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执行难工作汇报

执行难工作汇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团队的执行力离不开合理授权

很多企业都花很大的精力来提升员工的执行力,执行力的培训也是铺天盖地。但企业员工的执行力不强归咎到员工的身上,归咎到员工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实有南辕北辙之嫌。想要以培训的办法增强员工的执行力是不现实的,更是不可取的。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不合理的授权和不合理的管理带来的结果——执行力差就会显现,导致公司整个团队的执行力急剧下降。如果授权不合理,企业的团队执行力与企业人员数量的增长会成反比。目前多数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不合理授权,表象是:过度授权、授权不充分、越级指挥、越级汇报。仅此4种表象足以破坏整个公司团队执行力的建设,也会使公司的发展越加困难。

职场中多数员工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事趋于利”,“利”原本是自己用镰刀割谷子收获应得的果实,在企业中是指员工通过自己的付出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利”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包含职位晋升、被领导认可、受到同事及周围朋友尊重、薪酬有所提升等。由于“利”的因素是事实存在的,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便会以此为努力的方向。正因为此,员工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会始终向能为他实现目标的人进行表现、进行证明。能为他实现目标的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是他心目中的实际领导者。可是在诸多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发现,能为他实现目标的人和他的实际领导者往往不是同一个人,能为他实现目标的人也通常是他上级的上级。但是作为企业是以各个级别的团队为基础的,一个团队目标或使命的实现应是由该团队的实际领导者组织实施以达到要求。由于越级指挥、越级汇报,导致中层领导就是一个摆设。如果总经理越过部门经理直接指挥部门经理的下属,那么部门经理的下属将会不听从其直接领导——部门经理的指挥。可下属还是这个部门、这个团队的一份子,这样整个团队就会失去合力、失去向心力,进而会失去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一个部门即使其中一个下属时常被该部门经理上层领导越级指挥,此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该部门的下属要越级汇报,该部门的其他员工也会效仿。即使不效仿越级汇报也会效仿越级汇报者不听从直接领导——部门经理的指令,致使该部门经理的威信、在部门中的影响力下降,进而导致公司以部门为基础的团队的执行力下降、执行力为零或执行力为负。员工的执行力差,部门的执行力就不好,团队的战斗力也会虚而不实。

员工的执行力不好,多数企业、甚至多数管理者都会认为“这”是员工本身的原因,是员工的素质不高。提高执行力只能通过培训或者招聘执行力好的员工,但结果都是事不随人愿,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没有找到影响执行力的关键所在。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就是合理的授权,尽量杜绝越级汇报和越级指挥。企业管理者应帮助部门经理树立威信、使其影响力加强,而不是削弱,这样高的执行力团队也会随之而来。杜绝越级汇报、杜绝越级指挥的重点是杜绝越级指挥,虽然越级汇报可能在先,但是作为中高层如果接到越级汇报,告诉越级汇报的人“这件事你应该找你的直接领导汇报,他处理不了自然会找我,如果你实在有事,可以找你的直接领导向我预约”。高层管理者不能给越级汇报者提供市场,越级汇报的现象自然会杜绝。如果越级汇报杜绝了,高层管理者也不越级指挥,团队的执行力很快会加强。越级汇报、越级指挥多数是因为不合理授权造成,因为部门经理没有部门经理该有的权限,比如说在公司调整工资时、在发奖金时、在职位晋升时、在评优时、在公司组织旅游人员选拔时、在工作过程中审核、审批时等部门经理或多或少没有合理的权限。很多员工就会不得已越过管理学上禁止的门槛 ——越级汇报。久而久之,中层管理者即部门经理等就会人浮于事,团队的执行力也就无从谈起。

加强团队的执行力,公司管理者在实际的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合理的授权,杜绝越级汇报、越级指挥。从一个公司会议的组织者和参加人员的级别都可以看出该公司是否正在进行着不合理的授权、进行着越级指挥或越级汇报。会议参与者应尽量不要越级组织开会,一般的开会的组织者只能是上级或上级指定的人,参与者是该上级的直接下级。越级指挥、越级汇报如糖衣裹着的炮弹无处不在,日常工作中、大会小会中,甚至在喝酒聊天中时时刻刻在或多或少的进行着不合理的授权。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果不处理好越级汇报和越级指挥,进行不合理的授权,还要求有很强执行力的团队,是不符合因果逻辑关系的。“因”是合理授权、不越级指挥、不越级汇报;“果”是建立执行力超强的团队。合理的授权、不越级汇报、不越级指挥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为这要求中高层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会议、饭桌等不同人员、不同场合时刻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时为了进行有效的授权、不越级汇报、不越级指挥,还需要中高层管理者有意安排参与日常会议及饭桌人选。这样从细节入手才能使企业的管理符合因果逻辑关系,公司团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将指日可待。

全文阅读

大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为深入了解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相应的外汇管理政策需求,笔者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项调研。

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服务外包1[1]是指机构将原本由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并能借助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接包合同签约额2[2]由2009年的120.7亿美元发展到了2012年的608.4亿美元,增长了4倍,接包合同执行额由2009年的93.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524.3亿美元,增幅460%。

(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60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97%,接包合同执行额524.3亿美元,同比增长60%。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44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4.9%,执行额369.6亿美元,同比增长42.63%。

(二)企业执行集中度高。截止2012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27780家,比2011年增加了6460家,其中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的企业7510家。离岸执行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1180家,离岸执行额共307.5亿美元,占全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的83.19%;离岸执行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720家,离岸执行额275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74.4%

(三)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机构趋于优化,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占比提高。2012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中,信息技术外包合同接包金额为25.08亿美元,占总执行金额的67.87%,业务流程外包合同接包执行金额占6.14%,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合同接包执行金额占25.99%。

(四)离岸市场集聚度高。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香港等地,其中美国是最主要的市场。2012年全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中,来自美国的合同执行额141.6亿美元,占比38.3%;来自日本的占比11.41%;来自香港的占比7.52%。

全文阅读

区统计局统计法制工作总结

根据市局《关于20__年全市统计法制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为全面反映我区统计法制工作情况,现将20__年度__区统计局统计法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20__年区统计局按照“五五”普法规划,以农业普查工作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的重点和方法:一是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办法》为重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利用普法宣传月进行宣传,除在繁华地段设立宣传站宣传外,城区三个办事处和川道建制镇都设立了宣传点,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册等形式进行《统计法》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共发放《统计法》宣传单、画、册20__份,上街宣传《统计法》2次,参与宣传人数达26000余人次;通过深入广泛的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学法、知法、懂法氛围,为统计工作依法开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有力地促进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统计执法制度,完善统计执法程序

为加强统计法制规范化,完善激励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更好地发挥统计法制的监督职能作用。一是建立健全了报表报送登记制度,由专业人员对其报送的时间、表种和差错及是否迟报、虚报、瞒报、拒报、伪造进行登记;二是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按照省、市新制作的法律文书格式,及时补充印刷了各类法律文书。做到填写整齐、使用规范、不出差借,严把程序关。三是建立统计工作检查、督查机制,对乡(镇)、办事处统计基础建设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并对驻__中、省、市、区的单位报表情况跟踪检查,对迟报、虚报、瞒报、拒报、伪造统计资料的单位,做到发现一案,查处一案。

三、建立统计执法机构,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统计执法行为,真正做到执法不违法,办理案件程序化,局党组调整充实了__区统计局执法领导小组,由王国玉副局长任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统计执法做到发现一案、查处一案,使执法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全年共发《催报单》68份、《催领单》10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今年6、7月份集中力量,抽调局机关全体干部,集中对辖区规模工业企业、商贸住宿餐饮业企业、劳动工资部分报表单位等70家工业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发现了不少统计违法行为,对统计工作不够规范,违法行为轻微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单位进行了进一步的立案调查,并依法做出了处理。截止目前,偿有4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未结案)。其余案件已结案,并已归档。全年共查处违法案件19件,结案8件,处罚3000元案件1件,处罚20__元案件5件,处罚1500元案件1件,处罚1000元案件5件,通报、批评教育7件,通过统计执法达到了净化统计环境,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维护了统计信誉。

全文阅读

人大建筑法执法检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增强严格执行《建筑法》的法制意识,进一步推进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企业的监管力度,为促进全市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及实现“十二五”期间“四城”联创的目标提供有力的建筑法律保证。

二、时间安排

此次《建筑法》执法检查拟于4月中旬开始,5月底结束。

三、重点检查内容

1、贯彻实施《建筑法》以及相关法规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2、贯彻实施《建筑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3、进一步贯彻实施《建筑法》的改进措施;

全文阅读

关注外汇管理相关政策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不协调的问题

【摘要】随着工商总局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后,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自2014年开始把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年检改为年度外汇经营状况申报。与此同时取消了本年度已汇出外方利润、对外担保本年新增担保金额、外汇账户余额等多个数据项的填报。

【关键词】外汇管理 工商登记改革 影响 政策建议

2014年3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通知”从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检报告公示制度、放宽经营范围登记、建立异常名录制度等方面优化了营商环境。对处于管理下游的外汇局而言,“通知”的实施对现行的外汇管理相关政策在实施效果和可操作性方面将带来一定的冲击,值得关注。

一、工商登记改革后对外汇管理相关政策的影响

(一)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带来的影响

《通知》规定:公司股东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管理而言,这将对以实收资本为基础的外国投资者出资确认登记制度带来冲击:一是外商投资企业是否仍需到外汇局的外方出资确认登记业务亟待明确。二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债额度计算及减资、撤资、先行收回投资等业务是否依然依据实缴注册资本以及实缴资本数额的确定方法应进一步明确。

(二)年检报告公示制度带来的影响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将现行的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企业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信息公示平台向工商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这意味着外汇局现行的外汇年检制度将面临较大冲击:一是从以往外汇年检实践看,工商年检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年检意识,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外商投资企业的年检积极性,影响外汇年检成效。二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外汇年检依旧需要企业通过会计师事务所代申报企业数据,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部分企业可能存在侥幸心理,逃避年检。因此,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外汇年检是否继续执行及该如何操作需进一步明确。

全文阅读

区政促进执法联动方案

强化工作重点,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联动实践

(一)明确重点项目。年,各行政执法机关要结合区委、区政府近期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择取自身职责范围内通过单一执法效果不明显,需要通过联动执法方式完成的若干重点执法项目,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力争在最快的时间内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在总结去年执法联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各行政执法机关报送的执法联动项目应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矛盾问题;二是影响我区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难点问题;三是执法机关已经开展过专业执法,但取得效果仍不明显的事项;四是区委、区政府重点关注的需要由多个执法机关集中联合开展专项整治的事项。此外,对于共同处置突发事件等涉及行政执法联动的其他事项由各行政执法机关按照《意见》规定进行处理。

(二)落实工作要求。执法联动是对行政执法机关专业执法的补充与强化,为此,一方面,各行政执法机关在思想上要正确把握行政执法联动效能发挥与资源整合、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与“跨前一步”、行政机关日常监管与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联动的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以及行政执法的刚性执法方式与柔性执法方式等“五个关系”,牢固树立“优先专业执法、加强执法联动”的理念,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各行政执法机关在举措上要不断完善专业执法各项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快速、高效执法,时时体现“联”、处处运用“联”,实现全面、有效执法,确保社会管理问题“发现得早、落实得了、处理得好”。

(三)形成工作合力。各行政执法机关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务实的作风,落实工作责任,有效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完成任务;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重大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下好“一盘棋”;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既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更要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牵头作用,按照“职能最相近、处理最有利”的原则,及时确定主要执法部门和配合执法部门,在第一时间制定周密、有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规则及方案,及时组织实施执法联动,破解相关执法难题。

理顺工作机制,保障执法联动工作顺利开展

(一)明确职责分工。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明确各自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中的职责,对涉及的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将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与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的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相关内设机构、科室和责任人,做到明确分工到边;各行政执法机关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不同执法职权的法定义务和履职要求,按照“有权必有责”的原则,依法确定不同执法机构、不同执法岗位,以及包括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在内的所有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和承担责任的种类和形式,做到明确责任到底,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二)梳理事项依据。各行政执法机关要高度重视行政执法事项和行政执法依据梳理这项基础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人员。一是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及时梳理、调整行政执法事项和行政执法依据,明确职权、机构、岗位、人员和责任;二是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去年初步梳理的基础上,根据行政执法的动态发展和工作实践,进一步梳理相关部门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中的职责、工作内容、适用依据等;三是把梳理出来的具体执法职能、具体执法事项,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明确相关执法人员的职责和责任,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

(三)细化执法流程。各行政执法机关要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执法,通过加强程序制度建设,对日常执法工作中的基本程序、标准、要求进行具体细化,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中,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和践行《意见》规定的程序,并根据工作实践的动态发展,不断予以规范和细化。对于需要各方配合的执法事项,主要执法机关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善于借力各方执法资源,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有关问题发现、研判、处置的功能。对于专业执法无法解决、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执法事项,相关执法机关要根据法律原则,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工作实际的执法程序和流程,实现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实效化。

全文阅读

中小企业促进执法检查工作汇报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执法检查的着眼点;坚持把贯彻实施法律规定作为执法检查的切入点;坚持把切实解决问题作为执法检查的着力点;执法检查中,我们坚持把学习宣传贯穿始终,紧紧围绕《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的贯彻落实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后,我省高度重视法律的贯彻落实工作、为增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我们专题召开了省辖市局长会和全省中小企业协会会议、采取听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法工作汇报和省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情况汇报、突出抓好执法主体建设,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及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以及包括企业投诉在内的服务体系建设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下面按照会议要求,我把我省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执法检查的着眼点

《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后,我省高度重视法律的贯彻落实工作,特别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后,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的制定质量,促进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20**年初,我局组织七个调研组,对全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情况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广泛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积极履行对中小企业进行知道和服务的法律职责,着力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我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二,坚持把贯彻实施法律规定作为执法检查的切入点

为增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我们专题召开了省辖市局长会和全省中小企业协会会议,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家座谈,还在“中国中小企业**网”上开辟了执法检查专栏,开展了网上问卷调查,公开征集对执法检查工作的意见。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法律规定为准绳,对照规定检查贯彻执行情况,重点围绕五个方面进行,一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贯彻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过程中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制定的主要政策及措施。二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设立发展基因、安排贷款贴息、建立信用担保,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方面的工作情况。三是在加大创业扶持,鼓励合资合作,支持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四是建设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情况。五是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我们的意见得到了省人大的充分肯定,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这次执法检点突出,针对性强,检查内容都是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三,坚持把切实解决问题作为执法检查的着力点

采取听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法工作汇报和省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情况汇报,召开企业界座谈会,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到有关职能部门查阅资料和网上征集社会各界对执法工作的意见等形式,召开了8次由各方面参加的座谈会,深入12个县(市、区)的近30个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实地检查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情况。

全文阅读

外汇银行政策传导效果分析

一、当前银行传导机制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银行内部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削弱政策传导效果

1.本外币一体化趋势影响下银行传导手段准备不足。当前银行经营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本外币一体化经营模式,该模式将对外汇管理政策传导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一是各银行涉及多个外汇业务部门,政策传导难度增大。目前,湖北省外汇指定银行外汇业务平均涉及5个内部部门。外汇业务涉及部门多势必对外汇政策传导途径造成交错复杂的影响,增大横向沟通协调难度,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政策传导时效性和准确性,面对政策传导执行,部门之间甚至产生相互推诿的情况。二是国际业务部门将逐步取消,原有优势不复存在。大部分银行均朝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方向发展,该模式中国际业务部的职能将弱化或取消,外汇业务与人民币业务一同按流程分割于各部门,以前通过国际业务部门综合管理、集中传导外汇政策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此外,由于没有了外汇业务主要负责部门,与外汇局进行沟通联系的主体模糊,增大了外汇局政策传导工作量,削弱了传导效率。三是外汇业务战线拉长,政策传导风险增大。由于分级授权层级过多,超权限逐级报批,外汇业务战线拉得太长,易增大时滞,极大地增加了基层一线部门业务操作合规风险。同时,由于层层转授模式形成利益多头,目标各异,不仅加大了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上的风险,而且容易造成政策传导失灵。2.部分银行经营导向与政策传导目标契合度不高。在不同经营理念和导向下,银行部门构架与人员配置方式、业务数据传输模式、银行外汇资金流动渠道等存在差异,导致各银行传导政策的进度不一,传导效果也参差不齐。一是以盈利性目标的经营理念,直接影响对外管政策的重视度,进一步影响外汇业务开展和内部控制机制运行。银企合谋赚取汇差、利差的手段增多,违规、打球行为愈来愈隐蔽,极大地弱化了、甚至是对冲了外汇管理的原有政策意图。银行经营理念与外管政策及管理改革方向的偏离度,决定了政策传导风险系数大小。二是客户导向为主的经营导向,难以实现传导风险可控。当前,银行普遍采用前后台分离式模式,前台部门更注重“一对一”地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这样在外汇政策传导执行过程中,更偏向于接受和执行便利化操作、有益于拓展客户和推广业务的内容;而后台部门受前台影响,难以形成针对传导风险的监管手段和防控措施,使政策传导和执行力度上有欠缺,弱化了政策执行效果。3.银行基础设施建设对政策传导要求的承载力较弱。一是内部传导渠道不畅。外汇局文件政策精神从银行总行到基层网点行的传导时长普遍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在当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对迅速理解和推广政策不利。二是基层银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银行国际业务人员的外汇业务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决定着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的好坏。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区域调整,机构集中向经济相对发展地区增设营业网点,引起国际业务人员紧缺,熟悉外汇业务人员“跳槽”频繁,对外汇业务操作掌握不全面。日常监管中发现,银行违规问题多是由人员更替交接不畅引起的。三是部分银行外汇业务部门设置不利于政策传导。银行的外汇业务涉及多个部门,与外汇局无直接沟通渠道,其牵头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也大打折扣。

(二)外汇管理政策传导源头不足,削减政策传导效力

1.外汇政策本身特质不便于银行的理解和执行。一是外汇管理政策具有短期性、临时性、调整频繁、变动快等特征。近年来,外汇局加大了改革力度,外汇管理政策出台、变动相当频繁,使银行、企业等涉汇主体在执行中具有了盲目性和不确定性,难以跟上节奏、适应变化,严重影响了政策传导效果。此外,某些具体业务管理规定散落于多个文件之中,且涉及时间跨度大,常常一项政策调整后与其关联的制度规定没有同步进行调整,导致银行操作执行难度增大。二是外汇管理部门为下游管理部门,政策制定本身具有滞后性,政策的出台具有客观局限性,基本都是为了某项工作或特定的需求而制定的,时间跨度大、政策散落各个文件等等,不仅给外汇局管理人员学习、了解和掌握带来困难,更对银行贯彻执行外管政策增加了难度。2.外汇管理部门政策传导的传统渠道面临瓶颈制约。外汇局向银行进行政策传导的传统渠道,主要指直接窗口指导、下发文件、政策宣传培训等,在新形势下,传统渠道面临巨大挑战:一是直接窗口渠道功能弱化。如货物贸易改革使“现场监管”逐步向“非现场监管”转变,95%的企业不再与外汇局直接打交道,因而直接窗口指导渠道利用率大幅下滑。二是外汇局文件下发渠道效率过低。由于传导层级多,以下发文件的形式进行政策传导时效性较低,而且不能及时获得政策传导的效果反馈信息。同时,由于形势变化快,存在政策传导与形势逆行的风险。三是政策宣传活动效果有限。每年除了大型的“诚信兴商”活动来宣传有关外汇管理政策外,外汇管理部门开展的全国性的全覆盖面的政策宣传活动不够多,广大群众对外汇政策了解的主动性不够,宣传效果难以落到实处。3.基层外汇管理人员力量和配备达不到传导要求。一是人员力量薄弱影响传导工作开展。由于人员少,日常服务性事务较多,难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开展行之有效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指导性工作,只能在办理具体业务时进行宣传和讲解。尤其是近年来外汇政策调整变动力度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管理、个人外汇管理、货物贸易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等需要推动的外汇管理改革工作繁多。因此,一方面是外汇管理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更新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人力资源不足,制约外汇管理传导机制效率,削弱了外汇管理政策传导效果。二是人员结构现状制约传导功能发挥。在当前改革推进形势下,岗位要求综合掌握涉及贸易外汇收支管理的各项业务知识、熟悉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的业务技能,熟悉企业财务、英语、国际贸易和结算专业知识,基层外汇管理部门缺乏这种高素质人才,使外汇监管政策效应难以得到全面的发挥。

(三)涉汇主体及市场环境因素影响,压缩政策传导需求

1.部分地区涉汇主体的政策需求不足。对于外汇业务种类少、业务规模小的地区,涉汇主体主动咨询和反馈意见建议的积极性不高,主动获取政策意识薄弱,主动反馈政策意见建议的基本没有,都只在业务办理遇到阻碍的时候才联系咨询外汇管理部门。2.外汇黑市分流了部分正常政策需求。外汇黑市是指非法进行外汇买卖的市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街面上零散的“黄牛”,主要是在外汇指定银行附近或涉外活动比较频繁的场所,如旅游地区、涉外宾馆附近等,交易形式也日趋隐蔽,如通过互换银行存单,或者在街上谈妥之后到其他地方交易。二是地下钱庄、黑窝点。这是一种非法组织,替代了银行的部分功能,成为地下银行。利益的驱动是旅游外汇黑市活动久禁不绝的根本原因。由于正常合法渠道被非法渠道所替代,导致这部分政策需求(主要是个人外汇业务)减少,从而倒逼银行政策传导责任心降低。

二、对策建议

全文阅读

浅谈会计控制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优化财务资源、防范财务风险的一种管理模式,是财务管理最重要的抓手和管理载体。通过会计控制体系(ACS)建设的实施,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对业务预算的管理职能,树立业务部门从预算管理、经费控制等角度平衡业务预算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财务与业务的融合程度。预算编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其编制质量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严肃性。

关键词 会计控制体系 预算管理 优化财务资源 防范财务风险

第一,领导重视、统筹规划预算工作。本单位领导非常重视预算的管理工作,在每年的十月下旬即启动下年预算的编制布置工作,通过审核与规划对标、与年度任务对标、与经济目标对标的预算纲要,把关全所的年度预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由财务管理处牵头,全所各部门参与,根据业务职能划分为科研计划、生产、民品、固定资产投资、人工成本、管理费用六大板块,各业务管理部门分级编制、逐级汇总进行专项审查,在经过“两上两下”预算申报与审批后,财务管理处最终汇总形成指导全年工作的所内预算。

第二,报表规范、基础数据采集充分有效。所内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预算报表体系,分为财务预算、业务预算、专项费用预算、投资及筹融资预算四部分,每一部分都细化成相关表格,并注明责任部门、编报内容及填报责任分工,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各部门根据经费需求情况填报的预算经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审批后上报财务管理部门。

第三,编制方法科学合理,预算数据有据可依。业务预算是编制预算的最主要内容,它与利润预算关系紧密,一方面是利润预算的依据;而另一方面,业务预算也受到利润目标的制约。财务管理处在取得各业务部门上报的基础数据后,依据批准的编报大纲的指标要求,开始编制财务预算。

编制预算的方法不是采用对上年数据进行简单的增量或减量的方式进行预测,而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账户模型,把所有收集到的预计发生数据填入模型,以模拟决算的方式,把销售收入作为起点,以实现利润指标作为终点,对于人工成本、税费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刚性需求优先满足,对于有国拨资金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按照批示做出收支预算,对于管理费用等按照上级要求以控制数的方式进行预算,对于自筹资金、提前垫支经费项目及型号成本的预算根据账户模型的平衡原则,在综合考量现金流量指标的前提下,做出预算控制数。在此基础上填报利润、资产负债、现金流量三张财务预算主表。这种编报方式科学合理、依据充分、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主观性对于全面预算编制的影响。修改预算时,也是在账户模型中修改,数据自动建立匹配关系,修正报表数据,从而提高了预算编制的效率。

一、预算控制与执行

预算控制与执行作为全面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决定了预算指标是否得到有效落实。本单位针对预算执行控制环节,特别是经费支出审批环节,根据ACS的有关要求及相关规定主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全文阅读

如何认定及应对被执行人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

司法公正是社会最后一道屏障,面对执行难这个问题,各级各地法院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和解决,以切实保障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定义务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做出的生效法律裁判文书,申请人依法申请强制执行以维护其合法权益;主要因为债务人违背诚信原则,自愿偿债意识淡薄。

一、执行难的局面成因复杂

执行难,是指由于人民法院执行员的内在因素、执行环境的外在影响、被执行人的客观执行能力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在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无法实现。

社会现状中守法经营的观念较差,大量的债务人道德观念淡薄,逃债、废债、赖债的思想严重,有的债务人视法律和法院判决书为儿戏,肆意对抗法院执行,法院不得不加大执行力度,强制其履行义务。

二、被执行人出资不实及恶意转移财产等现象频繁出现

为逃避执行,被执行人以各种手段千方百计转移、隐匿、消耗其所有的财产,有些案件的被执行人甚至在诉讼乃至仲裁阶段就开始转移、隐匿财产,一旦进入执行阶段,早已是人去楼空,财产踪影难觅。

我们重点讨论:即其股东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资产,未经法定程序评估作价;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判定及应对,以实现最大限度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

1.被执行人出资不到位的,应对承担法律责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