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教改革论文

职教改革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教育教育改革论文

一、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困难

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的内容很多,但由于校企双方没能找好共同利益切入点并围绕切入点展开后继系列相关的合作,难以构成合作链从而形成紧密的合作态势。因而教育教育改革容易造成断链的现象,显得不够规范和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力度不理想,改革和建设的成效不明显。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强有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首先,对外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确定合作的主要内容,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由学校牵头组建由政府(或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合作平台,以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为纽带,将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融合在一起开展合作。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合作平台的决策和管理运行制度,形成合作方之间人、财、物、地的供给保障机制及合作的激励机制。其次,对内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调动内部资源为校企合作有效服务。健全学校内部校企合作校、系、专业(群)三层级组织机构,重点改革学校内部有关工作经费自主使用、劳资分配、人事管理、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保障和激励制度,同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工作职责和义务,调动校内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和服务。

(二)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形成合作

链,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长效合作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指学校或学校的一个强势专业或专业群选择区域内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成长性好的企业集团或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一个人才培养的实体,开展丰富的多元合作。各专业(群)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与校企合作平台的企业成员单位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围绕切入点开展系列合作形成合作链,促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校企双方唯有有效整合双方的人、财、物,才能促使利益共同体更快形成并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实现长效合作机制。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全文阅读

高职法律教育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法制建设需求越来越高,高职法律教育在招生方面也逐渐放宽,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但是高职法律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束缚比较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通过研究高职法律教育的改革探索,对我国高职法律教育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法律教育;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法律教育发展比较快,学生人数也逐年增长。但是,学生过多也会对法律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学生多就业机会少,会出现人力资源浪费,学生质量不高等现象。目前,我国各高校法律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高校法律人才与社会法律人才需求不相符,学生就业情况堪忧,所以,高校法律教育如何开展教育工作,如何培养出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的法律人才,提高学校人才质量,是高职法律教育改革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一、高职法律职业教育现状

从我国高职法律教育来看,培养一批具有高文化素养和专业性较强的法律人才,需要花费6年的时间。在我国高职法律教育中,本科院校是4年,高职院校是3年。高职院校仅有三年时间来培养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可见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比较大,难度系数也比较大。据了解,我国高职院校法律系的学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他们在毕业之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理论知识不牢固,且毫无社会经验。究其原因,高职院校在法律教育中,教学内容没有顺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结构不合理,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法律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辅助人员和几层法律服务人员的录用考核制度不完善。录用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高职法律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学生难以就业,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成果不明显。因为高职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律辅助人员和几层法律人员,但是因为这两种职业的录用考核制度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职业资格考试不完善,各单位会根据岗位需求招聘法律人才,且招聘时间、标准、方式各不相同,学生难以应对复杂的招聘机制。(二)教学与就业脱节。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一般学生的职业技能比较高,所以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比较重要。但是高职法律教育中,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少,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法律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能力比较差。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压缩或取消学生的实践课程,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对。现在社会需要具有操作能力的人才,能够胜任司法实务中的具体操作程序,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应该是面向操作性的人才。高职教育其实就是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既然已经制定了目标,就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不要再沿用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以就业为导向。而现在的法律市场主要是需求一些法律辅助人才,懂法律基础知识,会实际操作。所以争取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三)高职法律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在高职法律教育中,多数法律专业指导老师的职业能力都比较低,只是掌握了比较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际的法律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在高职教育中,法律教育的发展历史比较短,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师资队伍。很多高职法律指导老师都没有实际的法律禁言,多数是“双师型”。这类指导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等都不高,不能满足高职法律教育的需求。

三、高职法律职业教育改革的举措

全文阅读

职高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职业高中学生改革需要

论文摘要:课改,说到底,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需要,更不是改革者的索要。因此,编者在编教材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有关部门在改善教学坏境、制定考试制度时,都应该考虑到职业高中学生学习和择业的需要。从而使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课改”这一举措己屡见不鲜,很多有识之士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应当承认,课程改革的确能给职高语文教学带来一阵春风、一片绿色,但谁又敢否认当今职高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颇低,语言交际能力也难登“大雅之堂”的现实呢?也许,改革者应该反思:在“改”之前,是否搞清楚了最需要课改的是谁,课改到底为了谁?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改来改去,也许还是在原地绕圈子,甚至与课改的真正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课改,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一、改教材

毋庸置疑,职高生源的质量是无法与普高生源质量相比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字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高年级程度上。如果面对这样的学生,在其字还没认全,基本阅读能力还欠缺的前提下,强迫他们去分析寓意深远的文章、描述远离他们生活的人物,结果必然会出现一节《逍遥游》游睡了学生,“游”累了老师的尴尬。这样久而久之,教学相长就会变成教学相克:学生越学越不想学,教师越教越没劲。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即“主张教学要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教学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让他们“跳一跳”之后就能够接受。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应是编者的首选。当然,职高的考试机制和职高的教学内容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大环境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小环境来达到改革的目的,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语文钾力,把职高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学校不妨编写校本教材,图文并茂,设计精美,内容侧重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的文章,精美时文、名人传记、专业前沿知识介绍、哲理故事、小小说、网络文学作品都可以人选。在学生愿意“看”教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训练其阅读能力;在学生愿意“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引导其领悟人生哲理与职业道德。一名初一的新生看了严凌君老师编的《成长的岁月》后给严老师发“伊妹”,说:“严老师,我是您这本书的新读者,我看了这本书兴奋得要跳楼了。”严老师赶快给他回复说:“……之所以编这套书,是为了让你更好地活着…”可见,教材真正给学生好东西,他们是会有喜悦的。

教材还应多选用些实用性的内容。职高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想毕业后尽快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和其就业有关的内容自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与其让学生搜肠刮肚地编一篇复杂记叙文,不如让其学会写收据、会议记录等;一与其让学生头晕目眩地背诵一篇文言文,不如让其轻松地上节语言交际训练课,学会“说话”。

课后习题难易程度耍适合各层次的学生。太难,基础差的学生会失去兴趣;太简单,基础稍好的学生又会不屑一顾。所以习题应以基础字词填空和选择题为主,分析题为辅,分析、讨论的问题设计是用来引发学生思考的,无须有“标准”答案。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钾”,只要学生能谈出自己的观点,满足表达的需要,练习也就达到目的了。

全文阅读

高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以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高职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教”与“学”关系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这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为核心。因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便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当前,高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仍然以课堂、教师、教材及电视广播技术为主体,以培养和训练趋同性思维见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已不能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寻求改革的出路。而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实现教学内容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毋庸置疑将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国际国内把“现代教育技术”比喻为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能在新世纪教育中处于有利位置。这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将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首先,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使内容形式呈现出多样性。这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几个环节构成,多媒体技术则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例如,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以及一些事物的运动规律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多媒体技术可以放大或缩小时空距离,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总之,怎样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就怎样操作运用。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习的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巩固,就越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2]其次,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应用于教学可大大增强学习者的参与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体现教学的个性化,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习娱乐融为一体,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再者,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好,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均可通过集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形式在相关的教学领域中传递、交流,使更多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课件的学习获得在普通教室中难以得到的精神食粮。另外,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当应用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首先,网络教育具有资源共享,信息量大的特点,这大大提高了教育过程的科技含量。目前,在Internet上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3]运用网络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问题,有利于发展其联想思维能力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其次,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综合应用提供了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充分体现出了个性化教学和层次化教学的特点,这是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先进的教与学方式。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对学习的内容会理解得更深刻,学习思路会更开阔,学习方法会更多样化,智能培养也就会更高效,学习效率也就会更高。此外,网络教学还可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现代远程教育通过网络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每时每处都可以学习的条件和模式,使学生接受优等教育和公平教育的机会增多,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和在校教育,学习不再是接受某一学校、某一种单一的教学,而可以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学习多元化。总之,网络教育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多向性、反馈性的特点,可以使学习者成为教材制作的设计者,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是从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中产生,并影响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培养。[4]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虚拟现实,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高度交互的多媒体环境,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完全沉浸在计算机所产生的虚拟世界中。虚拟现实具有多媒体的诸多特点,如高度集成了多种媒体,信息表征具有高度交互性、多样性、灵活性,要求学习者积极参与。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模拟,能够表现某些系统(自然的、物理的、社会的)的结构和动态,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例如,在虚拟的化学系统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假设,将不同的分子组合在一起,电脑便能虚拟出组合的物质来。通过这种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很有可能研究出新的物质。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设虚拟教学环境可以减少硬件投资,却可以达到和实际实验环境等同的教学效果。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教师或学生能在电脑上精确地做各种试验,包括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去做的实验,并达到真实实验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又可避免真实实验或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如在虚拟的地理实验室里,可以做地震波传播、火山喷发等实验;在虚拟的生物实验里,可以做各种解剖实验。以往,对于危险的或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实验,一般采用观摩电视录像的方式来取代,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实验,获得直观感性认识;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则既可以免除可能的危害,又可以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此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技能训练。如军事作战技能、外科手术技能、教学技能、体育技能、汽车驾驶技能、果树栽培技能、电器维修技能等各种职业技能训练。由于这些虚拟的训练系统无任何危险,学生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操作技能为止。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还可进一步构建协同虚拟环境技术下的网络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室,实现合作实验,远程验,协同研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地、无顾虑地随时上网进入虚拟教室或实验室学习,获得与真实实验一样的体会,从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完成实践技能的训练。[5]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需灵活地进行决策,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充分锻炼和提高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论文

一、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据某调查显示,人才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人际沟通、工作态度、创新意识、道德品质等六个方面。许多企业把道德品质列在人才标准的首位——强调对职业的操守和负责任的态度。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的关注远不如对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的关注。专业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更看重知识更新的能力,而工作经验可以在企业工作中去积累。[1]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转换和适应新职业的能力成为生存法则。确立高职教育教学立足“素质本位”,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这就为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强调专业素质教育,也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还是能应变、生存、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世界,总理去江苏考察时特地到当地一所职业院校,与学生交流中讲到,现在就业形式比较严峻,高职学生不仅要懂得知识,还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生存。

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知识理论本位”模式、“专业能力本位”模式和“人格本位”模式。“专业能力本位论”以单一的专业技能为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视学生的人格、身心素质、语言能力等为附属性的东西,甚至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无足轻重了。“人格本位”模式以人为中心、以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和“人格本位”模式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能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生存、发展,用向上的精神和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通过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处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走向职业成功。[2]

三、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职教学改革措施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高职教育同样承载着职业与人格完善的双重任务。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还没有真正体现这一精神。

全文阅读

高职Word教学改革论文

1Word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选取Word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更侧重Word的实用性,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完之后能够用得上。本文着重选取了九个模块的内容,即Word2003基础、制作文本、段落格式、字符格式、文档格式、表格、图形对象、长文档及批量文档。在“Word2003基础”模块中主要选取有创建文档、Word2003的工作环境、保存文档、查看文档、管理文档、文档安全及打印文档这些内容,在“制作文本”模块中主要选取有移动插入点、文本编辑、超链接、查找、替换和信息检索、输入字符、校对或修订文本、修订、批注和摘要这些内容,在“段落格式”模块中主要选取内置段落格式、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及多级列表这些内容,在“字符格式”模块中主要选取字体、修饰字符及中文版式这些内容,在“文档格式”模块中主要选取切分文档、页眉和页脚、主题、背景和水印及页面设置这些内容,在“表格”模块中主要选取创建表格、编辑表格及设置表格格式这些内容,在“图形对象”模块中主要选取绘制基本图形、自选图形、编辑图形、图片和剪贴画、艺术字、文本框、图示、图表、数学公式及图形对象的格式这些内容,在“长文档”模块中主要选取编辑大纲、主控文档和子文档及引用这些内容,在“批量文档”模块中主要选取信封和标签、大量邮件、窗体这些内容。通过两年的试验,学生基本掌握了文档编辑的基本内容。

2Word理论课教学的改革

2.1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进行Word理论教学时,教师主要采用了“自学-提问-讨论-讲解”的教学方式。在Word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课程内容,这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学会发现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会首先要学生把理解不了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将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对一些简单的问题马上进行回答,对一些比较难懂的问题,让学生们首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让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来回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查阅很多的资料,可以翻教材、可以找参考书、也可以上网查找答案,而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查阅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难理解的知识内容。在完成了前面三个环节之后,再由教师对这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讲解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理论知识系统化,二是重点讲解难点知识,让学生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2.2理论课教学手段的改革

以前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手段是在教室里借助黑板来边板书边讲解,后来逐渐用到了投影系统。但这些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在进行Word理论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积极改革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其教学效果。在Word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用到的教学手段主要有:黑板、投影系统、世界大学城空间、qq学习群及电子邮件。黑板和投影系统这里不多讲了,世界大学城空间主要是将一些Word的教学资料上传进去,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入到里面去学习,qq学习群是供大家在课后的时候来进行在线交流与讨论,学生可以在课后的时候通过qq群与同学和老师在群里面来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电子邮箱是当老师没在线时,学生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来向老师提问,当老师上线后就可以马上看到,然后来对学生的问题以邮件的形式进行回复。

3Word实践课教学的改革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有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很多学生不了解中医,有的同学甚至对中医存在偏见,认为中药不治病,学习中医没有前途,他们根本就不热爱中医,怎么能够把中医学好?那么我们老师就有必要把中医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热爱中医。我总结了一下,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展现。

中医药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无数中医药老前辈记下了他们积累的经验,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说:“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1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中医辨证论治,是指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这与哲学理论中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相一致。

1.2中医学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有了“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现在世界人口老龄化,人的寿命延长、人口数量巨增与预防医学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1.3中医在治疗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无论是急性病中风还是慢性胃肠炎,无论是常见病感冒还是最近才有的“非典”,在其治疗过程中,中医都起着不可代替、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有好多疾病,用西药治疗无效甚至延误病情,用中药却药到病除。

1.4中医在副作用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大部分中药无毒副作用,有些中药本身也是食物,是强身健体的补品,古有“药食同源”之说。而西药毒副作用就比较大。美国医学协会刊物曾登载一篇报告说,美国每年有10万多名病人死于药物反应,药物反应在美国已成为导致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研究者对美国医院过去30年有关用药不良反应的39种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将用药不良反应定义为“药物剂量用于人体预防、诊断及治疗目的而造成的任何有害,非故意和不良的效果。”根据这项研究,平均有7%的病人每年有一次用药不良反应。研究人员估计,“1994年共有2216000名病人出现了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106000名病人出现致命的不良反应。”这意味着用药不良反应在美国可列为引起死亡的第四大因素。研究者补充说,这些数字也许只是保守的,因为他们对药物不良反应下的定义,不包括错误服药,过量用药,滥用药物和治疗失败所造成的后果。控制药物反应也意味着花费更多的钱。一项美国研究估计,治疗药物反应的总体费用,每年高达40亿美元。比如青霉素这一最常用的抗菌素,它有以下不良反应:(1)可引起过敏、甚至死亡。所以用青霉素之前,必须先做皮试。(2)降低人体免疫力。青霉素不但杀菌,还杀伤人体的白细胞,降低人体的抵抗力。长期大剂量用青霉素的人,抗病能力会越来越差,更容易患病。(3)青霉素用苯甲醇溶解后肌肉注射,可引起肌肉不可逆性坏死。2~3岁儿童臀部反复多次肌注,长大后两腿不能直立而患“蛙腿病”。

全文阅读

高职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但同样也体现出许多的弊端和不足。由于受专业性质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往往忽视了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笔者一直从事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体会到了物理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变化。因此,围绕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改革高职物理教学,我们应该先从高职物理课的功能认识入手,了解高职开设物理课程的真正目的和实际意义,从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一)高职物理课的功能

1.基础功能。物理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物理教学要围着专业课转。过分强调“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需要什么物理课就上什么,会影响物理课功能的发挥,阻碍专业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2.提高功能。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让学生不但能理解专业课的内容和技术原理,而且具备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功底,具备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的能力。

3.协调功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学科、新技术不断交叉、融合,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专业课程的结构、内容和专业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单靠专业基础课是不能很好协调的,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才能使它们很好地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并补偿专业教育中知识面的不足,使学生获得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达到一定范围的“宽基础”。

4.素质教育功能。物理学是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应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品质,养成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高职物理教学改革

1.正确理解教育要求。在高职教育中,“以‘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不应只理解为专业课内容“够用”,还应考虑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职业能力和完善科学品质“够用”;不但要考虑课程内容本身,更要考虑人的发展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大量增加课时和内容,而是应全面地发挥物理课各方面的功能,从“为专业课服务”转变到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上来。

全文阅读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论文

一、创业创新视域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

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复杂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系统集成、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相连,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兴起必然催生新的职业岗位需求,改革的关键在于推动教育与产业之间、教育与创新创业就业之间、教育与社会融入能力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创业能力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在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五个方面强化培养,达到与理论对接、与实践对接、与国家需求对接、与国际视野对接、与未来发展对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个宏大话题,本文谨就创业创新视域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议性举措: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把创业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青岛市人社部门的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2年底,青岛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54898人,平均1名大学生创业者带动5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成效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证书是继学术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职业院校应尊重学生自身发展愿望,考虑学生长远发展需求,在观念上实现几个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来指导教学方案设计、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创业是充满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活动,不仅需要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精力体力,还需要敏锐的市场感觉和开拓奋进的企业家精神。“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然成为时代风潮,职业教育自然不能自隔于风潮之墙外。创业企业要面对来自市场营销、法律、财务融资等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除了素质型、技能型课程的设置之外,也应设置创业辅导型课程模块并设置相应学分,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有选修学习相关课程的机会。作为朝气蓬勃代表未来的民族下一代,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创业应该更突出创新性要素和创造性色彩,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不断完善创业类课程。此外,创业过程中要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问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在正常课程体系之外可以开设一些课外创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创业创新教育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有机结合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教育重心、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如果说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更多是商业模式驱动或者新兴技术驱动型,那么职业教育体系所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创业创新活动更多是在创新幅度相对较小、实践特色更强、与特定行业和实际操作技能相衔接的领域发生,需要学生对社会需求有更深刻的把握、对企业实际经营运作有更多了解。因此,职业院校要从实践需要出发,积极采集行业发展信息和需求预测信息,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学各个基本环节,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平台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运营活动,降低对创业的陌生感。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良好的需求预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能力,从而在在校进行职业教育学习期间就可以对自己到底适不适合面向未来需求进行创业、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究竟应该如何走有比较明晰的规划,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发展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

(三)开拓思路,整合资源,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创业创新实践及孵化平台

除了课程体系设置和校企合作外,还需要开拓思路不断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在这方面,可以拓展思路展开不同尝试。一是把90后学生对于网络前沿应用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势与传统产业转型有机结合,联合企业共同设立创业创新投资基金或者奖励基金,把企业相关的创新需求信息释放出来,鼓励学生围绕企业实践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展开创新创业活动,探索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二是开门办学,依托当地的高新区、科技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及各类特色产业集聚区共同构建专业化、特色化的众创空间,打造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又顺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孵化器,围绕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拓展创业孵化形式,尝试对创业团队实施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导师辅导制并引入创业股权激励等措施强化导师积极性,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支撑系统,为团队提供技术来源、创业辅导、财务咨询、贷款风险补偿等服务。三是在学生中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树立创新创业标杆团队或个人,邀请明星创业者或者成功创业的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进行演讲交流,为学生注入更多创业创新热情并带来更多外部信息,充分利用学校的组织平台和组织资源帮助学生优化创新创业思维、拓展视野和人脉资源。

全文阅读

职业教学改革论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职业技术教育担负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重大任务。因此,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教学和教材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和知识支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的重要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客观要求。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贯彻“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应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党的“十六大”对全国各类教育提出的总要求和根本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既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又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归宿。因此,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服务意识,为广大青年成才服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客观依据。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要考察市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变化,使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专业结构、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克服以前部分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滞论文格式后性和盲目性:一种情况是默守陈规,多年一贯制在“传统专业”名义之下招生培养,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种情况则是部分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赶时髦,不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头脑一热就开办一个新专业。同时,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劳务市场走向,不断调整对原有专业的改造、调整供过于求的专业,增加供不应求的专业,自觉主动地接受市场调节,将过去“我培养什么你接受什么”变化为“你需要什么我培养什么”,真正做到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二、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办学之要,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意识,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厚的文化素养。因此,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把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教师的政治素质始终放在首位,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从严管理,严格考核;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要特别加强专业实践锻炼,注重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鼓励广大教师围绕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学术水平。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既是教授、讲师,又是技师、工程师、经济师或会计师,适应职业技术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我国当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搞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和长期任务。

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