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古代汉语课程是高校文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如何做到“死”课“活”讲,一直是古代汉语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讨论了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音韵、词汇、语法教学方面的作用及应用,认为将汉语方言这一语言“活化石”引入古代汉语课堂,以“今”证“古”,不失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好办法。

关键词:汉语方言 古代汉语 教学

无论是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还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我们一贯强调“要讲普通话”,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这是为了工作需要、交流方便。然而,古代汉语教学则不同,我们提倡学生讲普通话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关注方言,分析、研究方言,联系方言学习、理解古代汉语。这是因为“古与今异言,古语未尽废也”(李恭,1988)。“古语未尽废”,是说“古语”存于汉语方言中,语音、词汇、语法诸要素均有保留。那么,如何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发挥汉语方言的作用,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呢?

古代汉语是高校文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门“死语言”课,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教学局面,很多学者、古代汉语教师做了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纵观这些探究,个人遇到的情况不同,所以教学改革的方法、手段、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效果也千差万别。有的古代汉语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改革,有的教师则从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还有的教师提倡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进行尝试性改革。尽管改革的侧重点有异,但殊途同归,都希望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培养优秀的古代汉语教学与科研人才,传授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笔者长期工作在古代汉语教学战线上,做了相应的教学改革,自然也饱尝了古代汉语教学的艰辛,并先后撰文《实现古代汉语教学功能多元化的一些思考》《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当前的古代汉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前古代汉语教学,不应将这门课单纯地作为工具课程,应该结合社会文化发展大背景,开发古代汉语课程文化传承与传播、人文教育、审美情趣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试图通过穿插、讲授一些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的礼制、职官、人文精神等内容,来提升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新的问题是,我们发现讲到古代汉语音韵、语法的发展规律时,很多现象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因此,尽管教师讲得精彩,但学生依然听得一头雾水,不能很好地理解。通过不断摸索,我们欣喜地发现古代汉语中的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汉语方言得到印证。于是尝试将汉语方言引入到古代汉语教学中,以“活化石”印证“古语”,同学们顿时茅塞顿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我们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应用实践,我们认为,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音韵、语法、词汇诸方面教学中都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汉语音韵发展变化的规律

语音的特点是一发即逝,古人的说话、读书声音我们已无从得知。音韵学是一门难懂的学问,古代汉语学习中,音韵是重要的内容,也是难点之一。凡是涉及音韵,学生大多会感到头疼。如古今语音的异同问题即如此,韵律问题也不例外。如果我们以方音对照讲解,则可以有效地化解这一危机。我们读古诗时,发现有些诗歌用现代普通话来读是不押韵的,但从我国诗歌的特点来说不押韵是不可能的。如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按照诗律来说,本诗韵脚是“斜”“家”“花”。可是用现代语音来读,则“斜”并不入韵,这让学生很困惑。有的教师根据诗韵特点,改读“斜”为xiá,押韵倒是押韵了,可字典中却查不到“斜”还有xiá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中上注明“旧读xiá”,修订版中取消了这一说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力先生教我们一招,就是从方言中去印证,王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在唐代“斜”读作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在当时是谐和的(王力,2000)。意思是说这首诗如果用上海话来读,大概是押韵的。这给我们很大启发。

全文阅读

中古近代汉语语法二题

摘要:“自……外”、“自……之外”、“自……以外”、“自……而外”是古汉语中的四个固定格式,在中古近代汉语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用法,即表示不计算在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除……外”。这种用法是由当“此外、其他”讲的“自外”演变而成的。“凡诸”是中古近代汉语的一个固定组合,意义为“凡(此)众多”或“凡是众多”,极少数作定语可理解为“所有(的)”。“凡诸”是由“凡A诸B”格式演变来的。

关键词:中古汉语;汉语语法;固定组合;语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3-0136-05

收稿日期:2011-06-12

作者简介:刘百顺,男,陕西西安市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固定格式“自……外”、“自……之外”、“自……以外”、“自……而外”

“自……外”、“自……之外”、“自……以外”、“自……而外”是古汉语的四个固定格式,前一个由介词“自”和方位词“外”构成,后三个在方位词“外”前面多了个连词“之”、“以”或“而”。它们的用法互有异同。“自……外”最初是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处所,意思是“从……外面”。介词“自”后可以出现宾语,也可以不出现宾语。如:

(1)杜蒉自外来。(《礼记·檀弓下》)

全文阅读

汉语词语中的古代文化

词汇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成正比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化生活不断变化着,词汇就处于经常变动之中。某些演变或消失了的文化,至今我们可以在词汇中找到它的痕迹。比如,我国上古社会生产经历过畜牧、农业等不同发展阶段,作为这种原始社会文化的反映,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相应词汇。据《说文解字》记载,从“马”的字有117个,从“牛”的有46个,而且分类十分细致,单就“马”,从年龄、颜色、性别分有几十种之多,如“驹、骓(毛色黑白混杂的马)、骊(黑色的马)、骘(公马)、骝(黑尾的红马)、骏(好马)、骒(专指母马)”等。如此细致的分类,说明上古社会畜牧业的兴盛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农业、蚕桑业和纺织业的发展,词汇中出现了表谷类的词“黍、稷、禾、稻、麦、牟、果、梁、糜、菽、麻”等,表丝织业的词“絮(粗丝)、绵(精丝)、纥(下等丝)、绪(丝的头绪)、缯(丝织品的总称)”,这些词语是了解古代农业、畜牧业和纺织业的“化石”。由此透视出上古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聪明才智,尽管现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已经消亡,但有一部分已进入基本词汇保留下来,如马、牛、稻、麦等。

即使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基本常用词语,它往往也承载着浓厚的古代文化意蕴,只是人们习焉不察,忽视了它与古代文化的联系。如“天”这个常用词,通常理解为“天空、苍天”等自然之意,实际上这个意义是后起的,“天”的初始意义是“头、首”,《说文解字》释为“天,颠也”。其造字法为一个象形的大字表示人,上面一横表示头部所在,属于指事字,由人的最高处头部引申为自然界的最高处“天”,“天”作为自然界的最高处,又不限于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具有同人一样的意志力、统治力乃至浓烈的情感。因此,“天公、天子、天意、天赐、天威、天颜、天戒、天假、天道、天机、天条、天灾、天火、天经地义、天灾人祸、天网恢恢、天书”等,以“天”为词根的一系列词语应运而生,细品这些词语,我们能够感知到古代先民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道生万物”的古代文化信仰城府之深。

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从其使用的意义渊源看,很多都与古代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妨以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稍作了解。汉语中常用色彩词有红、黄、青、绿、紫、黑、白等,这些词不仅表示颜色,而且蕴涵着深邃的古代文化背景。色彩与上古所谓的“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感万物”的阴阳五行说相联系,这种五行分据五方,又各有一种颜色相配:“木色青,故青者东方也;木生火,其色赤,故赤者南方也;火生土,其色黄,故黄者中央也;土生金,其色白,故白者西方也;金生水,其色黑,故黑者北方也。此五行之正色也”,根据五德始终、天道循环的观点,朝代之间的更替都符合周而复始的无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不同朝代“德”各有不同,其崇尚的“色”也就相异。古代传说中黄帝为土德,色尚黄;禹木德,色尚青;汤金德,色尚白;周火德,色尚赤;秦水德,色尚黑等,因此普通的色彩词就带有浓重的文化意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今天。商代以金为德,色尚白,到纣王时被周武王,周人以火为德,应合“火胜金”的“天意”,故能成功,火德崇尚的色彩为红色,故以红为贵、以白为贱的观念在周初就已经形成。如今人们观念意识中喜红不喜白,结婚披红挂彩,丧事则白衣缟素,就是周代这种礼法观念的延伸。

由这种文化观念主宰的封建社会,色彩就自然地与等级地位紧密挂钩,古代的国家政治关系讲究民顺、臣忠、君仁,延续到家族血缘关系的子孝、妇从、父慈,封建礼教规范和宗法伦理观念都特别重视上下有别、长幼有序和尊卑有度,色彩便用作表示这种等级观念的重要手段,某种色彩经常同某种等级地位相应,这种色彩就带上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黄色代表帝王之尊,“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从汉至清,我国历代帝王都以黄色为尊,其他人禁用黄色;白色,历来被作为平头百姓的通称,如“白衣、白丁、白姓”、“散民不敢服杂彩”(董仲舒《春秋繁露》),“唐制:庶人以白”(《旧唐书•舆服志》);“朱、紫、青、绿”作为官服之色,所谓“拖朱垂紫”是指位高权重者,“青衫绿袍”是指刚入仕或遭贬降者,明乎此,对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虽然现代社会的服色早已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由于历史文化的浸润,许多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喜与悲、光明与黑暗、高尚与低级、吉与凶的不同标识,历史上所组成的许多文化词,至今仍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和笔下,如“张灯结彩、黄榜中状元、红颜薄命、满堂红、绿帽子、黑五类、蓝天白云、黑心、黑户、大红大紫、白衣天使、白衣公卿、白鹤仙子”等。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同动物的关系极为密切。动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远古时代的图腾,到十二生肖,动物世界与民族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马、牛”的吃苦耐劳、忠心耿耿,最早被誉为人类得力的助手,因此由“马、牛”产生的联想意义多含褒义,由“牛、马”构成的词语大多含有美好的象征意义,如“千里马、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不停蹄、俯首甘为孺子牛、真牛、挺牛的、牛刀小试”等。相比之下,自然界的动物“鼠”“乌鸦”给人们的印象便稍逊一筹,从此产生的象征意义大多含贬义,如“鼠目寸光、鼠辈、鼠窜、鼠变虎(指小人得势)、乌鸦嘴、天下乌鸦一般黑”等。人们寄托赞美和谴责之情的流露,借助自然界的动物,诉诸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性、文化传统、心理特点乃至古老的图腾文化,以动物名称为语素而构成的词语,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综观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很多词语都蕴含丰富的古代文化积淀,如果我们平时多一份细心,多一点思考,再多一些探究,就可以在积累更多词语的过程中收获宝贵的古代文化资源。

作者:文海章 单位: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全文阅读

中古汉语唇音字

一般认为反切上字可以定被切字的声母,反切下字可以定被切字的韵母、等、开合和声调。但是我们发现开合韵唇音字的反切下字不定,唇音字可以做开口字的反切下字也可以做合口字的反切下字,合口字和开口字都可以做唇音字的反切下字。有些韵是专用某一类字的,但就整体来说,唇音字不能凭反切下字分开合。唇音字无所谓开合,同时又可开可合。

从李荣先生所统计唇音字反切下字分类统计表来看,唇音字不分开合,即没有开合的对立。

关于中古汉语的唇音字,赵元任、李荣两位先生就主张“唇音不分开合口”,然后取消了高本汉设置在唇音声母后的u、w。李荣先生在《切韵音系》一书中,就分别列出了唇音字做开口韵的反切下字总表和作合口韵的反切下字总表。王静如对唇音的性质提出,“古唇音必似合而开,似开而合,盖非此不足以释开合不兼,《切韵》反切混淆,以及宋图作开而谐声入合之理。”董同认为,“唇音字的开合在中古已经是个不能确定的问题,因为反切在这一方面的表现竟有杂乱无章的地方,并且韵图的措施又不能相互一致。”邵荣芬对唇音字所用开口合口切下字做了统计,认为唇音字是没有什么开合口可言的,往往同一个唇音字既做开口字的切下字,也做合口字的切下字。李方桂也认为唇音不分开合口这句话大体是对的。

主张唇音不分开合的人,在具体处理上也是不一致的。李荣先生把开合合韵的唇音字都归在开口,不依韵图;邵荣芬先生则多事依据韵图,有的归开口,有的归合口。认为唇音不分开合的有高本汉、王力、葛毅卿等人。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唇音可分开合,周祖谟说“古人于唇音字开合口之性质分辨不深精微”,这个前提就是认为唇音字是可分开合的。关于唇音开合口的问题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解决。

万献初在《音韵学要略》中谈到,如何确定唇音反切字的开合口,一直是个难有统一认识的问题,如《广韵》“、趟、横”都以“盲”作切下字,若用系联法,最后必归为一类,但《韵镜》列“、趟”为开口,列“横”为合口。这是因为“盲”为唇音声母字,开合不分。又如“卦,古卖切”,被切字“卦”是有U介音的合口字,应该用合口的切下字,却用了开口的“卖”作切下字,那么它该归入开口还是合口呢,各专家们的处理意见就不一致了。再如“横,户盲切”、“盲,武庚切”,从审音的角度看,“横、盲”是合口,“庚”是开口,该分成开合不同的两个韵类,但注重考据的人认为应该遵守反切系联法“递用”条例,只能把“横、盲、庚”分成一个韵类。

《切韵》唇音字的走向,凡是开合口不分韵的韵部中,唇音字既用开口字为反切下字,也用合口字为反切下字;如果是开合分韵的韵部,原来的主要元音是央后元音,那么唇音字总是跟着合口韵部走,而且除了用唇音字作为其反切下字以外,只能用合口字作为其反切下字,如果原来的主元音是前元音,那么唇音字就跟着开口韵部走。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中,先验之故宫本《王仁刊谬补缺切韵》,毫无例外。再验之《广韵》,开合口分韵的韵部,在《切韵》痕魂、灰分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真谆、寒桓和歌戈分韵。其中真谆的主要元音为前元音,唇音字确实都跟着开口韵真韵走。而寒桓和歌戈的主元音属于央后元音,在从《切韵》到《广韵》的分韵过程中,这几个韵的唇音字的反切下字如果不符合上面所说的规律,那么必定会随着分韵的发生而加以改动,《广韵》如果改之未尽,就由《集韵》来完成。

我们可以说,在开合合韵的韵部中,唇音字是不分开合口的,唇音声母后确实没有u介音,但是在开合分韵同时主元音是央后元音的韵部中,虽然唇音字没有开合口的对立,但是唇音声母后是有一个u介音的。我们再观察隋唐时代的佛经译音,可以发现魂韵的唇音字总是对译为un,如“奔”pun。

有学者黄易青以宋跋本王仁《刊谬补缺切韵》反切为材料,得到如下数据,唇音字在属性上确实是有开合之分的,以现在的标准衡量,唇音字与其切下字开合一致的约占87%;牙喉舌齿音与其唇音切下字开合一致的约有77.2%;唇音切上字,被切字合一定用合,被切字开则可开可合,但用开口最多的是三等字,最少的是一等字,用字开合受洪细轻重的影响。在论文中,他还探讨了唇音字开合混切的原因,一是,反切时代到韵图时代开合存在演变,有的反切本来一致,以韵图标准衡量却不一致;二是反切时代主要元音为圆唇元音的韵,当唇牙喉音做切下字,就具有合口作用,其唇音字有合口的属性,切合口字本来和谐,但韵图将这些韵有的列入开口,有的列入合口,以致就认为开合混切,后来就认为不分开合了。这却并不能说明唇音不分开合。

全文阅读

现代汉语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

现代汉语成语有许多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因此,不少成语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古汉语现象。了解这些现象对我们理解、掌握、运用成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通假字

不过尔尔(耳) 博闻强识(志)

再接再厉(励) 信口开河(合)

二、古今词义差别

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走马观花(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运斤成风(斤,古义:斧头;今义:量词)

全文阅读

浅论中古汉语外来词

摘要:中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拟从关于外来词的界定;思想文化领域内外来词与汉语的交融;佛教译经对汉语词语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王力、向熹、王云路、方一新等大家关于中古时期汉语借词的论述,并作梳理。

关键词:中古;外来词;借词

汉语史的分期问题历来争议颇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争议范围渐渐缩小,按照学术界对汉语史的普遍分期,中古汉语大致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汉语。由于上古时期中外交流还比较少,外来词也不多。第一次比较大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在中古时期,“汉代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翻译佛经的大量出现,佛教文化、汉译佛经对汉语的影响”。《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99页。因此,本文就王力、向熹、王云路、方一新等大家关于中古时期汉语借词的论述做一个梳理。

一、关于外来词的界定

王力先生认为:“当我们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做借词,也就是一般所谓音译;当我们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来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做译词,也就是一般所谓意译。”他还指出:“只有借词才是外来语,而译词不应该算做外来语。”

向熹先生的《简明汉语史》中并没有给外来词、借词、译词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把从外国、外族和从佛经当中借入的词统称为借词,在举例时也没有对音译词和意译词进行分类。向熹先生举例谈到:汉语中常在单音节前面加一个“胡”字构成复音词,例如:胡瓜、胡饼、胡椒、胡琴等,他认为这虽然是表达外来事物和人的词,却不是借词。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也举了由“胡”构成的复音词的例子,他认为这是译词而非借词。由此,可以看出,向熹先生同王力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借词才是外来语,根据汉语构词方式的意译词不能算作借词,便不能算作外来语。

王云路在《中古汉语词汇史》中指出:“外来词就是源于外族的语词,是一种借词,或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声音,或用汉字表示外来词的意义。文献中的外来词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没有汉化的单纯记音词,另一类是在汉语造字规律制约下,经过长期使用而不断汉化的词。”可见,王云路认为外来词应该包括王力先生所说的借词和译词。

方一新的《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中阐述道:“中古汉语时期的外来词应分为三类:一、纯粹的音译词;二、音义结合词;三、纯粹的意译词”。由此可知,方一新和王云路的观点不谋而合,都认为译词也应算作外来词。

全文阅读

古汉语中“死”的不同说法

摘 要: “死”在古汉语中的运用是很常见的,不同地位的人的“死”在古汉语中的说法也是不同的;从“死”的方式来说,也有不同的说法;“死”在色彩方面也是存在很多差异的。这些就为研究古汉语中的“死”的不同说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古汉语 “死” 不同说法

死亡是每个人始终都会面对的,早在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大量的词汇来表达“死”的概念,他们或根据人的身份、地位,或根据自己的感彩,给不同人的“死”冠以不同的称呼。不同地位的人的“死”在古汉语中的说法是不同的,感彩方面存在很多的差异,这就为研究古汉语中的“死”的不同说法提供了依据。

因此,古汉语中关于“死”的说法体现在指称对象的差别、行为方式的不同、色彩意义方面的差别三方面。

一、指称对象的差别

古汉语中用来称呼美人的死,有“香消玉损”、“薄命”、“红颜薄命”等。《封神演义》第三十回就有一句:“香消玉殒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1]80其中就用“香消玉殒”来称呼美人的死。

男子的死在古汉语中的称法在《封神演义》有:“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1}52“寿终正寝”就是指成年男子特别是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

此外,称呼父母亡的死也是有区别的,在古汉语中,称呼父亲之死为“失怙”,如《诗经・小雅・寥我》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3]就是用“怙”来指称已死去的父亲。而称呼母亲之死的词有“失恃”、“先妣”,如张九龄的《追赠祭文》有:“谨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考先妣之灵。”就是用“先妣”指对已逝母亲的尊称。

全文阅读

古汉语中的谦敬用法

摘 要:本文从“尊、谦称名词、谦敬副词、委婉用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古代汉语中的谦敬用法,并剖析了其存在的特定文化和民族心理基础。

关键词:古汉语 谦敬用法 文化心理基础

古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谦称、尊称 ,也有一定数量的谦敬副词和委婉用法,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表示谦恭和对别人的尊敬,具体表现为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有意识地自谦尊人的用法。

一、尊、谦称名词

“尊、谦”称替代“对称、自称”。尊称是指用一种尊重和恭敬的态度指称交际对象;谦称是指用一种谦逊的态度指称自己。古汉语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称人以“字”示尊,自称以“名”表谦

(1)仲尼之徒之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2)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全文阅读

古汉语中的度量衡单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邹忌修八尺有余”。按照现在的换算标准,1尺等于33.33厘米,那么邹忌身高八尺就是266.64厘米,这可能吗?

其实,古代的计数和计量单位和现在的标准是有一定出入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代汉语里的度量衡单位。

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所谓的“度量衡”,“度”是关于物体长短和高深的量,即长度;“量”是指用器具来测量物体多少的量,即容量;“衡”是关于轻重的量,即重量(质量)。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关于度量衡的单位,像上文中提到的“尺”,还有“分”“寸”“咫”“寻”“丈”“仞”“里”等,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而“斗”“斛”“豆”“钟”“升”是容量单位,“镒”“钧”“石”“斤”“两”等,是重量单位。

在中国古代,每个时期的度量衡制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度

早期的度量衡单位像“寸”“尺”“寻”等,是以人体的身体部位为依据的。像“尺”字,写法像极了一个人张开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在测量长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用手“”。那么这个长度究竟是多少呢?《孔子家语》有这样的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伸出一只手指,就知道了一寸;伸开一双手,就知道了一尺;伸展开双臂,就知道了一寻。意思是说,一只手指的宽度是一寸,十指并拢的长度是一尺(也就是一“”),人张开两臂的长度,是一寻,在古代是八尺。“一寸”根据不同时代,大体在1.58到2.31厘米之间;一尺,大体相当于现在的15.8到23.1厘米。邹忌生在齐国,“修八尺有余”,即身高是23.1厘米×8184.8厘米。

“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即八寸,因为一尺十寸,所以咫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所以“近在咫尺”,在现代汉语里面解释为距离近,仿佛就在眼前。

全文阅读

古代汉语课程中古今字的教学探讨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关于古今字的文化内容十分杂乱繁多,这导致迄今为止高校文科在对古今字的定义、分类及注释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存在多种不同的版本,这对古今字的教学是十分不利的。笔者认为,古今字实际是一种同词异字的现象,而为了使得教学的方便,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可以将“古今字”的概念分为同源通用字、同音借用字、异体字这三类,如此分类既能符合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定位,也能与古人用字情况相契合,更能有效提高教学准确性与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材 古今字 教学探讨

引言

近几年来,语言界对于“古今字”的探讨一直是比较热烈的,而各位语言学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留有自己虽大同但非全同的观点,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期刊上发表对“古今字”见解的也不在少数,文章对其定义、性质、分类、区别等等都有过较为详细且多方面的介绍,但终究是难以达成一致的结论。

笔者对现今高校所用的韩语学习教材进行了调研,较为通用的15本教材如下: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古代汉语读本》,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上下各二分册),殷孟伦主编的《古代汉语刊授讲义》,广东师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古代汉语》,上海师范大学中学教学研究组《古代汉语》,吴福熙主编的《古代汉语》,张世禄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周秉钧主编的《古代汉语纲要》,蒋绍愚、李新建主编的《古汉语讲话》,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张荫芝主编的《古汉语》,刘禾主编的《古汉语入门》,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张之强主编的《古代汉语》(上下册)。笔者对这些书籍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就根据自己的拙见阐述在今后“古今字”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便于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使得学生们能真正地学好古汉语课程。

一、高校古今字教学现状

不同的高校采用的古汉语教材不尽相同,但是主流教学思想还是大略相同的,而教材中对古今字的由来都描述得十分模糊,很难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笔者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纳,大体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一)古今字因时代而命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