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思考论文

哲学思考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范畴论哲学思考论文

一范畴的一般定义

简单来讲,范畴论是结构和结构系统的一般数学理论,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语言或概念体系,允许我们看到给定的一种结构的一个家族的通用成分,以及不同种类的结构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正如群是多元化的代数结构一样,范畴具有许多互补性质,诸如几何学的、逻辑学的、计算的、组合学的代数结构。1945年,艾伦伯格(S.Eilenberg)和麦克莱恩(S.MacLane)最先使用代数方法定义了范畴,并且在此定义中使用了术语“集合”[2]。然而,其定义范畴的目的是给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函子”和“自然变换”的概念一个明确且严格的表述。实际上,艾伦伯格和麦克莱恩从一开始就认为定义范畴是完全不必要的,他们在这一时期研究的中心概念是自然变换。为了给出自然变换的一般定义,他们借用卡尔纳普的术语定义了函子;为了定义函子,他们借用亚里士多德、康德和皮尔士哲学上的术语“范畴”,重新定义了数学意义上的“范畴”。

范畴的定义根据研究者的选择目标和数学结构而逐渐演变。在艾伦伯格和麦克莱恩按照群的公理化定义给出了一个完全抽象的“范畴”的定义之后,范畴论的概念成为更方便的一种语言并不是很明显,这实际上是20世纪50年代的情况。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当范畴论开始应用于同调论和同调代数的研究时,事情逐渐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数学家可以直接使用范畴语言来学习代数拓扑学和同调代数,并掌握图的方法。1957年,格罗腾迪克(A.Gr0thendieCk)使用范畴语言和公理化方法来定义和构造更一般的理论,[3]证明了如何用抽象的范畴设置发展同调代数,并将此应用于特定的领域,例如代数几何。1964年,弗赖德(P.Freyd)介绍了关于阿贝尔范畴的函子理论。w由于许多重要定理甚至各个领域中的理论都可以看作等价于特定范畴之间存在的特定函子,这使得范畴理论家们逐渐看到了伴随函子概念的普遍性,伴随函子的概念也开始被看作范畴论的核心。从格罗腾迪克和弗赖德开始,更多人因为实用性而选择用集合理论中的术语来定义范畴。此外,由于与同调理论连接的方式有关,一个范畴的定义还必须满足一些附加的形式性质。我们在大多数范畴论的教科书中都能找到这种明确地依赖于一种集合理论背景和语言的范畴定义。到了20世纪60年代,拉姆拜克(J.Lambek)提出将范畴看作演绎系统。[5]这一思想源于图的概念。一个图由箭头和对象两个类组成,且它们之间具有映射。箭头通常被称作“有向边”,对象被称作“结点”或者“顶点”。通常,把一个演绎系统的对象看作公式,箭头看作证明或者演绎推理,箭头上的运算看作推理规则。于是,一个演绎系统就是一个图。因此,通过在证明上加上一个合适的等价关系,任何演绎系统都能够转化为一个范畴。所以,将一个范畴看作一个演绎系统的代数编码也是很合理的。这种现象已经为逻辑学家们所熟知。同样是在20世纪60年代,洛夫尔(F.W.Lawvere)使用了一种变换方法,通过描述范畴的范畴开始,然后规定一个范畴是那个全域的一个对象。[6]这种方法在不同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数学物理学家的积极发展下,导致了现在所称作的“髙维范畴”。有了这些发展,范畴论巳经成为一个自主的研究领域,一种较为方便的形式语言。一般地,具有适当的结构保持映射的一个数学结构产生一个范畴。例如,集合范畴(set)具有对象:集合和态射,即通常的函数。这里的函数有些变体,人们可以考虑用部分函数,或者单射函数,或者满射函数代替。因此,不同情况下构造的集合范畴是不同的。又如,拓扑范畴(top)具有对象:拓扑空间和态射,即连续函数。向量范畴(vec)具有对象:向量空间和态射,即线性映射。群范畴(gip)具有对象:群和态射,即群同态。环范畴(rings)具有对象:环(有单位元)和态射,即环态射。域范畴(fields)具有对象:域和态射,即域同态。任意的演绎系统工具有对象:公式和态射证明,等等。

范畴论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统一了各种数学结构。上述这些例子恰好能够说明范畴论如何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来处理结构的概念。首先,正如我们所见,几乎每一个具有适当的同态概念的集合理论上定义的数学结构都产生一个范畴。这是由集合理论的环境所提供的一种统一。并且一个范畴以它的态射而不是它的对象为特征。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旦我们定义了一种类型的结构,确定如何由已知结构来构造新的结构是必要的。例如,给定两个集合4和集合论允许我们构造它们的笛卡尔乘积4XB。此外,确定给定的结构如何能被分解为更为基本的子结构也是必要的。例如,给定一个有限的阿贝尔群,如何将其分解为它的某些子群的积?在这两种情况中,某种结构可以怎样组合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从纯集合理论的观点上来看,这些组合的性质好像是相当不同的。

范畴论不但统一了各种数学结构,还揭示了许多结构在一个范畴中实际上是具有“泛性质”的某种对象。实际上,从范畴的观点来看,集合论中的笛卡尔积、群(阿贝尔群或其他群)的直积,拓扑空间的积和演绎系统的命题合取都是根据泛性质所刻画的范畴积的实例。范畴论也揭示了不同种类的结构如何能够彼此互相关联。例如,在代数拓扑中,拓扑空间以同调、上同调、同伦等各种方式与群、环和模等建立起联系。我们知道,具有群同态的群构成一个范畴。艾伦伯格和麦克莱恩恰恰是为了阐明和比较这些不同种类结构之间的关系而创造出了范畴论。

范畴的定义还具有哲学的价值,因为反对范畴论作为基本结构的其中一种言论声称:由于范畴被定义为集合,所以范畴论不能为数学提供哲学上具有启发作用的基础。

二范畴论的哲学意义

范畴论既是哲学研究的有趣客体,也是哲学上的概念,诸如空间、系统,甚至真理等研究的一种潜在的、强大的形式工具。范畴论能够应用于逻辑系统的研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语法的、证明论的和语义的层次上,它被称作“范畴主义”。范畴论以两种方式向哲学家挑战,这两种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一方面,哲学家的工作是既在数学的实践中又在基础的情境中阐明范畴的一般认识论和本体论情况以及范畴的方法;另一方面,哲学家和哲学逻辑学家能够使用范畴论和范畴逻辑来探索哲学的和逻辑的问题。[7]在数学家的工具箱中,范畴论只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这一点是相当清楚的。显然,范畴论系统化并统一了许多的数学内容,没有人会否认这些简单的事实。在一个范畴结构中所做的数学工作通常从根本上不同于在集合理论结构中所做的数学工作。但也有例外,例如,如果使用布尔拓扑的内部语言工作,只要该拓扑不是布尔对象,则主要区别就在于事实上逻辑是直观的。因此,当采用一个不同的概念框架时,关于所研究对象的性质、所涉及知识的性质和所使用方法的性质的许多基本问题必须重新评估。

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又哲学课教学定位教师地位和作为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墓劝,其地位至美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哲学教学的实效性这一主题,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哲学教学的定位问题、哲学教师的地位与作为的关系问题,哲学教学的内容、方法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思考。

“两课。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真正发挥“两课”的作用,使它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背景下既有地位又有作为,无疑是每个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乃至高校党委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且认真对待的间题。本文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哲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哲学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说是个认识和实践的问题。就认识而言。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哲学教学的定位问题。哲学学科的性质是教学定位的内在根据。从哲学的本性看,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古希腊一些哲人就把哲学定义为“智慧之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中国的先哲说,作为“爱智,的哲学就是“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因此哲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陈述,而是要启发人的思维。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哲学思维代表民族发展成熟的程度和水平,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没有辩证思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个人而言,哲学水平体现着人的素质,境界和思维能力,大凡有成就,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无不具有很高的哲学思维水平。爱因斯坦曾对人说:“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侧不如说我是哲学家’。既然哲学是一种智慧,能够塑造人的整体思维素质。因此哲学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从哲学的功能看。主要表现为教育和应用。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功能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在正确的哲学理念指导下,人们才有可能从本质而不是现象上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复杂问题的正确认识,进而树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想,并内化为信念。当它最终凝聚成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时,哲学教育也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功能的显著特征。真正的哲学既不是教条式的理论说教,也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而是一种教给人们如何面对现实世界去思索、批判和创新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栓脸疑团。如果我们的哲学教学能在这样的层面上展开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让他们经受哲学思维的训练,无疑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增长其悟性和创新意识。

在哲学教学定位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的认识问题就是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二者作为不同的学科各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功能。哲学在人的整体思维素质的训练中,注重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正是拼证法的批判和革命精神的体现。新世纪社会需要的首先是一种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大t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才有强大的竞争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26次提到创新,教育部在《21世纪教育行动目标》中明确地把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教育行动目标。就此而言,哲学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哲学的目标指向不同,政治是出于维护阶级利益、阶级关系而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显然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因此简单地把哲学与政治、哲学课与政怡课等同起来,必然会影响哲学教学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会严重破坏哲学的声誉。当然消除把哲学课与政课简单等同起来的认识和傲法,并不是要完全否认二者的有机联系。事实上在哲学为政治理论思想形成和实施政治行为提供指导作用的同时,政治也会以自身的方式影响着哲学。

哲学的本质和功能表明,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应该是作为智惫的哲学,而不是一些抽象的关于哲学的名词和术语的堆砌;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该是哲学的思维能力,一种批判的、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作为政治的淦释或教条化的说教。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定位,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探索哲学教学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其次是哲学课教师对自身的地位与作为的正确认识。哲学课教师担负着与其他教师同等重要甚至更艰巨的教育任务,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实上存在着对‘两课’的不重视和‘两课’教师地位不高的状况。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从客观上说,一是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偏重实务应用而轻视作为“形而上。的哲学。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其地位与哲学形成的鲜明反差;二是传统的哲学理论本身的问题,由于它与现实社会发展的某些不相适应,因而有时还不能为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三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它在一定程度、范围上成为政治让释的工具。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哲学的声誉,也必然影响到哲学教学的地位。从主观上说,一是教学本身缺乏针对性,由于理论失去现实的支撑变成空洞乏力的说教。事实上只有不断的追踪社会发展的轨迹,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的气息,具有生命力;二是教育者本身缺乏信心。外部环境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教师“转轨。,选择更有“前途。的职业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对哲学教学无疑是雪上加霜。

全文阅读

国内外技术哲学思考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技术哲学;技术创新哲学;技术启蒙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德国、美国和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发展,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并进而提出,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任务有两项: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技术哲学”研究起源于德国。1877年,德国哲学家卡普(E.Kapp)发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这是德国系统地进行技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在这之后,基默扼(E.Zschimmer!和德韶尔(F.Dessauer)分别在1913年和1927出版了各自的《技术哲学》专著。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1)、舍勒(M.Scheler)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从现象学和存在论角度对技术作了大量研究。近30年,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经历了持续的、系统的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德国工程师协会人文与技术委员会的研究。该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会员中有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技术哲学家胡宁(A.Huning)、伦克(H.Lenk)、莫瑟(S.Moser)、拉普(F.Rapp)、罗波尔(G.Ropoh1)、萨克塞(H.Sachsse)、塔克尔(K.Tuche1)、兹默理(w.C.Zimmerli)。迄今,该委员会的技术哲学家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伦克的《技术时代的哲学》(1971)、《论技术的社会哲学》(1982);罗波尔_的《系统技术:基础和应用》(1975)、《有缺点的技术》(1985)、《技术启蒙》(1991);拉普的《分析的技术哲学》(1978)、《现代世界的动力学》(1994);胡宁的《工程师的创造力》(1974);萨克塞的《技术人类学》(1978)等等。

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技术哲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其一,该领域的智力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和标准化的。大致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人类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二,与技术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和技术政治学等相关的研究联系密切,彼此的界限不甚分明。其三,技术的伦理、生态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有突出的现实主义转向。技术哲学研究由过去的玄思转向现在的实践导向。

就世界范围看,德国技术哲学首先在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日本有所呼应。20世纪60—70年代始在美国兴起。1975—1977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f,r)成立。1978年开始出版技术哲学年鉴,1981年开始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SPT国际研讨会,1995年创办学会期刊(Techne)。近30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如:米切姆(c.Mitcham)的《技术的思考:工程和哲学之间的道路》(1994);伊德(D.Ihde)的《技术与生活世界》(1990);费雷(F.Ferre)的《存在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1996)和《认识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认识论》(1998);勃格曼(A.Borgmann)的《技术与当代生活特征》(1984)、《坚持实在》(1999);温纳(L.Winner)的《自治的技术》(1977);费恩伯格(A.Feen—berg)的《追问技术》(1999)和《改造技术》(2002);杜尔宾(P.Durbin)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中的社会责任》(1992)等。

从整体上看,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是:其一,美国技术哲学研究有了迅速的乃至可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近30年中,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与相关的科学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相比,毫不逊色。l2J这一点主要表现为高水平文献的增长,而研究队伍并没有扩大。SPT的规模始终保持在成立之初的水平,成员不足300人。其二,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式是多元的。在SPT内部有杜威主义者、埃吕尔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和海德格尔主义者。其三,美国技术哲学研究中技术批判研究占有突出的比重。在哲学领域中,技术哲学仍处于边缘。由于许多SPT成员对技术持批判态度,SPT前会长皮特(J.Pit)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负荷着意识形态框架,其核心是敌视技术。由于不能全面、公正的对待技术的所有方面,皮特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特别是SPT的研究,存在着“智力诚信危机”的问题。

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学科建制上已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已有几个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从研究成果上看,1999年陈昌曙先生出版《技术哲学引论》,这是我国第一部标有“技术哲学”书名的学术著作。从总的看,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还少有人系统地进行,在哲学大家族中也处于边缘地位。

全文阅读

当前创新改革的哲学思考分析论文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然而,现在仍然存在很多创新认识的误区和盲目推崇创新的现象。本文旨在阐述创新的概念和内涵的同时,指出如何运用三大规律理解创新、指导创新。

【关键词】哲学创新

三大规律创新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创新的过程就是人们运用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事物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

一、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创新”一词起源于西方文化,韦伯斯特词典对创新的定义有“引入新东西或新概念(tointroducesomethingasorasifnew)和革新(tomakechanges)”两种意义。创新最早出现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论著中,他认为创新就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人经济系统的过程”。创新的本质是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状态的深刻揭示。《哲学大辞典》中对创新的解释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人类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及“人类固有的本性”。因此,创新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属性。

创新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性。“创,始造之也”(颜师古语),“修旧曰新”(郑玄语)。顾名思义,创新具有“始创”、“修旧”之意。二是突破性。凡是创新,必然对原有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有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等。“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三是创新理由的充分性。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充分的根据之上的,具备充足的理由,决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胡思乱想。

二、创新认识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片面强调创新的现代性,否认创新的永恒性

全文阅读

语文“言意关系”理论的哲学思考

李维鼎先生十多年前提出的“语文言意论”至今仍未被广泛接受,甚至还有人认为提倡言意关系理论是“保守心态”、“简单范式”,①这就很值得进行深入的思辨和寻绎。哲学的目光总是投射到世界的深处。“任何学科和专业都需要有自己的哲学根基;没有哲学根基的学科和专业肯定是不存在的。”②本文拟从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四方面对言意关系理论的合理性、必要性、现实性、独特性试作论述。“合理性”是从历史的角度论述言意关系理论的哲理性;“必要性”是从教学论的角度论述言意关系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是从现实的角度回答言意关系理论的教育价值;“独特性”是从实践的角度回答言意关系理论与其它教学理论和方法相比较的优越性。而这四个问题又对应着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为什么、语文怎么教这四个语文学科最根本的问题。

一、言意关系理论的本体论意义

我国的语文研究向来重实用技术,缺乏本体意识。本体论的空场,使得语文的内涵不断变换,边界不断更改,研究起点不断移易,教学内容无法确定……语文成了无根的学科。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又称为形而上学或元学,它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其使命在于为人类及其所依存的世界寻找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亚里土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具备本体论观点,可以使人进入那种无蔽的“大澄明”境界:“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荀子·解蔽》)

语文的总根源和最高存在是什么?近年偶有人论及但观点各异:“人”、“文本”、“文化”、“言语”、“心”等。这些都不符合本体的要求:本体是内在的、自我相关、自在自为的;本体不是已成之物(事实或现象),而是未成之物——超越性、终极性存在,且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能够生成的;本体要对世界的最一般和最普遍的事实“所属的那些最基本范畴以及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某种描述”;③“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就是从二体关系把对象归结于它的始源性存在的认识方法。”④语文的“二体”就是语文的物质实体——“言”和精神实体——“意”,“二体关系”就是“言意关系”——这就是语文的本体。而言意关系理论就是语文的本体论。

语文的言意关系本体,时时刻刻都在支配着所有言说者的言说,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时时刻刻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却无人觉察;时时刻刻在生成着新的言和意,却无人知晓。言意关系是一切言说之“始”。言意关系就是语文始源性的、最高的、超越性存在,就是语文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性存在,就是语文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就是语文各种现象的共相,就是所有语文活动的最大的“众妙之门”,就是奥妙无穷的语文之“道”。

言意关系本体论的确立意味着对人生之“道”的探索和追求。“道”,既是本体,又是境界;既是存在的方式,又是存在的法则。“道”体现了存在的规定性,意味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生活中,每一次言意关系的构建,都是对人生之“道”的追求,都是对精神家园的寻觅,也都是人生境界的提升。人都生活在形而下的世界中,但无往而不在地追求着形而上的精神安顿之所。人总是通过对“生活世界”的认识、解读和表达,达到对现实生活的理想超越,不断地为人类寻找精神的最高支撑点,使人类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语文的言意关系本体内在地蕴含着使人超越物质和功利、现实和眼前,达到高远境界的使命。

言意关系本体论蕴含着对表达之“道”的认识和掌握。精神境界的高低与表达水平的高低是相关且同构的,很难想象心地卑污者能写出《岳阳楼记》《赤壁赋》《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来。所以,写作绝不是纯技术、技巧问题,要着力于精神境界与写作技巧的同步提升。“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决定了言意关系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难以把握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充满无数变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求规律、又不断打破规律的过程。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千古名句及其所在的名篇,写时不知要花费多大心血。任何意义的表达都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都不是终极的在场,都永远在叩问的路上不断延伸。表达之道——语文的本体,永远处于艰苦卓绝的寻求和发现之中,永远处于无与伦比的认识和发展之中。语文课程的使命就在于引领学生通向这个人人都必需、但永远也达不到终点的人生之道。

全文阅读

关于自然科学科研论文选题的哲学思考

收稿日期:2006-09-08

作者简介:伍爱莲(1945-),女,湖南湘潭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丽(1980-),女,安徽太湖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硕士。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物理学是自然知识的重要分支,它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及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缺少的影响。在物理学知识的内容及其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哲学的规律。本文以电学知识为例,分析其中出现的哲学规律,这些哲学规律的自然应用不仅对我们电学科研选题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而且也会开阔我们在其它领域中的思维视野。

关键词:辩证思维;对立性;统一性;对称性

对每一个从事理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是否有一番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质量和数量上。要,首先,要进行选题,选题就是选择研究方向。在科学研究中,选题的提出和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选题的确定,等于你成功了一半。所选之题,有时是一条能走得通的路,这是幸运的。然而,有时会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例如:选题太难,也就是说,目前的人类知识还不足以使此问题得以解决,或者是本人的知识水平还不能与所选问题相匹配,那么,最终的结果将一事无成,徒劳一空,且冤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选题太容易,也就是说,选择人人都会解决的问题,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学术上的创新,也就没有学术成果。因此,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一般来说,选题难度最好适中,也就是说,最好选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新课题,而且还应是你在学术上能胜任的课题。那么,如何发现自己能胜任且别人都还没有涉足的新课题?如何预测新课题能否走得通?这就需要哲学,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能给人辩证思维的能力,辩证思维就是科学的方法,是对探索未知、获取知识的途径和程序的哲学思考,它能从现实中去审视和预测未来。另外,切身亲自从实践中去感知领悟,也是解决上述两个如何的方法之一。

记得钱学森先生在《科学家论方法》的序言中,说了大意如下的话: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途径,一是有成本成章的能够讲清楚的书,但问题在于你会不会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方法和工具;二是从实践中逐渐领悟,如何抓问题的关键,如何认识死胡同,如何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迅速走上大道,如何锐敏地发现有希望的苗头等等。另外,弄清这几个“如何”不容易,因为这方面的学问还没有形成一门科学,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由此可见,指导我们进行科学选题的二个主要依据是哲学和实践,并且两种方法的运用都不是容易的。下面主要以电学内容为例,谈谈在论文选题中哲学的应用。

一、事物对立性理论的应用

全文阅读

定量研究及哲学思考论文

1百篇高质量文章的量化分析

选取引证频次位于前100的文章为统计样本,依次从引文耦合、主题、作者合作情况和期刊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先看一下百篇高质量文章的年份变化情况表1,我们看到,情报学领域的高质量文章涉及的时间范围约为10年(1994-2004)。我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情报学的重点是发展网络服务、竞争情报和全球网络化。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到来,数字革命导致情报学发生深刻变革和飞跃,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专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1.1引文耦合情况分析选取百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作为统计对象。如果任两篇文章具有一个相同的参考文献,就称这两篇文章具有一个引文偶。具有引文耦合的文章之间往往具有相近的研究范围或研究方法。如表2中“8-16”表示引证频次位于第8位和第16位的文章共同引用了一篇参考文献,依此类推。百篇文章存在27个耦合对。文章呈小范围聚集趋势,有7个聚合团:16-8-26,13-72-76-85,15-53-69-42-83-25-34,29-24-59,33-22-93,71-96-86,31-78;7篇中心文章如表3:8,13,15,22,24,83,96。可见,目前情报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人员继续教育、数字图书馆、竞争情报、引文分析和统计分析。1?2主题分析选取百篇高质量文章中较多研究的主题,并对照引文耦合分析结果,见表4。从中看到,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继续教育、竞争情报、情报检索语言和情报检索、统计分析和知识服务、组织和管理5个方面,竞争情报占32%,居于最高位,是这十年中的情报学的研究热点。依次是统计分析研究,情报检索语言和情报检索,知识服务、组织和管理,继续教育。7个耦合团对应着三个主题:16-8-26对应着继续教育;13-72-76-85、33-22-93和71-96-86对应着竞争情报;15-53-69-42-83-25-34,24-29-59对应着统计分析。我国的情报学近十年来正处于新的过渡时期,即从传统研究向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专业化、个性化、人本化过渡。知识服务、组织和管理和情报检索语言、检索技术没有形成团聚(表4),可见有关这些主题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这两方面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s,1910-1991)指出:“情报学的任务就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吴慰慈认为,上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图书情报界逐渐认识到知识是图书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与之相关的知识组织、知识管理以及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变以往单纯的信息服务理念,同时,也将引发检索技术的改变,也象征着未来的情报服务更加要求以人为本。统计分析方面的研究虽然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但大多数文章都局限于表面的定量分析,往往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涉及深层次的诸如引文研究、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所以引文研究、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和网络计量学等将是未来研究热点。情报检索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将随着网络化的加速而使网络信息检索技术成为主流。

1.2作者分析从表5我们看到,64篇文章是单个作者完成的;21篇文章是两个作者完成的;12篇文章是3个作者完成的;3篇文章是4个作者完成的;大于4个作者的文章数为零。论文的合作率为36%,合作度为1?54。可见,情报学具有较低的合作度和合作率,类似于情报学领域的基金资助文章的低合作程度。情报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本应综合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但情报学高质量文章低合作程度令我们忧虑,虽然普遍认为目前的情报学是大情报学,但情报学领域的学者以单打独斗的风格居首,多学科融合的团队尚未形成,情报学还未突破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式。但我们也乐观的认为,情报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了广博的空间,情报学的新生力量通过不懈努力,相信能把情报学这门学科推向一个新阶段。

1.3期刊情况分析从表6中我们注意到,百篇高质量文章主要集中于6种期刊,《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科学》,文章数达到了71篇。而且这6种期刊,有情报学方面的3种:《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情报科学》;图书馆方面的一种:《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方面的2种:《图书情报工作》和《图书情报知识》。可见,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关系之密切,情报学领域中的高质量文章竟然涉及到一半的图书馆知识,由于知识组织和管理将成为当今和以后的研究热点,但知识组织和管理的基础就是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包括印刷版、电子版和网络版等。我国的情报学来源于图书馆学,虽然现在已经开始大量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但仍然没有脱离图书馆学,不同于国外情报学来源于信息技术的特点,而且还逐步有与图书馆学一体化的趋势。

2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特点

2.1依托于信息技术未来的情报学必须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形式多样和无秩序,未来的情报检索语言和检索技术将依然是研究热点,同上面主题分析的结果一致,而且将以网络信息检索语言和技术研究为主,随着信息资源时效性的增强,对情报资源获取模式的研究也将成为研究重点;与此同时,相关网络法规的建设问题也将逐步被重视。

2.2定量研究有待深化从主题分析中得知目前情报学领域的定量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献计量学方法,而鲜见以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章,但情报学的发展趋势却要求必须尽快把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方法纳入情报学研究领域,马克思曾告诉我们,一门学科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情报学的定量研究应该怎样发展,发展到何种深度都取决于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需求。情报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交叉学科,需要借助于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合作,利用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方法也是情报学依托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

全文阅读

语文哲学教育思考论文

语文教学要适应当代知识飞速发展和当代生活高速运行的客观需要,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去加快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新体系进行构建。

一、按照质量互变规律,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

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条规律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普遍起作用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哲学史上记载着一个有趣的问题,放一粒谷子在地上,会不会形成一个谷堆?回答当然是不能。那么再放一粒谷子在地上,会不会形成一个谷堆?回答当然还是不能。但是这个问题如果一直重复地问下去。最后总会有一次这样回答,再放一粒谷子在地上,能形成一个谷堆。那么一粒谷子能否成为一个谷堆?回答是能。又能又不能,看来是矛盾的,但是它却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事物微小的、不明显的数量变化,在没有改变事物的质的时候,事物还是原来的样子,好像静止不变,但是量变到达一定的程度,突破一定的界限,这时,明显的、根本的、性质的突破变化发生了,这一事物成了别的事物。

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我们现在重复原来的问题。学生认识一个字,能否阅读一般书报?回答当然是不能。那末再认识一个字,能否阅读一般的书报?回答当然还是不能。但是这个问题一直重复地问下去,最后总会出现再认识一个字,能阅读一般书报。这是语文教学中,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现代社会里识多少字才能阅读一般的书报呢?根据国家出版局抽样统计,汉字中最常用字560个,常用字807个,次常用字1033个。三者合计2400个,占一般书刊用字的99%,所以小学生如果认识2400个常用字就能阅读一般书刊。这2400个常用字是量变到质变的界限。

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一、二年级识字的总数大致是1200字,是近七十年来最低的水平。小学生读了两年的语文,连一般的书报也不能读,语文的水平如何能提高。

我国古代的周兴嗣能在一夜之间将1000个不同的常用字编成四言的押韵体《千字文》,既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又通俗易懂,和辙押韵,成为历代的识字课本。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2400个常用字,编成琅琅上口的《两千字文》,作为学生的识字课本,使学生尽快地实现识字到阅读的质变。

全文阅读

语文教育哲学思考论文

语文教学要适应当代知识飞速发展和当代生活高速运行的客观需要,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去加快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新体系进行构建。

一、按照质量互变规律,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

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条规律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普遍起作用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哲学史上记载着一个有趣的问题,放一粒谷子在地上,会不会形成一个谷堆?回答当然是不能。那么再放一粒谷子在地上,会不会形成一个谷堆?回答当然还是不能。但是这个问题如果一直重复地问下去。最后总会有一次这样回答,再放一粒谷子在地上,能形成一个谷堆。那么一粒谷子能否成为一个谷堆?回答是能。又能又不能,看来是矛盾的,但是它却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事物微小的、不明显的数量变化,在没有改变事物的质的时候,事物还是原来的样子,好像静止不变,但是量变到达一定的程度,突破一定的界限,这时,明显的、根本的、性质的突破变化发生了,这一事物成了别的事物。

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我们现在重复原来的问题。学生认识一个字,能否阅读一般书报?回答当然是不能。那末再认识一个字,能否阅读一般的书报?回答当然还是不能。但是这个问题一直重复地问下去,最后总会出现再认识一个字,能阅读一般书报。这是语文教学中,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现代社会里识多少字才能阅读一般的书报呢?根据国家出版局抽样统计,汉字中最常用字560个,常用字807个,次常用字1033个。三者合计2400个,占一般书刊用字的99%,所以小学生如果认识2400个常用字就能阅读一般书刊。这2400个常用字是量变到质变的界限。

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一、二年级识字的总数大致是1200字,是近七十年来最低的水平。小学生读了两年的语文,连一般的书报也不能读,语文的水平如何能提高。

我国古代的周兴嗣能在一夜之间将1000个不同的常用字编成四言的押韵体《千字文》,既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又通俗易懂,和辙押韵,成为历代的识字课本。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2400个常用字,编成琅琅上口的《两千字文》,作为学生的识字课本,使学生尽快地实现识字到阅读的质变。

全文阅读

刑事和解哲学思考论文

一、刑事和解的公正价值

女性关怀理论是一种博爱的道德伦理观念,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抱着关爱、同情的态度,从具体情境考虑如何去做,以得到正义与关怀的平衡。这种正义是一种实质的公平正义,是考虑了个体差异与具体关系的公正。在传统诉讼活动下,加害人接受刑法的惩罚,被害人心理上得到一丝慰籍,社会秩序得到暂时缓解。但是就长远看来,这种刑罚作用下,被害人、加害人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芥蒂,而且,倘若加害人报复心理严重,刑罚改造不明显,刑满释放后很可能会对被害人进行二次伤害,破坏社会秩序。而刑事和解追求的是全面的平衡正义,以实际推论方法判断每一个细节对当事人的影响,倾向于从具体情节出发,综合考量处理方案。对被害人而言,和解制度可以消除个人心理阴影、得到物质补偿,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尽力使损失恢复到被害前;对加害人而言,和解制度是一个弥补过错,改过自新的起点,是争取法律从宽处理的机会;对司法机关来说,和解制度是公平与效率兼得的机制,是刑法宽宥性在诉讼程序上的体现,司法机关得以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实现各方利益兼得。

二、刑事和解的“第三类法律价值”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刑事诉讼中的特殊程序,除具有以上两个法律的基本价值外,还表现出其独特的“第三类法律价值”,即关爱、教育和社会和谐为内容的法律价值观念。这种法律价值促使刑事诉讼程序追究犯罪的同时,寻求一种方式减少双方的敌对和仇视心理,实现司法的和谐和冲突的化解。陈瑞华老师将我国的刑事和解程序界定为“私力合作模式”,认为加害人、被害人坐下来进行交流和谈判的方式体现了一种“家庭模式”,在法律母亲的保护下,双方积极恢复被损害社会关系,消除心理仇恨,减少诉讼结束后继续报复的可能性。纵观我国法律,经历了从严打犯罪到保障人权的演变过程。建国以后,虽然不比封建制时期动用酷刑以求社会安定有序,更不需要僵硬适用大清刑律以示法律的威严,但是,中国传统的重刑主义观念并不容易涤除。自1979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刑事诉讼法典以后,我国刑事诉讼经历了两次修改,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犯罪的惩罚理念的演变。1979年刑诉法的主导思想是“打击犯罪”,突出国家追诉权和刑罚权的威慑力。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被告人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性,“无罪推定”和“证据规则”被广泛认可,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也将其核心价值改为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但是,在这种对抗制的诉讼模式下,被害人、被告人永远是局外人,公诉方为被告人的无罪辩护,极力搜集证据并以冷言相讥的方式打击被告人的嚣张气势,似乎整个庭审变成了国家与被告人的抗争。但是,从司法实践看来,大部分的被告人在庭审中做认罪态度,对那种轻微犯罪、法律规定的主要侵害个人法益以及过失犯罪案件,被告人承认罪行的情况下对抗制的模式显得过于激进,关怀、教育的“家庭模式”则被推上了舞台。被告承认犯罪行为并主动交代犯罪过程,表现出真诚的悔罪态度,被害人在获得加害人的赔礼道歉和赔偿后,愿意达成和解,是一种宽容、释放善意的表示,减少了双方的仇视心理和报复想法,这不正是符合我们现在和谐司法的价值导向吗。这种第三了法律价值观念,用国家在刑罚权方面的让步换取了被告人、被害人关系的缓解,引导被告人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同时给被害人恢复物质、精神损害提供了良好的渠道,符合后现代主义利益兼得的理念,是女性关怀气质的最好体现。

三、总结

透过这一价值观念,我们看到了法律母性的光辉,呈现出刑法的宽容性。这种强调关宽、宽容和理解的法律价值观念,将女性气质融入到制度的构建中,提出了刑事和解这一程序,使被害人、加害人在更轻松、更有效的方式下行使诉权,通过沟通与倾诉机制缓解内心创伤,通过获得经济赔偿恢复身体健康,通过对话和理解得到精神慰藉,赋予刑事和解制度正当性基础。

作者:慕楠 单位:云南大学法学院

全文阅读