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专会计学习经验总结

职专会计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究

摘要:针对现代企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途径及弊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传统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摸索实践教学新途径,研究建立有高职特色的,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全新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财务公司;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89-02

0引言

金融危机风潮严重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样,高职财会生也不能幸免于难。用人单位对那些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好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情有独钟。实践证明,在企业里参加过财会岗位轮训的毕业生,有很强的实际岗位操作能力,实习期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且录用以后受到重用的机会和晋升的机会都多得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原先已经在普遍实施的“工学交替”的传统实践模式上进一步探索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有高职特色的全新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1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途径及弊端

1.1 课堂中的实践教学现在在高职院校中,普遍的做法就是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以模拟工业企业的日常业务为例,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工作情景和任务,按照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组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力。在平时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中,缩减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所谓的实践课时,就是学生拿着教师设计的训练项目,边做边学,美曰其名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业务核算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多少,实际业务处理能力也没增加多少。

1.2 模拟企业实训一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会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设定一个模拟企业,设计一个月的日常业务,然后要求学生对这1个月的业务系统地进行会计核算和帐务处理,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两种。

全文阅读

高职会计专业体验课程标准设计与应用

专业体验是大学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专业学习的前奏。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到与专业相关的部门或单位参观、走访、培训、体验和感受所学专业知识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应用状况,初步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学生加快从基础教育学生向职业院校学生的角色转变,能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获得小组组建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大学学习与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稳定的专业思想、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除了要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坚持创新取向,教师与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联合创新教学经验。为达此价值取向,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行动导向、整体化和自我管理的学习原则,注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组合。

一、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课程标准制订依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人才分析,我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中小企业,具备会计综合职业能力的岗位技术应用性人才。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出纳、成本核算、纳税申报、总账报表等,紧密结合目前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对人才的需求,前瞻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不断进行动态更新。

(二)课程标准设计框架 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体现了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因此,专业体验课程标准共设计10个部分:课程标识、课程性质、设计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其他说明。

二、课程标准内容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即完成某门课程之后,学生将要达到某一确定的素质、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规格要求,其总目标应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专业培养目标是由社会需求分析、个体需求分析、教学现状分析的综合结果来确定的,因此也是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1)总体目标。专业体验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监督与管理的综合职业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基础上。

(2)具体目标。依据总体目标,在第1学期安排1周的专业体验课程,其具体能力目标如下:熟悉会计信息的取得、加工、生成和报告过程;理解会计信息对企业决策的重要性,企业、个人的价值取向与财经法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树立法制观念和守法、执法意识;理解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信息的社会监督作用;理解政府财政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行政监督作用;了解职业与专业之间的关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其特色,明确学习的重点,为学习会计专业课程奠定感性知识基础,做好大学学习规划。

全文阅读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职校财会专业技能实训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如何加强技能培训,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探讨,探寻解决我国职校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专业技能实训;实操能力;竞争能力;优势;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普遍面临“三难”:招生难、教管难、就业难。招生难导致教管难与就业难,就业难反过来又影响招生与教管,形成恶性循环。面对如此困境,笔者认为,我们广大师生都应该进行认真的思考,共同探讨解决困境的对策,使学校运作逐渐走上良性循环。学生及其家长更关注就业问题,就业问题解决了,其余三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此,笔者仅就就业问题从财会专业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职校财会专业就业难的原因

(一)财会专业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职校招生难,导致财会生总体基础素质每况愈下,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比如,原材料期末余额=期初结存数额+本期收入数额-本期发出数额,已知其他三个数据,要求计算本期发出数额,这么简单的计算,对有些同学来讲也很困难。有些同学甚至破缸破摔,干脆不学了。

(二)动手能力不够强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一些职校对财会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教学中实训内容很少,实验(习)设备不够完善,学生实训机会不够多,虽然有些学校期末也安排1-2周实习,但对于对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财会专业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造成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高。

全文阅读

高校会计教学方法之实用性

一、改进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思路

(一)完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

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编制出一套完善的考虑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首先是实验教材的配备。目前使用的实验教材大多属于综合性实习,一般适宜毕业前校内实习。由于在时间上与会计理论教学相脱节,失去了直观教学的意义。按会计岗位设计的实验教材可以满足分岗位、分阶段实习的需要,应进一步开发。其次是会计实务专业课的教材配套。目前使用的会计实务专业课教材侧重点在会计的理论知识,学科体系的理论性较强,淡化会计的实践教学,很难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按会计岗位设计的会计实务专业课教材可以满足教学与实习的需要,保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性。

(二)改进人才能力结构评价体系

传统的财务会计实训教学考核测评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对参与会计实训的学生大多数按完成的财务会计实训资料为依据进行实训考核评价,基本符合目前传统的会计实训课程要求。创建财务会计实训教学体系后,要重新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体系,从评价内容上看,会计实训教学效果测评体系应包括:会计岗位职业胜任知识和能力的效果测评,以及会计岗位职业经验的评判效果测评两个部分,从根本上强调会计专业学生财务会计岗位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强化会计岗位职业技能和会计岗位职业技巧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职业素养。

二、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实施手工与电算结合的模拟仿真实训

手工模拟实训与电算化操作模式相结合是财务会计实训教学中的较理想教学模式。手工模拟实训主要设置以下内容:识别审核填制和整理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进行成本核算、开设与登记总账、期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主要目标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深化学生对账务处理程序的理解,提高综合账务处理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根据需要,划分不同的工作小组,组建成一个个模拟企业财务部,在小组成员中确定不同会计专业中的工作岗位,小组成员密切合作,相互监督、复核。严格按照各岗位业务职责要求和会计制度规章有序进行操作。例如实验使用的指导教材可以以《基础会计》为基础,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为依据,选用一家制造型企业的12月份实际业务为对象,配制一定量和反映各类型业务的业务量,进行综合实验实训模拟。另外,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自编上述内容的分步骤实验教材,并且应用企业使用的票据、账册、凭证等进行实验实训操作,提高实训的真实性。对于电算化操作模拟实训来说,其实验应在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后进行。可以选用电算会计资格考试使用的会计核算通用软件环境系统,由学生利用手工操作取得的会计资料进行电算化软件账务处理的账套初始设置,岗位分工,开展电算操作。其主要内容主要是输入记账凭证,开设明细账、总账,并进行自动过账和试算平衡,并生成会计报表。这种将手工与电算相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应用的流程。

全文阅读

中职生个人总结

中职生个人总结(一)

短短的两年中职生活即将离去,在箐箐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们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收获很多,本人勤奋好学。勤学苦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

在校期间,我一直致力将自己培养成一复合型人才。两年来,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习烹饪专业,冷拼。雕刻。面点制作,并积极参加校内各项技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并获得中级烹饪师的资格。在校期间,本人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并通过语。数。英。计算机会考。成绩优秀,我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本人性格活泼开郎,爱好篮球,听音乐,上网。在班里担任过原料知识课代表,学习委员,团员。工作认真,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中职生。我深知两年的中职生活,所奠定的只是技能和知识的基础。在未来我将面对许多的挑战。但我会以实力和热诚的心理去克服挑战。从中获得经验,丰富自我,从而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会继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高技能的烹饪师!

中职生个人总结(二)

中职文科及所属各专业教研会本学期将认真贯彻执行市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在总结、反思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上学期工作总结见附件一),重点做好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结题及其深化工作,大力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具体计划如下:

全文阅读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路径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 财会专业 实践技能教学

[论文摘要]为适应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及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进一步提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以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并将此作为专业教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所在学校的教改经验,从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路、教学形式、教师队伍保障机制、教材建设、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方式与手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问题的提出

据《中华财会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各行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能力的调查排序依次是:实际操作能力90%,协调能力42%,创造能力14%,交际能力和善辨能力8%。能容忍会计专业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最长时间依次为:3个月40% , 6个月以内34%, 1年以内24% o

可见,在我国目前乃至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除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相当的实践经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而现行的会计职业教育又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着一系列巫待克服的弊病,其突出表现在:思想上不重视;时间上难以保证;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一些重要的教学设施设备缺乏,等等。这些原因导致了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经常难以达到预定效果,如:部分学生在实践后仍然不懂得出纳人员要做些什么工作;一些学生编制的记账凭证内容填写不完整,忽视了建账、审核、记账等一些重要环节,甚至完全忘记了会计循环的全过程;不知道怎样设置账簿,登记的账簿不符合要求;不知道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不懂得怎样进行审计;不知道企业要交纳哪些税款、如何纳税,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客观变化,高职校财会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突出和强化实践训练,更为注重实践性环节教学。

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总体思路

笔者认为,高职校的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应该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具体来说,应首先在教学计划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种实践性技能教学活动,根据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从校内模拟到校外实习、从平时的经常性实践操作到毕业前的企业综合实习,进行系统配套、环环相扣的实跺技能训练,力争做到能让学生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基于上述教育目标,笔者在总结多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访谈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合理、可行的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路: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应以行业企业会计岗位特点为基本出发点,同时严格遵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财务制度,使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全文阅读

我院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改革初探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各专业必须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走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教育之路。

关键词: 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 教学质量 改革

2006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响应国家号召,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院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教育之路。

1.完善课程设置结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保证实践课学时达到要求。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专业特点,我专业总结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课程设置结构,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避免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要求全面、系统,不同专业以相关职业的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和教学内容。实践课程一方面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突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实习、实训教学。

为了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在课时安排上要提高实习课时比重,教育部规定职教院校的实习课时与总课时之比不少于40%,而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院校还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实习课时比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西方发达国家职教成功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德国,其实习课和理论课程模式比例是2∶1,澳大利亚职校实习课在整个教学中也占相当的比重。此外,配备和完善符合高职教育的特色教材也是达到良好的职教效果尤为重要的条件。目前,我专业主要教材基本符合要求,大都是三年以内出版的优秀的高职高专专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执行,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45%,实践课程的开出率为100%。

2.建立融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完备专业实训基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教学体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我专业将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验室,校外建筑设计和装饰公司及其装修施工现场两部分。

全文阅读

关于中职会计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摘 要】在当前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形下,强化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点。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会计教学中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在毕业时顺利就业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校内外会计实验、强化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中职 会计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170-02

一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目前中职学校对实践性教学日益重视,也针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做了必要的修改和增减,但其效果不尽如人意。中职学校实训教学与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的标准比例应为1∶1,但一般学校远没达到这个标准,有的虽明确了实训的课程安排,但很难完成既定的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时间、实训效果。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程序化地按照教材安排进行。完成课后练习题后进行阶段考试评分,会计专业课基本上是在校内完成手工模拟做账和会计电算化操作,而校外实习因各种现实原因很难实现,造成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停留在书本和理论教程上,会计核算技巧和实践能力不够,灵活应对实际业务处理的能力差,会计工作者应有职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不高。

2.校内实验室和校外会计专业实习基地实训效果不理想

中职学校的校内财会实验室实用功能单一,专业学生学完基础会计或财务会计课程后,一般都会被安排进财会实验室进行一段时间的实务操作,将教材上的原始凭证进行整理归类,填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完成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登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一个流程下来就完成了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了。之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在计算机实验室里进行,完成证、账、表的业务操作流程。学生很难在校内的实训阶段体验真实的业务环境和学到灵活的业务处理能力。

全文阅读

浅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方式

[摘要] 高职高专实施产学研结合是一种符合现代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的必由之路,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本文结合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产学研结合 会计

产学研结合有两层内涵:一层是高校产学合作科研,它的基本特征是科研与企业相结合,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技人员,目的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另一层是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学与企业相结合,核心是教学,主体是学生,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满足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对中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需要为目标”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为了培养竞争力强的高素质会计应用型人才,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按照高职高专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不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途径、新方式。现就近年来我系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总结如下:

一、强化与企业间的合作

近年来,我校会计系对一些企业的会计、财务人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通过培训,使学员加深了对相关会计理论的理解,丰富了个人的理论储备,为以后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也了解了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同学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员离校后仍然和系里保持着长久的联系。通过学习培训,学员们加深了对学校课程体系的了解,增强了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信心,无形中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了桥梁。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我校财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能适应当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财务会计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机关事业等单位从事会计、审计或经营管理工作,也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专业工作。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我们采用选派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参观、培训的方式。校外实习基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设备、师资或其他条件;也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的全方位的预演。学生通过实习开扩了眼界、把日常所学的相关会计理论与实际会计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会计理论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强化会计模拟实训

全文阅读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背景,论述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从解读大数据时代背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以及计算机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从一名基层职业教育的角度论述了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需要不断地改革、调整。因此,随着互联网技术和Web 2.0的发展,数据量激增,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新环境下,深入了解大数据时代,接受和迎接这种挑战和机遇,结合专业领域,提出教育改革的对策,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的潜能,努力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从校内到校外的无缝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数据时代的解读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1 大数据时代的定义及特点

2011年“大数据”第一次被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正式提出。根据麦肯锡研究院的定义,所谓“大数据”就是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业界通常用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大价值化(Value)来概括大数据的特点,简称4V。人们可以通过一种能够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新技术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世界、改变世界,特别是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非经验和直觉。

1.2 大数据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虽然这些年,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但相对市场经济而言,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了解它对我们的职业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以便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缩短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