅应知其常证,更应知其变证、转证、兼证,酌见其初始至终,临床治疗方能有的放矢,知常达变”。如精浊(慢性前列腺炎),其病因虽较多,但因其病史一般较长,且反复发作,其病机多责之于肾虚、湿热、瘀滞等方面,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谭老常用自制前炎清方治疗,方取女贞子、旱莲草滋阴补肾,萆薜以分清浊,上3药滋阴、泄浊为君药;菟丝子、山茱萸补肾固精以辅之;虎杖、紫花地丁之苦寒,金钱草之利湿热,协萆薜以清下焦之湿热而坚阴;穿山甲、玄胡、丹参、红藤补血、活血以祛瘀滞,此3组药是为辅君之臣药;病久气弱,选黄芪益气作为佐药;膀胱乃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焉,故用乌药、石菖蒲行气通溺窍为使药。全方共奏补肾、固精、泄浊、化瘀之功【lJ,用以治疗肾虚湿热挟瘀证的慢性前列腺炎,常获满意疗效。谭老曾治疗一“脑积水”患者,在某西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症见剧烈头疼,神志清楚,舌暗紫,脉沉。西医拟行“脑室引流术”,其家人拒做手术,要求服中药治疗。后求治于谭师,中医诊为头痛,辨证当属瘀血阻窍,治拟活血化瘀、通窍止痛。处以通窍活血汤化裁,药用黄芪30g,赤芍10g,葱白3根,麝香(冲服0.5g,桃仁10g,红花6g,生地黄15g,当归lOg,炙穿山甲¨中服5g,川芎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头痛明显好转,续予原方加减,约服100多剂,诸症皆除,头部CT复查示:脑积水消失。谭老谆谆告诫后学者,辨证不明不细,不仅投药罔效,反而加重病情,使病情趋于复杂,临证时只有谨守病机,辨证准确,才能获得良效。

内外并治,标本兼顾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云:“凡言外科者,未有不本于内科者也,若不深明内科之旨而徒抄袭旧方,以为酬应,鲜有不蹈橐驼肿背之消矣”。外科虽有外症,然其机制与内科相通。内外科虽分为二,但不能截然分割,因临床上常有外科见内证,内科变外证,辨证不明,很易误诊。谭老认为:“外科医生务必精于内科,且尤擅外科”,其临证常遵循“外之症实根于内”的理论,如谭师认为,“疮疡虽发于表而病根则在于里,若治外而不治其内,舍本求末,病焉能除”?临床上要获全效,不仅要有深厚的内科基础治法,而且还必须精于外治法。正如《医学源流论》说:“外科之法,最重外治”。《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在表,而作用于内,治在皮腠而内通脏腑,治在局部而调节整体。因此,治~g~f-科疾病,必须内外并治,标本兼顾。如谭老认为前列腺增生症的基本病机是肾虚气化不利和前列腺病理性增生的瘀血内阻,据此谭老提出治疗本病以补肾祛瘀、通关利水为大法。自创尿癃康,药用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补肾固精为君;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茯苓、牡丹皮、泽泻以利湿浊,蒲黄、五灵脂、莪术、牛膝、穿山甲活血祛瘀为臣药,散结消瘀,病久气弱,选黄芪益气、金钱草之利湿热而坚阴为佐药。诸药合用补肾而不碍破瘀,祛瘀而不伤正气,瘀去而尿窍通畅,气化则小便通利,标本兼顾,共奏补肾祛瘀、通关利水之功皿]。

重视二天,顾护胃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之大源,人体所需之气血、营卫、精津皆生于脾胃。《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者,土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脾气健运,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心肺化赤”,以营养全身。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张介宾云:“肾为精血之海,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命门余义》)。然元气强弱,脾胃为本,《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云:“元气之充足,皆有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谭老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外科病证多根于脾肾二天的学术理论,如阴疽流痰,症发于外,是由脾’肾先衰于里;脑疽可见诸肾火内伏,煎灼真阴而发;疔疮则由膏粱厚味、脾胃蕴毒而成p】。谭老认为外科病的诊治应以内科为基础,“外科大症、危症根于脾肾,治疗尤应固护根本”。如疮疡大症,倘若脾肾未败,尚有一线转机;若脾肾衰败,则百药难施,病多凶险。同时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谭教授常把健补脾胃之气作为调治疾病的大法。如在辨治慢性前列腺炎、少弱症、遗精等男科疾病以及瘥后调理方面,谭教授灵活把调补脾胃的方法运用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常用健脾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八珍汤、归脾汤等。谭教授将常用药物如人参、茯苓、山药、薏苡仁、芡实、莲肉等作为“补脾胃上药”,尤喜用甘、微温的黄芪,正如《本草正义》所云:“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全文阅读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作者署名规范

为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弘扬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精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作者署名应遵守以下规范。

一、作者署名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

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

二、通信作者

每篇论文均需确定一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集体署名的论文应将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列为通信作者。规范的多中心或多学科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如主要责任者确实超过一位的,可酌情增加通信作者。无论包含几位作者,均需标注通信作者,并注明其Email地址。

三、同等贡献作者

不建议著录同等贡献作者,需确定论文的主要责任者。同一单位同一科室作者不宜著录同等贡献。作者申请著录同等贡献时需提供全部作者的贡献声明,期刊编辑委员会进行核查,必要时可将作者贡献声明刊登在论文结尾处。

全文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摘要:高职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传播、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缺失及其原因,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实现路径,以期达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目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53-02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和积累,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教学素材。纵观医德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以及社会普遍反映的医德问题,大多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例如:“推己及人”、“医非仁爱不可托”等,这些医德的理念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应该将其精髓引入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贯穿于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2014年5月4日主席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从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高职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医务人员的重要阵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担负起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内在统一的。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为教育的目的。例如其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这些内容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在高职学院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缺失及其原因

全文阅读

华琦:医者,师者

采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华琦教授,可谓是一波三折。本来约定的时间是早上8∶00,不料因为华琦教授临时要参加活动,直到下午1∶00笔者才见到华琦教授本人。华琦教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和蔼、热情和客气,整个采访过程中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慈祥的微笑。而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作为一名临床科室的科室主任,她给记者的第二印象就是非常忙碌。我们的采访经常被打断,不时有其他医务人员进来向她请教工作上的问题,不断有患者或家属进来咨询,她总是一一作答,从来没有露出一丝的不耐烦,还偶尔向我们投来略带歉意的微笑。

矢志从医

华琦教授回忆说,1969年8月,年仅16岁的她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支边。当地的农民和“盲流”生活贫

困,缺医少药,小病只能忍着,大病需要坐拖拉机颠簸几十里路到团卫生所,甚至竟有孕妇发生胎死宫内很长时间都不知道的情况发生。看到很多人因为患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和抢救,永远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她决心要读书,要做一名医生,用自己的知识为人民服务。

于是,1978年赶上高考末班车的华琦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院校,并于1983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医生涯。立志攀登医学科学高峰的华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1987年,她考取了首都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1991年,她又考上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临床医学博士。读博士期间,华琦承担了大内科住院总医师及心内科病房主治医师工作,并提前完成了课题。1993年博士毕业的她,成为当时首都医科大学唯一的一位三年学制两年毕业的统招博士研究生。

做有生命力的科研

“我希望青年医师们做科研时要以临床为基础,因为只有密切结合临床的科研才是有生命力的科研。”谈到科研,华琦认为临床经验的积累是进一步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基础。

早在住院医师期间,在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及监护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各个科室轮转时, 华琦就注意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总结临床所见所闻,撰写读书笔记。以至于在轮转期间,华琦几乎每到一个科室,都会总结出新的病例报告。更值得称赞的是,她还把这些病例都整理成论文,并分别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上,与同道共同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至今她发表的论文已经有100多篇。

全文阅读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状况的计量分析

【摘要】目的 揭示内蒙古医学院四所附属医院之间以及与内蒙古其它医学院附属医院相互间状况的差异,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情报。方法 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2002年~2008年)为依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目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内蒙古医学院四所附属医院总量2321篇,呈逐年递增趋势,2005~2007年间出现增长高峰。(2)四所附属医院中,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总量第一,为1009篇。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中华系列杂志上量第一,为90篇。(3)与内蒙地区其它医学院附院相比较,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总量第一位,中华系列杂志上量第3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中华系列杂志上发文第一位,发文总量第2位,呈两极状态,内蒙古地区其余三所附属医院总量及中华系列杂志发文量总体上居中间水平。结论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形势良好,呈逐年递增态势,院校间有一定差距,与内蒙地区其它院校附院相比较总体上占一定优势,但核心发文量偏低,应发挥总体优势和自身特色,提高的“含金量”。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论文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1-0-01

科研论文是衡量一所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的数量和质量,能客观反映院校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工作气氛。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内蒙古医学院四所附属医院被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disc 2002年一2008年)所收录的论文进行统计.并与内蒙地区其它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比较。

1 研究资料

利用CBMdisc(2002年一2008),统计分析其7年数据。检索软件为CBMdisc for Windows[1]。

2 统计方法

对作者机构、年代分布及期刊名称进行限定检索,再进行二次检索,后将数据汇入数据库进行计量分析。检索作者机构时应注意院校合并后机构名变化。

全文阅读

医学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提高

摘要:本文从《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合作度以及所引用中文参考文献分类两方面25年前后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近年《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在医学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医学教育研究;文献分析;合作度;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是医学教育专业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和信息来源[1]。在1994年,作者曾对该刊(当时为《医学教育》)1986~1992年83期发表的全部论文的论文作者合作度、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2]。时隔25年(1986~2010),《医学教育》杂志已经更名为《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近年更是进入到中文核心期刊范畴[3]。为了反映期刊论文作者合作度在新形势下出现了哪些变化,本文对《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010年3卷18期杂志的论文作者合作度再次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5年前资料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009,2010共3卷18期杂志全部论文。

1.2统计方法 对统计对象以篇为单位分别逐条统计,包括各期杂志论文篇数、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以及涉及的作者单位,最后求出论文作者合作度以及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再与既往资料对比分析。

2结果

参见表1、表2、表3。另统计了《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涉猎的学科以及分类,按照来源期刊可分为7个类别:医学教育、医学专业期刊、普通教育学、医学院校学报、普通大专院校学报、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科学经济文学类等。

全文阅读

剖析中原中医学文化

医学文化,是指为涉及保健与疾病的各种正规的人类学活动,包括从生物学和文化角度研究人类行为与保健、疾病标准物理现象、社会文化现象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中医文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文化,以其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有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文化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的基础和主干。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妙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车渔猎生活中,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相继同世,《黄帝内经》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阳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进期,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长期在中原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大成,对《黄帝内经》有大量征引和深入阐发。同时,他收录了张仲景著作有关伤寒病症的部分,从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其重心在中原。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当时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沿用。

全文阅读

国内医药期刊学术影响力

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既主导作者的投稿趋向,又左右作者的引用行为¨J。影响力高的期刊吸引高质量的论文,高水平论文增加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从而进一步促进期刊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关于医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的报道较多忙,3J,但鲜见经过严格选择的国内一流医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分析报道。

1方法

1.1期刊选择

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是国际公认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他引率I>0.80比较合适”J。因此,以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1中医药卫牛科技期刊的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排位在前10%(55/549)且他引率≥0.80的期刊,共22种,见表1。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2种(2/40),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1种(1/92),药学1种(1/35),临床医学1种(1/48),妇产科学与儿科学2种(2/22),护理学1种(1/12),内科学4种(4/44),外科学5种(5/47),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1种(1/16),肿瘤学2种(2/22),中医学与中药学1种(1./43),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1种(1/24);医科大学学报、保健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口腔医学4个领域共104种期刊没有。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比例最低(1/92),外科学比例最高(5/47);中华系列杂志有18种,占81.8%(18/22)。

1.2数据收集、分析

以2004—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9’为源数据,分析上述22种医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共10个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并与2007年CJCR收录的549种医药卫生期刊和1765种科技期刊做比较,用SAS9.2软件做Knmkal—WallisH检验。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其中2004年版无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2结果

2.12003—2007年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