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植物学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植物学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 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 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 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

2.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全文阅读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个人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植物换盆,公园中大树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联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把树木栽培知识更好的学习与应用。

二、实习路线

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南京宝穿船厂遗址公园——树种调查——南京滨河——南京石头城——南京国防园

三、实习过程

为期五天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蒲葵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公园里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会重点报告,最后还附录一张树木调查表,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载植

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迟;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全文阅读

植物保护毕业学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植物换盆,公园中大树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联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把树木栽培知识更好的学习与应用。

二、实习路线

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南京宝穿船厂遗址公园——树种调查——南京滨河——南京石头城——南京国防园

三、实习过程

为期五天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蒲葵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公园里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会重点报告,最后还附录一张树木调查表,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载植

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迟;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全文阅读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 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 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 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

2.1黑石顶简介

2.2 实习内容

7月5日 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全文阅读

高等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

摘要:植物解剖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实验报告是学生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教师评价考核实验效果的重要途径。实验报告内容及形式合理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设计及总结分析能力。通过修编《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及其试用,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效果,为相关院校的相关专业实验报告册修编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实验报告;修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71-02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植物解剖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植物解剖实验的内容包括:(1)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有丝分裂、组织的类型及植物各器官的结构等。(2)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形态描述,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加强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及对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2)通过完成实验报告,验证并理解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达到对所学内容总结和巩固的目的。实验报告内容的科学设置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完成实验内容,将课堂内容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实验课程的效果。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册的修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在参考总结相关课程《实验报告册》修编成果[2]的基础上,修编了《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并且通过2年的试用,对《报告册》内容进行了完善。以下对本《报告册》特点及应用结果作简短报道,希望能为相关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植物解剖学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园林、草业及农业资源类专业的必修课,每年为相关专业25个左右班级的学生开设该课程,课程计划46学时,实验课20学时,分十次完成。该课程有统一的大纲、指导书[4]及完整的考核体系。通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曾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但是,实验报告一直沿用传统的图画本或实验报告单方式,报告内容根据不同老师的要求而不同,主要是绘制结构图并注字。该实验报告单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不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不能将实验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2)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结构图的绘制,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在没有搞懂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参照挂图进行结构绘制,出现只要图画好了,植物学实验成绩就高的错误倾向,影响了实验课程的效果。(3)实验报形式单一不能够完整地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完成及总结情况,削弱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二、修编《实验报告册》的特点及优势

1.实验报告册的形式及内容多样化。根据试验大纲的内容,本实验报告册设置了10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内容及实验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绘制结构简图并注字、完善结构简图的部分内容、根据实验内容完成表格、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填空,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对课程关节内容进行总结等。该实验报告册形式多样化,解决了以往所使用实验报告单中报告形式单一的缺点,能够比较系统地总结和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状况,较好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材料结构特点的实验态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结果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实验的效果。

全文阅读

研究性野外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理念。通过对生态学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了研究性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包括:营造研究性氛围、认知性与研究性实习内容并重、利用自拟项目驱动、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和网络课程互动以及实习成果报告等模式,进行综合能力提升。经过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态学实习 研究性教学 问题性 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56-03

一、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现状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已成为我国高校开展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之一。[1] [2]生态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生物、环境、农林等相关学科的核心课程。2011年生态学被增列为一级学科,由此可见其重要性。野外工作是生态学研究与应用的基础,野外实习则是生态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3]很多高校对生态学实习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从实习基地建设[4]、组织与管理[5]、教学过程改革[6]等多方面均进行了有益探索。徐驰等(2012)提出了实习内容多样化、综合观测、实验与建模途径、因地因时制宜、联系前沿理论与具体研究工作、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等若干生态学野外实习模式。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研究性野外实习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秦钟等(2009)建议生态学实习应适当安排综合性、创新性实践项目;杜照奎(2013)、龚红梅等(2013)尝试了研究性生态学野外实习。由于不同院校学科背景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差异,研究性野外实习体系仍有待于整体规划和更新,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不强,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和特色性,缺乏成形的、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等。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效的生态学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探索。

二、研究性野外实习模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专业充分利用北京延庆在气候、生境、物种以及植被类型的优势,建立了生态系统多样的生态学实习基地:北京延庆松山和野鸭湖湿地,结合本校学科背景,实习内容确定为森林群落特征调查和湿地植被多样性调查,以森林生态调查为重点。我们在总结多年野外实习工作的基础上,对生态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

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植物学实验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具体从强调上课纪律、避免逃课,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教师尽职尽责、及时解决问题以及改革考核模式、提高学生重视程度等方面加强改进。

关键词:植物学实验教学;问题;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42-02

植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植物学实验作为生物大类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必修实验课程,在这门实验课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就植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通过分析植物学实验课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授课效果的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的后果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实验效果不佳。

(1)课堂纪律差。植物学实验课上最常见的“开小差”行为就是“玩手机”。随着电子信息业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高校学生几乎100%都有手机。学生在上课时收发短信、打游戏、看电子书、入网浏览网页已成为普遍现象。学生一旦迷恋“玩手机”,根本无心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永久制片,从而导致学习自主性低,学习效果差。

植物学课堂纪律差的第一个体现是“逃课”现象的存在。目前,本校植物学实验不单独计成绩,实验报告成绩以20%的比例计入理论课总评成绩。因此,学生从思想上并不重视实验课。若授课教师对学生平日考勤抓得不紧,学生便无所顾忌地逃课,课后照抄一份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交给老师,便应付了事。若授课教师考勤严格,学生便会找其他班甚至其他学院的学生来滥竽充数,顶替自己上课。授课教师如果对本班学生不熟悉,也会使学生蒙混过关。

全文阅读

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及问题思考

[摘 要]植物病理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实践性强是该课程的一大特点。因此植物病理学实验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学生人数较多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中心环节。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主要有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改革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植物病害诊断 网络教学平台 考核方式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20-03

植物病理学是我校农学、园艺、植保以及草业方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其中普通植物病理学是这些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农业植物病理学则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进一步学习的专业必修课。普通植物病理学系统讲授植物病害概念、病原学和病理学及病害防治原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技能,并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农业植物病理学系统讲授主要农作物病害的为害状(病症、病状)、病原物的形态特征和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要求学生学会辨别主要病害,能够掌握重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并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因此,无论是普通植物病理学还是农业植物病理学,都涵盖了症状、病原、病害发生规律、病害防治等丰富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有学习的激情,全力投入,不断地总结以及在实践中检验和应用所学知识。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课的内容无论怎样丰富,都属于理性认知的范畴,因此加强实验、实践是学好植物病理学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家的重视,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强调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相关文件也不断出台。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加强了实验课程建设,并于2006年将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分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同样,2010年将所有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病理学统一称为普通植物病理学,将实验从讲课中分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即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并且将学时从16学时增加到32学时。

在对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进行教改探索中,我们组建了教学小组,加强了多媒体教学,结合科研内容、科研成果和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在介绍果树病害时,我们以核果及仁果褐腐病、苹果轮纹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为例,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利用科研中获得的清晰、丰富的症状照片、病原图片详细介绍病害的发生危害等内容。在植物病理学实验中进行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实践能力

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主要按照病原的类别安排实验,而且,绝大多数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比较缺少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所讲授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0年以前称为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包括讲课和实验)进行更新,从2004年开始,压缩原有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植物病原分离、致病性测定、植物病原的快速检测及自采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等实验。在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中,我们增加了观察稻瘟病菌在洋葱表皮上萌发过程、条锈病菌对不同抗性小麦的田间抗性观察以及学生到田间观察和诊断病害等实验。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些实验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全文阅读

农业专业之植物栽培教学探讨

摘 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中职农业专业教学实践,就如何优化植物栽培教学提出了几点见解,以期对提高植物栽培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业;植物栽培;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27-01

农业种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可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就中职农业教学来说,植物栽培教学需要跟上时代的进步,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创新。在这方面,各个学校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植物栽培教学方式需要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对其要求,来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更新。

一、采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

植物栽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程,该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的创新和实践的机会。在课堂,老师需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在讲解理论内容时,要插入大量相关的图片和短片内容。这些照片和短片可以是老师自己在植物栽培过程中自己拍摄的,也可以是利用网络资找到的图片。这些图片不仅要具有典型和形象的特点,最好还要具有趣味性,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播放有关植物栽培的短片,使学生对植物栽培的过程,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例如在讲解植物栽培成苗的过程,如果只是利用电子课件将课本内容展示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来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觉得讲解的内容单调乏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农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农业植物栽培技能的重要环节。每节课后,笔者总要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章节及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并使学生面对提出来的问题产生强烈弄明白的愿望和兴趣,鼓励学生去预习,看哪些同学能通过预习把问题解决得最好。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下节课提问,要对预习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对预习不好的提出希望。这样便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也就有效处理了从感知教材到理解教材这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求知、主动探索的学习能力,并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总结的好的学习习惯。

全文阅读

植物学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探讨

【摘要】传统的植物学实践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弊端,难以适应植物学学科的发展和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文章从植物学实践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新教学观念,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植物学实践技能,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植物学 实践教学 改革

植物学是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生物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如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奠定基础,学科地位十分重要。同时植物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植物学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是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1]为了适应我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们从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对植物学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

1传统植物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过程中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方法单一

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过于简单,验证性实验偏多,实验课几乎就是看切片,完成实验报告。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方法一般以"灌入式"为主,每次实验都有统一的实验指导,统一的操作方法。这种机械的操作和模仿,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做过的实验印象不深,限制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提高。 [2]

1.2野外实习模式陈旧,实习效果不理想

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亲近自然、认识植物的第一课,过去野外实习时是学生围着教师,教师不厌其烦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单纯地告诉学生这是哪个科哪个种,学生得到的是表面、零碎的间接知识。同时野外实习也成了单纯的认识物种竞赛,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一些常见植物。离开了实习地特定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到的知识逐渐淡忘。学生实习过程中制作植物标本和鉴定植物的能力无法得到规范和提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